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計策

北軍勳貴衆多,數代爲將者比比皆是,在這裡,看的不只是職位高低,還有家世根基,有時候,連大司馬都指使不動自己的部屬。

劉昆升身爲北軍都尉,乃是大司馬的副手,按慣例,大司馬不在營中,就由都尉掌管全軍,可是往上追溯,劉家只有兩代人從軍,祖父是農夫,以這樣的家世,在北軍必須加倍小心謹慎。

劉昆升做得到,他擔任皇宮宿衛多年,可以連續幾天一個字也不說,雖然不受尊敬,卻頗得上司信任。

於是,他看着大司馬冠軍侯帶着少數隨從悄悄離營,看着衆將在自己面前飛揚跋扈,看着鎮北將軍派來的信使請求援救,看着大家爭論不休……

他什麼也不說,即使心裡想法再多,也不讓它們冒頭,直到一位新客人到來。

房大業和左將軍韓桐來得正是時候,一百多名勳貴子弟的死訊剛剛傳到北軍,衆將義憤填膺,發誓要爲弟侄報仇,手段卻各不相同,有人拒絕出兵,要借匈奴騎兵之手殺死仇人,有人希望立刻前往碎鐵城,先將倖存的子弟帶回關內,其它事情以後再說。

不出韓孺子所料,雖然是東海王將勳貴子弟派出去送死,鎮北將軍所承擔的恨意卻更多,是他不顧反對將勳貴營帶到碎鐵城,是他在大敵當前的時候堅持將勳貴子弟留在險地,而且他還是東海王的兄長,兩人之間的爭鬥,外人所知甚少,反而覺得他們的關係很親密。

與沉默寡言的北軍都尉劉昆升一樣,左將軍韓桐也寧願遠離一切紛爭,在中軍帳裡,兩人互相謙讓,都希望對方掌印,數十名將領則當兩人不存在,激烈地爭吵,甚至口出狂言。

“恆帝的兩個兒子已經沒希望了,宮裡早想將他們除掉,只是沒有宣之於口,咱們去殺死這兩個混蛋,有功無過!”

房大業坐在一邊,以客人的身份靜靜地聽着,偶爾喝杯茶水,自斟自飲,雖然與韓桐一路同來,他卻從來沒有指望從這位宗室子孫身上得到幫助,他在等待這場爭吵水落石出。

爭吵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有人會被說服,有人會被壓服,還有人純粹就是累了,願意接受任何結果,只要大家能夠閉嘴。

終於有一位將軍佔據了優勢,他一開始的支持者就比較多,在爭吵的過程中又拉攏了一批人,逐漸佔據上風,憑藉人多勢衆,將幾位最頑固的對手攆出帳篷,騰出手來對付兩位謙讓不止的大將。

他叫柴智,是衡陽侯的弟弟,柴悅、柴韻兩人的叔叔,現爲北軍軍正,執掌軍法。

柴智大步走到劉昆升和韓桐身前,伸手指着一邊,“請兩位大人到那邊去聊。”

韓桐臉色微紅,劉昆升卻無動於衷,微笑着點頭,爲誰先邁步又謙讓了一會,真與左將軍走到一邊,繼續討論該誰掌印。

柴智膽子再大也不敢奪印,而且他也用不着大司馬印。

韓桐和劉昆升讓開之後,房大業暴露在柴智面前,幾十位將官走過來,站在柴智身後,一塊虎視眈眈。

“閣下怎麼稱呼?”柴智雙腿叉開,左手扶刀,右手按在皮帶上。

房大業緩緩站起,“在下鎮北將軍麾下參將房大業。”

“房大業?你是那個……房大業?”

“我沒聽說過還有別的房大業。”

房大業雖然不是世家出身,但是從軍的年頭長,在邊疆立下過赫赫戰功,年輕時以勇猛聞名,年老之後膽氣也沒有衰落,敢在京城劫獄救主,雖然失敗,名聲卻不小,尤其是在楚軍之中,許多人都聽說過他的名字與事蹟。

柴智神色略緩,微微點頭,“鎮北將軍倒有幾分眼力,選中閣下當參將。閣下從塞北而來,可見過匈奴人?”

“見過?”

“真有十萬之衆?”

“歷經數戰,匈奴人有些傷亡,剩下的至少八萬。”

“楚軍呢?”

“原有兩萬七千多人,去掉傷亡,加上後期增援,我離開的時候還有三萬一千多人。”

柴智回頭看了一眼,“北軍有五萬人,趕到碎鐵城,就能與匈奴人勢均力敵,以楚軍的實力,必然大獲全勝,只可惜兵力不夠圍殲匈奴人。”

衆將紛紛稱是,有人提出疑問:“匈奴人沒有後援嗎?”

“這是冬天,匈奴人哪來糧草支持更多兵力?”柴智自己就回答了這個問題,轉向房大業,“閣下是老將,立過軍功,也犯過王法,正好給我們提供一點建議:多大的軍功能彌補殺死皇子皇孫的罪名?”

站在一邊的韓桐打了一個激靈,謙讓得更堅決了,無論如何也不肯接受大司馬印。

衆將爭吵的時候,房大業聽得清清楚楚,知道柴智等人準備殺死鎮北將軍和東海王,然後擊破匈奴人以功贖罪。

“嗯——”房大業認真想了一會,“軍功可以贖罪,但是無故殺害皇子皇孫乃是不赦之罪,多大的軍功也贖不了。”

“無故殺害不可赦,‘有故’呢?”柴智冷冷地問。

“那要看是什麼‘故’了,如果趕上朝廷用人之際,贖罪的可能還會更高一點。”

柴智再次轉身面對衆將,“我會想出一個合適的理由,大楚內憂外患不斷,正是朝廷重用我輩平定天下之際。”他頓了一下,“冠軍侯已至京城,有他在,還有什麼不可贖之罪?”

如果這是一羣普通將官,柴智斷不敢當衆說出這種話,衆人也不會被說服,可這些人不同,不僅是勳貴,還是掌權的勳貴,而且消息靈通,即使遠離京城,也能提前感受到朝中的風雨,這給予他們做大事的膽量。

其他人卻只想置身事外,普通出身的劉昆升如此,宗室子弟韓桐更不例外,外姓勳貴可以在混亂之際選擇支持某一方,韓氏子孫卻難免會受到過多的猜忌,冠軍侯對韓桐表現出足夠的信任,韓桐卻仍然不敢拋頭露面,將大司馬印牢牢按在劉昆升手中,就是不肯接受。

只有一件事出乎韓桐的意料,他以爲房大業是鎮北將軍的親信,沒想到這位老將軍不僅沒有爲鎮北將軍說話,反而對柴智等人的計劃點頭。

柴智向前逼近一步,“閣下是楚軍老將,也是待罪之身,打算跟隨北軍建功立業,還是要像對待齊王世子那樣,爲主盡忠?”

柴智等人對鎮北將軍派來的使者早有殺心,完全是因爲房大業的名聲纔沒有立刻動手。

“我在齊國爲傅,是朝廷所任命,自然要爲主盡忠,鎮北將軍給我一個參將的名銜,從未得到過朝廷的承認,他不是‘主’。我只爲大楚盡忠,爲碎鐵城抵抗匈奴人、等待援兵的楚軍將士盡忠。”

“全軍出發,即刻前往神雄關、碎鐵城!”柴智直接下令,然後對房大業說:“我要你給鎮北將軍寫一封信,就說援軍馬上就到,讓他不要擔心。”

“好。”

“別的不要多說。”

“請到了援軍,我也沒別的可說。”房大業表現得十分配合。

柴智又走到兩位“推印者”身前,左右掃視,韓桐立刻後退兩步,他在神雄關受過苦,心中最後一點膽量都已耗盡,寧可遭人恥笑,也不想承擔責任,“劉都尉掌印乃是冠軍侯的安排,我寧死也不能接印。”

柴智對劉昆升比較滿意,也不想換人,“劉都尉,下令吧。”

劉昆升無奈,“這個……既然大家已經做出決定,我也沒什麼可說的,誰來書令,我來蓋印。”

幾名軍吏上前,在書案上鋪紙研墨,柴智口授,另一人書寫,劉昆升捧着大司馬印,一臉無奈,無意中與房大業的目光對上,立刻扭頭看向別外。

房大業面無表情,目光中卻沒有無奈。

五萬北軍啓程的第三天,韓孺子率領神雄關剩餘的全體將士,出關奔赴碎鐵城,與此同時,東海王正爲剛剛從京城傳到的消息焦躁不安,柴悅站在流沙城的廢墟之上遙望匈奴大營,努力猜測匈奴人的底細,心中越來越不安。

對岸綿延數十里的營地裡,金垂朵踏着碎雪闖進一頂帳篷,門口的衛兵對她頗爲尊敬,沒有上前阻攔。

帳篷裡鋪滿了氈毯,十幾只銅火盆放置在各處,烘得帳內一片春意,一名肥胖的老者斜靠在牀上,身邊環繞着數名姬妾,對面的三十多人或坐或站,都是匈奴人將領名王,與大單于相談甚歡,時不時暴笑。

金垂朵一進來,交談停止,衆將領名王紛紛回頭張望,大單于笑道:“歡迎我的女兒,住得還習慣嗎?缺什麼東西嗎?”

大單于說的是匈奴語,金垂朵只能勉強聽懂,上前以中原話說道:“女兒一切都好,只有一個疑問:大單于要與楚軍和談,可是營中將士頻繁調動,又是何意?”

有人將她的話翻譯給大單于聽,大單于不住點頭,很快給出回答,金垂朵沒聽懂,看向譯者。

匈奴人譯者道:“大單于說,楚人狡詐,匈奴人應該學習這一點,和談要有,可是也要準備好戰鬥,匈奴人已經沒有退路,必須在積雪超過膝蓋之前,從楚人手中奪取一塊牧馬之地。”

(最近身體狀況不太好,發稿會有延遲,上午8-9時,下午18-19時,望周知。)全本小說網

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利之年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約第一百四十七章 殘城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一百零二章 勳貴的玩法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選擇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邊第四百一十六章 陛下能爲我作證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擁而至的使者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請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計策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三百一十六章 濃煙下的圍殲第三百八十八章 抓活口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九十三章 以一敵多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三百五十章 誰包圍誰?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喪志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爲上計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談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一百章 荒園混戰第一百章 荒園混戰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戰鬥第五十二章 地動第一百三十章 離寨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一百一十二章 祭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三百八十四章 微臣與草民第三百九十五章 暗中求助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慾薰心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一十三章 囂張的強盜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寨者(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宮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六十二章 夜色籠罩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二章 兄弟第四百六十章 四方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糧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一百一十五章 遷營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百四十七章 殘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人部曲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四百六十五章 無休無止第三百九十二章 鋪路第二百二十四章 丟印第五百零七章 一舉一廢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第三百零八章 小心眼兒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二百二十四章 丟印
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利之年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約第一百四十七章 殘城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一百零二章 勳貴的玩法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選擇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邊第四百一十六章 陛下能爲我作證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擁而至的使者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請第一百七十五章 各有計策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三百一十六章 濃煙下的圍殲第三百八十八章 抓活口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九十三章 以一敵多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三百五十章 誰包圍誰?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喪志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爲上計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談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一百章 荒園混戰第一百章 荒園混戰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戰鬥第五十二章 地動第一百三十章 離寨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一百一十二章 祭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三百八十四章 微臣與草民第三百九十五章 暗中求助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慾薰心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一十三章 囂張的強盜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寨者(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宮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六十二章 夜色籠罩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二章 兄弟第四百六十章 四方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糧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一百一十五章 遷營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百四十七章 殘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人部曲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四百六十五章 無休無止第三百九十二章 鋪路第二百二十四章 丟印第五百零七章 一舉一廢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第三百零八章 小心眼兒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二百二十四章 丟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