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定計

次日清晨,孟娥獨自回府,帶來確切的消息,倦侯夫人的確被留在了宮內,一同留宮的人還有東海王的母親崔太妃,以及冠軍侯的兒子——一名兩三歲的小孩兒。

出乎意料的是,韓孺子的母親王美人沒有被當成“人質”,而是留在太后身邊。

韓孺子在河邊見過的垂釣望氣者親自出面,向三方保證,無論爭位結果如何,各自的親屬都可以自由出宮,他儘量避免扣押、人質、釋放這些詞,但意思表達得很清楚:爲了實踐一種從無先例的選帝方式,必須保證每一方都能遵守規則。

望氣者顯然瞭解孟娥的真實身份,對她看得很嚴,整個晚上,她沒有機會離開皇帝去見任何人。

韓孺子感到憤怒與悔恨,送走孟娥,只剩他與楊奉兩人時,他說:“望氣者真以爲這樣就能讓大家遵守所謂的規則嗎?爭位失敗者真想反抗的話,會在意宮裡有多少人質?”

“望氣者的意圖還沒有完全暴露,招數也肯定不只這些,猜測無用,還是先想想怎麼玩這個遊戲吧。”

“這是一場遊戲。”韓孺子看向書桌上堆積的書籍,“史書上記載過這種事情嗎?”

“公開的記載沒有,楚朝肯定沒有過。”楊奉起身,很快從書架上找出一本書,送到韓孺子面前,“如果追溯得久遠一些,還是能看到一些蛛絲馬跡的,上古時代,帝王繼承由禪讓改爲世襲,可大臣的支持非常重要,驅舊迎新的事情發生過不少,尤其是那些明君,總是先要得到大臣的支持,才能施展拳腳。”

韓孺子拿起書,翻了兩頁,沒有馬上看,“望氣者不是真心要復古吧?”

“先別管望氣者的真實目的是什麼,籠絡大臣在任何朝代都是必要的,倦侯從神雄關返京,心中想必有一個計劃。”

“左察御史蕭聲前往神雄關時,我猜冠軍侯與崔太傅很可能再度聯手,於是安排一些人鼓動北軍以冠軍侯名義返京,消息一旦傳來,或許能激起他們之間的猜忌,再度反目成仇。南北軍在外僵持,京城空虛,我原想……組織一股力量,衝進皇宮,奪取寶璽,強迫太后立我爲帝。如果冠軍侯與北軍鬧得不可開交,我希望能讓北軍更堅定地支持我,以做外援。還有夫人,她兩次傳信讓我回京,我想她總有一些準備,但我還不知道是什麼。”

“是我讓夫人給倦侯傳信的,她的計劃就是我的計劃。”

“你?”韓孺子很意外,他在邊疆的時候,楊奉應該正“忠心耿耿”地輔佐冠軍侯。

“我說過,我會輔佐最可能成爲皇帝的人。”

“嗯,我記得。”

“請允許我實話實說,即便是在現在,即便北軍返京與南軍對峙,倦侯再度稱帝的機會也不多,但是我要修改之前說過的話,我輔佐的人,不僅要成爲皇帝,還得能從諫如流,能聽進去我的話、接受我的建議。”

楊奉的話從來就不怎麼耐聽,但很真實,韓孺子打消了心中的最後一點疑慮,笑道:“楊公的建議是什麼呢?”

“先按望氣者的安排行事,爭取大臣的支持總是有用。”

“我該怎麼做?當初我退位的時候……沒有一位大臣站出來支持我。”

“倦侯在位的時候,可曾經有人站出來反對你?”

“嗯……沒有,叛逆的齊王算是一個,可他反對的主要是太后。”

“所以,輕易不要用堅持與反對給大臣分類,倦侯更應該將大臣看成不相干的一羣人,只有真正接觸之後,再對每個人做出判斷。帶着先入之見,對倦侯並無好處,反而會讓倦侯失去一些潛在的支持者。”

韓孺子笑道:“我沒有先入之見,願意爭取任何一位大臣的支持。”他想了想,又道:“楊公爲冠軍侯爭取殷宰相的支持,就是爲了加強他的‘先入之見’吧?”

楊奉微微仰頭,“我提出過其它建議,冠軍侯不願接受。宰相殷無害曾經是鉅太子的師傅,鉅太子遇害之時,他在武帝面前喊過冤,他對鉅太子遺孤的支持,在外人看來理所應當,但這裡面有兩個問題,我提醒過冠軍侯,他沒有在意。”

“什麼問題?”韓孺子突然有點走神,夫人崔小君留下的書籤露出一小截,觸動了他的心思,他急忙移開目光,認真聽楊奉說話。

“第一,殷無害位極人臣,年事已高,再沒有上升餘地,無論立下多大功勞,也只能留給兒孫,他公開支持冠軍侯,更多地是出於人情。”

“這的確是個問題。”看了那麼多的國史,韓孺子明白一個道理:人情很有用,但是在利益相爭的關鍵時刻,人情也最爲脆弱。

“第二,當初給兩位太子定罪的那些大臣還在,當今聖上並無實權,沒有采取任何報復手段,冠軍侯不同,他登基之後,必然大權在握,而他不先與從前的仇人和解,會讓這些大臣惶惶不可終日。”

韓孺子眼睛一亮,“這些大臣就是我要爭取的對象嗎?”

楊奉搖搖頭,“暫時還不行,他們太害怕了,不敢支持你,甚至可能跑去向冠軍侯告密,以保平安,只有等到你建立起勢力,能與冠軍侯、東海王分庭抗禮的時候,他們纔可能站在你這一邊。”

“最難的還是開始。”

“沒錯,不過我有安排,只是需要倦侯親力親爲。”

“我休息得夠多了。”韓孺子當然不會坐在侯府裡等待。

“倦侯還記得自己曾在國子監讀書吧?”

“記得,楊公想讓我去太學,可宗正府只肯同意我去國子監,在那裡我只點過卯,沒真正讀過書。”

“這不重要,倦侯的名字畢竟列在其中,有不少同窗,他們就是倦侯首先要爭取的一批人。”

“他們都是學生,連官職都沒有吧?”

“國子監的學生想當官,得熬許多年。”

“他們現在對我能有什麼幫助?”韓孺子沒太明白楊奉這一招的用意。

“解釋起來比較複雜,過兩天我會與倦侯一道去拜訪同窗,到時候再慢慢說吧。”

韓孺子點點頭,他眼前就有一道難關,確實不急於考慮太遠的事情,“望氣者制定新規則,要求爭位者必須有一品大臣的推舉,好像是專門針對我的:冠軍侯有殷宰相,東海王有崔太傅,我連普通大臣的支持都沒有。”

“嗯,朝中一品臣總共只有十幾位,想讓望氣者挑不出毛病,只能找正一品大臣,數量更少,只有五位,宰相、大都督、太傅、太師、太保,殷宰相與崔太傅各爲其主,還剩下三位……”

“崔太傅會支持東海王?”韓孺子問。要說人情冷暖,崔太傅就是證明,他是東海王的親舅舅,可是一旦發現更有價值的目標,立刻就將外甥拋棄。

“會,就算現在有所猶豫,等他知道北軍返京的消息,也會支持東海王。”

韓孺子無意中幫了東海王一個大忙。

“那就只剩三位一品大臣了,太師、太保是誰?我好像沒見過。”

“太師王寄、太保鄧祝,都是武帝時的老臣,致仕多年,一個在江南,一個在燕地,離得遠,久已不參與朝政。”

“那就只剩下兵馬大都督韓星了。”

楊奉點頭,“韓星領兵在外,沒有聖旨不得回京,他目前駐紮在函谷關,指揮楚軍平定各郡縣暴亂,他對倦侯似乎很欣賞。”

韓孺子回想片刻,“起碼他沒有爲難過我,我的請求他也都接受,就是因爲他的任命,我才能守住神雄關和碎鐵城。”

“明天咱們就出發去函谷關。”

雖然還沒有取得任何大臣的支持,韓孺子卻心安不少,“爭位之舉畢竟罕見,能不能堅持下去很難說,咱們還需要其它計劃吧?我相信冠軍侯和東海王都有。”

“當然,東海王或許會與崔太傅和解,依託南軍以自保,冠軍侯如果足夠聰明的話,也會與北軍和解,或者拉攏宿衛軍,如今宿衛八營已經大幅增員,中郎將上官盛是太后的侄子,他非常擔心上官家未來的命運。我曾經代表冠軍侯與他接觸過,上官盛願意支持冠軍侯,但他的話不能全信。”

“這麼說來,東海王的根基反而最穩了?我跟他聊過,他肯定會與崔太傅和好如初。”

“所以倦侯最後的對手肯定是東海王,眼下的對手則是冠軍侯,我本來非常擔心北軍,所以冠軍侯爲泄私憤催促北軍進攻匈奴人時,我沒有特別反對。可倦侯做得更好,如果倦侯真能將北軍拉攏過來,則大事無憂,最起碼也要讓北軍分裂,不能專心支持冠軍侯。至於宿衛八營和上官盛,交給我好了,我不敢保證他們會支持倦侯,至少能讓他們置身事外。”

“東海王……東海王……”韓孺子想起自己其實曾經有機會殺死這名對手的,然後他笑着搖搖頭,塞外是他拉攏人心的地方,輕易不能殺人,尤其不能殺死自己的弟弟,他沒什麼可後悔的。

兩人一邊分析大勢,一邊制定計劃,心中越來越有數,中午連飯都沒吃,午後不久,一位客人打斷了兩人的交談。

崔家二公子崔騰來了,他之前奉命去向父親求取一紙任命,一直沒有返回神雄關,原來是跟隨父親回京了。

一進屋他就嚷道:“妹夫,你可太厲害了,居然將北軍給弄回來了,快跟我逃跑吧,待會就有人來抓你啦!”全本小說網

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與外孫第三百八十四章 微臣與草民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壓境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中的小君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換之道(一更)第一百四十三章 傳言製造者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利之年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選人與用人第四十九章 望氣第五百二十八章 京城之火第三百七十章 點醒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話第二百七十章 寬赦第七章 皇帝的招供第一百五十五章 刀盾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五百零五章 重獲信任第九十章 賭局第二百三十七章 兄弟之情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第一百一十二章 祭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三百七十四章 尋親背後新章發佈時間調整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人母者第三百三十二章 兩路逃亡第五百零七章 一舉一廢第一百一十章 望氣的奧妙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第四百二十章 轎起轎落第七十三章 衙門口(第三更)第四百九十七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八十章 散心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舊交替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十一章 會武功的宮女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陽皇叔第一百零七章 老漁夫第十一章 會武功的宮女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三百三十二章 兩路逃亡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第三十六章 憤怒的皇后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九十七章 輕重緩急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三百零五章 選妃之爭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人相助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一百六十章 大軍過河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第五百三十五章 招降第二百三十九章 出城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與外孫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四百零一章 獻禮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后之難
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與外孫第三百八十四章 微臣與草民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壓境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中的小君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換之道(一更)第一百四十三章 傳言製造者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利之年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手第三百三十六章 選人與用人第四十九章 望氣第五百二十八章 京城之火第三百七十章 點醒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話第二百七十章 寬赦第七章 皇帝的招供第一百五十五章 刀盾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五百零五章 重獲信任第九十章 賭局第二百三十七章 兄弟之情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第一百一十二章 祭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三百七十四章 尋親背後新章發佈時間調整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人母者第三百三十二章 兩路逃亡第五百零七章 一舉一廢第一百一十章 望氣的奧妙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第四百二十章 轎起轎落第七十三章 衙門口(第三更)第四百九十七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八十章 散心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舊交替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十一章 會武功的宮女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城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陽皇叔第一百零七章 老漁夫第十一章 會武功的宮女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三百三十二章 兩路逃亡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第三十六章 憤怒的皇后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九十七章 輕重緩急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三百零五章 選妃之爭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人相助第一百六十一章 碎鐵城不夠高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一百六十章 大軍過河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第五百三十五章 招降第二百三十九章 出城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與外孫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四百零一章 獻禮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后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