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嶇之路

折騰到後半夜,匈奴人攻勢放緩,他們的計劃原是假裝信使、趁虛而入,這招敗露之後,內部似乎發生了分裂,一部分人繼續攻城,另一部分人圍攻城外北軍,結果都沒有完全成功。

晉城仍在楚軍手中,城牆上的三處缺口被連夜堵上,只是人心惶惶,短時間內誰也無法填補。

北軍三千前鋒軍損失慘重,安全退回城內的人只有一千二百多,其中近半數負傷,其他人不是被敵軍包圍就是在夜裡走散,直到天快亮的時候,城外還偶爾會響起呼嘯聲,那通常意味着又有北軍士兵被追、被殺。

韓孺子心中不能毫無驚恐,更多的卻是憤怒,匈奴人居然就這麼入關了,長驅直入,事前沒有一點預兆,遼東駐軍不少,連點聲息都沒發出來。

他在城牆下召集隨行官員。

兵部的一位主事顫聲回道:“遼東郡二十三城,駐軍兩萬三千人,往西依次是燕國,駐軍三萬有餘,中山郡,駐軍三萬四千人,代國……”

“這些駐軍大都守衛關卡與塞外城鎮,關內有多少人?”韓孺子打斷,他急切需要可用的數字。

“兩郡三國,可能不到……不到七千人。”兵部主事被自己報出的數字嚇得臉色都變了,這意味着匈奴人入關之後幾乎沒有受到阻攔。

“地圖。”韓孺子說。

兵部侍郎轉身叫手下小吏,要來一張簡單的地圖,鋪在地上,衆人圍觀,皇帝獨佔一面。

形勢很不樂觀,匈奴人入關之後可以一路南下與臨淄叛軍匯合,也可以驅馬西進,包圍晉城,活捉大楚皇帝。

韓孺子命令北軍前鋒將官暫領守城之責,他只帶少數人回王府。

東海王從裡面迎出來,看了一眼皇帝,沒敢多問,悄悄跟在身後,崔騰鄙夷地小聲說:“剛睡醒?”

東海王哼了一聲,仍不開口。

韓孺子徑直來到孟娥的房間門口,對劉介說:“開門吧。”

城外敵兵重重,在這種情況下,皇帝的每一句話都更有力量,劉介張了張嘴,沒像平時那樣堅持己見,乖乖地掏鑰匙打開房門。

韓孺子示意其他人留在外面,自己走了進去。

除了不能出門,孟娥的生活還算不錯,衣食無憂,洗漱皆有人服侍,此時她正站在窗邊,似乎在聽外面的聲音。

“匈奴人攻過來了。”韓孺子說。

“嗯,我聽到有人嚷嚷了。”

“走的不是馬邑城,而是遼東,得到了扶餘國的幫助,具體情況還不清楚。”

“抱歉,我只知道匈奴人與扶餘國結盟,不瞭解他們的具體計劃。”

“這不怪你。”韓孺子停頓片刻,“道歉的人應該是我,我應該相信你。”

“陛下已經很相信我了,可皇帝就是皇帝,總得接受臣子的意見,在他們的眼裡,我的可疑顯而易見。”

“我應該更相信你,可是——”韓孺子寧願現在就將話挑明,“我必須弄清楚,你究竟是怎麼從臨淄城裡逃出來的?”

孟娥在洛陽將寶璽託付醜王轉交給皇帝,她的作法肯定會惹怒義士島衆人,居然還能輕鬆逃出來,委實可疑。

孟娥的目光比往常更加平靜,等了一會,她說:“是哥哥幫我逃出臨淄城的,我們約定各走一條路,他加入叛軍,我追隨陛下。”

“你還希望大楚派兵幫你奪取一個國家?”經此一事,韓孺子可沒辦法向陳齊後人提供任何幫助。

孟娥搖搖頭,“求人不如求己,我不要陛下的一兵一卒,只想學習陛下的帝王之術。”

韓孺子愣住了,這個回答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我自己還在學習中。”

“正因爲如此,我才能從陛下身上學到許多東西,太后的手段不適合我。”孟娥頓了一下,“我親眼見到陛下在絕境中一步步走出來,我相信陛下的路不會在這裡結束。”

韓孺子無言以對。

劉介在外面說:“陛下,守城將軍派人送信來了。”

“嗯,知道了。”韓孺子應道,雙腳沒有動,盯着孟娥的雙眼,良久方道:“跟我來。”

“讓我換身衣裳。”

韓孺子點下頭,轉身走出房間,對劉介說:“從現在起,孟娥恢復宮中侍衛的身份,她需要什麼都給她。”

“遵旨,陛下。”劉介回道。

韓孺子向院外走去,心中的意外、驚恐、憤怒全沒了,沒錯,從他當皇帝的那一刻起,就從來沒走過坦途,他本可以選擇留在京城,安心當一名享樂皇帝,將大事小情都交給大臣,可他非要御駕親征,非要不顧危險地接近敵人。

這是自己的選擇,他想,既然走的是山路,何必埋怨道路崎嶇呢?他所要做的就是征服一座又一座山峰。

過來送信的是一名軍官,臉上沒有特別緊張,向皇帝抱拳道:“陛下,城外又來了一支匈奴人軍隊。”

韓孺子嗯了一聲,帶頭向外走去,他要親自登城去看一眼,太監與衛兵全都跟隨,這種時候留在府裡就顯得太膽小而且有不忠的嫌疑了。

崔騰終於想明白昨晚自己立下什麼功勞了,不由得十分驕傲,低聲對東海王說:“昨晚你還在睡大覺的時候,是我靈光一閃,預感到匈奴人要攻城,怎麼也睡不着,於是去見陛下。陛下相信我的預感,結果怎麼着?匈奴人真的來了,這是老天爺要幫助陛下,特意藉助最忠誠的人發出警告。”

“老天爺幹嘛不直接告訴陛下?”東海王冷冷地說,他可沒睡大覺,躺下沒多久就被吵醒,膽戰心驚了多半夜。

“老天爺……自有道理,反正沒選你。”崔騰得意地說。

“破城之後看你還怎麼高興?”這句話在東海王心裡轉了一圈,沒有說出來,真要是破城,他也會跟着倒黴。

街道上站滿了百姓,看到皇帝的旗幟,全都跪在路邊。

儀衛營將官想要驅逐百姓,韓孺子制止,騎馬在衆人的注視下前行。

在城邊,孟娥與劉介追上來了,孟娥換了一身男侍衛的服裝,沒有易容,眼尖的人還是能看出她是女子,但是沒人在意,城外的大軍已成爲所有人唯一的心頭大患。

城門樓裡站滿了文臣與武將,大都遠離城牆,看到皇帝之後紛紛讓開。

幾名侍衛先到牆邊觀察了一會,然後向皇帝點頭,表示安全。

天已經亮了,城外的匈奴人早已停止攻城,在十餘里外紮營,一隊隊縱橫馳騁,新到的軍隊數量更多,全是匈奴騎兵,在城外列陣,但是韓孺子沒看到大單于的旗幟。

匈奴人的營地不求整齊,東一座西一座,中間留出的空隙很大,方便馬匹往來,很難據此估計人數,北軍前鋒將軍上前道:“粗略計算,匈奴大概有兩萬人,北軍主力有三萬人,午時左右能到。”

北軍在關內行軍,前後銜接不是很緊,前鋒三千人,中軍三萬,後軍還有一萬多人,分批陸續趕往晉城。

“午時之前敵軍很可能會再度攻城,小心防範。”

“是,陛下。”前鋒將軍很感激皇帝,若不是皇帝及時下令,他與所有前鋒將士都會死在城外。

面對絕對意想不到的夜間偷襲,而且敵軍的數量兩倍於己方,再強悍的軍隊也無法全身而退。

“匈奴人爲什麼要收集屍體?”韓孺子問。

前鋒將軍也看到了,匈奴人在戰場上來回奔馳,是在收集屍體,屬於楚軍的堆在一起,屬於匈奴人的帶到後方。

“只怕……只怕匈奴人是要堆屍焚燒,這是他們威嚇敵人的一種方式,已經……很多年沒用過了。”前鋒將軍答道。

大楚邊塞也已經很多年沒被攻破了。

韓孺子心中一沉。

身後突然響起一聲怒吼,“陛下,讓我出城去跟匈奴人決一死戰!”

樊撞山的勇猛早已滿城皆知,盔甲上的血跡尚未擦淨,雖然手中沒有長斧,站在那裡依然威風凜凜,看一眼就能讓人安心三分。

韓孺子絕不會再讓他冒險,“樊將軍稍安,待北軍主力趕到之後,再出城不遲。”

“是,陛下,我就是看不下去……”樊撞山個子高,站在後面也能看到城外的匈奴人在堆疊屍體。

“匈奴人在使激將法,萬不可上當,焚屍之後敵軍就會攻城,諸將軍努力。”

“是,陛下。”衆將應道。

韓孺子在城門樓上安排守城事宜,將領們領命之後陸續離去,騰出不少地方,二層的文臣按品級一個個上來,雖然沒什麼用,也得與皇帝站在一起。

韓孺子佈置完畢,看了一眼城外越堆越高的屍體,心裡又閃過一絲憤怒。

“陛下。”戶部侍郎劉擇芹上前,他是隨行官員之首,總得做點什麼。

“何事?”

“左察御史蕭大人和弘農郡守卓如鶴不就在遼東嗎?”

蕭聲與卓如鶴奉旨巡行各郡,監督吏治與放糧,比皇帝出發得還要早一些,正好在遼東。

韓孺子沒說什麼,這兩位欽差都是文臣,擋不住匈奴人也在常理之中。

“或許兩位大人另有奇招……”

韓孺子擡手示意劉擇芹閉嘴,他現在只盼望北軍主力,對“奇招”不感興趣。

匈奴人點火了,火勢一開始不是很大,韓孺子強迫自己看着。

一小隊匈奴騎兵馳來,停在護城河對岸,背對大火,正對城門樓。

“讓楚國皇帝出來,見一見楚國的大臣!”一個聲音高喊道。

劉擇芹向牆外看了一眼,神情驟變,“那不就是蕭大人嗎?”

左察御史蕭聲騎在馬上,身上沒有繩索,不知是成爲俘虜,還是已經投敵。全本小說網

第二百三十八章 點燃怒火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一百五十九章 亂前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第四百七十六章 傳染的不安第三百零九章 聲名遠揚通知通知第三百三十三章 勸降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之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東海王的仇恨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三百零九章 聲名遠揚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第六十二章 夜色籠罩第四百一十七章 風向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三百七十一章 聰明的眼睛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手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四百三十四章 熱鬧的新年第四百四十六章 下一位宰相第二百零一章 漁翁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發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四百九十四章 東海王的麻煩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十章 風波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牆上下(求月票求訂閱)感謝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五十五章 僵持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攝魄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人母者第五百零五章 重獲信任第二百二十七章 勢變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三百三十二章 兩路逃亡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位皇帝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八章 十步之內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二百二十二章 譚家的女兒第四百九十章 兩軍歸一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三百七十章 點醒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爭位者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負責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宮第三百章 孰是孰非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六十二章 夜色籠罩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請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二百八十七章 曲聲動心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三百五十五章 東海王的仇恨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亂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換之道(一更)第四百六十五章 無休無止第四百二十九章 奇怪的奏章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壓境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二百零七章 勤政殿對質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第五百一十三章 請兵三千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四百二十二章 僕人與將軍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薦儲君第四百五十八章 皇帝的寬容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內奸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二十一章 兵敗
第二百三十八章 點燃怒火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一百五十九章 亂前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第四百七十六章 傳染的不安第三百零九章 聲名遠揚通知通知第三百三十三章 勸降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之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東海王的仇恨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三百零九章 聲名遠揚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第六十二章 夜色籠罩第四百一十七章 風向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三百七十一章 聰明的眼睛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手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四百三十四章 熱鬧的新年第四百四十六章 下一位宰相第二百零一章 漁翁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發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四百九十四章 東海王的麻煩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十章 風波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牆上下(求月票求訂閱)感謝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五十五章 僵持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攝魄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人母者第五百零五章 重獲信任第二百二十七章 勢變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三百三十二章 兩路逃亡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位皇帝第四百五十四章 江湖人楊奉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八章 十步之內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二百二十二章 譚家的女兒第四百九十章 兩軍歸一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三百七十章 點醒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爭位者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負責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宮第三百章 孰是孰非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六十二章 夜色籠罩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請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二百八十七章 曲聲動心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三百五十五章 東海王的仇恨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亂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換之道(一更)第四百六十五章 無休無止第四百二十九章 奇怪的奏章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壓境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二百零七章 勤政殿對質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第五百一十三章 請兵三千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四百二十二章 僕人與將軍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薦儲君第四百五十八章 皇帝的寬容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內奸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二十一章 兵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