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種子大派發

猶豫不是不自信,而是沒想到李煜會對他們有如此高的期待。

再看看那些老兵,不少已經是他們的軍官,少說也是一個伍長,他們從一開始就表現出絕對的自信,甚至他們說沒有的睿智。而且他們早就知道,所有的老兵都不是文盲!

不少的老兵,甚至會簡單的讀寫,對上面傳下來的軍令也能第一時間明白和理解。反而是他們這些新兵,由於入伍時間太短,使得很多東西都跟不上節奏。

兩小時,他們接受了兩小時的拼音教學。和那些牙牙學語的孩子不同,他們學習速度明顯快了不少。他們或許清楚,自己很有可能會在下一場戰鬥之中就會犧牲,但也有可能活下來,然後隨着一場場戰鬥下來,他們會成爲軍官,甚至成爲將領。

在自治區,只要你有實力,就能當將軍,這是別的地方所沒有的優惠。在大漢,將軍幾乎都被世家子弟所佔據,甚至校尉也差不多被瓜分完畢,不少寒門甚至的百姓出身的軍官,最多隻能成爲軍侯。

先天不足是一個問題,大家都沒有文化,比不上那些從小學習兵法韜略,而且飲食無憂吃好喝好的世家子弟;大漢官場上的潛規則,還有世家對利益的瓜分也讓他們感到無奈。

“希望能帶回去更多的人!”李煜看着積極學習的士卒們,不免感慨道。

“戰爭不可能不死人,尤其他們還是新兵!”李文卻是搖了搖頭,“有士卒陣亡的部隊如何處理,就地補充,還是從自治區徵調?”

“就地補充,我們需要更多長期在平原地形生活的士卒,他們比吳越之地的山民更適合平地戰;另外中原的百姓,也比吳越的百姓要高得多!”李煜回道。

這不是說笑,也不知道是不是諷刺,越往北人們的身高就越高,反之越往南就越矮。自治區進行了一次統計,普遍的百姓身高,男性只有一米五七這樣。超過一米六五,已經算是比較高的存在。

反之,在中原地區的百姓,那些逃難者之間進行統計,一千人平均身高達到一米六五,最高的有一米七五左右;而楊浪、關羽和典韋表示,他們家鄉一米八以上的也不在少數。

南朝爲什麼很少能夠打贏北朝,南人的身體上就北方來說就有缺陷,身高不足,力氣不足,導致在冷兵器拼殺的過程中就容易處於劣勢。若是沒有武器和兵法韜略作爲補充,只怕南人一輩子都打不贏北方人。

只要進入南朝狀態,基本上就是逐漸被北方的政權所取代,很少有反撲的可能性。

山民也有山民的好處,在山地戰的時候,他們的身材還有他們的習慣,可以爆發出北人三倍的戰鬥力。但是中原甚至河北,關中有不少平原地形,是故李煜這次的主戰兵,纔是以這些北人爲主。以後就算要招募新兵,也會以北方人爲主,以發揮出最大的戰鬥力。

“喏!”李文顯然也知道其中關鍵,再則李煜既然已經下令,他自然沒什麼好反駁的。

第二天,大軍繼續啓程,大概是在一個多點的時辰之後,就抵達了居巢縣。這裡其實已經算是前線,畢竟如今趙慈率領的黃巾軍,主要是在皖縣一帶活動,也有不少人北上,但至少有一萬人正在朝着居巢方向移動。

根據墨門的最新情報,往居巢這裡前進的,大多原本都是江夏蠻的首腦。顯然他們這次東進,主要還是要找李煜進行報復。

好在趙慈已經把主力部隊調到了北方,前往豫州和波才部進行匯合,是故留下來的幾乎都是挑剩下來的弱兵,就看那些江夏蠻打算怎麼作死了。

自從張角安排好後事之後,李煜,或者說李煜背後的墨門,也開始和太平教搭上了關係。託福,黃巾軍的動態幾乎都在李煜的監控範圍內。這些江夏蠻部,甚至都是趙慈送給李煜的見面禮。

“兀那騎兵立刻停住!”派出去的斥候自然是第一時間來到了居巢的縣城,卻不想還沒有靠近,就被城牆上的士卒發出警告。

“不要射擊!我乃越人自治區,討逆將軍李煜部,虎威校尉楊浪旗下斥候,奉命前來查看情況!”斥候自然是善意報上自己的番號,免得被友軍誤殺。

城牆的守軍聞言,頓時稍微信了一些。這個五個士卒身穿嵌鐵皮甲,完全是漢軍打扮,是那些破破爛爛的黃巾賊不可能有的裝束。只是眼看有騎兵靠近,哪怕知道或許不是黃巾賊,也需要戒備,這是職責所在。如今聽到對方報了番號,差不多是信了對方是友軍。

“你們本部在哪裡?什麼時候能夠到這裡?”居巢縣的縣尉不免問道。

“本部在二十里外,大概一個時辰左右就能到達!將軍託我等詢問,近期可有黃巾賊出沒?”斥候簡單用呼叫器聯絡了一下本部,然後提問道。

“黃巾賊還沒有出現在居巢範圍,不過據說正在往這裡接近,或許這兩三天就會抵達!你們部真的能在一個時辰內就能趕到?”縣尉好奇的問道,要知道二十里的路程,對於不少部隊來說,至少也要走上半天的時間。

“將軍他們已經靠近縣城,所以接下來會進行急行軍,也算是初步鍛鍊一下那些剛剛招募的士卒,想來一個時辰後就能趕到。也正因爲這樣,我們需要確認是否有敵軍存在,畢竟急行軍非常消耗體力!”斥候回道。

“可需要進城補給?”縣尉擔心的問道,縣城收容了不少的難民已經滿了,繼續收容友軍部隊,只怕會非常擁擠。

而且既然是自治區那種蠻夷聚居地出來的軍隊,縣尉甚至是縣令他們也不免擔心,這幫傢伙會不會擾民。

“不需要進城補給,不過需要貴縣提供一定的物資補給!”斥候很快回答道。

“你能夠做主?”另外一箇中年人走了上來,卻是居巢縣的縣令。

“下兵自然不能做主,只是這是將軍的吩咐!”斥候回道,呼叫機的存在被他隱瞞了。

“那好,我們立刻爲各位準備補給!”中年人點了點頭,立刻下了城樓。

一個時辰之後,果然大部隊陸續到來,扣除騎馬的那些高級將領,下面的軍官幾乎都是步行奔馳而來,連續跑上一個小時,的確是累得不行。好在短期內不會有戰鬥需要擔心,是故可以放心休息。按照吩咐,所有的士卒簡單走了些路程,然後纔開始休息。

“自治區縣令李煜,見過居巢縣令!”李煜親自打馬上前,朝着城牆上拱手致意。

他這個縣令可比一般的縣令要大得多,不過他也不擺架子,以平級的身份去拜會。這個舉動也得到了居巢縣縣令的好感,立刻開門迎接。

也不需要擔心這是黃巾賊的圈套,要知道這支部隊軍容整齊,就算休息也沒有放鬆戒備。就這種部隊,豈是那種百姓造反而來的黃巾賊所能比擬的?

既然友軍已經來到,而且還那麼多,居巢縣令也安心了不少,也不需要顧忌太多。

隨着城門開啓,大量的物資被運了出來,大多都是軍糧之類,主要以粟米和稻米爲主。高產作物由於世家的封鎖,所以不能傳播到長江以北,不過稻米卻少了點忌諱,去年開始本地就開始種植自治區那裡的稻米,並在當年得到了豐收。

通過稻米的間接作用,丹楊郡周圍幾個郡的官員,自然也收穫了不菲的政績,於是對自治區多少也有了一些好感。其實若非上面的門閥發話,他們甚至已經打算引種高產作物。

“今年黃巾賊羣起,是否會對春耕造成影響?”聊了幾句,李煜不免問道。

“這也是本官最頭痛的事情,眼看春耕最好的時節已經過去,若是再不種點只怕秋收都成問題。不過就算種下去,也要擔心黃巾賊是否會殺到這裡來,破壞農田裡面的作物。更別說就算收穫了,大量減產只怕也是必然的結果。”居巢縣縣令苦惱的說道。

“這個問題我可以解決,這次我帶來了不少高產作物,至少玉米可以不受春耕的限制,推遲一兩個月種植也沒什麼。收穫自然也不少,很適合今年度的應急處理……”李煜提議。

“只是……”居巢縣令非常心動,只是也不免擔心世家門閥那邊。

“今年天下到處都在鬧黃巾,糧食減產是必然的結果,到時候大家吃飯都成問題,誰能封鎖住高產作物的出售?再說,難道閣下還真以爲,這三種作物是有毒的不成?”李煜帶着幾分狡黠的笑容問道。

“也罷,爲了居巢的百姓,本官也豁出去了!”居巢縣令想了想,咬了咬牙說道。其實他想得更深,或者是李煜引導他想得更深。

若是今年的動亂持續下去,那麼肯定會引發全國性的饑荒。到時候別的地方顆粒無收,他們這裡卻是豐收,那麼這可是一個非常好的政績啊!

如今到處都缺糧的情況下,只怕自治區所在的丹楊郡,也會大量對外出售高產作物作爲應急,同時壓得普通糧食的出售價格。不管是大漢,還是可能會出現的新朝,都會鼓勵這樣做,來穩定糧食的價格,是故就算是世家門閥,只怕也壓制不住了!

想通了這點,居巢縣令也不在反對,只是也不好平白接受,花了點錢把種子買了下來。李煜也不含糊,幾乎是半賣半送,他的目的不是做生意,而是推廣這些種子。這次北上,他肯定是要一路推廣上去,如此下來半壁江山都會種植高產作物,世家門閥對這三種作物的封鎖自然是要被突破。

如此,若干年後,糧食的問題將不成問題,糧商必然無法如同以前一樣獲得暴利。世家也不可能通過佔有更多的土地,來收穫更多的糧食牟利。他們面對的只有兩個選擇:進一步打壓和壓制高產作物,要麼就是選擇把目光投入到其他產業上。

長此以往,勢必會有不少世家,開始成爲真正意義上的資本家!

第134章 發現夷州島第86章 加深的合作第89章 羣雄討李煜第44章 戰士們出征第71章 目標天柱山第81章 初至自治區第73章 別小看世家第169章 登陸番禺港第118章 向我們證明第44章 大漢在改變第5章 第一天行軍第151章 安民和訴苦第9章 李懿來求援第48章 祖家來親戚第134章 發現夷州島第73章 共和國建立第102章 豐收的季節第51章 提議開絲路第13章 祖橫的報復第76章 無人能阻擋第38章 傳承者林銘(下)第8章 大軍入豫州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72章 政黨的結合第65章 門徒徐元直第91章 李煜的野心第157章 仿若曾相識第42章 全新的軍隊第31章 愉快的初會第120章 張角託後事第158章 大修煉時代第126章 瘟疫大爆發第16章 第二個回合第14章 追上張曼成第118章 管寧的族弟第20章 第二次趕集第132章 海軍的狂想第173章 奪取海岸線第13章 帝國的變故第1章 我不是山越第117章 農業新高度第7章 鑄就革命魂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8章 大象兵出擊第123章 工會大整頓(上)第14章 真正的兇手第137章 孫堅霸交州第65章 大動亂開始第168章 和平的演變第158章 大修煉時代第2章 黃巾亂爆發第66章 大建設開始第101章 墨門的瑰寶第65章 大動亂開始第84章 蔡邕和顧雍第41章 張氏遭滅族第160章 第二代問題第112章 善後大撤退第17章 正式的就職第82章 新穎的客店第132章 海軍的狂想第24章 誰也別想走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119章 與張角初見第125章 八大集團軍第27章 閃電級定情第58章 第一條鐵路第7章 鑄就革命魂第95章 收官的時刻第70章 丁原討董卓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2章 黃巾亂爆發第33章 墨門與劉宏第25章 全殲白波軍第125章 悄然的變化第78章 紙廠出新紙第137章 孫堅霸交州第156章 系統的來歷第86章 加深的合作第108章 劉備的運氣第106章 呂布吞徐州第94章 暗殺袁本初第99章 關羽和典韋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56章 後續人才至第173章 奪取海岸線第65章 大動亂開始第58章 第一條鐵路第96章 歐陽行遭舉第108章 徐福說趙風第170章 帝國的動作第111章 作物大封鎖第25章 墨家與共產第4章 征程的起點第19章 大軍至雒陽第88章 幕後的黑手第146章 雙方的算計第58章 幸福的煩惱第19章 高歌鬧革命
第134章 發現夷州島第86章 加深的合作第89章 羣雄討李煜第44章 戰士們出征第71章 目標天柱山第81章 初至自治區第73章 別小看世家第169章 登陸番禺港第118章 向我們證明第44章 大漢在改變第5章 第一天行軍第151章 安民和訴苦第9章 李懿來求援第48章 祖家來親戚第134章 發現夷州島第73章 共和國建立第102章 豐收的季節第51章 提議開絲路第13章 祖橫的報復第76章 無人能阻擋第38章 傳承者林銘(下)第8章 大軍入豫州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72章 政黨的結合第65章 門徒徐元直第91章 李煜的野心第157章 仿若曾相識第42章 全新的軍隊第31章 愉快的初會第120章 張角託後事第158章 大修煉時代第126章 瘟疫大爆發第16章 第二個回合第14章 追上張曼成第118章 管寧的族弟第20章 第二次趕集第132章 海軍的狂想第173章 奪取海岸線第13章 帝國的變故第1章 我不是山越第117章 農業新高度第7章 鑄就革命魂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8章 大象兵出擊第123章 工會大整頓(上)第14章 真正的兇手第137章 孫堅霸交州第65章 大動亂開始第168章 和平的演變第158章 大修煉時代第2章 黃巾亂爆發第66章 大建設開始第101章 墨門的瑰寶第65章 大動亂開始第84章 蔡邕和顧雍第41章 張氏遭滅族第160章 第二代問題第112章 善後大撤退第17章 正式的就職第82章 新穎的客店第132章 海軍的狂想第24章 誰也別想走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119章 與張角初見第125章 八大集團軍第27章 閃電級定情第58章 第一條鐵路第7章 鑄就革命魂第95章 收官的時刻第70章 丁原討董卓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2章 黃巾亂爆發第33章 墨門與劉宏第25章 全殲白波軍第125章 悄然的變化第78章 紙廠出新紙第137章 孫堅霸交州第156章 系統的來歷第86章 加深的合作第108章 劉備的運氣第106章 呂布吞徐州第94章 暗殺袁本初第99章 關羽和典韋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56章 後續人才至第173章 奪取海岸線第65章 大動亂開始第58章 第一條鐵路第96章 歐陽行遭舉第108章 徐福說趙風第170章 帝國的動作第111章 作物大封鎖第25章 墨家與共產第4章 征程的起點第19章 大軍至雒陽第88章 幕後的黑手第146章 雙方的算計第58章 幸福的煩惱第19章 高歌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