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墨門的拜訪

李煜不是柳下惠,單身了二十九年,算起來其實今年他應該都三十歲了還沒有戀愛過。

卞玲瓏送上門來,他自然是當天晚上就把對方給吃了。只是到底是初哥,鬧了一大堆的笑話,好在雙方都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好歹沒有鬧出什麼尷尬的事情來。

一夜春風渡,從此男孩是男兒,少女變少婦。

於是從這一天開始,卞玲瓏就作爲女主人,全面接管後宅的所有事情。同時也提出了一個建議,那就是阿奴的安置問題。

阿奴並不是李煜的婢女,甚至是一個學生。她主要是祖橫見李煜孤家寡人又不懂得燒水做飯,爲了照顧他的飲食起居安排的一個村民。以前和李煜住在一起也就罷了,如今繼續住在一起似乎有點不太妥當。

卞玲瓏就詢問,是否將阿奴收復侍妾,若是的話她會安排。否則的話還是要妥善處理好些纔好,免得耽誤了別人,也容易招惹閒話。

以前李煜的確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如今想來阿奴今年才那麼十六歲。或許是營養不良的關係所以有點o型腿,或者說這時代不少底層的百姓都有這種情況。至於發育方面也有點遲緩,十六歲的人長得和十三歲沒什麼區別,一米四幾的身高也叫人生不起興趣。

樣子倒是有點鄰家小妹的溫柔和甜美,只可惜不是李煜的菜。再說雙方的關係是師生,也算是應了那句‘太熟了不好下手’的俗話。

卞玲瓏見狀,已經知道李煜並沒有納妾的意思。卻也沒有主動提出要李煜把阿奴趕出門去,一則也不忍心讓這個孤兒無家可歸,二則也不希望李煜認爲她容不得別的女人。

她雖然不說,但李煜卻也是必須要正視這個問題,他以前就有過廢奴解放生產力的想法,故而謝環他都打算廢了她的奴籍。只是現階段這個想法不太合適,所以只能湊合。

只是阿奴卻不是奴婢,既然不打算要人家,繼續留在府上也的確不太好。

思來想去,他把阿奴叫了過來,說打算和她認個乾親,也就是把她認作義妹,這是他能想出最合適解決這件事情的辦法!

阿奴被李煜叫過來說悄悄話,本來還有點小期待的,卻不想居然是這樣的結果。這可是貨真價實的‘有情人終成兄妹’了,雖然她是單相思,也沒有聽說過那句話。

“兄長,阿奴以後有勞您多多照顧了!”阿奴糾結了很久,最後咬了咬牙行了一禮。

她心裡也清楚,李煜不是一般人,自己一個村婦配不上他。不過結果而言還不錯,至少雙方是兄妹了,同樣是家人。對於這個結果,她沒什麼不滿,也不敢。

“既然你要當我妹妹,那自然也不能老是阿奴阿奴的叫了!你以後和我姓李,名字就叫做李伶吧!希望你以後,成爲個聰明伶俐的才女!”李煜笑了笑,摸了摸她的腦袋說道。

“多謝兄長賜名!”阿奴似乎很喜歡這個名字,欣喜的回道。

阿奴的問題就這樣解決,由於是李煜的義妹,所以和他居住在一起也沒什麼,大了嫁人再說也不遲。只是以前是免費幫助李煜工作,如今自然不能繼續這樣。

所以李煜給她開了五百文一個月的月例,其實說是工錢還不如說是零花錢。

家的問題算是暫時解決,家務有這三個女人來處理倒也妥當了,李煜也放心交給她們。同時又因爲食髓知味,李煜天天晚上和卞玲瓏恩愛一番,兩人的感情也是迅速升溫。

好在李煜知道什麼是大事爲重,好的事務以後還能享受,但若是眼前這一關過不去,那麼他以後就沒命享受了。

其實他一開始也的確能派人去隴西李氏那邊,尋求認祖歸宗,不過別人承不承認是一回事,若是真的認了那王幸必然認慫。這樣不是很好,而是非常不好!

李煜要的就是王幸針對他們發動進攻,這樣可以徹底瓦解這些山民對官府的信任。簡單來說就是:“你們看,我有官府印章的地契,爲此付出了多少多少代價。但你看看,那些官府立刻就翻臉不認人了……”

如此宣傳下去,百姓自然會對官府絕望,在這個時候自己跳出來讓他們跟隨自己,繼續實現自治計劃就很容易得到認可。

相反,若是王幸認慫了,不來了!那麼顯而易見,大家就過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然後奴性就徹底發揮了出來,從此安心給李煜當奴才,誰也不會造反,也不敢造反,生怕今天的生活一去不復返,說不得李煜說要造反,他們還能集體而攻之。

到時候什麼宣傳都沒用了,百姓根本沒有革命的覺悟,他們本身只想過好日子而已。不管什麼時代,不管什麼背景,百姓都是這樣,所以所謂的革命所謂的改朝換代,其實都是上位者和少數野心家的利益訴求。

是的,李煜這次其實是一次賭博,他就要賭王幸在知道他不是隴西李氏的情況下,會對自己發動進攻!甚至聯合其他幾個縣城,對自己發動進攻!

若非如此,他也不需要建設什麼塢堡,爲了抵禦野獸和生番?騙鬼才會那麼說!

王幸短期內沒有等到,不過有客人卻是自己上門了。墨門的神通的確離開,居然查到了李煜所在的村子,浩浩蕩蕩的帶着一支車隊上了山,把大量的粗鹽和鐵錠帶了上來。

不僅如此,楊浪居然還親自登門造訪,不過和他一起前來的還有另外三人。

同時李煜敏銳的發現,爲首的文弱男子,地位或許高於楊浪。因爲後者和他站起一起的時候,身體會下意識的落下一個身位;反觀另外兩個身份應該更低,落後楊浪一個身位。

身位這種東西也是階級的象徵,底層的不能和高層的並排而行,這樣很失禮。就算爲了表達親近可以並排,也得落後半個身位表示恭順。

當然這是圈子裡面的東西,不少百姓其實很少知道這個。不過一般被幾個人簇擁在其中的,怎麼都不可能是普通存在,這種小事除非瞎子纔看不出。

“不辱使命,李兄說要的鹽鐵已經準備妥當,同時還準備了一百副軍弓,一百個槍頭和一百把環首刀,還請李兄笑納!”楊浪見到李煜,笑吟吟的上前說道。

這批粗鹽絕對超過千石,鐵錠也超過三千斤,對於山民們來說絕對是天文數字。更別說軍弓和環首刀,那不沒點關係還弄不到!至於槍頭也不是那種粗製濫造的玩意,而是真正軍隊的制式槍頭,品質一流!

這不由得讓大家很好奇,李煜到底是走了什麼路子,才弄到了那麼多的寶貝!

第35章 交心卞玲瓏第3章 華夏的變化第34章 自治區印象第87章 劉備的機會第39章 好壞兩消息第174章 獻策與懷疑第137章 孫堅霸交州第12章 信號發給誰第124章 工會大整頓(下)第38章 傳承者林銘(下)第120章 張角託後事第130章 各自的姻緣第105章 門閥級峰會第30章 楊浪說楊賜第174章 獻策與懷疑第151章 安民和訴苦第40章 李煜入墨門第121章 人造鬼打牆第138章 戰禍又重啓第51章 提議開絲路第169章 登陸番禺港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1章 主事欲興師第17章 大決戰序幕第100章 神兵贈猛將第63章 各方的反應(上)第124章 絲路的重啓第110章 劉備的算計第152章 貫通的海路第16章 第二個回合第10章 死間的啓用第3章 朝廷的應對第77章 英烈紀念碑第76章 朝廷文書到第65章 門徒徐元直第153章 海外探險熱第8章 大象兵出擊第80章 引來了大魚第43章 只能去反抗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90章 開價攬二賢第158章 大修煉時代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68章 事了拂衣去第128章 要不你娶我第89章 急忙去訪賢第87章 劉備的機會第3章 華夏的變化第152章 貫通的海路第40章 李煜入墨門第22章 白波軍現狀第92章 騷動的夜晚第162章 奴國的求援第52章 自治區通過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88章 楊浪諫李煜第69章 戰馬的補充第72章 奇襲天柱山第121章 張寧和黃亂第106章 陳氏的決定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128章 要不你娶我第64章 各方的反應(下)第99章 關羽和典韋第13章 帝國的變故第2章 新都城壽春第120章 調戲蜀漢軍第37章 傳承者林銘(上)第58章 第一條鐵路第173章 奪取海岸線第9章 麻煩找上門第73章 共和國建立第54章 自治區成立第118章 向我們證明第77章 英烈紀念碑第165章 分裂的倭國第61章 打蟲和預防第81章 初至自治區第81章 經濟來掛帥第171章 嗜血的怪物第104章 九江軍政府第57章 人才一籮筐第136章 瘋狂的假幣第75章 陸康的奏章第52章 自治區通過第14章 世家的尊嚴第137章 孫堅霸交州第53章 建黨準備時第75章 陸康的奏章第123章 工會大整頓(上)第68章 第一次遠征第98章 完虐到自卑第95章 李文VS呂布第97章 遷至桃源鎮第152章 貫通的海路第75章 出征與風波第131章 良政或惡政第4章 征程的起點第159章 倭國有金礦
第35章 交心卞玲瓏第3章 華夏的變化第34章 自治區印象第87章 劉備的機會第39章 好壞兩消息第174章 獻策與懷疑第137章 孫堅霸交州第12章 信號發給誰第124章 工會大整頓(下)第38章 傳承者林銘(下)第120章 張角託後事第130章 各自的姻緣第105章 門閥級峰會第30章 楊浪說楊賜第174章 獻策與懷疑第151章 安民和訴苦第40章 李煜入墨門第121章 人造鬼打牆第138章 戰禍又重啓第51章 提議開絲路第169章 登陸番禺港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1章 主事欲興師第17章 大決戰序幕第100章 神兵贈猛將第63章 各方的反應(上)第124章 絲路的重啓第110章 劉備的算計第152章 貫通的海路第16章 第二個回合第10章 死間的啓用第3章 朝廷的應對第77章 英烈紀念碑第76章 朝廷文書到第65章 門徒徐元直第153章 海外探險熱第8章 大象兵出擊第80章 引來了大魚第43章 只能去反抗第46章 戰後慶功宴第90章 開價攬二賢第158章 大修煉時代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68章 事了拂衣去第128章 要不你娶我第89章 急忙去訪賢第87章 劉備的機會第3章 華夏的變化第152章 貫通的海路第40章 李煜入墨門第22章 白波軍現狀第92章 騷動的夜晚第162章 奴國的求援第52章 自治區通過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88章 楊浪諫李煜第69章 戰馬的補充第72章 奇襲天柱山第121章 張寧和黃亂第106章 陳氏的決定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128章 要不你娶我第64章 各方的反應(下)第99章 關羽和典韋第13章 帝國的變故第2章 新都城壽春第120章 調戲蜀漢軍第37章 傳承者林銘(上)第58章 第一條鐵路第173章 奪取海岸線第9章 麻煩找上門第73章 共和國建立第54章 自治區成立第118章 向我們證明第77章 英烈紀念碑第165章 分裂的倭國第61章 打蟲和預防第81章 初至自治區第81章 經濟來掛帥第171章 嗜血的怪物第104章 九江軍政府第57章 人才一籮筐第136章 瘋狂的假幣第75章 陸康的奏章第52章 自治區通過第14章 世家的尊嚴第137章 孫堅霸交州第53章 建黨準備時第75章 陸康的奏章第123章 工會大整頓(上)第68章 第一次遠征第98章 完虐到自卑第95章 李文VS呂布第97章 遷至桃源鎮第152章 貫通的海路第75章 出征與風波第131章 良政或惡政第4章 征程的起點第159章 倭國有金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