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陳韜的密告

說真的,李煜其實並不打算那麼快就讓自治區的概念提出來。

一則他覺得這個大漢朝廷未必會同意,主要那些世家會出來干預。在林銘的提醒下,他已經瞭解到劉宏如今連自保都成問題,若世家強烈反對某事,那麼他也沒法落實。

二則一路順風順水,假冒隴西李氏房支子弟佔據偌大的土地後,他其實也有點飄飄然起來。私心也好,又或者是欲.望也罷,他覺得就這樣下去也挺好的。

只是就在三天前,陳韜的求見讓他不得不提前落實自治區的事。

當時他剛立下了祠堂,忙了一天正打算回家休息,誰知道剛回到家,謝環便表示陳韜求見,問要不要見他。

李煜想了想,覺得兩人來了那麼久也的確需要和他們談談。就算沒辦法把他們收服,好歹也要獲得他們的好感。說到底兩人可都是漢帝派過來監視他的存在,就算是林銘也不好讓他們出現什麼意外。

不管是是否有正當理由,他們兩人的死亡很大程度意味着李煜不打算服從劉宏。

陳韜得到允許,便在謝環的安排下進入後宅的客廳。本來按照李煜的身份,他完全不必繼續住在學校的後宅那裡。只是原定搬遷進入的塢堡裡面,內部裝修還沒有完成,故而還需要差不多一個月左右才能搬遷過去。

其實本心而言,塢堡佔地也有數百平方米,且本身也是作爲城牆的一部分,故而住進塢堡裡不免有種住在戰爭前線的感覺。只是既然李煜說那是塢堡,那麼他不住進去似乎也說不過去。

好在主宅和城牆之間相隔有十多米的距離,而且還是山區之中,對方也不可能把投石車什麼的用出來,就算有流矢飛過來,也不至於造成什麼傷害纔對。

“晚輩冒昧打擾,還望師叔不要怪罪!”雙方落座,陳韜率先告罪。按照墨門的裡面的身份,楊浪和林銘算是他的師叔,李煜和林銘師兄弟相稱,他自然也算是師侄輩的。

“哈哈,陳賢弟莫要如此,以前已經說過大家各交各的。再說如今大家都在鄉政府裡面做事,也算是同僚一場,何須如此客套?”李煜有意拉攏,自然不希望有太多的隔閡。

“如此陳某就孟浪了……此番前來只想問問,李兄所謂的自治區,打算何時建立?”陳韜拱手致意,隨即直接進入了主題。

李煜聞言不免遲疑了一下,按說他現在的確沒有打算建立自治區,至少還沒有這個打算。只是他不認爲陳韜是隨便說來玩玩,肯定會有深意。

是他的意思,還是代表漢帝的意思?是這段時間擴張太快,他認爲自己會順勢組建自治區,也就是試探一下自己的野心;還是他真的認爲,如今是組建自治區的時候了?!

“陳賢弟這番話,代表誰的立場?”李煜看了看陳韜。

“李兄不必疑慮,某和劉行的身份,李兄應該知道,就算有所戒備也算正常。只是李兄或許不知,換做是我們的兄長,那或許會聽命行事。只是我們兩個從未受過漢帝恩惠,卻一朝失去了所有,要說心裡一點不甘心都沒有,李兄會信?”陳韜嚴肅的問道。

原來他和劉行兩人,一個雖然二十歲,卻因爲是庶子幾乎沒有去過雒陽,在下邳陳氏祖宅裡面出生,在那裡長大,其實就是作爲看守祖墳的存在培養,類似諸葛家的諸葛誕。

畢竟是庶出子弟,頭上還有兩個兄長,一個是後來當上吳郡太守的陳瑀,一個是後來當上汝陰太守的陳琮。更別說陳球還有一個侄兒,那便是後來廣陵太守陳登的父親陳珪。

至於他陳韜,註定是要待在幕後的存在。其實也算是埋下的一條根,若是上面幾個都完蛋了,至少他還能夠把下邳陳氏給延續下去。 шшш. Tтkan. ¢ 〇

只是陳韜和其他的庶子不同,他也希望能夠依靠自己的能力出仕,而不是乖乖當個守塚之犬。更別說,陳球被其他門閥慫恿誅殺宦官,結果別人沒事他卻把自己搭進去了。還連累了幾個兒子,都被髮配到吳越之地。

陳瑀和陳琮好歹有其他世家的人幫襯,怎麼都能活得很滋潤。甚至過幾年事情淡去,重新回到江北,甚至再出仕也不成問題。但是他陳韜不同,沒人會在意一個庶子,他這次到江東若非有墨門關照,而且還有劉宏的密令,那麼幾乎是十死無生的局面。

他不是傻子,知道背後是誰在害他們,陳球只是一個被推出去的倒黴蛋,誰讓他太正直了,說穿了就是太迂腐了一些,對政治的敏感度不高。關鍵背後推動這件事情的人,有太原王氏,有弘農楊氏,還有汝南袁氏三大門閥,陳球不去死也不行了!

去了,好歹落得個勇鬥宦官的剛正不阿的名聲。不去,也不知道被那些門閥怎麼抹黑。到時候死了都要被天下人指着脊樑骨,甚至於下邳陳氏的名聲,也因此徹底敗壞了。

爲了家族,或許還真的有點匡扶天下剪除佞臣的想法,陳球只能義無反顧了。劉郃和陽球那邊也差不多,其實大家都是無法抗拒的可憐蟲而已。

其實劉行那邊也差不多,他是劉郃的孫子,本來千寵萬寵集於一身,在雒陽是個紈絝少爺,結果一朝什麼都失去,還要來到吳越這個蠻荒之地,要說他心甘心願陳韜也不信。

血統固然重要,但劉行那個驕傲的性格,一朝把他所有的東西剝奪,只怕會記恨一輩子。拿什麼大漢復興,什麼皇親血統來拉住他,根本不可能,誰讓他就是個小孩子!

李煜這段時間多少惡補了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其實主要是花費了五千點聲望值,把東漢所有有名的武將和文臣的名字和家庭背景,甚至東漢的重要事情都給記憶了下來。

要佈局東漢,首先要對東漢的情況有所瞭解,雖然大多都是史書所載難免有些失真,不過好歹可以作爲參考!

陽球、陳球和劉郃三人的情況在腦子裡面轉溜了一番,再結合前面兩年發生的事情,大概就猜到了些隱藏在史書背後的事情。更別說,歷史上根本沒有關於陳韜的記載,換言之他所言,只怕應該有很大的可信度。

這傢伙,歷史上被流放之後,要麼就是歸隱,要麼就是回去當守塚之犬,要麼加入太平教之中被討伐而死。反正放眼整個東漢末年,他都沒有出仕的記錄。

“好了,我們回到正題吧!”李煜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所以說,若我不打算建立自治區會如何?若我建立了自治區,又當如何?”

“不建立,則被剿殺!建立,則可以發展壯大!”陳韜低聲說道。

“此話怎解?”李煜先是一愣,隨即似乎想到了什麼,不過還是打算聽聽他怎麼說。

“自治區是李兄提出,陛下默認。但陛下爲何默認?無非是希望藉助自治區,爲他訓練一支可用的軍隊。若不可用,則自治區存在的意義也就沒有了!”陳韜並不把事情說清楚,只是提點了一下劉宏那邊的意思。

在交際學裡面,下級向上級提醒,最好就是這樣說的含糊卻帶着明確的提醒意味。除非上級真的蠢到不行不行,否則自然會順着這番話推敲出來。如此下屬剛好可以奉承幾句,獲得上級的好感。

反之當面直白的說明,就有點打臉的意味,或者說鄙視上級的智力的感覺,故而一般不可取。就算上級虛心納諫,心裡也會有點不舒服。

陳韜這番話已經說得很清楚,自治區並不是李煜想不想建就可以的,關鍵還是要看劉宏是什麼意思。

“以我如今隴西李氏的身份,難道建不建立自治區,還不能由我做主了?”李煜還是不想那麼快就引起天下世家的注意。

“隴西李氏只是說陵陽這裡或許有他們的族人!”陳韜提醒道,或許就意味着可能有,但也有可能是沒有。劉宏絕對不會讓隴西李氏承認李煜的身份,這個或許就會一直掛在那裡,李煜聽話那就可能是,但若不聽話就絕對不是。

一個冒充隴西李氏招搖撞騙的山民,傳出去直接就會給李煜的聲望帶來重大打擊,甚至會給他帶來滅頂之災。

好吧,李煜到了現在明白,原來這根本就是劉宏給他設置的坑,但他卻已經跳了進來!

那麼建立自治區的事情就明確了,建立自治區,那就相當於向劉宏表忠心,接下來就是他進一步在這裡摻沙子;若是不建立,那麼自己這個隴西李氏的身份就會被剝奪,然後直接變成山民造反,大軍直接殺來!

祖橫是怎麼死的,就是因爲他的身份是山民而不是世家。世家可以向隴西李氏的李煜妥協,但絕對不會向山民的祖橫妥協,更別說祖橫就算搬出了世家的身份,也不過是小世家,吳郡的幾個家族都是一流世家,家格也完全碾壓祖橫。

正是瞭解到這點,那些被祖橫集合起來的山民,纔不敢繼續跟着祖橫,免得被朝廷圍剿。祖橫也知道這點,才讓他們離開,自己去和朝廷的軍隊硬拼。否則以山地戰而言,當時祖橫完全可以滅掉圍剿的軍隊,甚至突圍,但後續會有更多的軍隊發動更狠的進攻,他不管如何都是逃不掉的。

李煜如今最大的護身符,就是隴西李氏這個身份,一旦失去,則也要面對祖橫一樣的遭遇。除非,他有足夠的實力能夠割據一方,甚至把大漢推翻,只可惜他現在還沒有!

“多謝陳賢弟賜教!”李煜想清楚了其中關鍵,鄭重的行了一禮。

“只需要李兄明白,陳某和劉行雖然頂着監軍的身份,但本質上是李兄的朋友就好!李兄其實真正要注意的,還是有可能派來的官員!”陳韜起身回了一禮,告辭而去。

之後李煜和林銘簡單商量了一番,便開始安排組建自治區的事情來。

第9章 麻煩找上門第29章 自治區擴充第57章 匆匆又兩年(下)第107章 路線的討論第80章 引來了大魚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52章 自治區通過第112章 李煜要大婚第10章 孟獲來邀戰第8章 大軍入豫州第22章 野獸和羽絨第162章 奴國的求援第90章 十三路大軍第51章 提議開絲路第69章 戰馬的補充第18章 國有與承包第12章 祖橫要復仇第39章 好壞兩消息第131章 良政或惡政第150章 打到黃河邊第28章 鬧劇與演講第55章 兵委和政委第39章 公開審判會第41章 張氏遭滅族第1章 我不是山越第83章 貨幣與經濟(下)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165章 分裂的倭國第119章 與張角初見第167章 提前的演變第24章 墨門徒楊浪第51章 提議開絲路第119章 與張角初見第15章 漢聯合帝國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72章 奇襲天柱山第8章 大象兵出擊第58章 第一條鐵路第16章 幕後的帝王第118章 向我們證明第108章 劉備的運氣第9章 李懿來求援第65章 門徒徐元直第19章 高歌鬧革命第58章 幸福的煩惱第174章 獻策與懷疑第66章 大建設開始第5章 第一天行軍第152章 貫通的海路第18章 最後大決戰第120章 調戲蜀漢軍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110章 劉備的算計第113章 雕版印刷術第158章 大修煉時代第22章 白波軍現狀第118章 向我們證明第20章 入朝見天子第84章 歷史的慣性第168章 和平的演變第44章 戰士們出征第136章 瘋狂的假幣第42章 全新的軍隊第47章 初訪武夷蠻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7章 華麗的逆襲第6章 喋血的叢林第126章 進擊的貨幣第21章 冬日入侵者第27章 閃電級定情第12章 信號發給誰第108章 徐福說趙風第43章 荀採要出嫁第110章 劉備的算計第43章 荀採要出嫁第55章 兵委和政委第86章 加深的合作第5章 大義的名義第139章 血染的風采第3章 朝廷的應對第163章 三千維和軍第97章 遷至桃源鎮第164章 血虐倭國軍第107章 路線的討論第42章 王幸要行動第104章 李煜的後手第36章 趙雲私訪記(下)第6章 種子大派發第33章 墨門與劉宏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5章 第一次趕集第7章 完虐雜牌軍第140章 碾壓淳于部第123章 孫堅的逆襲第34章 領地建設忙第107章 遷居與人事第68章 事了拂衣去第41章 張氏遭滅族第53章 建黨準備時第98章 感恩的黃忠
第9章 麻煩找上門第29章 自治區擴充第57章 匆匆又兩年(下)第107章 路線的討論第80章 引來了大魚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52章 自治區通過第112章 李煜要大婚第10章 孟獲來邀戰第8章 大軍入豫州第22章 野獸和羽絨第162章 奴國的求援第90章 十三路大軍第51章 提議開絲路第69章 戰馬的補充第18章 國有與承包第12章 祖橫要復仇第39章 好壞兩消息第131章 良政或惡政第150章 打到黃河邊第28章 鬧劇與演講第55章 兵委和政委第39章 公開審判會第41章 張氏遭滅族第1章 我不是山越第83章 貨幣與經濟(下)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165章 分裂的倭國第119章 與張角初見第167章 提前的演變第24章 墨門徒楊浪第51章 提議開絲路第119章 與張角初見第15章 漢聯合帝國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72章 奇襲天柱山第8章 大象兵出擊第58章 第一條鐵路第16章 幕後的帝王第118章 向我們證明第108章 劉備的運氣第9章 李懿來求援第65章 門徒徐元直第19章 高歌鬧革命第58章 幸福的煩惱第174章 獻策與懷疑第66章 大建設開始第5章 第一天行軍第152章 貫通的海路第18章 最後大決戰第120章 調戲蜀漢軍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110章 劉備的算計第113章 雕版印刷術第158章 大修煉時代第22章 白波軍現狀第118章 向我們證明第20章 入朝見天子第84章 歷史的慣性第168章 和平的演變第44章 戰士們出征第136章 瘋狂的假幣第42章 全新的軍隊第47章 初訪武夷蠻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7章 華麗的逆襲第6章 喋血的叢林第126章 進擊的貨幣第21章 冬日入侵者第27章 閃電級定情第12章 信號發給誰第108章 徐福說趙風第43章 荀採要出嫁第110章 劉備的算計第43章 荀採要出嫁第55章 兵委和政委第86章 加深的合作第5章 大義的名義第139章 血染的風采第3章 朝廷的應對第163章 三千維和軍第97章 遷至桃源鎮第164章 血虐倭國軍第107章 路線的討論第42章 王幸要行動第104章 李煜的後手第36章 趙雲私訪記(下)第6章 種子大派發第33章 墨門與劉宏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5章 第一次趕集第7章 完虐雜牌軍第140章 碾壓淳于部第123章 孫堅的逆襲第34章 領地建設忙第107章 遷居與人事第68章 事了拂衣去第41章 張氏遭滅族第53章 建黨準備時第98章 感恩的黃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