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劉辯被死亡

董卓部歷史上是何進招入雒陽,但是在糧草尚未準備妥當的情況下,便帶着三千輕騎迅速到達。後來若非李儒以計謀使得袁閥不敢動手,或許其已經遭了毒手。

這個時空裡面,董卓卻是徹頭徹尾劉宏的人,真正的帝黨。關鍵還是劉宏也沒有歷史上那麼狼狽,所以能第一時間通知他過來。有李煜的提醒,董卓卻是想把糧草補給都給準備妥當,這才帶着數萬大軍迅速來到了北邙山上。

按照原本的計劃,他會第一時間找到兩位皇子,然後把皇子送到巴蜀。不過董卓也有他的想法,退居巴蜀的確是一條退路,但這樣也相當於漢室直接放棄了整個關中和關東地區,董卓並不希望天下大亂,關鍵是他認爲只要有了絕對的武力,世家也必須要屈從於他。

大西北其實就是這樣的地方,那裡馬賊橫行,羌胡遊蕩,沒有強大的武力,說不得什麼時候就會死去,又或者什麼時候被人抓回部落成爲奴隸。

在這裡,禮儀道德幾乎沒有任何意義,唯一能夠貫徹的便是叢林法則。久而久之,當這個觀念根深蒂固的時候,董卓就認爲依靠這個法則,能讓世家妥協,至少在死亡和族滅的威脅下,世家必然會對他妥協。如此,他就完全能夠達到,扶天子以治諸侯的目的!

是的,他要走權臣的道路!他要成爲大漢最有權力的臣子,然後改變這個不公平的世道!要說他其實也沒有錯,打算拯救這個崩壞的世道,只能說他選擇的路線太非主流了!

他把士卒都派了出去,搜索整個北邙山地區,結果等到的不是劉辯,而是陳留王劉協!

最初和閔貢相遇的,是他的部將樊稠。當他看到一個臣子裝扮的存在,帶着一個孩子的時候,便把他攔了下來。閔貢看着自己被那麼一支部隊包圍起來,擔心劉協受到傷害,無奈之下只能告訴對方,這是陳留王劉協。

樊稠第一時間向董卓彙報,大軍立刻匯聚了過來。董卓當然要問,劉辯去了哪裡?

“兄長被閹黨帶上了山上,卻不知道去往何方!”劉協到底是次子,無論漢帝表面上多麼喜歡他,關鍵的東西根本沒有告訴他。

或許是看他太親近世家了,擔心計劃會泄露出去。或許當他有一天去陳留就番的時候,自然會有衛茲告訴他實情吧?只可惜歷史上衛茲死得早,劉協和臣子回來之後,對曹操也是很沒有好感度,是故曹操執行最後的遺詔:當扶則扶,扶不起則留後!

“立刻加派人手,進行搜索!”董卓立刻對左右吩咐到,“殿下莫驚,臣必然會找到陛下,並確保其無庾!”

“有勞董州牧!”劉協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關鍵手頭沒有什麼力量的情況下,只能寄望於董卓能把兄長找回來。

或許是被那些儒生教導了太久,此刻的劉協倒是的確有幾分瀟灑俊逸的風範,再加上行爲舉止彬彬有禮,給董卓的第一印象非常不錯。都說今上木納,而陳留王聰穎識大體,如今看來或有此事,董卓不免在心中暗道。

識大體?何謂識大體?說穿了就是識趣,不和臣子對着幹,但不和臣子對着幹的皇帝,距離亡國和成爲傀儡還遠嗎?!

又過了兩個時辰,董卓幾乎把整個北邙山都給搜了一遍,結果卻是什麼都沒有找到。他們到底來得晚了那麼兩個時辰,這就使得楊浪他們已經抵達了外圍的隱蔽據點。

類似這樣的據點卻不是李煜或者墨門建立,而是劉宏爲了這次計劃準備多時。唯獨那一千士卒比較顯眼,楊浪把他們打算,以一個特種部隊帶五六個士卒的方法,把他們帶到南邊,至於盤纏暫時由墨門負責支付。

士卒們已經脫去了衣服,只是隨身帶着一把武器,就如同遊俠一般開始南下。就算遇到朝廷的追兵,以士卒那一口雒陽口音,也可以免除不少的麻煩。

期間董卓部隊找到了楊彪,當他注意到陳留王已經被董卓保護起來之後,變得更加是失魂落魄起來。所有的算計都被打亂,關鍵他意識到楊浪那麼久一直幫助他們走向資本主義和共和制,只怕一開始就沒有安好心。

爲了這個目的,他們已經努力了很久,該有的準備已經做好,就等着這次行動後,逼迫袁閥採用共和制,並建立國會。到了這個地步,已經不是說要停止就能停止的了!

劉辯到底會去哪裡,說真的楊彪很難肯定。在他看來很有可能是去了吳越那邊,然後李煜打着劉辯的名號,在吳越建立個政權什麼的。卻沒有想到,劉辯根本不會去吳越,而是去了巴蜀。

分開也不是不好,至少陳留王還在,只可惜卻在董卓這個武夫手裡。董卓他們的印象裡面就是一個粗鄙不懂規矩的蠻漢,剛愎自用而且很不懂規矩。陳留王落在他的手裡,對他們的計劃有很大的影響。

好在董卓現在要找的是劉辯,而不是他楊彪,知道他是執金吾後,就讓其離開。楊彪也第一時間回到了雒陽,尋找各家閥主,商量後續行動如何開展的問題。

又過了一個多時辰,當董卓的確是找遍了北邙山,結果什麼都沒有發現的時候,他算是放棄了。顯然,他意識到別的人也收到了劉宏的密詔,然後過來接應劉辯和劉協。

好在董卓知道劉辯是打算去巴蜀,立刻吩咐衆人封鎖前往巴蜀的所有要道,仔細盤查每一個過往的百姓,務必要把劉辯留下。

同時也知道繼續呆在這裡也不是辦法,雒陽因爲袁紹衝入皇宮之中,已經是亂成一團。更別說何進的弟弟何苗,更是動亂之中被殺。亂兵衝入其家中,把何府上下全部殺死,在這個時空,沒有曹操把尹氏納爲侍妾,以至於這位美女也香消玉殞,何晏自然也不復存在。

“叔父,不好了!”袁紹慌慌忙忙回到了府邸,跑向了袁隗。

“什麼事情慌慌張張的?那麼大的人了還這樣!”袁隗正在等待消息,見袁紹這狼狽的樣子,知道情況只怕不妙。

“劉辯不知所蹤,劉協卻已經被董卓保護了起來!如今整個宮裡都是董卓的人,我們的人根本進不去。董卓打着保護陳留王的名義,不許我們進行探視,另外已經派出了不少的人手前去尋找劉辯!”袁紹急忙說道。

“劉辯還沒有被他找到?”雖然是帝王,但說真的本來已經計劃好改朝換代的袁隗,的確已經不把劉辯放在眼裡了。

“的確,似乎楊彪也曾經去過,不過結果什麼都沒有找到。值得懷疑的是,他麾下的一千士卒,居然都沒有跟着他回來,也不知道是死是活!”袁紹連忙回道。

“看來楊彪應該知道劉辯去了哪裡!另外派人跟着董卓那些士卒,看看他們到底都做了什麼,務必要想辦法先一步把劉辯弄到手!只要劉辯在,就算劉協在他手裡也無關緊要了!”袁隗想了想當即下令道。

“喏!”袁紹不敢遲疑,立刻出去安排了起來。

經過了一天的趕路,墨門已經帶着劉辯出了函谷關,董卓這個時候哪怕就是把所有出關的路都給封鎖起來,也沒辦法再攔住漢中的劉辯。至於尾隨而至的袁紹,自然也是如此。

楊浪卻是先一步,馬不停蹄的朝着特區方向奔去,他懷中的東西太重要了,以至於根本不能託付給別人。這玩意一天沒有妥善的保管起來,那麼就很容易出事。

他算是明白了,北上救援劉辯或許是假,李煜真正的目的,或許就是爲了這個玉璽。只是他如何知道,這個玉璽,會因爲動亂,隨着宮女掉落枯井之中?這在他們的出來的時候,還應該是一件尚未發生的事情,心中不免暗道:這李煜莫非會未卜先知不成?

又過了三天,袁紹和董卓都沒有找到劉辯,而後者已經安全進入了漢中,開始接受張衡的保護。與此同時,三天前趕到雒陽的曹操得知此事,也是馬不停蹄的朝着漢中那邊奔去。在函谷關的時候,他的部隊稍微被董卓部阻攔,卻也是憑着武力直接衝關而去。

至此,董卓幾乎可以肯定,劉辯已經去了益州。要去益州,首先就要過漢中,就算是漢中地形也是多山多丘陵地形,根本不適合騎兵大規模作戰。眼看自己佔不到便宜,只能放棄去尋找劉辯,同時在李儒的建議下,他已經有了另外的想法。

袁紹追擊無果,無奈之下只能和其他門閥河流。在投入了那麼多資源,做了那麼多的準備之後,卻什麼回報都沒有,甚至很有可能一切回到原點,這讓袁紹甚至是袁隗很不高興。饒是這樣,卻也是無可奈何。

“爲今之計,只能逼迫董卓進入共和制!關鍵是劉辯不知所蹤,萬一他到了特區,受到李煜的擁護,並且以此劃江而治該當如何?”楊彪早就想好了下一步的對策,於是把這個提議,還有關鍵的問題給拋了出來。

“簡單,我們聯合董卓,擁立劉協上位便是!至於劉辯,就說他意外身亡了!到時候不管是誰打着他的旗號,我們可以說是假的,只要大家都不承認,那麼劉辯就是死了!”袁隗也是個狠人,直接就宣佈了劉辯的死亡。

“善!”一衆閥主想了想,也覺得這個最穩妥,趁着劉辯沒有跳出來,他們決定讓這件事情儘快落實。

在楊浪回到特區,把東西交給李煜的時候,果然一衆門閥連同董卓,宣佈劉辯身亡的消息,然後宣佈帝位又陳留王劉協繼承!甚至公開對天下宣告,任何打着劉辯名義作亂的,都是假的,號召天下英傑‘共討之’!

顯然,他們已經把目標,直接對準了李煜的特區。只可惜,從一開始,他們就想錯了!

p.s: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

第91章 李煜的野心第127章 最後的寧靜第143章 血虐王凌部第13章 帝國的變故第82章 新穎的客店第10章 孟獲來邀戰第83章 貨幣與經濟(下)第18章 戰後的安排第14章 追上張曼成第129章 巧救步練師第78章 紙廠出新紙第27章 痛踩劉玄德第81章 初至自治區第101章 墨門的瑰寶第29章 離別和贈禮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67章 高唱自由歌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153章 海外探險熱第165章 分裂的倭國第112章 李煜要大婚第114章 新的波瀾起第71章 天下大勢定第123章 工會大整頓(上)第29章 自治區擴充第6章 喋血的叢林第155章 系統的變化第28章 啓程回雒陽第30章 楊浪說楊賜第120章 調戲蜀漢軍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135章 金瓜石金礦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34章 自治區印象第119章 與張角初見第51章 提議開絲路第70章 真正的目的第80章 各方的反應第43章 荀採要出嫁第151章 安民和訴苦第8章 進擊的李煜第9章 李懿來求援第119章 與張角初見第127章 最後的寧靜第70章 丁原討董卓第130章 各自的姻緣第95章 李文VS呂布第17章 正式的就職第117章 匯合武陵蠻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45章 戲忠親筆信第150章 打到黃河邊第15章 徹底服帖了第18章 戰後的安排第1章 主事欲興師第39章 公開審判會第18章 戰後的安排第21章 冬日入侵者第103章 暗中的爭鬥第53章 建黨準備時第114章 新的波瀾起第111章 輜重遭焚燬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141章 輕取汝南郡(上)第169章 登陸番禺港第57章 匆匆又兩年(下)第76章 朝廷文書到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73章 別小看世家第42章 王幸要行動第93章 悲催公孫瓚第81章 經濟來掛帥第109章 天降的緣分第52章 自治區通過第40章 李煜入墨門第3章 華夏的變化第48章 祖家來親戚第169章 登陸番禺港發現《三國演義》和《笑傲江湖》很像第30章 楊浪說楊賜第66章 得傳國玉璽第83章 少東家糜竺第6章 喋血的叢林第50章 招攬祖大榮第144章 遭遇地道戰第22章 野獸和羽絨第129章 巧救步練師第40章 李煜入墨門第45章 純粹欺負人第115章 劉宏建漢魂第43章 荀採要出嫁第15章 漢聯合帝國第165章 分裂的倭國第76章 無人能阻擋第115章 人口搶奪戰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171章 嗜血的怪物第132章 海軍的狂想
第91章 李煜的野心第127章 最後的寧靜第143章 血虐王凌部第13章 帝國的變故第82章 新穎的客店第10章 孟獲來邀戰第83章 貨幣與經濟(下)第18章 戰後的安排第14章 追上張曼成第129章 巧救步練師第78章 紙廠出新紙第27章 痛踩劉玄德第81章 初至自治區第101章 墨門的瑰寶第29章 離別和贈禮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49章 祖家祖大榮第67章 高唱自由歌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153章 海外探險熱第165章 分裂的倭國第112章 李煜要大婚第114章 新的波瀾起第71章 天下大勢定第123章 工會大整頓(上)第29章 自治區擴充第6章 喋血的叢林第155章 系統的變化第28章 啓程回雒陽第30章 楊浪說楊賜第120章 調戲蜀漢軍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135章 金瓜石金礦第87章 泄露的情報第34章 自治區印象第119章 與張角初見第51章 提議開絲路第70章 真正的目的第80章 各方的反應第43章 荀採要出嫁第151章 安民和訴苦第8章 進擊的李煜第9章 李懿來求援第119章 與張角初見第127章 最後的寧靜第70章 丁原討董卓第130章 各自的姻緣第95章 李文VS呂布第17章 正式的就職第117章 匯合武陵蠻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4章 下山去趕圩第45章 戲忠親筆信第150章 打到黃河邊第15章 徹底服帖了第18章 戰後的安排第1章 主事欲興師第39章 公開審判會第18章 戰後的安排第21章 冬日入侵者第103章 暗中的爭鬥第53章 建黨準備時第114章 新的波瀾起第111章 輜重遭焚燬第175章 五年的和平第141章 輕取汝南郡(上)第169章 登陸番禺港第57章 匆匆又兩年(下)第76章 朝廷文書到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73章 別小看世家第42章 王幸要行動第93章 悲催公孫瓚第81章 經濟來掛帥第109章 天降的緣分第52章 自治區通過第40章 李煜入墨門第3章 華夏的變化第48章 祖家來親戚第169章 登陸番禺港發現《三國演義》和《笑傲江湖》很像第30章 楊浪說楊賜第66章 得傳國玉璽第83章 少東家糜竺第6章 喋血的叢林第50章 招攬祖大榮第144章 遭遇地道戰第22章 野獸和羽絨第129章 巧救步練師第40章 李煜入墨門第45章 純粹欺負人第115章 劉宏建漢魂第43章 荀採要出嫁第15章 漢聯合帝國第165章 分裂的倭國第76章 無人能阻擋第115章 人口搶奪戰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171章 嗜血的怪物第132章 海軍的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