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獻策與懷疑

此刻,大漢帝國的國都長安之中,劉辯正在招待一名年輕的客人。

身爲一個帝國的皇帝,劉辯如今已經越來越有天子的氣息。去年更是娶了曹操的女兒曹憲,以及張衡的女兒張玉蘭,算是加強了對曹氏和張氏的關係,並鞏固了自己的統治。

如此年輕有爲的君主,能夠單獨招待一個客人,可見其對此人看重。至少,放眼大漢帝國,能夠得到這個待遇的存在,也不過一掌之數。

“奉孝大才,如今只怕南邊那位就算心有不滿,也只能妥協了!”劉辯哈哈大笑,與眼前之人幹了一杯後說道。

“哪裡哪裡,若非陛下花費了數年的時間,建立起了如此浩大的情報網。否則以郭某之才,也沒辦法做到如此盡善盡美!”郭嘉也是順勢奉承道。

雖說是奉承,但心裡對劉辯的魄力也的確是非常佩服。當時劉辯剛剛抵達漢中,就以強大的魄力,花費了過半的經費,維持的同時進一步發展漢魂組織,直至現在情報系統已經是非常龐大,情報傳遞能力也是非常迅速,不能說實時跟進,但也能做到這個時代最快的情報彙集和分析。

設置了專門的情報部門,五百多個專門的情報人員,在一大堆雜亂的情報裡面,篩選出有用的情報,並且第一時間進行整理備用。又通過另外一百個精銳情報人員,把這些情報歸總,交給郭嘉這些參謀部的成員進行分析,最終纔有了這次行動的始末。

或者說,就算李煜不對孫堅出兵,他們本身也會出兵。甚至做好了付出一定代價之後,依然能夠強迫孫堅投降。在原本的計劃之中,他們甚至要把交州和南四郡都給吞下,如今看來確是不可能,不過藉助李煜的勢逼降孫堅,吞併其全部兵力,倒也還算不錯。

孫策和孫權,甚至是孫翊都有不錯的統兵才能,甚至孫權有勇有謀也算大才;韓當、孫靜和程普都是宿將,統兵才華更不必說;數萬大軍經過精簡之後,最後還剩下了三萬大軍編入帝國軍隊;還有就是得到了不少戰爭武器的科研資料,雖然是落後的冷兵器武器,不過製造成本低,而且便於維護維修,威力也還算可觀這點,劉辯還是很滿意的。

甚至於,他打算適當針對這點投入一部分的科研經費,專門研究這種戰爭武器,作爲火器的有力補充。就當前而言,科研部門已經用輕型火炮,配合盾車研究出了一種可以移動的戰爭武器,若李煜看到了,幾乎會以爲那是坦克。

當然嚴格來說並不是,最多隻能算是炮車。不過寬大的鐵盾作爲掩護,倒也是給火炮帶來了很大的防禦,使得火炮也能夠到戰場前線進行掩護射擊。

讓他真正高興的,還是在這次事件之中,帝國軍隊迅速行動,在前線構築防禦工事,逼迫華夏共和國不敢輕易冒進這點。之後又隨着大漢共和國投入的生物武器,使得現狀徹底定性,帝國幾乎沒有消耗任何的兵力,就把南郡和武陵郡奪了回來。

實際上帝國也沒有多餘的兵力投入到南方,畢竟河東郡和河內郡也需要他們投入一定的兵力,更別說還有函谷關那邊。大漢帝國的主要重點,還是在西域的建設,還有對西方的探索上面,曹洪已經抵達印度,曹操則抵達了安息國,絲綢之路帶來的利潤進一步加大。

大量的外來資金,纔是大漢帝國變得強大到根本。沒有這部分的補充,大漢帝國也沒辦法支持強大的情報系統,更別說還有科研和軍事投資。

“如今天下真正三分,以華夏共和國疆域最大。以奉孝所見,大漢能否一統華夏?”劉辯也順勢提問起來。

“陛下乃中興之主,一統華夏並不成問題。且華夏共和國雖然勢大,但擴張太快,難免根基不穩。若非前次擴張,漢魂也沒辦法迅速充斥其中,使得這次作戰如此順利達成!”郭嘉拱手說道。

事實上郭嘉所言非虛,上次華夏共和國版圖擴張過快,以至於對地方的掌控就變得薄弱起來。漢魂組織的成員趁機而起,參加公務員考試並進入官府之中,甚至不少還進入了地方人大代表。經過那麼兩年多的時間,不少甚至已經成爲了當地的縣令,暗中庇護漢魂組織的成員,爲情報的傳輸提供便利。

沒有他們的幫助,在反間諜領域有着不錯成績的華夏共和國內,把情報帶出來,還真的沒那麼簡單。更別說依靠這些情報,下一場完美的棋局。

唯一預料之外的,便是大漢共和國的無能,輕鬆就被趕到了河北。按照原本的推斷,本來很多人都以爲,大漢共和國最多損失豫州,結果卻是把中原地區都給賠了去。連帶着,還害得大漢帝國損失了江夏郡、南陽郡和除了襄陽外的整個南郡。

不過若非如此,郭嘉也沒辦法迅速上位,畢竟他在上次,就明確提出要小心這個可能。當然這使得他的上位,多少有點踩着別人腦袋的意味,不過能者居之,劉辯並不反感。

“那以奉孝的意思,我等該如何做纔好?”劉辯終於是說出了自己的真心話,他到底還是年輕氣盛,自然也想着迅速收復江山,畢竟這本來就應該屬於大漢所有。

昔日劉宏允許自治區的成立,甚至是華夏共和國的建立,本質上就是覺得對方偏居江南,怎麼都不可能有起色,最多是割據江南,自立爲王罷了。

誰知道對方發展如此迅速,大量的科技不斷出現,並且迅速佔據了中原地區,已經成了真正的心腹之患。與之比起來,劉協那邊反而不足爲慮。

“三等!一等情報的到來,如今南邊提出了煉體的概念,而東邊那裡也開發出了一批怪物,這等科技若是我等不能摸透,則很容易陷入被動;二等徵西將軍探索結束,爲我國帶來更多的利益,沒有這個,就缺乏足夠的戰爭潛力;三等南方那條通道的打通!”郭嘉緩緩說道。

對於煉體的概念,劉辯通過情報系統多少也有所耳聞。據說是太平教提出的概念,把武道分爲了外勁,暗勁和化勁的概念。劉協那邊製造出來的那些怪物,就和這個有關。

從前線傳回來的情報來看,這些怪物的戰鬥力的確是非常可怕,一般的手榴彈都要密集進攻才能造成傷害,只有重炮才能在第一時間殺死對方。在這方面,大漢帝國所謂的重炮,只怕都沒辦法第一時間將對方殺死。

正是有那些怪物的出現,使得劉辯對於煉體之術也開始有了興趣。就算不專門研究,也要專門研究如何剋制他們的辦法,否則的話會在以後的戰爭之中,陷入被動。

第二個問題其實是最爲重要的問題,先不說曹操已經移動到了安息國,沒並且把大漢的威嚴帶了出去。沿途不是沒有打算過來打秋風的存在,結果都被他武力驅逐或者鎮壓。

曹操那邊還好,曹洪那邊經過探索,已經到達了印度南部,甚至已經到了後世孟加拉國。在這裡的東南邊境,他發現了一些和南中蠻夷差不多的族羣。這個發現被火速傳了回來。於是在大漢帝國內部就有了構想,那就是從南中地區出發西去,是不是就能抵達印度地區?如果是這樣,那麼完全可以開發出一條南部的絲綢之路!

最受利的,莫過於巴蜀地區。本來蜀道難行,想要把貨物從巴蜀地區運輸到漢中地區就不容易,更別說進一步運輸到西域地區。若是能夠繞開北部的絲綢之路,直接從南部出發,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關鍵是兩條絲綢之路,也能夠給大漢帝國帶來更多的利益。

強大的外貿經濟,使得大漢帝國有了復興的底蘊,也是劉辯的自信來源。其他兩個問題甚至都可以放一邊去,全面開發南部絲綢之路纔是關鍵。

如今張魯和張衛兩人,正在全力和南中蠻進行交涉,試圖漢化當地的山民。南中蠻嚴格來說也曾經接受過漢化,只是近幾十年才又回到了蠻夷的生活模式。讓他們再接受漢化,成爲大漢帝國的子民,需要長期的培養和宣傳。

至於瘴氣和寄生蟲問題,如今類似的驗方已經傳遍了天下,使得這些原本是南中蠻天然屏障的存在,也徹底失去了其作用。朝着南方進發的軍隊,遇到類似的沼澤或者死水潭,就會直接往裡面撒上生石灰,以此來消除裡面的瘴氣。

同時,一條高速公路也是在火速建造,剛好藉機收攏了不少的南中蠻,讓他們幫忙修路。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和工作問題的同時,對於以後長期控制南中地區,甚至直接開拓一條南部絲綢之路,有着重要意義。甚至於直接從南中修路到交州地區,繼而發動奇襲。

這便是所謂的‘三等’,劉辯雖心有不甘,也必須承認這是當前最好的方案。

宴會也就這樣進入了尾聲,寒暄了一番之後,郭嘉自然也是告辭而去。只是劉辯並沒有立刻離席,而是朝着虛空問了句:“依你來看,郭嘉如何?”

張讓緩緩走了出來,昔日漢魂便是他掌控,如今實際上還是他來掌控漢魂這個龐然大物。和七年前相比,此刻的張讓已經兩鬢斑白,不過卻依然精神。

“郭嘉奇才,奈何卻沒有完全向着陛下。”張讓評價道,從收集到的情報,他判定郭嘉的謀劃其實還留有很大的餘地。

根據情報顯示,郭嘉未出仕之前,曾多次和戲志纔有書信往來,結果卻沒有出仕華夏共和國,而是來了大漢共和國這邊。要說一點懷疑都沒有,那絕對是假的。

只是目前他的行爲中規中矩,卻也挑不出什麼毛病出來。

“繼續觀察吧!只要華夏共和國滅掉,他應該知道該怎麼選擇的!”劉辯點了點頭,示意不用進一步調查,甚至是動手。

“喏!”張讓欣然領命,然後告退而去。

“只希望,你不要身在大漢,心在他側便好!”當大殿只有劉辯一人的時候,他用微不可聽的聲音嘀咕道。

第129章 巧救步練師第147章 究竟誰算誰第63章 深山工業區第27章 痛踩劉玄德第33章 墨門與劉宏第17章 正式的就職第101章 獻上投名狀第119章 四百虐三千第84章 歷史的慣性第133章 漁業帶船業第91章 純粹欺負人第119章 與張角初見第112章 李煜要大婚第65章 門徒徐元直第143章 血虐王凌部第108章 徐福說趙風第27章 痛踩劉玄德第65章 大動亂開始第111章 輜重遭焚燬第81章 經濟來掛帥第76章 朝廷文書到第4章 王越的情報第81章 初至自治區第139章 血染的風采第45章 戲忠親筆信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59章 決策進行時第160章 第二代問題第60章 大鐵路時代第46章 張衡佔漢中第120章 張角託後事第29章 離別和贈禮第16章 第二個回合第119章 與張角初見第15章 徹底服帖了第22章 野獸和羽絨第165章 分裂的倭國第39章 公開審判會第23章 特種兵初戰第107章 路線的討論第80章 各方的反應第140章 碾壓淳于部第83章 少東家糜竺第107章 遷居與人事第140章 碾壓淳于部第6章 真實的底層第90章 開價攬二賢第64章 各方的反應(下)第44章 戰士們出征第148章 小樣玩死你第7章 完虐雜牌軍第76章 朝廷文書到第64章 徐福找上門第126章 進擊的貨幣第122章 狼狽的撤退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12章 羣牛變火牛第21章 河東徐公明第97章 遷至桃源鎮第70章 真正的目的第29章 離別和贈禮第78章 一天下五城第101章 墨門的瑰寶第29章 離別和贈禮第100章 忽悠與意外第41章 張氏遭滅族第29章 自治區擴充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58章 第一條鐵路第84章 歷史的慣性第111章 作物大封鎖第88章 幕後的黑手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36章 墨門的拜訪第101章 獻上投名狀第56章 後續人才至第8章 大象兵出擊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79章 一朝天下驚第129章 巧救步練師第111章 作物大封鎖第107章 路線的討論第20章 第二次趕集第117章 匯合武陵蠻第56章 後續人才至第122章 狼狽的撤退第65章 大動亂開始第56章 後續人才至第一年春節第53章 李氏的反應第74章 屠殺與救人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115章 劉宏建漢魂第25章 墨家與共產第95章 收官的時刻第116章 輕兵入荊南第27章 痛踩劉玄德第97章 遷至桃源鎮第119章 四百虐三千第115章 人口搶奪戰
第129章 巧救步練師第147章 究竟誰算誰第63章 深山工業區第27章 痛踩劉玄德第33章 墨門與劉宏第17章 正式的就職第101章 獻上投名狀第119章 四百虐三千第84章 歷史的慣性第133章 漁業帶船業第91章 純粹欺負人第119章 與張角初見第112章 李煜要大婚第65章 門徒徐元直第143章 血虐王凌部第108章 徐福說趙風第27章 痛踩劉玄德第65章 大動亂開始第111章 輜重遭焚燬第81章 經濟來掛帥第76章 朝廷文書到第4章 王越的情報第81章 初至自治區第139章 血染的風采第45章 戲忠親筆信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59章 決策進行時第160章 第二代問題第60章 大鐵路時代第46章 張衡佔漢中第120章 張角託後事第29章 離別和贈禮第16章 第二個回合第119章 與張角初見第15章 徹底服帖了第22章 野獸和羽絨第165章 分裂的倭國第39章 公開審判會第23章 特種兵初戰第107章 路線的討論第80章 各方的反應第140章 碾壓淳于部第83章 少東家糜竺第107章 遷居與人事第140章 碾壓淳于部第6章 真實的底層第90章 開價攬二賢第64章 各方的反應(下)第44章 戰士們出征第148章 小樣玩死你第7章 完虐雜牌軍第76章 朝廷文書到第64章 徐福找上門第126章 進擊的貨幣第122章 狼狽的撤退第40章 新人與新軍第12章 羣牛變火牛第21章 河東徐公明第97章 遷至桃源鎮第70章 真正的目的第29章 離別和贈禮第78章 一天下五城第101章 墨門的瑰寶第29章 離別和贈禮第100章 忽悠與意外第41章 張氏遭滅族第29章 自治區擴充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58章 第一條鐵路第84章 歷史的慣性第111章 作物大封鎖第88章 幕後的黑手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36章 墨門的拜訪第101章 獻上投名狀第56章 後續人才至第8章 大象兵出擊第92章 糜竺要交易第79章 一朝天下驚第129章 巧救步練師第111章 作物大封鎖第107章 路線的討論第20章 第二次趕集第117章 匯合武陵蠻第56章 後續人才至第122章 狼狽的撤退第65章 大動亂開始第56章 後續人才至第一年春節第53章 李氏的反應第74章 屠殺與救人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115章 劉宏建漢魂第25章 墨家與共產第95章 收官的時刻第116章 輕兵入荊南第27章 痛踩劉玄德第97章 遷至桃源鎮第119章 四百虐三千第115章 人口搶奪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