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

“三國之謀伐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漢靈帝搞平衡權術手段其實一直不弱,包括廢皇后,立鴻都門學,打壓世家,提拔寒門,分何進權等等。

他在位的這二十多年,除了早期還小的時候,由王甫候覽掌權,與黨人發生了激烈衝突以外,等他長大之後,權力基本就牢牢控制在手裡。

雖無治國安邦之才,可帝王心術卻一套一套的。

陳暮這一計調虎離山,可謂打在了何進的七寸,讓漢靈帝也十分滿意。

他樂呵呵地說道:“子歸此計甚妙,又爲朕立了一功,朕卻是不知道該怎麼獎賞你。”

陳暮拱手笑道:“爲陛下盡力,是做臣子之本份,怎麼能奢望獎賞。”

“有功不賞,豈不是讓功臣寒心?”

漢靈帝沉吟道:“上次朕想爲汝父封侯,你竭力不願。這次就不許再推辭了,朕封汝父爲中散大夫,都亭侯,擇日來洛陽赴任吧。”

陳暮心中一沉,臉上卻平靜地道:“陛下恩德,臣沒齒難忘。只是臣父老邁,又失了一條腿一隻手,恐難以奔波。”

拒絕了?

漢靈帝想了想,也確實,失去了一條胳膊一條腿,再千里奔波來洛陽,是不合適,更何況作爲海內聞名的大孝子,陳暮也有足夠的理由反駁。

想到這裡,他便讚許道:“子歸確有孝心,既然如此,那就先這樣。子歸結義兄長劉玄德,屢立戰功,擔任濟南相也有三年了,功勳卓著,今年也該調任洛陽,擔任朝官。”

“臣代兄多謝陛下。”

陳暮微笑道:“我兄長劉玄德亦爲陛下族弟,忠於漢室,聞陛下相召,必然欣喜,恐怕早就翹首以望,等着進京爲陛下效犬馬之勞了。”

“朕這族弟平黃巾,戰張舉,除叛亂,戰功赫赫,以前卻只是聞名,還從未謀面,現在也該見一見了。”

漢靈帝躺回了木塌上,慵懶地擺擺手:“子歸,尚書檯事物繁忙,你去吧。”

“臣告退。”

陳暮低下腦袋,

起身拱手一禮,倒退着出去。

轉過身去,原本的笑容瞬間變得冷漠,目光中透露着絲絲寒意。

帝王心術,平衡之道。

我還沒成爲一股世家力量呢,只是幾個結拜兄弟,就讓你感受到了威脅嗎?

不過陳暮倒也知道,漢靈帝不是在針對他,而是權力使然。

當初黨人氣勢壯大的時候,漢靈帝附和宦官打壓黨人,開啓黨錮之禍。

後來宦官權力大,同時也因爲宋皇后的事情,讓漢靈帝開始疏遠王甫與候覽等人,他就提拔陽球,將王甫弄死,最後再將陽球處理掉,以此來達到平衡。

再加上多番舉措,打壓太學,在西園賣官,罷免袁家,在楊賜死後消除世家影響力,將官僚體系打得支零破碎等等。

如此不管是宦官還是黨人亦或者世家,手中的力量都大爲削弱,漢靈帝從中漁利,成爲了最大的贏家。

從這一點上來看,漢靈帝幾乎是從權利鬥爭中成長起來,有這樣的手段和能力,並不奇怪。

現在劉關張陳四人的青州集團,儼然在朝廷當中也算是冉冉新生的一個小政治團隊。

陳暮執掌尚書檯,管理天下政務。

劉關張坐鎮地方,一方諸侯。

更別說青州上下都是泰山學宮出來的官吏,以鄭玄馬首是瞻,而鄭玄又十分欣賞劉備和陳暮。

主要也是陳暮在青州的施政,非常符合鄭玄的思想。

如打壓豪強,幫助寒門進學,嚴禁土地兼併,照顧小農經濟,等等舉措,都讓鄭玄很滿意,對他們推行的政策也是大加讚賞。

如此一來,青州幾乎鐵板一塊,劉關張陳四人都快變成青州的土皇帝。

作爲天子,漢靈帝自然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因此,把陳暮調回中央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把劉備調來,拆散四人集團,將主心骨剔除掉。

輕描淡寫,就將如今朝廷插不進手的青州集團打散。

漢靈帝這一招擒賊擒王,可謂老謀深算,平衡之道玩得非常厲害。

難怪他說要把陳暮將來調去揚州,還大方地要讓他做揚州牧,原來早就想好了人質的人選。

不過漢靈帝肯定不知道,這些手段其實是無傷大雅的事情。

因爲他再怎麼精明,也預料不到自己的死期。

畢竟一個無法控制自己慾望的人,再怎麼精明,其實最終還是會倒在自己慾望之下。

回到尚書檯,陳暮開始處理今天的政務。

沒想到廷尉吳恭在等他。

在明光殿偏殿,也就是自己辦公室看到吳恭的時候,陳暮就笑了起來,說道:“大理,是爲了弘農郡那個失竊案?”

他已經猜到了吳恭的來意。

吳恭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原來尚書令已經知道,不錯,確實是這件案子。”

“嗯,公文我之前看過了,沒想到這裡面案情還挺曲折。”

陳暮坐在自己位置上,招呼吳恭坐下。

上次弘農那個失竊案,裡面疑點頗多,陳暮就打回去讓當地官府繼續查。

結果查到後面,還真有點意思。

原來是有一次王妻進城探望王乙,被那位富商張鬥看上,驚爲天人。但人家夫妻很是恩愛,他沒有插足的地方。

後來就想着賄賂陸渾令郭永,將王乙找個罪名關起來,結果事情還沒說,就被郭永連人帶賄賂的錢財趕出了縣衙,還被郭永打了一頓。

那張鬥在去找郭永之前也不打聽打聽,郭永原來是個黨人,在爲官之前,整日以沒有與竇武陳蕃李膺一同赴死而引以爲憾。

前些年黃巾之亂,黨赦之後,才被友人請出來爲官,屬於非常固執的那一派,跟他賄賂,郭永沒打死他都算好的。

一計不成,張鬥又來一計。每日派人跟蹤王乙,終於等到一日王乙喝醉酒,就用栽贓陷害的毒計。

之所以沒喪心病狂到殺人,其實還是因爲張鬥拿捏不準那王乙的妻子會不會改嫁。

漢朝的風俗習慣跟現在有點相差不多,夫妻之前離婚很正常,老婆死了續絃,丈夫死了改嫁,也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像何進與何皇后各自的父母,都是有前妻和前夫,雙方是重組家庭。

沒有宋朝以後什麼三從四德,也沒有程朱理學那種守節立貞潔牌坊,當時的男女關係全看個人。

但也有很多不願意改嫁的,像劉備的母親。

主要也是聽說王乙與妻十分恩愛,如果是被殺死,沒準王乙之妻就會因爲要撫養孩子而不改嫁。

如果是因偷盜而獲罪,那說明王乙品德不好,就有改嫁的可能。

因此張鬥就決定栽贓陷害。

可惜看似周密的計劃,還是被陳暮發現了一絲疑點,在陸渾令郭永的追查下,最終水落石出。

現在案子再一次報到尚書檯和廷尉,本來雙方文件往來,只需要廷尉的令史來一趟即可,可吳恭心服口服,親自跑過來簽署文件。

拿到了文件之後,吳恭臨走之前問道:“對了尚書令,我還有一事想請教。”

“大理請說。”

陳暮微微一笑,廷尉執掌詔獄,也算洛陽少數有兵權的官員之一,雖然兵權不多,就是詔獄的數百獄卒,但未來的事,誰說得準呢?

有時候,就那麼幾百人也許就有奇效,所以與吳恭結交,並不是一件壞事。

“張鬥此人誣告,該如何量刑?”

吳恭問道。

“按律應當如何?”

“按律如果誣告成了,造成了後果,則應當棄市。可他誣告未遂,沒有造成太大後果。”

“這樣啊。”

陳暮想了想,漢朝的法律還是很人性化,對於栽贓陷害罪名,當時稱爲誣告罪,如果造成嚴重後果,不僅與殺人同罪,甚至還要連坐,禍及家人。

只是沒有造成嚴重後果的情況下,就得具體量刑考究,而且刑罰還不能太輕,最差也得重金罰款,坐牢十年起步。

主要是漢武帝時誣告成風,弄得人心惶惶,動搖統治者利益,後來者吸取教訓,對誣告重罰。

思索片刻,陳暮腦中靈光一閃,笑着道:“大理,此人緣何要誣告別人?”

這還用問?

吳恭毫不猶豫地答道:“因他看上了人家之妻,想要陷害別人,霸佔他人之妻。”

嗯,此人與曹賊何異?

陳暮便說道:“這就是事情的起因,可以以此來量刑。”

“如何量刑?”

吳恭不解。

陳暮輕笑一聲,緩緩說出幾個字:“性甚制災,割以永治。”

“這......我不太明白。”

吳恭一頭霧水,不知道陳暮說的是哪幾個字,組合在一起是什麼意思。

“腐刑。”

陳暮面無表情地吐出兩個字。

嘶。

吳恭倒吸了一口冷氣,下意識夾了一下腿。

好傢伙,是這麼個割以永治啊。

不過雖然覺得這個刑罰稍微重了那麼一丟丟,但也不是沒有道理。

吳恭點點頭:“好,那就腐刑,看他還貪不貪圖別人之妻。”

看着吳恭離去,陳暮笑了笑,繼續處理政務。

腐刑又稱爲宮刑,到隋朝開皇年間,這個刑法正式被隋文帝楊堅廢掉。

後來也不再稱爲刑罰,而是正當手術,主要是用在太監身上。

但在漢朝,宮刑卻是一個普遍刑罰。最出名的當然是司馬遷,到東漢時期這個刑罰用的少了一些,卻也不是沒有。

像鍾繇、陳羣就是堅定的宮刑擁護者,提倡在與敵國勢力交戰抓獲的俘虜,全給閹了。

所以陳暮提出宮刑,還真不算什麼大事,就是正常量刑而已。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191章 割以永治)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三國之謀伐》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第四十九章 記仇的曹操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三十八章 劉備回鄉請假條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山請假條第五十七章 第二次中原大戰第二十八章 算無遺策第九十六章 腥風血雨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七十二章 長安亂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五十六章 陰損之計第四十二章 楊賜去世第九章 規劃新書發佈了,九荒聖師,求大家收藏推薦一下第十章 逼上梁山第二十五章 廣年對第二十八章 船老闆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第七十九章 對峙階段的鬥智鬥勇第二章 孟德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門第一十五章 破徐州,便在今日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路可逃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二十三章 長輩的快樂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擊袁尚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古無雙,國之功勳。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二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二百八十二章 傳位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說明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一百六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陽第二十一章 出使呂布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一百零八章 微服私訪請假條第六十一章 陰謀、陽謀、明爭、暗鬥第一十七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紹北上,呂布東歸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十章 逼上梁山第七十一章 典韋第七十八章 重甲對輕甲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二百二十章 意外第六十章 關中戰起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一百八十五 將計就計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二章 活着第三章 天下大勢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八十七章 一十五規劃(1)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五十四章 鬥法第三十九章 晉升資本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完結感言第七十八章 淮水之戰第二百七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一百六十二章 許攸偷家,荀彧守家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五十四章 知識的力量第四十四章 曹操發動技能——奸雄第四章 推諉第四十九章 洛陽大火第四十七章 第二步,親征曹操第五十八章 呔,看法寶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九十章 呂布的選擇第六十四章 張讓之死
第四十九章 記仇的曹操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三十八章 劉備回鄉請假條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山請假條第五十七章 第二次中原大戰第二十八章 算無遺策第九十六章 腥風血雨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七十二章 長安亂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五十六章 陰損之計第四十二章 楊賜去世第九章 規劃新書發佈了,九荒聖師,求大家收藏推薦一下第十章 逼上梁山第二十五章 廣年對第二十八章 船老闆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第七十九章 對峙階段的鬥智鬥勇第二章 孟德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門第一十五章 破徐州,便在今日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路可逃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二十三章 長輩的快樂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擊袁尚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古無雙,國之功勳。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二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二百八十二章 傳位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說明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一百六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陽第二十一章 出使呂布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一百零八章 微服私訪請假條第六十一章 陰謀、陽謀、明爭、暗鬥第一十七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紹北上,呂布東歸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十章 逼上梁山第七十一章 典韋第七十八章 重甲對輕甲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二百二十章 意外第六十章 關中戰起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一百八十五 將計就計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二章 活着第三章 天下大勢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八十七章 一十五規劃(1)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五十四章 鬥法第三十九章 晉升資本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完結感言第七十八章 淮水之戰第二百七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一百六十二章 許攸偷家,荀彧守家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五十四章 知識的力量第四十四章 曹操發動技能——奸雄第四章 推諉第四十九章 洛陽大火第四十七章 第二步,親征曹操第五十八章 呔,看法寶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九十章 呂布的選擇第六十四章 張讓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