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取死之道

河內郡,懷縣,太守府邸。

王匡看着手中的戶籍統計數據,臉色很不好看。

自黃巾之亂以來,原本人口僅次於河南尹的河內郡遭受了巨大的打擊,百姓大量遷移,從八十萬,已經降到了不到二十萬。

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銳減,因爲十八路諸侯討董的時候,大軍臃腫,軍隊結構複雜。以至於當時屯兵河內的數名諸侯在離開之前,縱容兵馬劫掠百姓,造成百姓死傷再次超過半數以上。

根據《三國志》記載:“關東諸州郡起兵,衆數十萬,皆集熒陽及河內。諸將不能相一,縱兵抄掠,民人死者且半。”

在這樣的形勢下,河內郡的世家大族紛紛出逃,百姓也四散往東遷移,比如河內望族,溫縣司馬家,也就是司馬懿的家族,現在就跑到了冀州黎陽去投奔姻親。

一時間,整個郡無論從人口、經濟還是兵權糧草都大幅度減少。

最重要的是,河內郡本來就屢次遭受劫難,偏偏又是春耕之時,王匡還指望着今年秋收可以取到新一批軍糧呢,結果百姓又莫名其妙開始往南遷去河南尹,這怎麼能不讓王匡着急上火?

在歷史上,王匡能夠幡然醒悟,還是親屬胡母班寫信規勸,他才明白自己在河內郡行爲已經屬於苛政,讓百姓怨聲載道,不得已才逃離家鄉。

但現在沒人提醒,王匡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還以爲是關東軍在故意掠奪他的人口。

目前洛陽周邊經過數次戰亂,百姓凋零,生民十不存一。而且王匡自己手底下還有近萬的軍隊要養,百姓越來越少,人口大量遷移流動,等河內一片狼藉荒無人煙的時候,他找誰要糧草要錢財去?

“使君。”

一名負責拷問錢穀的曹掾走了進來,向王匡報告:“常固已經抓起來了。”

“嗯。”

王匡點點頭:“常家交錢了嗎?”

“尚未。”

“那就先拷打一番,責令他們交錢恕罪。”

“唯!”

曹掾轉身離開。

等他走後,王匡部下韓浩道:“那常固不過是打了門客一耳光,使君又何必大動干戈呢?”

王匡冷冷道:“此爲世家豪強欺壓百姓,我將他抓來,乃爲百姓做主爾。”

聽到他的話,韓浩都想直翻白眼。

正常的打架鬥毆而已,就算按律,頂多罰個幾十文錢,結果你把人家抓來,直接就是幾百萬錢地罰,這誰頂得住呀?

更何況常家就算了,還有別的普通百姓,有些甚至根本沒有犯錯,就被你抓去拷問,太離譜了。

韓浩勸說道:“使君,此等刑罰過於嚴苛,河內百姓已是怨聲載道,怕是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還是應當將所有羈押的人全部放走纔是。”

王匡頓時就不高興了,怒道:“那些人全都打算離開我治下,難道我不應該把他們抓起來關押嗎?”

“這......”

韓浩一時啞口無言,

人家正常遷移,連田土都不要了,你限制人家自由還有理了?

王匡擺擺手道:“元嗣莫再說這些,還是說說其它的事情。”

見他如此頑固,韓浩也只能不在這個問題上糾結,無奈道:“那就說說劉青州的事情吧,使君,劉青州如今爲關東軍盟主,正在攻打董卓,其部下於洛陽屯田,我們與他們發生衝突,怕是容易招惹劉青州啊。”

“唉。”

王匡嘆了口氣道:“我又何嘗不知道劉備聲名正旺,他的兵力也很強,但我若再不阻攔,河內人口就全到河南去了,那能怎麼辦?”

韓浩試探道:“要不然,還是應當主動找那前任尚書令陳暮去談談此事,任何事情若不溝通,怕引起誤會。”

“讓我去向一個後生晚輩懇求他不要再收留我河內治下百姓?”

王匡黑着臉說道:“先不談那陳子歸會不會答應,就算答應了,若此事傳揚出去,我的臉往哪裡擱?”

“使君,大局爲重呀。”

韓浩勸說道。

“哼。”

王匡拂袖道:“此番言語,以後休要再說。”

見王匡死要面子活受罪,韓浩也只得說道:“即便不去與陳暮說談,也該做好準備,以免劉青州興師問罪,派大軍討伐。”

“無妨,我早有準備。”

王匡擺擺手。

面對劉備,王匡也是十分謹慎。

因爲他很清楚以自己的實力跟劉備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可又不能放任百姓過河。

爲此他就裝聾作啞,一邊派士兵去南岸阻止百姓,一邊人在懷縣,假裝是部下擅自做主。

一旦劉備真的來找他麻煩興師問罪,他就說是部下做的,不關他的事情。

這也算是沒辦法中的辦法。

畢竟再不想點轍,治下百姓就要跑光了。

到時候沒人種地,軍糧從哪裡來?部隊就要解散。

那他這個河內太守,治下一沒人口,二沒軍隊,比在交州那鳥不拉屎的地方做刺史的士燮還要慘。

聽到王匡的話,韓浩還想問問具體情況,就在此時,門外興沖沖進來一名裨將。

“使君,好消息。”

那裨將就是王匡選定的背鍋俠,還懵懵懂懂,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命運。

王匡見本應該駐守在河陽縣,防止百姓過河的裨將忽然跑回了懷縣,不由大爲不悅,只是礙於他口中說的好消息,便板着臉道:“什麼消息?”

裨將還不自知,單膝下跪拱手道:“劉備軍撤兵了,他們把孟津渡口讓了出來,這樣百姓就不能夠從沿河過去了。”

“真的?”

“屬下親眼所見。”

“好好好。”

得到肯定的答覆後,王匡大喜。

爲什麼他的部下會與平縣守軍起衝突?

那是因爲孟津渡口非常特殊。

黃河中央有很多島嶼和沙洲,平縣河對面是河陽縣與溫縣,在這一段黃河當中,有連綿數公里都可以通行。

所以此段也統稱爲孟津渡口,當初何進在這裡駐兵,就是在所有島嶼沙洲上全部派兵把守。

如此百姓要想過河就非常簡單,那麼寬的區域,隨便挑一截沒有人控制的黃河段過河就行,根本就不需要選某一條特定的道路。

沒有辦法,畢竟就好像後世邊境線很長,是不可能嚴密看管住所有偷渡者是一個道理。

因此王匡的部下就只能越過了邊境線,進入了孟津渡口,也就是控制住河面上的沙洲島嶼,才能將百姓過河的道路堵死,這樣自然就與原本駐紮在河面上的平縣守軍起了衝突。

現在劉備軍忽然撤兵,就是把河上的沙洲島嶼讓出來。那麼整個孟津渡口,就掌握在了王匡手裡,百姓就徹底沒辦法過河了,怎麼能不讓王匡高興?

“聽聞劉青州速來以仁義聞名於世, 今日一見,果然如此。使君,依我只見,這是劉青州給予使君的善意,我等也當回報纔是。”

韓浩又向王匡進言。

王匡問道:“如何回報?”

韓浩道:“自然是向陳暮修書一封,好言答謝,再贈予一些禮物。”

“呵呵。”

王匡笑了起來:“那陳子歸不過是個毛頭小子,得勢也只是這幾年的事情,有什麼好答謝的。我年長於他,又曾經仕於大將軍,替大將軍報仇,功勞比之他高得多。他尊敬於我,自行退兵,也是理所當然。元嗣之言,非高士之見,多此一舉爾。”

“使君......”

“好了,莫再多言了,你退下吧。”

“唯......”

韓浩無奈,只能退下。

王匡卻是面有喜色,劉備軍撤兵,算是了了他的一樁心結。

他就怕萬一雙方起衝突,劉備真找藉口收拾了他。

現在能夠和平解決,就最好了。

那如今該做什麼呢?

當然是把那些準備逃跑的世家大族全都抓起來,拷問糧草錢財。

嗯。

接着大刑,接着拷打,一定要將他們的油水榨乾!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一百二十章 開關一按,便是半個盛漢第二十九章 邪魅一笑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第六十七章 自然課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七十七章 大善人陳暮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七十五章 吾才滿腹,袁本初竟不從之第六十四章 張讓之死第一百二十一章 張燕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五十六章 剛而犯上第七十章 出兵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二十四章 宣戰第五章 賄賂第七十一章 給年輕的周瑜上一課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一百三十四章 雛鷹起飛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一百六十五章 破計!第三十二章 酸棗會盟第六十五章 我預判了你預判了我的預判(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第二百五十八章 仲長統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四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第一章 秋風起,思子歸第五十二章 月涼如水第五十六章 沮授三步應敵第二章 中平四年第七章 定徐州(2)第九十九章 工具人劉虞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七十五章 給老大哥擦屁股第七十五章 臥底的自我修養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七十三章 呂布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三章 未來方向第五十七章 歸降第三十四章 大亂將至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畫雕像第三十二章 關羽的眼鏡第三章 得兗州第九章 壽誕第二章 營寨鏖戰第二十四章 戰略謀劃第四十九章 曹操的應對第九章 給曹操送口棺材第四十九章 權謀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一百零六章 夏侯涓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第一百零六章 夏侯涓第三十七章 放眼未來第六十四章 把曹操往南逼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一百九十七章 張郃投降第八十章 土崩瓦解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四十八章 籌謀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九十六章 腥風血雨第二十章 南陽之戰(2)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五十八章 呔,看法寶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二十九章 張遼第一百零七章 賣兒賣女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四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一十二章 滅爸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五章 定策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八十七章 一十五規劃(1)第二百六十三章 交易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五十六章 陰損之計第八十章 倉庫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二十八章 講學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八十章 倉庫第五十七章 歸降第三十四章 孫堅兵敗第一百三十章 青史一筆第九十章 狼狽逃竄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一百二十章 開關一按,便是半個盛漢第二十九章 邪魅一笑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第六十七章 自然課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七十七章 大善人陳暮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七十五章 吾才滿腹,袁本初竟不從之第六十四章 張讓之死第一百二十一章 張燕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五十六章 剛而犯上第七十章 出兵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二十四章 宣戰第五章 賄賂第七十一章 給年輕的周瑜上一課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一百三十四章 雛鷹起飛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一百六十五章 破計!第三十二章 酸棗會盟第六十五章 我預判了你預判了我的預判(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第二百五十八章 仲長統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四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第一章 秋風起,思子歸第五十二章 月涼如水第五十六章 沮授三步應敵第二章 中平四年第七章 定徐州(2)第九十九章 工具人劉虞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七十五章 給老大哥擦屁股第七十五章 臥底的自我修養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七十三章 呂布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第三章 未來方向第五十七章 歸降第三十四章 大亂將至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畫雕像第三十二章 關羽的眼鏡第三章 得兗州第九章 壽誕第二章 營寨鏖戰第二十四章 戰略謀劃第四十九章 曹操的應對第九章 給曹操送口棺材第四十九章 權謀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一百零六章 夏侯涓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第一百零六章 夏侯涓第三十七章 放眼未來第六十四章 把曹操往南逼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一百九十七章 張郃投降第八十章 土崩瓦解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四十八章 籌謀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九十六章 腥風血雨第二十章 南陽之戰(2)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五十八章 呔,看法寶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二十九章 張遼第一百零七章 賣兒賣女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四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一十二章 滅爸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五章 定策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八十七章 一十五規劃(1)第二百六十三章 交易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五十六章 陰損之計第八十章 倉庫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二十八章 講學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八十章 倉庫第五十七章 歸降第三十四章 孫堅兵敗第一百三十章 青史一筆第九十章 狼狽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