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仁義無雙劉玄德,忠孝二全陳子歸

“砰!”

中山國治所的盧奴縣。

國相府。

年近四十的張純將桌案推開,勃然大怒,對左右屬吏道:“給我點齊兵馬,殺奔蒲陰。”

“使君,千萬不能動怒啊使君。”

中山國長史馬扶勸說道:“那劉玄德乃是漢室宗親,天子詔書親口稱之爲皇弟,除了天子和宗正以外,誰也無法處理。我們動他一根毫毛,都是犯上作亂的死罪。”

中山國是一個封國,國相就是太守,而長史則是郡丞。名義上長史是太守的下屬,實際上是兩個系統。

太守可以自己招募屬吏,但這些屬吏並非朝廷任命,發的俸祿也由太守自己給。而長史則是朝廷任命的官員,擁有單獨向朝廷上奏的權力,二者相當於縣令與縣丞,一主一副,並非名義上的上下級。

聽到長史的勸說,張純勉強冷靜下來,但餘怒未消,咆哮道:“他劉玄德不過是青州濟南相,居然管到我中山國來了,這哪是越境,分明是越州,難道要我忍氣吞聲嗎?”

馬扶猶豫說道:“爲今之計,也只能向朝廷上奏,參他劉玄德一本。越境管轄乃是大罪,朝廷不會因爲他是列侯而開這個先例,必然會治罪予他。”

“長史說得對。”

曹掾王政說道:“現在是他們理虧,我們動手就變成我們理虧,使君應當向朝廷上奏纔是。”

“這......”

張純思來想去,覺得兩人說得有道理,最後嘆了口氣,說道:“罷了,若他只是個尋常太守,我必然派兵捉拿,既然是個列侯,本相也確實管不到他頭上,五官掾何在。”

五官掾出來道:“卑在。”

“速寫奏摺,發至洛陽和鄴城冀州刺史府。”

“唯!”

五官掾領命而去。

這種奏摺一般要寫兩份,一份給天子,一份給刺史。

刺史雖然沒有管轄地方的權力,

但有監督太守的指責,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過問,所以張純也得給王芬說一下這件事情,相當於打個招呼。

不過張純哪裡知道,王芬是黨人,與荀和等人關係密切,而荀和又暗中與陳暮結交,雙方早就有交情。

所以他這份奏摺過去,肯定落不到什麼好處。

王政想了想,又說道:“使君,奏摺發上去,人也得控制起來。不然他們跑了怎麼辦?所以務必要將他們困在中山國,等到朝廷政令下來,立即就可以捉拿下獄,等待朝廷的囚車來。”

張純大喜,說道:“正該如此,那便先派兵馬去蒲陰縣,也不抓人,只是跟着他們,不允許他們出中山國,等到天子詔書抵達後,再把他們抓起來!”

涉及到列侯,當地官員是沒法處理的。一般情況下,列侯犯法,要先由天子下詔書,再配合宗正的宗人府手令,先削了罪人的爵位,再押赴洛陽,由宗正和延尉一起審理。

劉備不僅是一國國相,還是列侯,按地位比張純還高。在沒有朝廷定罪之前,張純敢動他一根汗毛,那都是以下犯上的死罪,所以他也不敢現在就動手抓人。

然而張純不知道的是,此時陳暮早就已經做好了準備,令快馬直奔鄴城,提前一步將奏摺先給了王芬。

王芬接到信件,考慮到陳暮和黨人的關係,就立即幫他轉遞上去,送往洛陽。

幾天之後,洛陽尚書檯就接到了這份從鄴城來的奏摺。

今天恰好是王鈞當值,宦官們把持尚書檯,相當於明朝太監把持司禮監一樣,都有整理各地奏摺,閱覽文件的權力。

當初宦官王甫候覽把持朝政,就把彈劾他們的奏摺全都藏起來,根本不給天子看。

王鈞將所有奏摺分門別類,按照事情的大小統一進行整理,等看到冀州送來的奏摺時,隱隱約約能夠看到一個竹簡正面上蓋着濟南相大紅官印的奏摺。

濟南相?

那不是好兄弟劉玄德嗎?

濟南明明在青州,怎麼變成從冀州發來的奏摺了?

王鈞一頭霧水,就把那份奏摺取出來,打開之後掃了一眼,當時就氣怒髮衝冠,拿着奏摺急匆匆地往玉堂殿而去。

因爲皇宮的宮殿實在太大,要給這麼大的宮殿裝地暖花費的成本太高,所以目前爲止,也就玉堂殿有地暖,天子便幾乎常住玉堂殿。

解決了洛陽災民問題,漢靈帝一下子輕鬆不少,有了錢之後又恢復了自我,每日奏歌跳舞,十分享受。

王鈞低眉順目地進去,看到天子正躺在木塌上,懷中抱着何皇后,兩人你儂我儂。

雖然場面不至於不堪入目,但也是灑了一地狗糧。好在這裡要麼都是沒有G2的太監,要麼都是跳舞的宮女,倒不至於被這冰冷的狗糧潑在臉上。

張讓趙忠服侍左右,趙忠先看到王鈞,見他從大殿邊緣彎着腰小步過來,便衝他擺擺手,示意讓他不要過來打擾天子雅興。

王鈞自然也明白,便站在一旁等候,沒有過來。

一直過了半個時辰,快到中午飯點,舞跳盡了,音樂彈完了,宮女和樂師都撤下去,漢靈帝準備帶着何皇后去吃飯的時候,王鈞纔敢上前。

“陛下!”

王鈞過來跪伏在漢靈帝面前。

漢靈帝見到他,笑着說道:“相衡怎麼來了,你今天不是在尚書檯當值嗎?”

由於王鈞會做人,不與張讓趙忠等人爭功,且幫助天子引薦陳暮,立了大功勞。因此前兩日就被漢靈帝升爲了中常侍,封了列侯,地位已經不在十常侍之下。

“稟天子,是從冀州發來的奏摺。陳議郎與濟南相劉備一起回鄉準備過年,沒想到陳議郎家鄉豪官吏強欺辱了他的父母。”

王鈞避重就輕,絲毫不提陳暮已經把人殺了的事情。

這算是小技巧,先把陳暮擺在弱勢的地位,讓天子先入爲主,這樣才能減輕殺官的罪責。

畢竟是殺了官員,王鈞也不知道天子會怎麼處理。

“還有這等事情?”

漢靈帝大怒道:“把奏摺拿過來。”

王鈞把奏摺呈遞上去。

漢靈帝快速掃了一眼,知道了事情來龍去脈,憤怒慢慢減下去,臉色逐漸變得猶豫。

陳暮怎麼把人給殺了,而且還是殺了官員,這事可就不好辦了。

“陛下是不知該如何處置嗎?”

張讓在一旁也掃到了奏摺內容,見到漢靈帝猶豫的臉色就知道他在想什麼。

劉宏嘆氣道:“陳子歸一怒之下已經把當地官員殺了,他殺豪強還不算什麼,殺了官吏,這可是朝廷任命的縣令,怎麼能說殺就殺了呢?”

張讓笑着說道:“陛下莫非是忘了董黯與陽球?”

董黯與陽球?

劉宏想了一會兒才記起來,這倆都是因爲殺死侮辱自己母親的人而獲得的嘉獎,董黯是漢和帝時候的事情,陽球是漢桓帝時候的事,距離現在都幾十年了,他一時半會差點沒想起來。

“對,侮辱父母憤而殺之,此乃天下至孝也。”

漢靈帝一拍腦門,大笑道:“有董黯和陽球的先例在,百官也不會說什麼,下詔書,舉陳暮爲孝廉,讓王芬再給他個茂才,以爲嘉獎,再在全天下各州郡縣張榜,將此事宣揚。還有我那皇弟劉玄德,爲兄弟報仇, 此乃義也,應當一同上榜,使二人忠孝仁義之名傳揚海內,昭然千秋。”

舉孝廉和舉茂才並不衝突,當時很多人都渴望先舉孝廉再舉茂才,這樣升官速度猶如坐火箭。比如楊賜的兒子楊彪,就是先孝廉再茂才,因此二者同時出現並不奇怪。這也是漢靈帝爲以後陳暮來中央當高官做準備,這樣提升上來,纔不會惹人非議。

“陛下,陳子歸還彈劾中山國太守張純縱容親族欺壓百姓。”

王鈞又大膽地提醒了一句。

漢靈帝想了想,便說道:“那就下旨申飭一番。”

“唯!”

王鈞領命而去。

張純一定想不到,陳暮在朝廷的根基可謂上達天聽。

就算劉備確實越境,理虧在先。但漢靈帝連理由都給他找好了,爲了兄弟義氣的行爲,根本不算什麼,不僅不能處罰,還要大力嘉獎。

第六十八章 武課第一百九十九章 會獵於冀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七十二章 沈亭之戰(完)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一百三十章 青史一筆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二十四章 襄陽城下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五章 定策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一百六十六章 襲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請假條第三十五章 天下無主第三十八章 章武二年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二百五十七章 朝堂第四十八章 長社城內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二十五章 廣年對第八十七章 陳子歸束髮棄袍第一百八十八章 崩潰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通知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五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八十五章 取勝!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八十四章 計中計中計中計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三十三章 此間涼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一百四十九章 轆轤車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七十四章 亂世一鍋粥(2)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死了?第十章 逼上梁山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三十八章 快去請陳子歸第二十四章 戰略謀劃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四十八章 長社城內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八十四章 決戰之時第一百六十三章 歷城城下第四十二章 野王之戰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六十六章 襲城!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三十八章 夾擊第五十一章 二戰管亥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三十一章 勸服馬騰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四十四章 曹操發動技能——奸雄第三十六章 劉焉進宮第四十三章 曹操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八十四章 體力消耗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陽相會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個圈套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七十三章 亂世一鍋粥(1)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義練兵第八十二章 抓住你了第四十一章 陳暮是我弟第六十章 關中戰起第二十九章 邪魅一笑第二百五十二章 詐降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三十九章 公孫瓚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八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六章 馬鈞第五十四章 鬥法第六章 哥,咱家有後臺了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
第六十八章 武課第一百九十九章 會獵於冀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七十二章 沈亭之戰(完)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一百三十章 青史一筆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二十四章 襄陽城下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五章 定策第二十一章 前漢南北軍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一百六十六章 襲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請假條第三十五章 天下無主第三十八章 章武二年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二百五十七章 朝堂第四十八章 長社城內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二十五章 廣年對第八十七章 陳子歸束髮棄袍第一百八十八章 崩潰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通知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五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八十五章 取勝!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八十四章 計中計中計中計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三十三章 此間涼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一百四十九章 轆轤車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七十四章 亂世一鍋粥(2)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死了?第十章 逼上梁山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三十八章 快去請陳子歸第二十四章 戰略謀劃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四十八章 長社城內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八十四章 決戰之時第一百六十三章 歷城城下第四十二章 野王之戰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六十六章 襲城!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三十八章 夾擊第五十一章 二戰管亥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三十一章 勸服馬騰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四十四章 曹操發動技能——奸雄第三十六章 劉焉進宮第四十三章 曹操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八十四章 體力消耗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陽相會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個圈套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七十三章 亂世一鍋粥(1)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義練兵第八十二章 抓住你了第四十一章 陳暮是我弟第六十章 關中戰起第二十九章 邪魅一笑第二百五十二章 詐降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三十九章 公孫瓚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八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六章 馬鈞第五十四章 鬥法第六章 哥,咱家有後臺了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