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

“三國之謀伐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十月初,洛陽發生了一件事。

董卓上奏摺曰,驃騎將軍並非本朝常設官職,因此請辭本職務。

太皇太后很快恩准,加封董卓爲太尉,統領百官。

如此一來,目前的三公當中,只有袁隗爲太傅,位列三公之上。

董卓爲太尉,僅次於袁隗,其次是司徒黃琬,司空楊彪。

下了朝後,董卓臉色鐵青地回府,一言不發地找來李儒閻忠秘密議事。

過了幾天後,從新的太尉府邸後門,閻忠戴了進賢冠,上身穿絲綢裡衣,外批綠色長袍,腰繫袴,下着褶裙褲。

身上的顏色十分健康,非常的綠。但古代綠色就是普通的顏色,還沒有衍生各種其它意義。

所以閻忠的打扮是十分平常的低級官吏打扮,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出了太尉府,閻忠悄然融入了人羣裡。

他不管是長相樣貌,還是衣服穿着,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特點。普普通通,就那麼平靜地走在大街上,無法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胡餅,剛出爐撒了胡麻的胡餅。”

“蒲桃,新鮮的西域蒲桃,買回家釀酒哦,美味又好吃。”

“熱騰騰的湯麪勒。”

幾月前的混亂過去,洛陽又恢復了往日的繁華,大街上人來人往,買東西的賣東西的,開店鋪的擺攤的,應有盡有。

街面上琳琅滿目,招牌隨風飄動,漢人傳統手工藝製品與異域傳來的新鮮玩意兒交相輝映。甚至很多常人以爲漢朝沒有的東西,在當時早就已經普遍傳開。

比如胡麻就是芝麻,蒲桃就是葡萄,根據《漢書》記載,芝麻與葡萄都是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的物種,之後廣泛在雍涼地區種植。九月正是葡萄成熟的季節,洛陽的達官貴人經常買葡萄釀酒。

閻忠對每一個上門推銷的小販都微笑着推辭,然後繼續往前走,

從雍門出來之後,穿過了熱鬧繁華的西市,來到了西苑靠近鴻德苑的一處裡坊,這裡有一處非常特別的宅院。

鴻德苑位於廣陽門外,靠近護城河,河岸楊柳依依,宅院就在河邊上,是一處三進三出的大宅子,佔地很大,青樓朱瓦,斗拱飛檐,是一戶有錢人家住的地方。

咚咚咚!

確定左右無人之後,閻忠上去敲了三下。

一個身長七尺七寸,長了長鬍,面容卻十分年輕的青年打開門,見是閻忠,拉開門四下掃視一眼,沒人跟蹤,這纔開門請進來道:“誠漢先生。”

這人是太史慈。

太史慈很機靈,又素有武力,所以被陳暮派來接管了洛陽的軍情司分部。

陳暮自從中平四年卸任青州刺史,到現在已經在洛陽待了兩年後,自然早就秘密發展軍情司,如今手裡的秘密線人與可用人手非常可觀,這處宅子就是他們接頭的一處秘密基地。

閻忠進來之後,四下打量,覺得這屋子圍牆高大,雖然看着隱秘,但如果被人包圍的話,怕是插翅難飛,便搖搖頭道:“此地易守難攻,卻不便逃跑。”

“從外面自然難以逃跑,可如果從裡面,卻很容易走掉。”

廳堂裡屋出來一人,年約四十,面容清攫,見到閻忠,拱手一禮道:“軍情司間曹令史侯栩見過誠漢先生,司命讓我來助先生一臂之力。”

“見過令史。”

閻忠不敢怠慢,還了一禮,起身後一邊跟着侯栩進屋,一邊不解說道:“剛纔令史說此地從裡面可以走掉,是何道理?”

侯栩微微一笑:“誠漢先生有所不知,之所以選這處宅院,就是看中了它圍牆很高,易守難攻。而在宅院地下,我們已經挖通了地道,出口在數百丈外的另外一處備用房屋當中,那處房屋附近還有一處安全屋,養有馬匹,若有不對,只需要一把大火阻撓追兵,隨時可以離開。”

閻忠驚訝道:“想不到還有這般設計。”

太史慈解釋道:“是國相去年親自主持建造的,設計巧奪天工,十分方便。”

閻忠感嘆道:“又是子歸啊,我有時候就在想,這世上怎麼會有這樣聰明的人,將世人玩弄於股掌之間,人心洞若觀火,一想到要是不小心與他對立,心裡就總覺得不寒而慄,生出恐懼。所以我時常慶幸,我跟他是一邊的。”

上個月朝堂撤銷了陳暮跟張飛的通緝令,劉備就立即以州牧的權力任命陳暮爲齊國相,目前在青州集團之中,雖然名義上是四號人物,但實際上隱隱是二號人物,堪稱影子皇帝。

侯栩苦笑道:“我就很不幸曾經站在他的對立面過。”

“哦?”

閻忠上下打量他道:“看來侯令史輸得很慘。”

可不嘛。

不僅自己人被抓了,連帶自己逃到南方的家人都被接回了青州,秘密控制起來,弄得自己只能老老實實。

侯栩在心裡腹誹。

引閻忠進入正廳,廳內已經有另外兩人就坐。

一個是趙琳。

趙琳是提前先出來,閻忠是後出來。

畢竟趙琳在董卓麾下受重視程度不高,很少被人關注。

而閻忠是董卓數一數二的謀士,一言一行很容易被人看見,自然要小心翼翼一些。

另外一個人則是王鈞。

東漢的宦官本來就不是被禁錮在宮裡,他們已經跟正常官員沒什麼區別,不僅在宮外有宅院,還能正常上下班,因此行動並沒有受到限制。

“誠漢兄。”

“伯瑜,相衡。”

幾人見了面打了招呼,太史慈出門去外頭把風,四個主要商議人與執行者便席地而坐,交換情報。

王鈞第一個開口道:“太皇太后已經下令賞賜侯選程銀等人,封他們爲校尉。”

“意料之中的事情。”

閻忠點點頭,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一個人的情感,不僅來源於血脈宗族,同時也來源於你是否常伴左右,是否與這個人十分親近。

就好像很多養子在被找到之後,如果家境相差不大,只要沒有別的特殊理由,都不願意回到自己親生父母身邊是一個道理。

董卓跟董太后之間,不說差了那麼多代,隔了那麼遠的親。單說論起親近程度,董承也是常伴董太后左右。

反觀董卓跟董太后在五月宮變的時候才第一次見面,二人名義上是姑侄,實際上完全沒有感情基礎,哪裡能比得上董太后看着董承長大?

正所謂親疏遠近,各有不同。人都是憑感情用事,特別是女人。誰跟自己親近,誰跟自己疏遠,董太后一目瞭然。

因此王鈞只需要提那麼一句,足夠讓董太后明白過來,不會把大將軍之位賜予關係更遠的董卓。

“看樣子,董太后與董卓之間的衝突,怕是不可避免了。”

侯栩摸着下巴道。

“這也是我佩服陳子歸的地方。”

閻忠感嘆道:“陳子歸這人,真乃神鬼莫測之謀也。”

“有那麼神奇嗎?”

王鈞不解。

想讓自己親侄子上位,而不是一個遠房陌生人,是個人都會這麼想吧。

閻忠笑了笑,說道:“說句實話,董太后的心裡如何作想,也許我也能想明白,可你能猜到董卓會怎麼想嗎?”

“這......”

王鈞遲疑。

閻忠又說道:“這就是我說陳子歸可怕的地方,不管換你我來在董卓那個位置,即便太皇太后不讓我擔任大將軍又如何?難道還敢翻了天不成?一百個人裡,一百個人都會認命,沒有人會去想着與太皇太后作對,因爲那是自尋死路,是一條無比愚蠢的道路。”

“所以司命的計策,對我們無效。”

侯栩接過話茬,微笑道:“而偏偏那董卓,就是第一百零一個人,而且就在所有人都以爲他不會有所動作的時候,司命卻一眼看出他的野心,知道他不會甘心於就此失敗,誠漢先生,你說對吧。”

這羣人裡,趙琳跟王鈞的智力,大概也就跟普通士人差不多。放在三國遊戲裡,應該也就50-60的水平。

而侯栩則在70以上,屬於精英級別。

閻忠就了不得,雖在史書裡籍籍無名,但在中平元年,就已經看出未來天下會有大變革,且一眼看穿賈詡在扮豬吃老虎,智力自然也是90左右的猛人,絕非等閒之輩。

所以在場四人當中,也只有他們兩個,才知道陳暮的可怕之處在什麼地方。

那就是洞悉人心,宛如觀火。

正如王鈞所想的那樣,常人在發跡之後,第一時間想的,當然是身邊親近之人,那麼董太后更希望自己的親侄子董承擔任大將軍,把持權力,就很好理解。

一來董承比董卓更親,以後就不用擔心不受自己控制。

二來董卓又不是自家人,雖然眼下看似自己還能震住董卓,問題是董太后年紀也不小,已經六十多歲,能活幾年都是個問題,萬一自己死後,董卓一個外人執掌大權,那自己的宗族怎麼辦?

所以於情於理,只要不是傻子,董太后都會選擇董承,而不是把風險交給一個才認識幾個月,沒有感情基礎又不知具體底細的所謂遠房族侄。

但董卓的心理呢?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皇甫嵩和盧植最強盛的時候,比董卓厲害得多吧。

掌握最精銳的北軍,南征北戰,功高蓋主,即便席捲天下的黃巾,也被他們擊敗。

結果輕飄飄一道詔令,該下獄就得下獄,該交出兵權,就得交出兵權。

竇武陳蕃李膺名望滿天下,是世人敬仰的君子。

外人都說是宦官做的壞事,可沒有皇帝下令,宦官哪來的權力調動兵馬?

還有跋扈將軍樑冀連皇帝都敢殺,桓帝決心除掉他之後,叫一個太監去傳詔令,調集司隸校尉張彪的兵馬圍了大將軍府,就讓權傾天下的樑冀束手就擒。

天子皇權,可不是說說的。一個臣子想反抗皇命,在那個時代根本無法想象。沒有人能夠可以知道,董卓到底在想些什麼。

王鈞看着二人像是在打啞謎一樣,忍不住出聲說道:“你們到底在說些什麼?”

侯栩嘆了口氣道:“我們在說陳暮的可怕之處。”

“子歸有那麼可怕嗎?”

趙琳一頭霧水,他接觸陳暮陰謀詭計方面的較少,還不懂陳暮是什麼人。

王鈞倒是接觸得多,看了趙琳一眼,很羨慕他的單純。

“他有多可怕,還是請誠漢先生說說吧。”

侯栩笑着看向閻忠。

閻忠長舒了一口氣,身子向前傾了傾,盯着三人的眼睛,緩緩說道:“董卓.....要毒殺太后!”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60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三國之謀伐》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第四十二章 野王之戰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六章 哥,咱家有後臺了請假條第七十七章 馬第六十二章 宮廷亂第五十五章 家庭與傳承(恭喜陳暮喜提兒子一個)第一章 秋風起,思子歸第一百六十六章 襲城!第六章 定徐州(1)第五十章 戰略目標:曹操保衛戰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孫瓚第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二章 奇襲長安第四十二章 走馬豫州請假條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一十一章 大事業第一百四十一章 鐵鎖橫江第一百零七章 賣兒賣女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四十一章 田豐之計第一十三章 收權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七十九章 淮口射戟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三十六章 陣斬蹋頓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五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七十八章 他回來了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難違第十章 B計劃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八十章 用老張郃的計擊敗小張郃第八十八章 一十五規劃(2)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一百一十八章 開端第七十三章 投石問路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六十章 贏了他一次第一百一十二章 胸有蒼穹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離心離德第二百六十二章 如何證明?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一百一十章 邗溝通航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五十五章 比四弟強多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四十二章 一聲大哥,一生大哥第一十七章 騎兵的作用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一百三十四章 雛鷹起飛第六十六章 張遼高順歸屬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三十八章 夾擊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三十章 出城死戰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八十章 土崩瓦解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五十四章 鬥法第十章 天子第七十五章 吾才滿腹,袁本初竟不從之第三章 雙面間諜第二百二十八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第五十六章 沮授三步應敵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有一處門會打開第二百五十八章 仲長統第七十七章 大善人陳暮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一十六章 奇襲曲樑第二章 結義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一百六十六章 襲城!第五十五章 你埋伏我,我也埋伏你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七十九章 對峙階段的鬥智鬥勇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諸侯響應號召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
第四十二章 野王之戰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六章 哥,咱家有後臺了請假條第七十七章 馬第六十二章 宮廷亂第五十五章 家庭與傳承(恭喜陳暮喜提兒子一個)第一章 秋風起,思子歸第一百六十六章 襲城!第六章 定徐州(1)第五十章 戰略目標:曹操保衛戰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孫瓚第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二章 奇襲長安第四十二章 走馬豫州請假條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一十一章 大事業第一百四十一章 鐵鎖橫江第一百零七章 賣兒賣女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四十一章 田豐之計第一十三章 收權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七十九章 淮口射戟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三十六章 陣斬蹋頓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五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七十八章 他回來了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難違第十章 B計劃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八十章 用老張郃的計擊敗小張郃第八十八章 一十五規劃(2)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一百一十八章 開端第七十三章 投石問路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六十章 贏了他一次第一百一十二章 胸有蒼穹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離心離德第二百六十二章 如何證明?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一百一十章 邗溝通航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五十五章 比四弟強多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五章 父子情深(2)第四十一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四十二章 一聲大哥,一生大哥第一十七章 騎兵的作用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一百三十四章 雛鷹起飛第六十六章 張遼高順歸屬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三十八章 夾擊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三十章 出城死戰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八十章 土崩瓦解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五十四章 鬥法第十章 天子第七十五章 吾才滿腹,袁本初竟不從之第三章 雙面間諜第二百二十八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第五十六章 沮授三步應敵第一百九十一章 總有一處門會打開第二百五十八章 仲長統第七十七章 大善人陳暮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一十六章 奇襲曲樑第二章 結義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一百六十六章 襲城!第五十五章 你埋伏我,我也埋伏你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七十九章 對峙階段的鬥智鬥勇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諸侯響應號召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