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結義

第二日天朗氣清。

張家桃園。

張飛家裡並不是豪強,而是商人。

豪強是指地方門閥勢力,至少家裡要出個六百石官才能稱爲豪強。

事實上劉備也不是個賣草鞋的,織蓆販履的意思是指他從事商業活動,以此貶低他的身份。

所以張飛雖然家裡有錢,但本質來說,卻依舊屬於平民階層,桃園是他的祖產。

陽春三月,桃花盛放。

張家僕人擺上神案、香火、燭臺。

後來人結義,在神位處擺放的一般是關公像。

現在自然不可能發生這種事情。

他們擺的是天地。

當時的人們信奉的神仙可不是後世耳熟能詳的玉皇大帝和如來佛祖,而是昊天上帝。

這個昊天上帝,就是指頭頂老天爺。

黃巾軍起義,打的名號就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蒼天,就是昊天。

神案擺上,四人祭上五穀和牲畜,舉着四杯酒,磕頭下拜,祭祀上蒼。

“我劉備。”

“關羽。”

“張飛。”

“陳暮。”

“今日結爲異姓兄弟,從此性命相交,生死與共,不離不棄。不求同年同於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若違此誓,天人共戮之。”

四人將手中的酒杯倒在地上,跪在神案前磕下三個響頭,待劉備起身之後,關羽張飛陳暮又向劉備磕了一個頭。

“二弟三弟四弟!”

“大哥!”

“我們今日起事,共創一番事業。”

劉備將三人扶起來,手緊緊地握在一起。

張飛哈哈大笑道:“正應如此,昨日我就已聯繫買家,變賣祖產,我們當用來招募兵卒,訓練士兵。”

陳暮道:“那我就去規劃行軍路線,儘量避開黃巾軍大部隊,尋找朝廷主力投奔。”

關羽漲紅了臉,三弟四弟都有事做,自己好像無所事事,憋了一會兒才說道:“我去城門口張榜。”

劉備心花怒放:“好好好,不過光有士卒也不行,還得有馬纔可以。我認識兩位馬商,蘇雙與張世平,早年曾有過結交,我今日就出發去找他們買馬,二弟三弟四弟,你們等我的好消息。”

中午劉備就急匆匆地騎馬去了中山國找蘇雙和張世平,中山國相當於一個郡,陳暮所在的蒲陰縣就在中山國,蘇雙和張世平是這裡著名的馬商,與劉備有所交集。

四人分工明確,張飛聯繫買家出售自己的家產,充當軍費。關羽寫下告示,開始在城門口徵募兵士。陳暮則研究其他們要走的行軍路線。

這個時代有地圖,名字叫做輿圖。比如荊軻刺秦的時候,就是用的獻上燕國各地輿圖這個藉口來接近秦始皇。

不過地方輿圖要麼在地方豪強手裡,要麼在官府手裡,而且資料並不詳細,只會標註官道和一些標誌性景物,細節末枝就只能實地勘驗。陳暮就去了酒館飯館這類外地人來得較多的地方打探消息,瞭解一下目前情況。

涿縣地處於幽州和翼州的交界處,就是後世的保定涿州,鉅鹿連名字都沒變過,屬於邢臺市管轄,二者不過300來公里距離。上個月鉅鹿黃巾起義,佔領大半個翼州,消息自然輕易傳到了幽州這邊來。

第二天早上,劉備就回來了,眉宇間喜氣洋洋,帶來兩個消息,一是他去中山國的時候找人問過,盧植的確是這次出兵將領,目前在蕩陰一帶,

即將開赴鄴城,與黃巾主力交手。

二是蘇雙和張世平聽聞他要幹一番大事業,居然決定資助劉備,送了他50匹馬,10萬錢,以及一千斤上好的鑌鐵,這種鐵還有另外一個名字——花紋鋼。

劉備交友廣泛,在中山和范陽兩郡到處有朋友,原本他是打算讓那兩位馬商帶着馬來涿縣給他們錢,現在直接白嫖,當然很開心。

幾天之後,張飛關羽招募了500健壯士兵,同時1000斤鑌鐵也打造成了三把神兵利器。

雌雄雙劍,青龍偃月刀,丈八蛇矛。

本來張飛還鼓譟着給陳暮打一把佩劍,這些鐵綽綽有餘,但陳暮顯然已經給自己定位爲一個狗頭軍師,對於一個殺雞都下不了手的現代人來說,在後面出謀劃策,搞點卑鄙陰謀小手段還行,讓他去戰場上殺敵那就不太可能,極力推辭掉了。

三月下旬,劉備領着他的鄉勇軍就開始啓程,按照陳暮規劃的路線,他們決定避開黃巾軍主力,不選擇南下直接去鉅鹿,而是往西去中山國,穿過常山郡北部區域,往趙國,廣平郡一帶走。

常山郡就是後來的石家莊,東南部是華北平原,地形開闊,官道平整。西北部屬於太行山中段,崇山峻嶺非常多,道路十分難走。

從此時的輿圖就能看出來,整個常山郡八個縣,西北面一個都沒有,幾乎都分佈在東南面,沿途荒無人煙,村壯之間可能相隔幾十公里,有時候連路都要一路披荊斬棘才能走出來。

不過這麼走也有好處,那就是常山郡的繁華地帶都靠近東南的鉅鹿郡,鉅鹿是黃巾軍老巢,勢力輻射到了常山,所以如果從常山郡荒無人煙的太行山一帶繞道趙國,南下去廣平郡與盧植會師,一路上就碰不到大股黃巾部隊。

目前張角手裡有20多萬黃巾軍主力,先不說劉關張手下的500人同樣都是剛拿起武器的農民,和黃巾軍戰力比起來沒什麼區別。單說劉關張再是悍勇,也不可能真的以一敵萬,那也太誇張了一點。

因此在行軍路線方便就得避實就虛,走相對人跡罕見的地方。

不過雖然黃巾軍大部隊被陳暮研究的行軍路線巧妙避過,但到了趙國之後,小股黃巾軍開始多了起來,這讓張飛異常興奮,出征都十多天了,他的長矛早就飢渴難耐了。

也就是這個時候,陳暮才第一次看到了那支著名的黃巾軍。

當時這些人正在劫掠一個村莊,約有幾百人,大部分都是青壯,額頭綁着黃色布條,手裡的武器也大多是農具,只有少部分配有刀,其中一個小頭目模樣的人還有一匹乾瘦的黃馬,握着大刀騎着馬在村莊裡肆意縱橫殺戮。

這個村子裡的青壯不多,很難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力量。老弱婦孺倉皇失措地逃跑,幾十個有膽氣的漢子抄起武器反抗,保護家人,被數倍於自己的黃巾軍用鋤頭木棒等農具圍毆致死。

有個老人拉着孫子在村中央大道上往北面逃,那裡有個小樹林,跑進去就不會死,被小頭目騎馬追上來砍了一刀,臨死前還在催促着孫子跑。

婦人勉強能撿到一條命,但大部分都是被抓住,有人興奮地當場開始撕她們的衣服。

哭喊聲,尖叫聲,辱罵聲,大笑聲不絕。

看到這一幕,劉備毫不猶豫地一馬當先,帶領人馬衝向村子。

陳暮身邊有人保護,別過頭,儘量不去看這人間慘劇。

本質上來說,這是一起一羣農民被另外一羣農民欺負,然後又有一羣農民來幫忙的事件。

但事件的殘忍程度和血腥程度也遠不是簡單一句話能夠概括。

史書上寥寥幾筆黃巾之亂,更多的筆墨都着重在這羣星璀璨,波譎雲詭的亂世英雄上。

不管是現代,還是以前,人們永遠都只關注那些建功立業的英豪們。

誰又關心這些卑微個體生命的消亡與興衰呢?

不過是無論興亡,百姓皆苦而已。

第六十三章 折磨之王第二十九章 反攻長安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四章 推諉第四十四章 帝崩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測第四十五章 陶恭祖的野望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四十一章 陳暮是我弟第二百七十章 劉協的心思第六章 馬鈞第一十一章 玉堂尋賢訪陳生第九章 壽誕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請假條第五十一章 二戰管亥請假條第三十五章 民風淳樸蒲陰縣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三十七章 離別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一十五章 陳暮之謀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戰(1)第一百六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戲亭,關雲長萬軍衝陣第一百七十八章 羛陽截擊第三十二章 清君側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一百八十章 姓的智慧第二十七章 青州十年往事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測第四十八章 諡議第五十二章 劉曹會晤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一百零四章 章武七年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三十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四十八章 與礦山打仗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五十四章 劍拔弩張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陳子歸第二百二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四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一百零七章 賣兒賣女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六十八章 三韓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八章 我們是兄弟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一十四章 反間計請假條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離心離德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第五十一章 設伏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三十四章 孫堅兵敗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六十九章 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新書發佈了,九荒聖師,求大家收藏推薦一下第三章 盧植第三十三章 斬二將第五十一章 步戰之王第四十八章 諡議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二百七十一章 鄴城之戰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三十六章 白馬與少年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七十一章 沈亭之戰(3)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一百六十三章 歷城城下第八十四章 計中計中計中計第一十五章 破徐州,便在今日第四十二章 壯年黃忠第一百五十九章 算計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一百五十章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第九章 集思廣益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山第六十七章 遠洋船隊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
第六十三章 折磨之王第二十九章 反攻長安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四章 推諉第四十四章 帝崩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測第四十五章 陶恭祖的野望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四十一章 陳暮是我弟第二百七十章 劉協的心思第六章 馬鈞第一十一章 玉堂尋賢訪陳生第九章 壽誕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請假條第五十一章 二戰管亥請假條第三十五章 民風淳樸蒲陰縣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三十七章 離別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一十五章 陳暮之謀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戰(1)第一百六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戲亭,關雲長萬軍衝陣第一百七十八章 羛陽截擊第三十二章 清君側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一百八十章 姓的智慧第二十七章 青州十年往事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測第四十八章 諡議第五十二章 劉曹會晤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一百零四章 章武七年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三十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四十八章 與礦山打仗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五十四章 劍拔弩張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陳子歸第二百二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四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一百零七章 賣兒賣女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六十八章 三韓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八章 我們是兄弟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一十四章 反間計請假條第五十章 天下五君,離心離德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第五十一章 設伏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三十四章 孫堅兵敗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六十九章 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新書發佈了,九荒聖師,求大家收藏推薦一下第三章 盧植第三十三章 斬二將第五十一章 步戰之王第四十八章 諡議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二百七十一章 鄴城之戰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三十六章 白馬與少年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七十一章 沈亭之戰(3)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四十六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一百六十三章 歷城城下第八十四章 計中計中計中計第一十五章 破徐州,便在今日第四十二章 壯年黃忠第一百五十九章 算計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一百五十章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第九章 集思廣益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山第六十七章 遠洋船隊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