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賣兒賣女

曹操被俘虜之後,暫時算是被圈禁起來。

而其餘曹氏和夏侯氏的日子也不好過,也算是被圈禁,目前居住於洛陽城西北。

邙山是東漢帝陵,東漢十五帝,除開劉辯、劉協以及北鄉侯劉懿以外,其餘十二帝包括劉虞在內, 都葬在邙山一帶。

原來洛陽城北的邙山附近是不允許百姓居住、開墾以及放牧的,因爲帝陵的位置是非常隱蔽的,往往都深埋在地下,徹底封死,只有極少數人才知道。

並且之前有一些帝陵修建了寢廟建築,有一些則沒有修,只安排了一部分士兵在此繁衍生息守陵,這些守陵人也只知道一個大概位置。

所以如果讓百姓隨意闖入邙山當中, 通過觀察帝陵附近的建築以及守陵人駐紮的村莊, 就很有可能找到歷代皇帝的陵墓。

因此整個邙山基本都會被封鎖起來,不允許靠近,不允許在山裡挖藥材挖野菜,更不允許百姓在附近繁衍。

但後來這種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因爲董卓之亂,幾乎把能盜的帝陵和公卿陵墓盜了個精光。

除了少數幾個提倡簡葬薄葬,沒有什麼隨葬品,也沒有寢廟建築和守陵人的皇帝,比如光武帝原陵,漢章帝的敬陵以外,大部分帝陵都遭了殃。

所以現在邙山很多帝陵公卿墓葬都是空的,陳暮派了泰山學宮地質學院考古系的師生們對邙山各處陵墓進行搶救性挖掘。

最後把大部分帝陵和公卿陵墓重新開挖出來,又圈定了一塊新墓地,把屍骨以及剩餘的隨葬品都轉移。

帝王陵墓以及公卿陵墓重新選定位置,以前是分開葬, 現在是在帝王陵園以及公卿陵園統一安排。並且規定以後歷代天子和公卿都必須薄葬, 公卿死後葬在祖墳也可以,若不葬回祖墳則必須葬在公卿陵園。

對邙山帝王墓葬羣進行統籌規劃之後,原來整條山脈的資源一下子就空出來, 朝廷開放邙山給予百姓,山裡的木材、藥材、野菜、礦產、動物都成爲了重要資源,按照規定可以進行開採。

而劉備打天下的時候,俘虜了大量諸侯,只要沒有幹過特別嚴重的事情,比如屠城或者頑抗到底的,往往都會得到赦免,封賞爵位,給予一定莊園土地,圈禁在洛陽養老。

曹操投降之後,家族遷居洛陽,現在東西南三市土地都已經快到三環,過了洛水龍虎灘之後,密密麻麻排出去的裡坊都已經到了畢圭苑和靈昆苑舊制。

這兩個林苑是漢孝康帝劉宏修建的,離洛陽皇宮二十多公里,原來是一片山林,也就是說, 現在洛陽都市圈從郊區到皇宮達二十多公里。

雖然跟後世超級大都市東南動則上百公里不能比, 但這可是東漢末年,足以證明多年經營,洛陽已經頗具國際大都市之狀。

由於東西南三市趨於飽和,很難找到安置曹氏袁氏等大批投降的諸侯、謀臣、武將居所,因此劉備特意在北城郊修築成片房屋,規劃街道,供他們居住。

夏侯涓便是夏侯淵的侄女,她的身份特殊,屬於降臣家眷,在洛陽擔驚受怕,不敢貿然得罪任何達官顯貴,因而被迫說出自己家的地址。

不過夏侯家也是個大家族,丁口上千人,形成一個巨大的莊園家族,張飛只知道他是夏侯氏,卻不知道具體哪家,所以當時候怕找不到,本能想叫住夏侯涓問個清楚。

但陳暮卻知道,怕張飛唐突了家人,所以纔在他耳邊細語,告訴他此事就交由自己與大哥來包辦。

數日之後。

這一日天氣晴朗,劉備先召曹操來西園飲酒。

正是難得的好天氣,曹操在洛陽已經居住了數年,常常深居簡出,劉備和陳暮也經常會召他來一起聊天,倒也習慣了。

他穿着一身深紫色常服,頭髮比以前白了不少,在內侍的引領下來到了西園。

西園因爲是在西宮外,被瀍(chan)水包裹穿流而過,董卓焚燒宮室的時候,西園裡的湖水和瀍水起到了隔離作用,因此保存了下來,成爲劉備偶爾避暑的地方。

園中還有大量的漢康帝時期留下來的奇花異草,劉備並沒有繼續花錢擴建,而是保留原有建築的同時,進行了修繕和保養。

此時西園涼亭當中,劉備正站在旁邊的涼亭欄杆邊用魚食餵魚,陳暮則跪坐在席上溫酒。

曹操進入西園,三步並作兩步來到亭外,彎腰拱手說道:“臣見過陛下。”

“孟德來了,坐吧。”

劉備轉過身,將手中的魚食全部拋入湖內,拍了拍手,笑着招呼曹操過來坐下。

曹操連忙走來。

陳暮笑道:“孟德兄最近好雅興呀,在家做得好大事。”

“啊?”

曹操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接茬,愣在原地。

陳暮把杯子分好,邊倒酒邊笑道:“兄在家中每日耕作田地,莫非真要做個田舍翁否?”

“額....

...”

曹操臉色尷尬,賠着笑臉道:“我曾經不識天時,以卵擊石,以螻蟻之力而撼泰山,極其愚也。幸得陛下與丞相念舊識之恩情而留我一條性命,操之愚笨,亦只好求田問舍。”

“哈哈哈哈哈。”

陳暮大笑道:“那可不行,孟德兄乃治世之能臣,豈能終日忙於田畝之間?大哥與我,還等着孟德兄出仕,爲大漢江山添一份力呢。”

“呃.......”

曹操不知道他說的是真是假,不敢貿然回答,只好繼續賠着笑臉打了個哈哈。

劉備坐到了主位上,亦笑着說道:“四弟說得不錯,孟德與我們相知相交二十餘載,從討黃巾就已經是莫逆,雖有一時糊塗,卻亦是國家良才,不可不爲國效力呀。”

“陛下過譽了。”

曹操連連擺手說道:“臣本愚陋之人,舉孝廉出仕,得朝廷恩庇,得仕於朝。卻不知天數,螳臂當車,能得陛下垂簾足矣,哪敢妄圖出仕?”

“好了好了。”

劉備笑道:“孟德就不要謙虛了,今日叫孟德過來,其實是有一件事想說。”

曹操忙道:“陛下請說,臣必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沒那麼嚴重。”

劉備舉起酒杯笑道:“我聽聞夏侯家有一女子,名叫夏侯涓,已是婚配年紀,不知道是否婚假否?”

曹操臉色微變,心道劉備這人真是禽獸,連子女輩的人都不放過。

但人在屋檐下,不敢不低頭,雖然心裡罵着,但曹操臉上還是馬上調整表情說道:“是妙才的侄女,好像並無婚配。”

劉備便說道:“前幾日我與二弟三弟四弟出城郊遊,三弟不慎摔倒在田間,被此女子扶起,翼德一眼相中了她,只是怕唐突冒昧,不敢登門,卻是要找孟德兄問問,看夏侯家是否有意?”

原來是張飛啊。

曹操心裡琢磨了一下,張飛雖然年紀也比夏侯涓大很多歲,但聽說他到現在都還未婚配,就意味着如果夏侯涓嫁過去,就一定是原配夫人。

以張飛如今的地位,夏侯涓成爲正室的話,夏侯家必然雞犬升天,將來也會擺脫降將的尷尬地位。

嗯。

這是一件好事。

曹操僅僅思索了片刻,就立即回答道:“陛下放心,我會盡快去找妙才商議此事。”

陳暮看了眼曹操,眼珠子轉了一下,忽然福如心至,對劉備說道:“大哥,聽聞孟德兄有幾位女兒,芳華正茂,恰好太子尚未娶妻,何不親上加親?”

“哦?”

劉備摸了摸下頜鬍鬚,看了眼四弟,若有所思。

曹操頓時緊張起來。

沒想到陳暮會突然提出讓劉備的兒子娶了自己的女兒,而且還是太子劉封,如果真是這樣,等太子繼位,豈不是曹氏家族也能雞犬升天?

“嗯。”

劉備點點頭,轉頭看向曹操道:“孟德,你覺得如何?”

曹操忙道:“不知陛下看中了我哪個女兒?”

“屆時看看生辰,選其最優者即可。”

陳暮笑道。

曹操連連點頭。

三人很快達成協議,賣夏侯家侄女,賣自己女兒,相談甚歡,很快舉杯換盞,氣氛十分和諧融洽。

等酒宴過後,曹操告辭離去,劉備才問陳暮道:“四弟,你怎麼想的?”

陳暮說道:“曹家有女曹節,此女最善,且太子不一定要娶她爲正妻,妃即可。娶了曹氏女之後,曹家舊部,皆可爲大哥所用也。”

“嗯。”

劉備思索片刻,點點頭道:“四弟所言正是,可惜了,希雨今年才11歲,若是再長5歲就好了。”

陳暮撓撓頭道:“這也強求不得。”

“哈哈哈。”

劉備笑了起來:“無妨,反正親事已經定下,那就先讓封兒納曹氏女爲妃,等希雨長大之後,再嫁給封兒爲正室。”

陳暮無奈,想說點什麼,但說不出來,只好作罷。

其實他讓劉封娶曹節,除了收曹家舊部以外,最重要的是曹節很賢惠,歷史上曹丕稱帝,找曹節索要傳國玉璽,曹節並沒有向着曹丕,而是憤恨於曹家篡位,心向漢室。

雖然也可以理解爲她放不下尊貴的皇后身份,但她在劉協被廢之後,依舊跟隨劉協不離不棄,夫唱婦隨,且常與劉協一起進山採藥,醫治鄉民,足見其賢。

所以等將來陳希雨嫁給劉封,曹節大概也不會因爲嫉妒而鬧什麼不愉快。不像曹操的長女,清河長公主因爲嫉妒而想要害死自己的丈夫夏侯楙。

沒辦法。

劉備一定要讓自己的兒子和女兒在三個兄弟之間的子女之間嫁娶。

可三個兄弟並沒有適婚年紀的子女。

關羽生長子比較早,關平今年都已經快3

0歲了,他娶妻的時候劉備沒有適齡的女兒,所以是娶的一位公卿世家的女兒。

後來因爲戰亂,關羽坐鎮洛陽,與袁紹對峙,妻妾都在青州,自然沒有時間生孩子。

一直到章武初年劉備繼位成爲皇帝,河北徹底平定之後,關羽才與家人相聚,一名妾室生了個次子關興,後來又生了個女兒關鳳,現在一個6歲,一個4歲。

至於張飛。

連老婆都沒有,哪來的兒子女兒?

所以結婚算是比較早的陳暮,就成爲了劉備的主要目標。

只是陳暮的子女年齡也都不大。

他是初平三年,也就是公元192年末娶的羅敷,婚後不久羅敷就懷上,於興武元年下半年生的長子陳希瑜。

然後是長女陳希雨出生於興武四年,次子陳希麟生於永漢三年,小女陳希薇生於章武三年。

按照公元計算,兩兒兩女的出生年分別是公元193年,196年,199年以及202年。

現在是公元207年。

長子陳希瑜今年是14歲,長女陳希雨今年才11歲,而劉備的長子劉封出生於185年,今年22歲,比陳希雨大了11歲,被劉備硬是弄了個婚約。

搞得到現在劉封都還沒有娶妻生子,也是難爲這個徒弟了。

而恰好曹節今年已經15歲,正是婚配的年紀,把曹節嫁給劉封一舉兩得。收了曹家舊部,也能讓後宮平穩,一箭雙鵰也。

值得一提的是。

在早期跟隨劉備的諸多將領當中,典韋結婚最早,有典滿、典衝、典猛三個兒子以及四個女兒。

太史慈偷偷娶了董卓的女兒董白,改名換姓,也生了幾個兒女。

還有沮授、田豐、荀彧、荀攸等人的兒女也頗多。

這些人的子女目前就組成了整個大漢最頂級的二代圈子,年齡各有層次, 但也經常內部消化。

比如沮授的兒子沮鵠就娶了典韋的女兒,田豐的女兒又嫁給了荀攸的長子荀緝之類。

他們幾個是跟着劉備最早的那一批,如果不把關張陳算上的話,典韋太史慈以及沮授就是資歷最老的,荀彧田豐和荀攸的資歷還稍次,是董卓之亂時才加入。

至於張遼高順黃忠趙雲臧霸等,資歷也差不多,基本都是董卓之亂前後,因此他們的子女也差不多是目前大漢最頂級的二代圈子裡的人物。

二代們雖然也有紈絝,不過劉備很重視跟着他打江山的勳貴子女教育,所以也常勸衆人要時刻關注子女,莫要踏入歧途。

沮授田豐荀彧荀攸他不擔心,擔心的是那些武將們的子女,一個個不讀書習字,整日遊手好閒爲非作歹。

萬一鬧出什麼大事,犯了重罪。

處罰吧,傷了臣子的心。不處罰吧,法制又該如何維護?

所以與其左右爲難,還不如先約法三章,先一步立下規矩,以免將來君臣尷尬。

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陽相會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六十二章 奇襲長安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紹北上,呂布東歸第一百六十六章 襲城!第七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二百四十五章 封王第六十二章 朝會第六十一章 人命如草芥第二十六章 廣年對(2)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紹之死,禪位第二百二十章 意外第六十八章 武課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張燕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第一百九十四章 魚死網破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第二十八章 算無遺策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二十九章 邪魅一笑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六十八章 三韓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駕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義練兵第八十五章 全面戰爭的開端第六十三章 人心險惡第四十三章 心懷萬民的少年第六十章 關中戰起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請假條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請假條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七十七章 馬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七十二章 風雲變色(胡辣湯挺住,河南加油!)第二十一章 出使呂布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二百一十八章 聽郭圖的話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一章 黃河以北,三分之勢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三章 雙面間諜第六十九章 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第三十七章 學宮最後一天(完)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對蒼穹(新年快樂)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二章 中平四年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一十五章 陳暮之謀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一十六章 有內鬼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第一十六章 世界級帝國的開始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三十七章 自古槍兵多.....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一百九十章 誅顏良第二十四章 襄陽城下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一百二十一章 張燕第八十章 倉庫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話第三十八章 快去請陳子歸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七十一章 給年輕的周瑜上一課第八章 回京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七十四章 張讓第六章 漢末毒師第八十四章 大漢光明的未來第三十九章 晉升資本第八十三章 計中計中計第五十六章 沮授三步應敵請假條第四十五章 長社城下第一十八章 天命在我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
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陽相會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六十二章 奇襲長安第二百六十六章 袁紹北上,呂布東歸第一百六十六章 襲城!第七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二百四十五章 封王第六十二章 朝會第六十一章 人命如草芥第二十六章 廣年對(2)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紹之死,禪位第二百二十章 意外第六十八章 武課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張燕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第一百九十四章 魚死網破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第二十八章 算無遺策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二十九章 邪魅一笑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六十八章 三韓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駕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義練兵第八十五章 全面戰爭的開端第六十三章 人心險惡第四十三章 心懷萬民的少年第六十章 關中戰起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請假條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請假條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七十七章 馬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七十二章 風雲變色(胡辣湯挺住,河南加油!)第二十一章 出使呂布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二百一十八章 聽郭圖的話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一章 黃河以北,三分之勢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三章 雙面間諜第六十九章 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第三十七章 學宮最後一天(完)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對蒼穹(新年快樂)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二章 中平四年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一十五章 陳暮之謀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一十六章 有內鬼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第一十六章 世界級帝國的開始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三十七章 自古槍兵多.....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一百九十章 誅顏良第二十四章 襄陽城下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二十五章 一瞬天堂,一瞬地獄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一百二十一章 張燕第八十章 倉庫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話第三十八章 快去請陳子歸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七十一章 給年輕的周瑜上一課第八章 回京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七十四章 張讓第六章 漢末毒師第八十四章 大漢光明的未來第三十九章 晉升資本第八十三章 計中計中計第五十六章 沮授三步應敵請假條第四十五章 長社城下第一十八章 天命在我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