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官軍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

上一秒還說不會傷害無辜百姓,下一秒你就給我放火燒山?

要知道,現在可是九月份,深秋時節。

這個時候天氣十分乾燥,滿山都是枯葉,一旦點火,幾乎就是燎原之勢。

最重要的是臥牛山並不是一座孤山,而是與周圍的山連成山脈。

一旦山火點燃,稍不留神,整個泰山都要化爲灰燼。

所以聽到陳暮的話,劉備生氣地道:“四弟,你可知道你在說些什麼?”

他正準備繼續呵斥,陳暮卻已經提前開口解釋:“大哥放心,我並不是真的準備縱火,是威脅。”

“又是威脅?”

劉備狐疑,勉強壓住即將噴涌的火氣。

這一點他比別人好。

雖然後期有幾次一意孤行,不聽人意見,但那是建立在關羽死後,一心一意爲了給關羽報仇的情況下。

前期如果別人說的有道理,他都會聽,比如對諸葛亮法正龐統徐庶等人就言聽計從。

陳暮笑嘻嘻地道:“有大哥時常教誨,我怎麼可能真的會放火,我們只是做出要縱火的姿態,都是爲了逼徐和投降做的策略而已。”

“確定只是做做樣子?”

劉備將信將疑。

四弟的話,怎麼老是感覺不太讓人相信呢。

“當然。”

陳暮臉不紅心不跳,認真地說道:“都是爲了給黃巾賊壓力嘛。”

“好,那你去做,我在旁邊看着。”

劉備打定主意,就在一旁監督,可不能讓陳暮真的幹壞事。

雖然昌國般陽二縣百姓從賊,但畢竟是手無寸鐵的百姓。放火無異於屠城,劉備真不忍心做這種事情。

陳暮聳聳肩,

回去寫信。

抓的俘虜,就是這個用處,每天都可以讓俘虜回去送信,保證信件能送到徐和手裡。

這次陳暮再也沒有像以往那樣溫和,而是措辭嚴厲,呵斥徐和投降。

如果不投降的話,到時候官軍將要將全山百姓屠戮一空。

“來人,放一個俘虜,把信送過去。”

陳暮將寫好的竹簡交給士兵。

士兵去放人送信。

很快,這封信件就送到了營寨裡的徐和手裡。

聽到識字的手下給他說了信件內容,徐和眉頭一皺:“官軍居然要屠戮百姓?”

手下說道:“官軍素來沒有仁義,皇甫嵩破長社,以波才渠帥之軍的屍首做京觀。廣宗一戰,殺十餘萬,對大賢良師破棺戮屍,又做京觀。殘暴之舉無數,官軍說出這樣的話,也理所當然。”

徐和有點納悶道:“這倒是怪了,若是皇甫嵩過來與我這般說我還信。但我聽說領軍的劉備,素有仁義之稱,名滿天下。我曾經還考慮過投降,就因爲劉備素有仁義,知道哪怕我兵敗身死,他也不會對百姓如何,所以我才繼續抵抗,他怎麼可能會屠戮百姓呢?不怕身敗名裂?”

因爲劉備的仁義,黃巾賊才繼續負隅頑抗。

不得不說,聽上去很諷刺。

但這就是事實。

也許有人說,既然人家仁義,你投降不好嗎?

可投降過去,那就是聽命於人。

徐和再怎麼對百姓好,也依舊存留着割據二縣當土皇帝的野心。

所以別看曹操屠城,但有時候也是被逼得發狠。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這是亙古不變的硬道理。

身處亂世,人心叵測,過於追求仁義,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信件已經擺在這裡,還做得了假?”

手下搖頭道:“我看那劉備也不過是個僞君子,滿口仁義,現在還不是說要威脅屠戮我們?”

徐和冷笑一聲:“我倒是要看看他們怎麼攻入山寨,就不信他們真能圍困兩年。”

話雖這麼說,但官軍的威脅還是給徐和心裡染上了一層陰霾。

百姓是他的命根,也是他最在乎的東西。

如果官軍真的變得如此殘暴,那他接下來的一切抉擇,都必須慎重而又慎重了,萬不能給官軍攻破山寨的機會。

接下來幾日,官軍每天都會放回俘虜,帶回信件。

幾乎每封信件,都是威脅信。

不僅威脅要進攻山寨,同時限定他們在五日之內投降。

“啪!”

當這一日看到新的信件之後,徐和暴怒不已,喝道:“官軍欺人太甚,居然讓我們五日之內下山投降。”

“將軍息怒。”

手下勸道:“依我之見,官軍日益囂張,若不給他們迎頭痛擊,怕是不知道我們的厲害,不如我等厲兵秣馬,每日操練,等再過幾日,官軍攻寨之時,殺他們個魂飛魄散。”

要不說這手下還能讀過幾天書,連《左傳》裡的成語都知道兩個,可惜是個半吊子,前面那句厲兵秣馬還行,後面那句魂飛魄散就顯得有點憨。

但徐和哪知道這些,點點頭:“不錯,正該如此,傳令下去,每日操練起來,準備應敵。”

日子一天天過去,已經是深秋。

後世的時候,九月份還屬於夏天,氣候炎熱。

但那是陽曆。

在漢朝,用的是夏曆,在後世俗稱農曆或者陰曆。

所以漢朝的九月份,在後世陽曆中,其實差不多是在十月份左右。

十月份深秋時節,天氣會變得忽冷忽熱。有時候白天非常炎熱,到了夜晚又冷得讓人發抖。

特別是秋風,整晚上整晚上地刮,很容易得風寒,也就是感冒。

現在黃巾山寨裡,已經有不少人得病。

暫時還不太嚴重,普通風寒是可以用草藥醫治的,兩縣全城的人都進山,裡面自然也有醫生大夫,可以控制住病情。

但通過這一點,也側面證明了現在的天氣變幻無常,徐和已經將提前製作好的冬衣發下去。

百姓如今在山頂也開始準備過冬,每日砍伐樹木製作木炭,燒製柴火。

到了第五日,最後一封信送了上來。

當那個手下看完信件後,駭然色變道:“不好了將軍,官軍下來戰書, 約我等明日決戰。”

徐和納悶道:“決戰就決戰唄,就等着官軍攻山呢,怕什麼。”

手下期期艾艾道:“可是.....可是官軍讓我們下山,說是可以讓我們擺開陣型,正面對壘。”

徐和當時候就樂了,嗤笑一聲道:“官軍以爲某家是傻子不成,讓我放棄山寨,下山去他們正面對敵,這怕是小兒也不會上當吧。”

然而手下哭喪着臉道:“可官軍說,若是我們不下山,他們就放火燒山。”

“什麼?”

徐和噌一下就從席子上站起來,駭然色變:“燒山?”

“是啊。”

手下臉色慘白:“燒山。”

這計。

太毒了。

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三十九章 授天書第六十八章 三韓第四十五章 陶恭祖的野望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五十六章 剛而犯上第二章 反間計第四十二章 走馬豫州第一十三章 大幕濺起第十章 掌控輿論的優勢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六十八章 武課第四十八章 諡議第一十三章 大幕濺起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七十一章 沈亭之戰(3)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五十五章 威脅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袁紹的應對第二十二章 偷樑換柱第二百六十七章 攻打鄴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封王第七十四章 廢帝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二百五十二章 詐降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一百四十九章 轆轤車第九十九章 工具人劉虞第八章 取死之道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魎(二)第五章 四弟很忙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三十二章 清君側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五十四章 劍拔弩張第六十章 何進之死(二合一)第六十三章 荀攸與許褚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預防針第四十三章 曹操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六十五章 我預判了你預判了我的預判(二合一大章)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達倭奴國第四十四章 帝崩第三十八章 章武二年第七十七章 馬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三十七章 自古槍兵多.....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六十七章 攻打鄴城第七十八章 淮水之戰第三十一章 整裝待發第三十七章 放眼未來第一百九十四章 魚死網破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七十六章 界橋之戰第六十八章 上陣父子兵第四章 乃祖之風第五十七章 火燒曹營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六十九章 大漢上將軍討逆先鋒孫文臺第二十六章 奔馬第十章 主動示愛第一十七章 調兵遣將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五十三章 務政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二十八章 我回來了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四十四章 我也是有兄弟的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一章 唯一的光第一十四章 荊南叛亂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路可逃第一百九十九章 會獵於冀州第七十八章 舊時代的消散,新時代的開啓第五十六章 打潁川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六十二章 朝會第一十六章 世界級帝國的開始古無雙,國之功勳。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三十七章 放眼未來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
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三十九章 授天書第六十八章 三韓第四十五章 陶恭祖的野望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五十六章 剛而犯上第二章 反間計第四十二章 走馬豫州第一十三章 大幕濺起第十章 掌控輿論的優勢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六十八章 武課第四十八章 諡議第一十三章 大幕濺起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七十一章 沈亭之戰(3)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五十五章 威脅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袁紹的應對第二十二章 偷樑換柱第二百六十七章 攻打鄴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封王第七十四章 廢帝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二百五十二章 詐降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一百四十九章 轆轤車第九十九章 工具人劉虞第八章 取死之道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魎(二)第五章 四弟很忙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三十二章 清君側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五十四章 劍拔弩張第六十章 何進之死(二合一)第六十三章 荀攸與許褚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預防針第四十三章 曹操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六十五章 我預判了你預判了我的預判(二合一大章)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達倭奴國第四十四章 帝崩第三十八章 章武二年第七十七章 馬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三十七章 自古槍兵多.....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六十七章 攻打鄴城第七十八章 淮水之戰第三十一章 整裝待發第三十七章 放眼未來第一百九十四章 魚死網破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七十六章 界橋之戰第六十八章 上陣父子兵第四章 乃祖之風第五十七章 火燒曹營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六十九章 大漢上將軍討逆先鋒孫文臺第二十六章 奔馬第十章 主動示愛第一十七章 調兵遣將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五十三章 務政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二十八章 我回來了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四十四章 我也是有兄弟的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一章 唯一的光第一十四章 荊南叛亂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路可逃第一百九十九章 會獵於冀州第七十八章 舊時代的消散,新時代的開啓第五十六章 打潁川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六十二章 朝會第一十六章 世界級帝國的開始古無雙,國之功勳。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三十七章 放眼未來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