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祭祀

“三國之謀伐 ()”查找最新章節!

劉備本來打算第二天就啓程去兗州,不過陳暮還是將他勸下。

眼看就要過年了,新年時候就不要再去奔波勞累。

漢民族對於思想的情節尤爲重要,除夕、元旦、寒食是漢朝三大最重要的節日。

新年氣象,沒有鞭炮,沒有春聯,沒有餃子,也沒有什麼熱鬧氣氛。

今年不管是對於陳家村來說,還是對於整個大漢王朝來說,都是十分艱難的一年,戰亂頻繁,災禍不斷。

但生活總要過下去。

陳家村死在異地它鄉的村人近百,埋骨遠方,如果沒有家人祭奠,最終也不過是成爲孤魂野鬼而已。

不管是爲了現在還活着的人,亦或者爲了那些死去的人,人們都得振作起來。

除夕那天大早,在族老們的帶領下,村裡人就開始忙碌。

劉關張三人還躺在牀上呼呼大睡,就聽到嗩吶鑼鼓銅鉦齊鳴,吵得人睡不着覺。

“怎麼這麼吵啊。”

張飛睡眼惺忪地爬起來,看到劉備和關羽已經在穿衣服了,四弟陳暮並不在牀上。

四兄弟經常抵足而眠,這張牀也是兩張大牀並湊起來的,並不擁擠。

劉備套上換洗的長袍,對張飛說道:“翼德,四弟族中要祭祖,祭拜村中死去的亡魂,一起過去看看吧。”

“哦。”

張飛伸了個懶腰,又在牀上腦中一片空白地躺了一會兒,才從牀上爬起來。

三人穿戴整齊洗漱一番,出了堂屋站在院子往外觀看,就看到村裡數百人,比之平日裡的人還有多,家家戶戶都穿着素衣,站在祠堂門口,肅穆而立。

鑼鼓聲震天地響,正是寒冬臘月,雖然最近這幾日沒有下雪,北方的朔風依舊呼嘯而來,似是亡魂哭泣。

陳暮的母親方氏是個矮個子婦人,在大兒外出未歸,夫君被徵調服役的時候,瘦小的肩膀挑起了整個家的房樑,一邊養育子女,一邊做着繁重的農務,生活沒有壓垮她的脊樑。

一直注意自家情況的方氏遠遠地見劉關張從自家出來,一路小跑從祠堂方向趕回來,大聲招呼道:“三位大侄起來了,吵到你們了嗎?”

劉備連忙擺手:“伯母,我等剛好起來,並不覺得吵鬧。”

方氏熱情地招手:“那正是時候,準備開飯了,族老招呼三位貴客過去就坐。”

“去哪兒坐?”

“跟我來。”

方氏帶着他們往祠堂方向去。

陳家村別的建築都十分老舊,唯獨這祠堂常有人打掃翻修,保持得相當完整。

這是西漢時期陳家的祖先陳悝修的,前後三進出的大祠堂,光內部的廣場就佔地半畝,可以容納數百人同時祭拜。

漢朝的除夕是祭拜祖先的日子,蒲陰陳氏尤以陳家村的祠堂爲核心,散落各地鄉鎮的陳氏族人全都要回來,熙熙攘攘一千多人,將整個祠堂都擠滿,裡面站不住腳纔不得不站在屋外。

作爲一地國相,又是列侯的身份,劉備可謂是陳家村最大的貴客臨門。鄉有三老,陳家村的村長陳老太爺就是鄉老之一,年八十有二,在鄉里德高望重。

當方氏把劉關張帶過去的時候,老頭與數位族老在族人的攙扶下顫顫巍巍出來迎接。

“老大人安好。”

劉備趕忙迎過去,將老人攙扶住。

漢朝以孝治天下,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天子平民,遇到老人都要表達尊敬。

老頭抓着劉備的手笑呵呵地說道:“使君遠道而來,陳家村未能隆重接待,讓老夫羞愧難當。快快進來,請上座。”

祠堂內正廳擺滿了列祖列宗的靈位,

旁邊副廳則是宴席,擺滿了大大小小的桌案,村裡有輩分的長者坐於席間,中輩與晚輩則列於中席和末席,按照次序排列。

爲表示對郡守高官的尊敬,劉關張的座位在最上首,也就是主位,下方左右兩側分列了次席,再下面纔是族長族老等陪同人員坐的位置。

劉備註意到陳暮作爲晚輩只能坐在末席,便擺手說道:“今日這裡沒有使君,只有晚輩。我與子歸乃是刎頸之交,子歸之長輩便是我之長輩,還請老大人上坐,我與子歸同席便可。”

“這可如何使得。”

陳老太爺瞪大了眼睛,想拉住劉備。

劉備卻反而攙扶着老頭往主坐上去,半推半扶地笑道:“長者爲先,此乃敬老也。”

老頭七老八十,那裡拗得過劉備,被推上了主坐,只得坐下。

陳暮正坐在泱泱人堆裡,旁邊是自家老二陳志,父親陳青還躺在病牀上休養,女人是不準上席的,小妹和老孃就只能在外面站着吃飯。

雖然是陋習,但陳暮暫時也無力改變。因爲這不僅僅是在與陳家村的族規對抗,是在與整個漢朝天下的制度對抗。

男尊女卑自母系社會結束之後,就已經成爲了當代主流思想觀念。即便男女平等,也得等到新時代到來,女子能夠頂起半邊天的時候,纔有那個可能。

所以目前陳暮只能安於現狀,等待將來有一日革鼎山河,擁有改變一切力量的時候,再做新的計較。

陳暮垂着首,腦子裡正在想着下一步計劃,忽然覺得眼前一黑,三個壯漢將他團團圍住,摟着他的脖子,嘻嘻哈哈坐下。

“大哥二哥三哥怎麼坐這裡來了。”

陳暮翻起了白眼。

這兄弟三人就沒一個正經時候。

張飛攬着他的脖子,鋼針似的絡腮鬍蹭在他臉上,刺得挺疼,笑嘻嘻地道:“在上面坐着老不自在,還是跟四弟一起坐着舒坦。”

關羽撫須笑道:“正是如此。”

劉備摸了摸陳志的腦袋,吩咐道:“小弟,去拿酒來。”

陳志年輕有朝氣,受了皮外傷沒過幾天就活蹦亂跳,得了老大哥命令,歡快地回了句“得令”,蹦蹦跳跳地跑出去拿酒。

看着他輕快的模樣,四人哈哈大笑。

片刻後村裡的女人開始端上飯菜,一疊一疊的飯菜放在桌案上,沒有一個人動筷子。

直到所有的飯菜端上來,陳老太爺才站起來,舉着酒杯,環視一圈,用悠長的聲音輕唱:“成禮兮會鼓,傳芭兮代舞。祭我以族子魂魄兮,冥淩浹行而路途迢迢。此酒,敬我陳氏族人安魂入土,青山長眠!”

“敬我族人!”

所有人都站了起來,舉着酒杯,倒在地上。

老太爺又拿起第二杯,再次唱誦道:“哀哀祖先,生我劬勞。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瓶之罄矣,維罍之恥。此酒,敬我陳氏父母先祖,望列祖列宗護佑!讓我陳氏連綿昌盛,萬代不絕。”

“敬我先祖!”

陳家族人齊齊吶喊,第二杯又倒在地上。

老太爺取了第三杯,望向劉關張陳四人,大聲道:“我陳氏棲息蒲陰已有數百年,每日辛勤勞作,從不與它族結怨,也從不仗勢欺人,惹是生非。可縣令豪強欺我族人孱弱,欺我族戰士去爲國上疆場,要奪我祖地,佔我良田。幸賴祖宗庇佑,我陳家有麒麟兒陳暮,與結拜三位人中龍鳳爲兄長,趕走了豪強,殺死了縣令,爲我等報血海深仇。第三杯,敬我陳家麒麟子,敬三位人中之龍鳳!”

“敬陳家麒麟子,敬人中之龍鳳!”

陳家族人數百男子齊齊將酒杯對準了劉關張陳四人,端酒彎腰行禮,弄得四人受寵若驚,也連忙端酒回禮。

這一杯酒當然不是倒在地上,鞠躬行禮之後,衆人一口飲下,便敬酒結束。

老太爺將酒杯放下,揚手長聲道:“坐!”

族人們坐下,等老太爺開始動筷子,他們纔開始正式就餐。

全程沒有一個人說話,安安靜靜,只有咀嚼的聲音。

劉備頗爲羨慕,低聲對陳暮說道:“四弟家中族規嚴謹, 禮儀齊全,扶老攜幼,真是羨煞旁人。”

陳暮苦笑道:“這是先祖定下的陋習陋規,整得怪麻煩的,辛苦三位兄長了。”

關羽笑道:“這如何是陋習陋規,乃是合乎禮儀的人倫大道,古者《春秋》大義,禮者,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若無禮儀,又如何爲人?”

“要我說呀......”

張飛才起了個頭,就因爲嗓門太大而惹得旁人紛紛側目看過來,不由得縮了縮腦袋,對周圍人報以歉意的笑容。

沒辦法,哪怕他已經壓低了嗓子,但實力不允許呀,一說話就跟打雷似的,這種莊嚴肅穆的情況下,反而如洪鐘大呂,隨便發點動靜就能滿屋聽到。

四人便不再說話了,安靜吃飯。

廳堂裡除了碗筷和酒杯之聲,就連周圍人咀嚼食物的聲音都壓低了許多,讓人不得不細嚼慢嚥,不敢吃太快。

過了約四五分鐘,祠堂的大門忽然被人一腳踹開,聲音震動如雷,所有人都停下了碗筷側目看去。

“剛纔是誰在那敲鑼打鼓的,吵死個人了!”

數十名**衝了進來,耀武揚威,哪怕數百人看着他們,也絲毫不懼,惡狠狠地對衆人說道:“看什麼看,再看挖了你們狗眼,讓你們管事的出來,誰讓他敲鑼打鼓的。”

這些士兵都是張純派來監視劉關張陳的,本來這幾日一直相安無事,今早上陳氏祭祖,鑼鼓聲音震天,弄得這些人沒睡好,士兵們怨聲載道。

起牀氣加上新年都沒法過年,這些士兵一怒之下就穿戴好武器盔甲,跑上門來找茬鬧事。

第五十八章 呔,看法寶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第一百七十九章 斬文丑第八十章 土崩瓦解第五十五章 家庭與傳承(恭喜陳暮喜提兒子一個)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詐降第三十九章 呂布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四十九章 權謀第七十章 出兵第六十二章 四弟是真的狗第一十二章 母親第九十八章 平安縣城內的呂奉先第一十五章 陳暮之謀第二十八章 劉備來京第三十二章 仁義無雙劉玄德,忠孝二全陳子歸第一百九十九章 會獵於冀州請假條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夾第九十章 徐榮敗退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六十章 關中戰起第七十九章 對峙階段的鬥智鬥勇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七十章 孫曹劉一網打盡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四十一章 陳暮是我弟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八十六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一百零六章 大宋的智慧請假條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九章 陌上桑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八十七章 浮陽之戰(完)第二百零四章 圖謀界橋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會談第八十八章 一十五規劃(2)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二章 活着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五章 漢末羣雄之紅馬董仲穎第十章 天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第二章 孟德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六十二章 奇襲長安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三十二章 清君側第三十二章 酸棗會盟第三十章 出城死戰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第五十四章 鬥法第一百九十七章 張郃投降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五十五章 你埋伏我,我也埋伏你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二十八章 廣年對(4)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三十六章 學宮最後一天(4)第二十四章 襄陽城下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陳子歸第四十四章 我也是有兄弟的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會談第一百九十九章 會獵於冀州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一百七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八章 回京第二十章 南陽之戰(2)第四十七章 黃道大吉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進攻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二百零一章 誰能繼承大統?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二十一章 南陽之戰(3)第八十一章 在廣陵畫上一個圈第七十章 孫曹劉一網打盡第四十四章 曹操發動技能——奸雄第五十章 弔唁第七十四章 廢帝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
第五十八章 呔,看法寶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第一百七十九章 斬文丑第八十章 土崩瓦解第五十五章 家庭與傳承(恭喜陳暮喜提兒子一個)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詐降第三十九章 呂布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四十九章 權謀第七十章 出兵第六十二章 四弟是真的狗第一十二章 母親第九十八章 平安縣城內的呂奉先第一十五章 陳暮之謀第二十八章 劉備來京第三十二章 仁義無雙劉玄德,忠孝二全陳子歸第一百九十九章 會獵於冀州請假條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夾第九十章 徐榮敗退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六十章 關中戰起第七十九章 對峙階段的鬥智鬥勇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七十章 孫曹劉一網打盡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四十一章 陳暮是我弟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八十六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一百零六章 大宋的智慧請假條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九章 陌上桑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八十七章 浮陽之戰(完)第二百零四章 圖謀界橋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會談第八十八章 一十五規劃(2)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二章 活着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五章 漢末羣雄之紅馬董仲穎第十章 天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第二章 孟德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六十二章 奇襲長安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三十二章 清君側第三十二章 酸棗會盟第三十章 出城死戰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第五十四章 鬥法第一百九十七章 張郃投降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五十五章 你埋伏我,我也埋伏你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二十八章 廣年對(4)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八十章 平青州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三十六章 學宮最後一天(4)第二十四章 襄陽城下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陳子歸第四十四章 我也是有兄弟的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會談第一百九十九章 會獵於冀州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一百七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八章 回京第二十章 南陽之戰(2)第四十七章 黃道大吉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進攻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二百零一章 誰能繼承大統?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二十一章 南陽之戰(3)第八十一章 在廣陵畫上一個圈第七十章 孫曹劉一網打盡第四十四章 曹操發動技能——奸雄第五十章 弔唁第七十四章 廢帝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四十五章 遷都(感謝雲哥的盟主)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