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

在古代,木質柵欄其實已經是相當不錯的防禦工事。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塊厚20釐米的木板,不借用工具,想要打斷,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更何況柵欄還會用橫向的木板加固,即便是用錘子斧頭等工具,一時半會也難以破開,哪怕是破開,口子也一定不會很大。

所以當時行軍打仗時,駐紮營地基本都是以木質柵欄爲主,不存在任何鐵欄杆,也不可能出現圍牆之類的東西。

除非像曹操那樣,喜歡做長久戰爭的準備,在某個地方鑄造城池,以做數月乃至數年的打算。

但那也是到曹操後期,財大氣粗之後的事情。包括在官渡之戰的時候,曹操的營寨還是木質,因此高覽的營寨,自然也不會超出這個範疇。

木質柵欄很堅固,但它有個很大的弱點。那就是不能防火,營寨被火攻在東漢末年出現的次數簡直是多得數不清楚。

夷陵之戰和火燒烏巢就不用多說,包括火燒赤壁,其實也是因爲曹軍的船是木頭做的,不防火。

不過普通的木板想要儘快引燃也沒那麼容易,所以就需要大量的魚膏油脂。

高覽的營寨中的士兵已經全部出來佈防,在這個時候,營寨周圍居然出現了短時間的空檔,沒有人防守,沒有人能夠制止敵人,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遠處的火把大陣殺向營寨。

臧霸的大軍不僅帶着火把,還帶着燃料。除了魚膏油脂以外,還有不少燃燒瓶。水井坊遺址早就證明,從宋元時期開始,古人就已經學會蒸餾酒精。

而唐代也有記載四川一帶有名爲燒春的高度酒,陳暮只是把這一步提前了而已,利用玻璃製品製成燃燒瓶,焚燒時威力大增。

火把將燃燒瓶點燃,精挑細選的擲彈隊如蜂擁來到了高覽營寨之外,一瓶瓶燃燒瓶如雨點般往營寨裡砸。

有些落到了柵欄上,有些越過柵欄,落到了帳篷裡。

燃燒瓶可比火箭好用得多,火箭還有在半空中熄滅的風險,燃燒瓶因爲是酒精成分,風很難吹熄,上過初中化學課都知道,需要用酒精瓶蓋才能滅,可見它的殺傷力。

只是相比於火箭,燃燒瓶很費糧食。因此除了重要戰役以外,基本都是作爲軍備物資儲藏,甚至還偶爾得防着貪酒的士兵及將領盜取,儲存不多。

這一戰荀彧也是下了血本,將儲藏的四分之一燃燒瓶取出來,爲的就是給高覽一個教訓,同時也要向公孫瓚證明他們的決心。

大火幾乎是轟的一聲席捲開來,火勢蔓延得很快,頃刻間易燃的木板和營帳就燃燒起了熊熊烈焰。

特別還是在這種冬末春初時節,凌厲的北風呼嘯,從遠方西伯利亞刮來的寒風讓烈焰從營寨後方開始,向着前營迅速鋪開,滔天的烈焰點燃了半邊天空,唯一慶幸的是高覽讓馬延出陣迎敵,導致營寨內幾乎沒有守軍。

可這種事情前方苦戰的士兵又如何得知?

後方營寨被焚燬,一片大亂,導致前方苦戰的士兵頓時陷入軍心不穩的境地,士氣大跌。

高覽也急了,一邊讓馬延組織兵馬前去攻擊那幫放火的人,一邊下令讓自己身邊的兩萬兵馬開始往前壓,加上督戰隊、預備役,全部出動,想要穩定軍心,扳回局面。

“敵軍的營寨起火了,他們敗了!”

亂軍之中,公孫瓚注意到了遠處情形,精神一振,立即對周圍士卒大喊。

“他們大營起火了。”

“敵軍大敗。”

“殺啊!”

公孫瓚的幽州軍士氣大振,後方的田豫見此情形,立即命令城中擊鼓。

《荀子·議兵》:“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

在戰爭中,鳴金收兵,擊鼓猛攻,已是常識。鼓聲越密集,聲音越洪亮,代表着我方已經拿到了勝利,士兵可以繼續進攻。

只聽得戰場上喊殺聲震天,幽州軍一鼓作氣,竟然連高覽的前軍和中軍一股腦給推平。即便高覽親自上陣,也阻止不了潰敗之勢,兵馬四散奔逃,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大勢已去,回天乏術,無奈之下,高覽只能領本部人馬保護着辛評等人撤離,戰場上亂成一片,逃跑的,追殺的,一直到接近午夜時分,才總算停下。

通天的大火還在燃燒,臧霸擊敗了來救火的馬延部,領大軍與公孫瓚會合,留下人馬打掃戰場,一行人這纔回到城內,暫做休息。

回到浮陽城中,公孫瓚熱情地招待了臧霸荀攸太史慈黃忠等人,進入城中,飲宴慶祝。

公孫瓚坐在主位,左手下方依次是自己本部諸將,右手下方依次則是臧霸、荀攸、太史慈、黃忠四人。

嚴格來說,臧霸太史慈和黃忠都屬於將軍級別,甚至太史慈加入的時候比臧霸還要久,資歷和身份都要比臧霸高,按照排位來看,應當是太史慈坐在第一個纔對。

但臧霸有個臨時兼任個都督職務,所以他是主將。

這是因爲臧霸功勞多,太史慈早年被陳暮派出去幹髒活累活去了,不像臧霸跟着劉備,平黃巾,討董卓,戰王芬,打袁紹,屢立功勳。

因此資歷上太史慈老,但功勞臧霸更多,所以此地應該以臧霸爲主。

衆人分列而坐。

公孫瓚高興地舉起酒杯道:“諸位,今日一戰,我們迎頭痛擊,挫敗袁紹銳氣,當此慶祝!”

大家舉起酒杯,只是抿了一小口,這種燒酒可不能亂喝,一杯就燒胃。

喝了一口後,荀攸放下酒杯,拱手對公孫瓚道:“公孫將軍,今日雖然大敗袁紹先鋒,但我家明公還尚在河南,與袁術作戰,袁紹必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大舉進攻浮陽,將軍還得早做決斷纔是。”

公孫瓚沉吟道:“其實我很想趁着這個機會,立即北上回幽州。一邊平息鮮卑入侵之亂,一邊召集東胡各部,南下討伐袁紹。但如此的話,恐怕袁紹氣急敗壞,會對青州出手。”

“哦?”

荀攸意外地看了眼公孫瓚,沒想到他還挺講義氣。

不過他倒是知道,公孫瓚確實很想立即回幽州,他的基本盤是涿郡、上谷、漁陽、廣陽、右北平那一塊,與烏桓和東部鮮卑的地盤挨着。

南面是漢人區域,北面則是胡人居住區。現在中部鮮卑南下,攻打他所管轄的漢人區域,他能不急嗎?

只是一開始以爲公孫瓚是想趁着這個機會跑,卻是沒有料到他還在顧慮劉備。

確實還算講義氣。

荀攸心裡略微盤算了一下,瞅了眼臧霸。

臧霸心領神會,對公孫瓚說道:“將軍請放心,平原乃大河下游,河流衆多,我們以大河爲防線,袁紹必定過不來,此次將軍儘管北上,我們幫你拖住袁紹的步伐,等我家明公回來之後,再約定一同進攻袁紹事宜。”

“當真不需要我相助?”

公孫瓚詢問。

“將軍那邊的事情更加緊急,如果不盡快回幽州,恐胡人更加猖獗。”

臧霸認真說道:“此亦是爲了幽州百姓着想。”

公孫瓚的心裡倒是沒有百姓。

他這個人除了對平起平坐的兄弟還不錯以外,就連部下都不一定待他好,歷史上他就曾經在部下被圍困的時候,袖手旁觀,根本不願意救援。

不過有一句話沒說錯,那就是幽州現在的情況確實很緊急,鮮卑人南下,侵略他的地盤,後院起火,怎麼能不讓他憂心忡忡?

因此得到臧霸的確認之後,公孫瓚也點點頭:“好,既然如此,那我明日就領軍北上,此地就拜託給你們了。”

“必不負將軍所託。”

臧霸拱手一禮,又與荀攸對視一眼,暗中交換了意見。

他們青州軍的利益,就是得同時牽制住公孫瓚和袁紹,然後再慢慢圖謀冀州。

現在公孫瓚終於走了,至少從好的方向想,陳暮的計策算是完成了一半。

至於另外一半能不能完成,就得看天意了。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沒有人是十全十美,什麼都能料得到的。但至少朝着這個方向前進,自然不會有什麼錯誤。

而就在公孫瓚擊退高覽,準備北去的時候。

此時此刻,袁紹大軍還在南皮。

他雖然攻克了南皮,但畢竟帶着六萬大軍,得多番部署。不像公孫範那樣,被擊敗就只帶着數千殘兵敗退。

不過大軍本來就不是聚在一塊,按照袁紹的安排,除了前方追擊公孫範的兵馬以外,先鋒軍由鞠義率領,一萬人已經過了北皮城,往浮陽方向而去。

北皮城位於南皮城東北方約二十六公里,剛好處於浮陽與南皮中間偏南一些的位置,此地離浮陽只有一百里左右,差不多是四十多公里,快的話,鞠義的先鋒軍會在第二日傍晚就能抵達。

除此之外,還有文丑的前軍,兩萬人也馬上就要抵達北皮城。

整個從南皮到浮陽去的官道上,袁紹大軍幾乎排成了長龍,袁紹本人反倒要在第二日纔出發,第三日或者第四日纔到。

南皮在前幾日就攻破了,按照原計劃,由鞠義在城破之後,立即支援浮陽,然後文丑爲前軍陸續抵達,袁紹則打算前天出發往浮陽去。之所以多耽擱了兩日,是因爲清河國的問題。

徐榮領一萬人,順利擊破郭圖數萬大軍,打得郭圖淳于瓊狼狽不堪,順勢佔領了甘陵、東武城、廣川縣等地。

這些地方皆爲清河國腹地,北可攻打袁紹的後方,牽制袁紹主力,西可進攻魏郡,威脅袁紹的老巢。而且一路是廣闊的平原地區,敵人來去如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清剿。

一時間,袁紹勃然大怒,又驚又懼。

他沒有想到原本是在清河國設計埋伏,兩面南北包夾,結果居然被人分頭逐個擊破,反倒威脅起他的後方來,讓自己在前線都不得安寧。

“可惡,一羣廢物。”

南皮縣腹地之中,袁紹看到最新戰報,氣得將竹簡狠狠地摔在地上,怒從心頭起。

許攸撿過竹簡,掃了眼內容,裡面全是郭圖甩鍋的言論。

第一次界橋之戰失策後,郭圖就把鍋甩給了前面的眭元進和嚴敝,袁紹素來寵信郭圖,因此沒有多做計較,在一邊攻打南皮的同時,一邊增兵南下,讓郭圖和淳于瓊儘快把進入清河國的青州軍剿滅。

結果他這邊纔剛擊破南皮,清河國就又有敗仗。郭圖在界橋失利後,選擇在清水邊上佈防,嚴格控制住了幾個渡口,防止青州軍北上騷擾正在猛攻渤海的袁紹軍。

他之所以這麼選擇,是因爲徐榮設計的騎兵騷擾戰術太變態。

人家一萬大軍,其中三千輕騎兵,無腦放風箏騷擾,等到士兵們被騷擾得幾近崩潰的時候,剩餘七千兵馬再配合騎兵一起殺出來,普通兩三萬大軍,根本扛不住。

要知道,清河國的地形就是後世的臨清市、清河縣等地,這個地區的人應該都知道,此地就是一片廣袤的平原區,雖然不像草原那樣遼闊,可對於騎兵來說,同樣屬於一片坦途。

在平原上被騎兵放風箏,對於步兵來說,實在是太難受了。

郭圖不管是設伏,還是堅守,亦或者想用弓弩對付,都被徐榮識破,雙方打了數次戰鬥,都是大敗而歸。

爲此郭圖已經受到了袁紹幾次責備,淳于瓊甚至還被降了一級,從將軍變成了校尉。

最後實在沒有辦法,郭圖就只能利用河區佈防。

之前說過,清水在漢代並不是一條小河,水流量很大。

歷史上公孫瓚之所以要猛攻界橋,就是因爲界橋是騎兵能夠渡河的唯一途徑。

郭圖認爲青州軍強就強在有不少精銳騎兵,在平原上機動性太強,野外對敵步兵被人家騎射弄得快要崩潰。

那麼只要把界橋守住,再把其它渡口防住,騎兵過不來,自然能限制住青州軍。

這個計策確實可以。

但他卻忘記了青州軍因爲要利用黃河下游的大量支流做防區,所以造了很多船隻。

渡口被堵住了沒關係,清河橫穿整個清河國和渤海國,光清河國這一段,就足有170多公里縱長,只要有船隻,還怕你在河區防禦?

結果自然不用多說,青州軍於下游渡河,集結隊伍,將北岸的郭圖淳于瓊再次擊敗,北上佔領廣川,隱隱要威脅袁紹本部。

這怎麼能不讓袁紹生氣?

“明公息怒。”

還是劉惠站出來先說到:“青州多騎兵,且兵強馬壯,實力不容小覷,公則與仲簡難以招架,也是正常,現在我們當務之急,還是要消滅公孫瓚,不能讓青州軍拖累了腳步。”

袁紹怒道:“青州軍已經破了清河,都要打到我身後了,我如何能安得了心?”

劉惠笑道:“明公,這其實也不算壞事。”

“不算壞事?”

袁紹納悶。

劉惠就說到:“青州軍傾巢而動,攻打清河,至少他們難以跟公孫瓚聯合在一起。他們能拿下清河已經是極限,再北上,根本不可能威脅得了明公呀。”

“爲何?”

袁紹不解問道,都打到自己屁股後頭了,還不能威脅自己了?

劉惠繼續道:“明公想想,我們在魏郡還有大量兵馬,青州軍北上,明公只需要一道命令,則平原國危在旦夕。而青州軍西去,魏郡只需要守住各個城池,就能安然無恙。因而我們根本不需要擔心。”

荀攸的聲東擊西之策發揮了作用,青州軍大張旗鼓攻打清河國,所有人都以爲這是青州軍的主力,想要從清河國入手,來一招圍魏救趙。

可是袁紹只帶了十二萬人來進攻公孫瓚,他還有十萬人留守魏郡,分散在各個城池之中,應對洛陽和青州軍。

因此青州軍攻入清河國已經是極限,不可能再西去或者北上。

北上來偷袁紹屁股?

那魏郡的兵馬就東去,攻打平原國。

西去攻打魏郡,你幾萬人,人家十多萬,還是攻守戰, 你打得進去?

哪怕加上洛陽,都難以攻下魏郡。

所以這就是爲什麼要把劉備調走的原因,劉備帶走了一半青州軍和小半洛陽軍南下,這樣前線劉備的實力就大幅度削弱,沒有了攻打魏郡的能力。

袁紹就可以從容對付公孫瓚了。

至少現在從明面上看,雙方爾虞我詐,暗中交鋒,袁紹勝了不止一籌。

利用自己的“親兄弟”袁術,坑了袁術一把的同時,還調虎離山,把劉備的主力部隊調走,可謂是相當陰險。

但袁紹和劉惠絕對想不到,進攻清河國的根本不是青州軍主力,而是徐榮率領的一支偏師。

真正的主力,早就繞道渤海灣,從難以過去的海邊原始叢林去了浮陽。

聽了劉惠的話,袁紹深以爲然地點點頭:“不錯,青州軍絕對沒有能力北上。除非劉備現在就回來,不過也不能眼睜睜地看着青州軍在我清河國肆意妄爲。”

“明公可令一偏師佯攻平原,則必能調青州軍回師。”

劉惠最後給出了建議。

“我知道了。”

袁紹站起身,目光森然地看着東方,冷聲道:“高覽送交的文書說,已將浮陽團團圍住,公孫瓚絕對逃不掉。明日,我們就殺奔浮陽,必要公孫瓚滅亡於此。”

“唯!”

衆將士轟然應唯。

他們還不知道高覽已經被擊敗,一場更激烈的戰鬥,還在等待着他們。

《三國之謀伐》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搜小說小說網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搜小說!

喜歡三國之謀伐請大家收藏:()三國之謀伐搜小說更新速度最快。

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四十九章 曹操的應對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一十八章 天命在我第三十九章 授天書第六十八章 我帶你回家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九十八章 黃忠戰甘寧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二十一章 出使呂布第二十九章 邪魅一笑第一百七十五章 袁紹的應對第六十七章 自然課第八十章 用老張郃的計擊敗小張郃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五十九章 只要那個男人不在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三十七章 學宮最後一天(完)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宮第二百六十七章 攻打鄴城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五十二章 三戰三勝第二百六十二章 如何證明?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七十三章 亂世一鍋粥(1)第二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第二十九章 反攻長安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七十二章 長安亂第七章 巡視地方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五十一章 青州諸子家第七十八章 他回來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靈魂拷問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亂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個圈套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二百六十三章 交易第四十一章 呂布,我要你的命!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一百零四章 章武七年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三十七章 離別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七十八章 重甲對輕甲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一章 俺也一樣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征高句麗第七十三章 投石問路第三章 捨命拼殺第一百九十三章 絕望的張郃第七十三章 銍縣會盟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五十一章 分崩離析(新年快樂)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請假條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一百八十四章 體力消耗戰第十章 天子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十二章 朝議第十章 B計劃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達倭奴國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第一十一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八十二章 屠城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一十七章 荀攸第二十三章 長輩的快樂請假條。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義練兵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
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四十九章 曹操的應對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一十八章 天命在我第三十九章 授天書第六十八章 我帶你回家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九十八章 黃忠戰甘寧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二十一章 出使呂布第二十九章 邪魅一笑第一百七十五章 袁紹的應對第六十七章 自然課第八十章 用老張郃的計擊敗小張郃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五十九章 只要那個男人不在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三十七章 學宮最後一天(完)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宮第二百六十七章 攻打鄴城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五十二章 三戰三勝第二百六十二章 如何證明?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七十三章 亂世一鍋粥(1)第二十一章 父慈子孝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第二十九章 反攻長安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七十二章 長安亂第七章 巡視地方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五十一章 青州諸子家第七十八章 他回來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靈魂拷問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亂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個圈套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二百六十三章 交易第四十一章 呂布,我要你的命!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一百零四章 章武七年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三十七章 離別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七十八章 重甲對輕甲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一章 俺也一樣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征高句麗第七十三章 投石問路第三章 捨命拼殺第一百九十三章 絕望的張郃第七十三章 銍縣會盟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五十一章 分崩離析(新年快樂)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請假條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一百八十四章 體力消耗戰第十章 天子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十二章 朝議第十章 B計劃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達倭奴國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第一十一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八十六章 浮陽之戰(3)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八十二章 屠城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一十七章 荀攸第二十三章 長輩的快樂請假條。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義練兵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