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俺也一樣

涿郡涿縣。

張莊。

“關羽雖一介武夫,也頗知忠義二字,正所謂擇木之擒,得其良木,擇主之臣,得遇明主,關某平生之願足矣。從今之後,關某之命,既是劉兄之命。關某之軀,既是劉兄之軀。但憑驅使,絕無二心。”

“俺也一樣。”

“俺也一樣。”

“某誓與兄患難與共,終身相伴,生死相隨,不離不棄。”

“俺也一樣。”

“俺也一樣。”

“有渝此言,天人共戮之。”

“俺也一樣。”

“俺也一樣。”

陳暮面無表情,像是個沒有感情的復讀機器。

“大哥。”

“大哥。”

“大哥。”

關羽張飛陳暮相繼拱手喊道。

劉備熱淚盈眶,感動道:“二弟,三弟,四弟!”

四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異口同聲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說罷,四人哈哈大笑起來,一邊流着淚水一邊大笑,相擁喜極而泣。

“可惜外面大雨,天色也漸暗了,不然就去我的桃園,拜天地當場結義,那纔不枉我們四兄弟之情。”

張飛哈哈大笑,震得房樑上的灰簌簌地落。

劉備笑道:“三弟莫要心急,結義之事待天明雨歇再說也不遲,剛纔四弟的話令我撥雲見日,茅塞頓開,不若過來先坐,繼續聽他講完。”

四人坐下,陳暮道:“剛纔咱們說到大哥打算自己招募鄉勇,討賊安民,三哥要售賣家產,傾囊相助是不是?”

“正是。”

“此乃下下之選。”

“哦?爲何?”

劉備不解詢問。

他胸有大志,自然不願意屈膝於人,因此想自己組建軍隊,幹一番大事業。

剛好這次黃巾之亂,朝廷下令地方豪強可以自己組建軍隊,抗擊叛逆,只要立有軍功,皆可授予官職,而不需要舉孝廉。

對於劉備這樣連寒門都不算的落魄貴族來說,是一個天大的機會。因此劉備纔想響應朝廷號召,大幹一番拳腳。

陳暮卻笑着搖搖頭:“大哥,如今這局勢,您怎麼還看不明白?朝廷昏庸,天子賣官鬻爵。官場黑暗,官員腐敗猖獗。舉孝廉已經被世家大族壟斷,寒門平民上升通道十分艱難,如果不用金錢賄賂,幾乎不可能會被授予官職。”

劉備納悶道:“正因如此,我纔想組建鄉勇,立下軍功,開創一番事業。”

“問題在於,您沒有任何背景,朝廷沒有人爲您說話。同樣的一份功勞,到了那些世家子弟手裡,就是四百石的下縣縣令,甚至六百石的上縣縣令、議郎、郡丞、都候。到了您的手裡,頂多也就是被授予一個二百石的下縣縣尉,未來還有被革職遣散的風險,實在不是一條好的上進通道。”

陳暮回想起以前看過的怒鞭督郵這事,電視劇和三國演義都說是張飛乾的,實際上卻是劉備乾的。昭烈帝前期的脾氣暴躁得很,而且戰鬥力不弱,最少也是個一流戰將的水準,要不然也不會參與到關羽張飛呂布這種級別的戰鬥當中還能全身而退。

劉備想了想說道:“我平生之願望,就是希望可以治理一方土地,保境安民,讓百姓過得更好。並不奢求官職大小,就算是做個縣尉,只要百姓安居樂業,也不是不可。”

“但官做得越大,管理的地方也就越多,保護的百姓是不是也更多?品德高尚的人可以不嫌棄官職的大小,

但不能拋棄更多的百姓。大哥的品德優良,自然是對官職有多大無所謂,不過如果能當更大的官,庇護更多的百姓,是不是更好一些?這難道就不是大哥平生所願嗎?”

陳暮巧妙迴應。

這就是說話的藝術了。

很多人都說劉備假仁假義,但先不管他的仁義到底是不是真的,我們就當他是假仁假義,那麼他至少要保證做一些仁義的事情,從而來換取名聲。

所以只要揪住這一點不放,告訴他官做得越大,就能對更多的百姓服務,更能彰顯他的仁義,自然可以輕鬆說服他。

劉備的確被陳暮說得心悅誠服,點頭稱是:“四弟說得有道理,不愧爲曲逆候之後。”

陳暮笑了笑。

他穿越在了同名同姓人身上,繼承了前身記憶,讓他知道自己是曲逆候陳平的後代。

不過陳平的後代可不是什麼達官顯貴,而是市井平民,連寒門都不如。

在東漢時期寒門子弟是什麼?

是落魄貴族。

而且還不是像劉備這樣家裡窮得經常要族叔接濟的落魄貴族,而是有錢有官,卻沒有太高政治地位的落魄貴族。

比如劉備的祖父劉雄,當過六百石縣令,官位不大不小,可以稱爲寒門。但到了劉備這一代就不行了,因爲沒有官職,所以只能稱爲平民,再窮一點就是貧民。

曲逆候陳平的後代本來是世代的侯爵,門第顯赫,家世尊貴。但到了第四代犯事,被除爵,子孫貶爲平民,曲逆候這個爵位也徹底消失在歷史長河裡。

不過門第雖然不在,但子孫至少也繁衍下來。原來的陳暮就是曲逆候陳平的十三代世孫,根正苗紅。

在陳暮穿越過來,瞭解到目前的年代和情況之後,就開始爲自己做謀劃。

曲逆候之後勉強能算一個招牌。

考慮到亂世將至,自己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一沒有世家門閥的力量,二沒有萬人敵的沙場本領。要想安身立命,不出現隨時被人砍死的情況,就得找一個雄厚的靠山,保障自己的人生安全。

而且這個靠山還必須得硬,比如魏蜀吳這三個最後的贏家。

雖然也可以找個其他人,像袁紹,袁術這類,初期實力比較強大,藉助他們的力量,未來靠陳暮的遠見卓識,爲他們出謀劃策,幫他們翻盤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陳暮的出身決定了他必然不可能在這些門閥世家弟子面前站在高位,並且影響到他們的決定。

沮授田豐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他就得找個不歧視平民子弟的人當靠山,比如手下有郭嘉戲志才這樣平民出身,卻待他們極好的曹阿瞞。

不過老曹人在洛陽,從縣城到洛陽直線距離雖然不知道多少,但聽縣裡人說,走路的話得好幾個月,就算騎馬也得十天半月。一想到自己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在這亂世當中一路步行走幾個月去洛陽會是什麼下場,陳暮打消了去找老曹的念頭。

剩下的東吳就更不用考慮,那地方離幽州十萬八千里,走一年都未必能走到。

因此陳暮也就只有一個選擇——劉備。

如今的曲逆縣在東漢初就改名,名爲蒲陰,剛好蒲陰縣離涿縣只有100公里,離得近,兩天就到,而且官道寬闊,人來人往,有軍隊駐守。至少不用擔心走着走着,遇到山匪路霸,忽然人就沒了,在安全上要比去更遠的地方強得多。

至於怎麼找到劉備也簡單,找到張飛就行。

張飛文化水平雖然不高,只會一句“俺也一樣”,但爲人喜歡附庸風雅,家裡又有錢,正在招西席先生。聽說陳暮是陳平之後,家裡藏着陳平留下的很多書籍,學識淵博,才高八斗,不由大喜,就把陳暮留了下來。

這一兩個月來,陳暮和張飛相談甚歡,關係非常好。這次張飛在街上偶遇關羽劉備,三人不打不相識,眼看天色漸暗,要下起瓢潑大雨,就喊他們來自己家裡,一起喝酒暢談。

又多了兩個興趣相投的人,張飛自然得把陳暮叫出來做陪,結果大家越聊越開心,越聊越興奮,擇日不如撞日之下,當場結拜爲兄弟。

這就是爲什麼桃園三結義,本來應該是猛男三兄弟的相遇,會混入一個奇怪的文弱書生的緣故。

而現在,就是陳暮爲自己的結拜大哥劉備劉玄德做謀劃的時候。

“大哥,自己招募士兵,不僅要出很多錢財,而且撈不到太多功勞,實非良策。所以要想完成大哥的願望,成爲一方大員,保衛地方百姓,就得尋求一個靠山。”

陳暮緩緩說道:“有了靠山,你的功勞就會被承認。有了靠山,就不用擔心將來面臨被遣散的風險,才能立足於朝堂,有一處根基。”

劉備爲難道:“可是我並不認識什麼大官。”

“怎麼沒有?”

陳暮微微一笑:“您的老師盧植就不錯。”

“師君?”

劉備納悶道:“師君在校勘儒學經典,我去找他,恐怕也幫不上什麼忙吧。”

“呵呵。”

陳暮搖搖頭:“如今天下大亂,朝廷必然會派兵清剿黃巾,朝堂之上可爲大將者不多, 段熲皇甫規等人前幾年纔去世,張溫喬玄等人太老了,張懿守幷州劉虞鎮幽州,都不能輕動,耿鄙傅燮蓋勳等人資歷又不夠。剩下能領軍資歷又夠的,也就只有皇甫嵩、盧植、朱儁等寥寥幾人,所以我猜測您的老師盧植必然在這其中。”

古代交通不便,如果是不太重要的信息,有時候得好幾個月才能傳遞出去。

如今才中平元年三月,上個月黃巾纔剛剛起義,朝廷於三月初,也就是十多天前纔派皇甫嵩、盧植、朱儁領軍討伐,消息當然沒有傳到幽州這邊來。

“如果真的是師君的話,我自然願意追隨他殺敵建功,就怕......”

劉備遲疑,他怕陳暮判斷有誤,白耽誤工夫。

陳暮當然知道他的顧慮,分析道:“就算朝廷沒有啓用盧植也無妨,如今黃巾軍的主力都在穎川、鉅鹿一帶,特別是鉅鹿,是匪首張角的老窩。涿郡這邊的黃巾軍只是小股勢力,不足爲懼,就算全剿滅也立不了多大功勞,去鉅鹿的話,就有機會立更大的功勞。”

“這......”

劉備看向關羽和張飛。

關羽還沒有說話,張飛就急吼吼地道:“哎呀大哥,你還猶豫什麼。四弟說得對啊,涿郡才幾個賊人?全抓了還不夠俺老張塞牙縫的,咱們就招兵買馬,殺向鉅鹿,把張角老兒活捉了,立下這潑天大功,皇帝還不高興地給您封侯?”

“我看可以。”

關羽撫着長鬚,點點頭。

“好。”

劉備當時就拍了桌子,激動道:“那就去鉅鹿!”

第三十九章 授天書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五十三章 務政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榮回遼東第六章 呂布的處境第一百六十八章 聊城之戰第八十二章 計中計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武一十二年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達倭奴國第四十九章 洛陽大火第七章 內政改制第一百九十九章 會獵於冀州第一百零一章 取漢中第九十九章 二聲巨響第五十三章 曹操的立場請假條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二百二十五章 戰術佈置請假條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債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榮回遼東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聚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七十三章 洛陽第七十三章 洛陽第三十一章 暗處交鋒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一百八十章 姓的智慧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一百三十四章 雛鷹起飛第二百五十二章 詐降第五十二章 三戰三勝第八十四章 計中計中計中計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六十九章 黃漢升連衝五陣第六十章 何進之死(二合一)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對蒼穹(新年快樂)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四章 運籌帷幄,決勝裡之外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第一章 俺也一樣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陽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七十九章 奪冀州的第二步戰略古無雙,國之功勳。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義練兵第十章 收斂屍體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八十八章 林裡捉婿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四十六章 各自戰略第五十一章 二戰管亥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陳子歸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陳子歸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三十六章 雞澤設伏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三十六章 劉焉進宮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六十六章 張遼高順歸屬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一百七十八章 羛陽截擊第八十一章 在廣陵畫上一個圈第四十六章 各自戰略第八十三章 斷其一臂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權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宮第七十六章 三股勢力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六十八章 我帶你回家第二百七十章 劉協的心思第九章 規劃第九十六章 開戰!第一十九章 徐晃請假條第一十三章 二桃殺三士第六十章 孫策
第三十九章 授天書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五十三章 務政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榮回遼東第六章 呂布的處境第一百六十八章 聊城之戰第八十二章 計中計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武一十二年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達倭奴國第四十九章 洛陽大火第七章 內政改制第一百九十九章 會獵於冀州第一百零一章 取漢中第九十九章 二聲巨響第五十三章 曹操的立場請假條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二百二十五章 戰術佈置請假條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債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榮回遼東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聚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七十三章 洛陽第七十三章 洛陽第三十一章 暗處交鋒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一百八十章 姓的智慧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一百三十四章 雛鷹起飛第二百五十二章 詐降第五十二章 三戰三勝第八十四章 計中計中計中計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六十九章 黃漢升連衝五陣第六十章 何進之死(二合一)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對蒼穹(新年快樂)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四章 運籌帷幄,決勝裡之外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第一章 俺也一樣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陽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七十九章 奪冀州的第二步戰略古無雙,國之功勳。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義練兵第十章 收斂屍體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八十八章 林裡捉婿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四十六章 各自戰略第五十一章 二戰管亥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陳子歸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陳子歸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三十六章 雞澤設伏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三十六章 劉焉進宮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六十六章 張遼高順歸屬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一百七十八章 羛陽截擊第八十一章 在廣陵畫上一個圈第四十六章 各自戰略第八十三章 斷其一臂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權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宮第七十六章 三股勢力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六十八章 我帶你回家第二百七十章 劉協的心思第九章 規劃第九十六章 開戰!第一十九章 徐晃請假條第一十三章 二桃殺三士第六十章 孫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