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一吼之威

“咳咳。”

劉備咳嗽一聲,面色自如道:“四弟不妨說說,看與我想的是否有出入。”

陳暮沉吟道:“我暫時想到的只有上中下三策,上策攻心,取反間計,派人去洛陽,賄賂宦官,散佈謠言,捏造盧將軍畏戰不前,擁兵自重。天子多疑,就算沒有實質證據,肯定也會替換主將,如果換個能力平庸的主將來,就可以輕鬆擊敗。”

歷史上盧植就是這麼被替換的,不過卻不是中了張角的反間計,而是被自己人捅了一刀。因爲北方戰事僵持,漢靈帝就派宦官左豐去看看情況。結果左豐找盧植索要賄賂,被盧植拒絕,回去後就說盧植壞話,導致盧植圍攻廣宗的計策失敗,換上來的董卓又不給力,反倒被黃巾擊敗。

這件事情的後果是讓翼州黃巾主力得到了保存,雖然皇甫嵩騰出手來帶兵北上,將翼州黃巾撲滅。但實際上是因爲張角此時已經病死,黃巾軍沒有了主心骨,各自爲戰。皇甫嵩也只是擊潰了張樑和張寶而已,其他黃巾軍則四散而逃,並沒有被全部殲滅。

後來的黑山軍,白波軍,以及青州翼州兩地一度多達百萬的餘部,就是這個時候誕生出來的。

而這些黃巾殘部的結局大家也都知道,便宜了曹操,在青州黃巾迅猛發展的時候,濟北相鮑信引狼入室,把自己弄死的同時,讓曹操收編了這些殘存的黃巾餘部,爲曹操早期的軍事力量奠定基礎,纔有了老曹統一北方,稱霸中原的實力。

不過劉備並不清楚天子爲人,只是聽說有些荒唐,但再怎麼荒唐,臨陣換將那麼大的忌諱,傻子都不會犯吧。不由有些狐疑,問道:“天子雖行事詭譎,但陣前換將乃是大忌,應該不止於此吧。”

“呵呵。”

陳暮只是笑笑,也沒打算跟劉備辯駁,只是說道:“此計本來就是沒有本錢的買賣,無非就是消耗一些金錢而已,黃巾軍燒殺搶掠,花的也不是屬於自己的錢財,拿來賄賂並不心疼。成了就一本萬利,失敗了也無所謂,因此我才定爲上策,並不是說它一定就會行得通。”

“原來如此。”

劉備點點頭,說道:“那中策呢?”

“中策圍城,我看輿圖上標註廣平依洺水而建。洺水上游是滏水和大陸澤,之前我見滏水正是春汛之際,水流兇猛,可見洺水此時的水勢跟滏水一樣波濤浩瀚。我若是張角,便在洺水上游修築堤壩,蓄水建池,待盧將軍攻城之際,假意敗退,撤出城中,等盧將軍攻入城內,便立即引河水灌入,水淹三軍。等水勢過後,趁着北軍立足未穩,再盡起伏兵,反殺入城內,則可一戰定乾坤。”

說到最後一句話,陳暮伸手虛握,語氣自信,似乎一切事物已盡在彀中。

劉備聽得一身冷汗,他本是幽州人,離翼州不遠,曾經也來鉅鹿遊學過,自然知道附近有哪些湖泊河流,城市跟河流之間的關係。

廣平依靠洺水建立,上游就是大陸澤,在漳河對岸不遠的曲周還有一條滏水,水系雖不像南方那樣錯綜複雜,卻勝在城市依河而建,護城河就連着洺河河水。若想用水淹這條毒計,還真不困難。

如果黃巾軍按這條計策行事,恐怕師君要危險了。

不行,必須得跟師君提一下才行。

劉備幾欲想調轉馬頭回去,不過忽然又想到現在局勢還不算糟糕,到了廣平城下再提也不遲,這才止住念頭,心有慼慼道:“此計的確兇險,等到了廣平城下,

我得立即告訴師君,小心張角軍水攻之策。”

陳暮笑道:“其實大哥也不用如此心慌,張角出身微末,手下都是大字都不識幾個的貧民,身邊沒有一個謀略之士,我猜測他頂多用下策,絕不會想到這一點。”

“下策又是什麼?”劉備又問。

“下策守城,廣平城小,守軍應該不會太多。但好處就是利用洺水做護城河,易守難攻,慢慢跟我軍耗就是。”

陳暮搖搖頭:“這是個笨辦法,不過卻勉強能用,我軍畢竟人少,以三萬人馬想圍困一座縣城難免有疏漏之處。只要張角不傻,利用洺水運送物資和兵力,跟我們打消耗戰,勝負則只能在五五之間,難以預料到最終結果。”

以歷史的角度來看,盧植這次出兵算是失敗了。並且他的繼任者董卓也兵敗下曲,沒有把翼州黃巾徹底撲滅。但並不是說黃巾軍不能打敗,因爲張角馬上就要病死,只要耗到那個時候,什麼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朝廷會不會給盧植耗的機會。

不過這都跟陳暮沒什麼關係,他要做的就是如果亂中取勝,用一切手段保證劉備軍在這次事件當中壯大起來,至於盧植會不會被撤職,這次出征會不會失敗,陳暮並不關心。

劉備感嘆道:“四弟之謀,當真是驚天地鬼神,幸好你是我四弟,若是張角身邊的謀士,我大漢天下恐怕危如累卵。”

陳暮說道:“大哥不也算到了嗎?難道大哥跟我想的計策並不一致?”

“這.....這個......有些許差異,大體方向不變。”

劉備吱吱唔唔,隨口糊弄過去,轉移話題道:“你瞧那邊的山坳漫山野花開放,長勢極美。”

陳暮笑了笑,沒有刨根問底給劉備難堪,轉頭看向遠處風景。

他們已經從邯鄲出發走了一個多時辰,準備走西北易陽,沿途雖然也有山嶺,但基本都是百丈高的小山,山勢並不茂密,就是道路兩旁林木較多,村莊和農田已經極少。

之前說過,這個時代的人口聚集一般都在城市附近,離開城市大概二三十里範圍,就開始變得荒無人煙,一路荒山野嶺,來往行人寥若晨星。

等先鋒軍走過往曲樑去的岔路口,陳暮看到前方三岔路口林木森森,幾個草棚茶攤空無一人,地上還有血跡。

古時路途不便,交通不發達,縣城與縣城之間往往相隔百里甚至數百里,如果沒有馬匹,光靠腳走的話,走上好幾天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在各處交通要道的岔口一般都有小販經營店鋪,給南來北往的行人提供食宿。

劉備看到這一幕,嘆息道:“可憐這亂世,此地商人何其無辜,卻是爲賊人所害了。”

陳暮盯着地上看了一會兒,忽然搖搖頭:“小心有埋伏。”

“怎麼了?”

劉備握緊了手中的劍。

關羽頓時警惕起來,張飛四下觀望,低聲道:“四弟,人在何處?”

“這林中可能藏有賊人,不過就是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勇氣動手。”陳暮望向不遠處的樹林。

地上光有血跡卻不見屍體,而且還有車轍印深入林中,道路旁的雜草蓬蒿都被壓彎,種種跡象說明樹林中有埋伏。

不過這樹林並不茂密,可以藏的人並不多,頂天了四五千人,陳暮推測應該不是張角派來的伏兵,要麼是附近小股黃巾部隊,要麼是趁火打劫的其它反抗軍勢力。

事實上陳暮推測的不錯,這股勢力是易陽縣西面武安縣羅市的一股起義軍,說是起義軍,其實就是一羣渾水摸魚之輩。

黃巾起義後,除了黃巾軍以外,天下到處都有叛亂,大大小小的勢力多達上百股,大的兩三萬人,小的也有三四千。

武安這羣人的頭目何良本爲羅市遊俠,四處結交豪傑,上個月天下大亂,何良揭竿而起,打着黃巾軍的名號攻擊縣城,燒殺搶掠,一時風頭無量。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何良怎麼也沒想到他纔剛把武安縣城攻破,還沒享受幾天,就被朝廷的援軍打敗。本來聚衆上萬人,現在只剩下三四千人,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向東面逃跑,準備去投奔廣平的張角。

但何良搶到的金銀財寶全部丟棄在了武安,現在身無長物,擔心去了黃巾軍因爲沒有獻上錢財而不受重用,因此何良幾日來都心情不是很好。

在路過永年鄉時,何良手下一個鄧家逃奴獻計,他說邯鄲鉅富鄧家與靈丘鉅富田家每月都有大筆生意來往。田家會從北方購置馬匹牛羊賣給鄧家,鄧家則會準備鐵器糧食給予田家,雙方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關係。

現在年月不算太平,這筆交易很有可能暫時取消。但他知道邯鄲城外幾個鄉的土地都是鄧家財產,有大批糧食存放在那邊,雖然沒有那麼多金銀財寶,但帶上這批糧食,也是一筆保障。

到時候就算黃巾軍沒有接納他們,有這筆糧食在,亦能招兵買馬,再次聚衆起人馬,另圖大事。

這個計策立即被何良採納,攻擊了永年等幾個鄉鎮,搶奪到了這批糧食。

結果何良駕駛着趕糧草的牛車馬車還沒等易陽境內,正在路邊休整,就有探子回報,說是南面的邯鄲方向來了朝廷正規軍。

聽到這個消息,嚇得何良急急忙忙帶人把東西藏入樹林中。

林子裡,何良等人大氣都不敢喘。

雖然對方的人數跟自己這邊差不多,而且自己這方還是隱藏在林子裡,但前些日子被朝廷擊敗的心理陰影還在,何良哪裡敢主動攻擊,只求對方沒有發現自己,儘快離開。

然而越怕什麼就來什麼,何良看到,待官兵走到岔路口附近,有一豹頭環眼的壯漢,驟然看向林子,似乎察覺到了什麼,猛地怒吼道:“何方鼠輩,滾出來!”

轟隆隆!

何良只覺得似有雷音貫耳,耳朵轟鳴聲作響,震得頭暈眼花,幾欲昏厥。

一聲之威,何以至此?

第八十九章 一碰就碎第八章 我們是兄弟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九十章 狼狽逃竄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六十章 孫策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一百四十八章 偏師攻兗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陽第九十三章 絕望的鞠義第一百八十章 姓的智慧第六十一章 洛陽亂第三十一章 暗處交鋒第六十四章 把曹操往南逼第一百三十四章 雛鷹起飛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第一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七十八章 他回來了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四十七章 答應聯盟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戲亭,關雲長萬軍衝陣第二章 營寨鏖戰第六十四章 張讓之死請假條第五十六章 打潁川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六十九章 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十章 掌控輿論的優勢第九章 羅市賊第三十二章 關羽的眼鏡第十章 收斂屍體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六章 馬鈞第二十三章 長輩的快樂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誘餌第一十五章 陳暮之謀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五十三章 厚臉皮的袁術第三十一章 整裝待發第七十八章 官軍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雲梯第八十二章 屠城第八十九章 一碰就碎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七十三章 銍縣會盟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六十三章 折磨之王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諸侯響應號召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八十章 倉庫第七十二章 沈亭之戰(完)第四章 推諉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七章 定徐州(2)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戰(1)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八十八章 林裡捉婿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一百八十八章 崩潰第三十三章 此間涼第一十一章 茶藝第二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四十四章 帝崩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四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駕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戰略與郭圖的神助攻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三十四章 孫堅兵敗第一章 秋風起,思子歸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一十五章 陳暮之謀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擊袁尚第二十章 新的佈局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三十九章 授天書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擊袁尚第七十二章 長安亂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陽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二百七十一章 鄴城之戰第一百二十章 開關一按,便是半個盛漢第一十二章 滅爸
第八十九章 一碰就碎第八章 我們是兄弟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九十章 狼狽逃竄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六十章 孫策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一百四十八章 偏師攻兗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陽第九十三章 絕望的鞠義第一百八十章 姓的智慧第六十一章 洛陽亂第三十一章 暗處交鋒第六十四章 把曹操往南逼第一百三十四章 雛鷹起飛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二百五十九章 構築防線第一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七十八章 他回來了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四十七章 答應聯盟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戲亭,關雲長萬軍衝陣第二章 營寨鏖戰第六十四章 張讓之死請假條第五十六章 打潁川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六十九章 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十章 掌控輿論的優勢第九章 羅市賊第三十二章 關羽的眼鏡第十章 收斂屍體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六章 馬鈞第二十三章 長輩的快樂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誘餌第一十五章 陳暮之謀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五十三章 厚臉皮的袁術第三十一章 整裝待發第七十八章 官軍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雲梯第八十二章 屠城第八十九章 一碰就碎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七十三章 銍縣會盟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六十三章 折磨之王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諸侯響應號召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八十章 倉庫第七十二章 沈亭之戰(完)第四章 推諉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七章 定徐州(2)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戰(1)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八十八章 林裡捉婿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一百八十八章 崩潰第三十三章 此間涼第一十一章 茶藝第二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四十四章 帝崩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四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駕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戰略與郭圖的神助攻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三十四章 孫堅兵敗第一章 秋風起,思子歸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一十五章 陳暮之謀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擊袁尚第二十章 新的佈局第五章 善與惡的抉擇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三十九章 授天書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擊袁尚第七十二章 長安亂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陽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二百七十一章 鄴城之戰第一百二十章 開關一按,便是半個盛漢第一十二章 滅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