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黃氏搬家

於是劉範拍板了,就讓劉誕出任錦衣衛的指揮使,領導錦衣衛開展情報活動。但劉誕還在江夏竟陵縣,陪在母親黃氏身旁。劉範也很想念黃氏,於是索性請黃氏和劉誕、劉瑁、劉璋一起從江夏搬到涼州姑臧城來住,這樣既可以讓劉誕接手錦衣衛,也方便了劉範奉養黃氏、敦促劉瑁和劉璋。

接到劉範的信,黃氏和她的三個兒子都很高興,都決定動身前往涼州,投奔劉範。劉範在信中說過,他又納了四個小妾(就是甄脫、糜貞、馬雲鷺、貂蟬),並且其中的兩位已經有了身孕,黃氏知道後,十分激動,這意味着老劉家成功地開枝散葉了。劉範知道,漢代的婚嫁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就是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他納甄脫、糜貞、任紅昌、馬雲鷺四女爲妾室,按照慣例來講都算是非法結婚,因爲黃氏和劉焉都不曾知曉,只有讓黃氏接納了她們,這纔算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中國古代,小妾的地位就處在大婦和女僕之間,十分尷尬,既是大婦的備胎,也可以一着不慎被貶爲女僕,這不僅取決於她們的丈夫,也取決於父母和家裡正室的意見。尤其在女性地位比較高的東漢,人們家中的母親和正室的地位穩固如山。比如說,如果黃氏和蔡琰,只要有一個人不同意劉範納妾,那劉範多半要放棄納妾。歷史上也有很多這樣的案例,比如《孔雀東南飛》中悽美的愛情故事,府吏的母親討厭府吏的妻子,即使府吏與其妻子有多麼恩愛,最後府吏還是被迫把妻子給休掉了。正室的地位,尤其是在漢朝,幾乎和其丈夫的地位相差無幾,如果正室是個妒婦,那她丈夫就別想靠近其他小妾。

所以,劉範不僅是邀請劉誕來涼州,更要黃氏來涼州,也好給甄脫、糜貞、馬雲鷺、任紅昌她們一個名分。但劉範出於不刺激黃氏,就沒有在信中提及他將要派給劉誕的任務。如果黃氏知道劉範要讓劉誕出任錦衣衛的指揮使,那黃氏一定會極力反對。劉範考慮的是,等劉家除了父親劉焉之外都進了涼州定居,劉誕和黃氏也來到了涼州,那就有利於造成既定事實,就算黃氏不同意,但已經沒有退路的她最終也多半會默許的。

但劉家的基業以及劉範取得的張角的寶藏都扎堆在江夏竟陵縣,要想讓整個劉家都搬到離竟陵有千里之遙的涼州來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黃氏經過嚴謹細緻的考慮之後,決定保留下劉家的大部分基業,並拜託和劉家親如一家的黃家,也就是黃氏的孃家,讓黃家幫忙照顧劉家的基業;而黃氏則帶着劉範的三個弟弟和劉範的寶藏前往涼州。包括土地、大部分奴僕、家宅等,劉家都暫時交給黃家幫忙打理。

八月下旬,黃氏率領着她的三個兒子走上了通往涼州的道路。劉範又怕有居心不軌的人對黃氏一行人下手,特意派遣典韋帶着三千虎衛軍前去保護。劉範知道,讓黃氏、劉誕、劉瑁、劉璋進入涼州這一舉動,就是向外界釋放了一個再鮮明不過的信號了。劉範的親人,除了劉焉還在雒陽任職之外,全都從分封給宗親爵位和封地的竟陵縣離開,聚集到劉範的身邊,這就代表着劉範已經把涼州看成自己的地盤了,或者說涼州已經是劉範的地盤了。

要是朝廷知道了,肯定會懷疑劉範有準備要舉兵造反的嫌疑。因爲在中國古代,古人都沒有安全感,而且統治者們都過分強調君王心術,所以君主和外派的文臣武將之間形成了這麼一個不成文的潛規則,如若君王派遣一位文臣或者武將遠離君王的手掌心,那麼文臣或武將就必須把自己的家人大多數都留在首都。君王們認爲,家人是文臣和武將最重要的羈絆,如若他們敢在外地造反,或者背叛君王,那君王還可以殺掉他們的家人。爲了家人的安全,被外派的文臣或武將是不可能背叛君王的。

比如,西漢時,蘇武被派爲使節,出使匈奴,結果蘇武被他的豬隊友坑害了,被匈奴單于扣押下來,並流放到北海即貝加爾湖那裡放羊。北海離漢國太遠了,消息閉塞,加之後來匈奴又因此和漢國斷交,所以漢武帝以爲蘇武不回來了,一定是背叛了他,於是漢武帝痛下殺手,殺了蘇武的全家。後來,蘇武被放回來時,只有他的妹妹還活着。

看似不過一次普通的親人團聚,其實暗藏着玄機,可能劉範一着不慎,朝廷對他的態度就會急劇惡化。雖然知道這一舉動實在玩火,是在挑戰朝廷的底線,但劉範也不得不這麼做,因爲遲早劉範的家人都要進入涼州的,如若等到實力變強再請求黃氏搬家進涼州,那朝廷會更敏感。現在劉範的實力還相對來說比較弱小,朝廷或許還會沒那麼在意。

而且朝廷多半也不敢阻撓黃氏搬家,不僅因爲劉範還受漢靈帝的信任,更因爲經過上次改革的風波之後,使天下人對劉範在涼州的分量有了充分而新的認識。在朝堂上,不僅是何進和他的黨羽之臣,還是其他的正直無私的清流派朝臣,還是牆頭草朝臣,心中都默許了劉範在涼州的地位。漢靈帝也知道,涼州太窮了,比交州和幷州還窮,如果不用劉範在涼州“搜刮民脂民膏”的話,那他就無法繼續修建供他享受生活的宮闕了。

果然不出劉範所料,黃氏在竟陵縣準備搬家的時候,竟陵縣令、江夏太守、荊州刺史都向朝廷秘密通報了這件事,但朝廷議論了幾下,也就沒了下文;身爲劉焉劉範父子的死對頭,何進也沒有反對,並命令那些相關官員不要阻撓黃氏搬家。

因爲袁紹和袁術給何進分析,說之所以劉範要讓黃氏搬家進涼州,這是因爲劉範開始把涼州視爲自己的地盤了。只要劉範的勢力都從東州窩進了涼州那個鬼地方,那劉範對東州、對朝廷的影響力就會大幅下降;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劉範不再對朝廷感興趣了。劉範一從朝廷上離開,就會留下一個權力缺口,正好有利於何進擴張勢力。何進聽了袁家兩兄弟的分析,覺得十分有道理;他最得力的謀士鄭泰也沒有反對;曹操也不反對袁家兄弟的提議,但越來越認爲劉範有舉兵造反的嫌疑……

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戰略第四百一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三百二十章 後代取名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食其果第二百九十章 倉皇失措第八百八十八章 青隼傳書第一百九十一章 重騎之弊第五百六十九章 亂成一團第九十章 打定主意第一百三十七章 羌氐改革第三百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七百九十章 羅馬帝國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險第一百九十三章 比賽結束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問政第八百四十五章 破陣破陣第六百七十三章 絕望逃亡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五百八十一章 誅殺宦官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戰啓第四百一十三章 南北無戰第八百七十一章 錢幣錢莊第二十二章 賊窩尋寶第一百七十二章 駟馬難追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二百八十六章 主意已定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封貶抑第八十五章 忠奸不分第六百四十一章 鼓舞士氣第八百四十章 軍團裝備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暴走第六百七十七章 推算援軍第四百零五章 無可避免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一百七十章 黃氏教媳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涼邸報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允智算第三百六十五章 決絕果斷第五百七十一章 臨幸南門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政之行(上)第六百五十一章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城書院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二百七十八章 獄中之會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三百三十七章 權衡利弊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威逼第三十五章 故技重施第三十二章 大賊屈服第三百三十六章 欒提羌渠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二章 新的征程第三百六十五章 決絕果斷第二百五十二章 誓師大會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八百五十章 戰象出擊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法之爭第八百四十二章 迷惑拖延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七百七十章 大戰告停第七十七章 訓練成果第五百零一章 迂迴包抄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聲驢叫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七百四十五章 爭取之心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七百零六章 酩酊大醉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涼州改革續第五百四十九章 敵我難辨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力表演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一百四十八章 問政於野第六百一十六章 少女幻夢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下大同第六百二十六章 親探虛實第七百六十六章 頂級神射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二百三十七章 童言無忌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鄭大捷第四百六十三章 救援之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三十六章 天下無賊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七百零八章 大怒未休第三百零七章 人質交接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法之爭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
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戰略第四百一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三百二十章 後代取名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食其果第二百九十章 倉皇失措第八百八十八章 青隼傳書第一百九十一章 重騎之弊第五百六十九章 亂成一團第九十章 打定主意第一百三十七章 羌氐改革第三百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七百九十章 羅馬帝國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險第一百九十三章 比賽結束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問政第八百四十五章 破陣破陣第六百七十三章 絕望逃亡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五百八十一章 誅殺宦官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戰啓第四百一十三章 南北無戰第八百七十一章 錢幣錢莊第二十二章 賊窩尋寶第一百七十二章 駟馬難追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二百八十六章 主意已定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封貶抑第八十五章 忠奸不分第六百四十一章 鼓舞士氣第八百四十章 軍團裝備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暴走第六百七十七章 推算援軍第四百零五章 無可避免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一百七十章 黃氏教媳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涼邸報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允智算第三百六十五章 決絕果斷第五百七十一章 臨幸南門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政之行(上)第六百五十一章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城書院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二百七十八章 獄中之會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三百三十七章 權衡利弊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威逼第三十五章 故技重施第三十二章 大賊屈服第三百三十六章 欒提羌渠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二章 新的征程第三百六十五章 決絕果斷第二百五十二章 誓師大會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八百五十章 戰象出擊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法之爭第八百四十二章 迷惑拖延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七百七十章 大戰告停第七十七章 訓練成果第五百零一章 迂迴包抄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聲驢叫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七百四十五章 爭取之心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七百零六章 酩酊大醉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涼州改革續第五百四十九章 敵我難辨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力表演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一百四十八章 問政於野第六百一十六章 少女幻夢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下大同第六百二十六章 親探虛實第七百六十六章 頂級神射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二百三十七章 童言無忌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鄭大捷第四百六十三章 救援之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三十六章 天下無賊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七百零八章 大怒未休第三百零七章 人質交接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法之爭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