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

除開是一代昏君,身上啥才能也沒有,漢靈帝劉宏其實還是一個性格軟弱的人。十常侍之所以能夠崛起,就是因爲劉宏小時候就是讓這十個太監養大的,彼此之間關係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而且漢靈帝劉宏不僅對自己的母親董太后十分孝順,連他的奶媽,他也是極爲恭順。

劉宏侍奉董太后極爲孝順。劉協出生後不久,他母親王榮王美人就慘遭何皇后的毒害。爲了確保劉協的性命安全,劉宏就把劉協交給董太后教養。何皇后見劉協進了董太后的宮後,也沒有機會再對他下手。而劉宏對於他的奶媽,更是一百個信任,甚至默許她負責賣官。起初或許劉宏還不想用十常侍,但十常侍巴結上了他的奶媽,有她在劉宏旁邊說話,劉宏才逐漸逐漸地倚重十常侍。

知道這些歷史的劉範知道,劉宏這麼一個大孝子,雖然沉迷酒色,荒於治國,但受儒家思想浸淫很深,道德觀念很強,必然不會對劉焉和劉虞下手。但劉範想起,除了劉焉和劉虞之外,其他的盧植、蔡邕、黃琬可是和劉宏一點關係都沒有。而且大將軍何進和十常侍都和他們有很深的隔閡,沒有理由會挽留他們。但劉宏還沒有對這三個人下手,這就很值得思考了。

劉範說道:“根矩說的不錯。但我的岳父,表兄和師父和皇帝沒有一絲關係,爲何他不對他們下手呢?”

賈詡出班,說道:“主公,屬下認爲,朝廷之所以還保留着太公等人的性命,其原因不外乎有二。第一,朝廷忌憚主公。主公實力強盛,遠在朝廷之上。如果起兵造反,軟弱無力的朝廷將無力應對。第二,朝廷這是想用他們作爲人質,以此來要挾主公!”

聽了賈詡的分析,衆人包括劉範都十分認同。賈詡又說道:“世上再沒有比太公等五個人在主公心目中的地位更重要的人了。也再沒有比身在雒陽這等龍潭虎穴之地的太公等人更容易握爲人質的人了。據屬下分析,朝廷已經知曉主公以及我等屬下共謀之事,早已懷有要除掉我等勢力的狼子野心了。主公,我們決不能讓他們得逞!”

劉範點點頭,說道:“這是自然。朝廷要想對我下手,簡直是天方夜譚。但他們下一步的動作又會是什麼呢?”

賈詡說道:“稟主公,朝廷將太公等人下獄是秘密之事,天下人尚未知曉。這說明,朝廷還不想讓主公也知道此事,當然,他們也絕不敢做這等蠢事。屬下認爲,下一步,朝廷必定會派來欽差,見到主公後必定會欺騙主公說,太公等人生了重病,臥牀不起,朝廷希望主公能早日去雒陽探病。亦或者,那欽差會對主公說,朝廷中有一個重要的官職出現空缺,朝廷經過商量之後,認爲主公最爲合適,所以特來請主公前去雒陽就職云云。”

劉範說道:“等我進了雒陽,不僅我會被朝廷處死,屆時因爲朝廷沒有了顧忌,連我父親他們也會被害,之後,西涼羣龍無首,我的兒子又年幼,不足以承擔大位。朝廷就會派出一名高官接管西涼。屆時,不但西涼軍和西涼的官府會被解散,而且西涼所有人的生活方式都會大變樣。朝廷,雖然腐朽,但還是很聰明的嘛!”

聽了劉範的話,衆人心中懼怕不已。如果朝廷接管西涼,那麼不僅是議事堂上的文武官員的命運將會改變,而且西涼百姓無論是誰,他們又會被籠罩在雒陽朝廷的霧霾之下。對於身爲劉範多次改革的既得利益者,除了西涼變天,再沒有其他事更能讓議事堂上的大人物們更覺得心驚膽戰的了。這個很好理解,你過慣了衣食無憂的日子,肯定不會甘心再次過上連溫飽和生命安全的窮苦日子。

想着想着,議事堂上的衆人的心都蒙上了一層陰影。就在這時,門口衛士來報,是皇帝的欽使來了。劉範和賈詡對視一眼,心中暗道:“說曹操,曹操就到!”

劉範便裝模作樣地命人擺好了香案,請欽使進議事堂。那欽使是一名屬於張讓親信的宦官,爲了顯示他對張讓的忠誠,原本姓李的他改姓爲張。連祖宗給的姓都能改掉,這就如同是認了乾爹了,因爲這事,此宦官立即就得到了張讓的信任。所以,到了劉宏要派遣欽使去哄騙劉範的時候,張讓馬上就想起了自己的這個便宜乾兒子。只要這次他這乾兒子能把劉範從西涼地界上騙出來,立了大功,那往後張讓在劉宏心目中的地位就會更加穩固。

張黃門帶着聖旨和幾個職分比他低一級的小黃門進了州牧府。而劉範則是帶着屬下們像往常一樣,列好了隊伍,看着就像要給聖旨磕頭的樣子。張黃門一看劉範一臉的平靜坦然,暗中鬆了一口氣。他以爲劉範還不知道他乾爹要密謀除掉他的事。但張黃門一門心思只放在劉範身上,卻沒有發現站在他後面的百十來號人,無論是身穿錦繡的文官和富商,還是披掛着華美威武的鎧甲的武將,眼裡正有一束火焰在燃燒。

張黃門在劉範面前站定了,正打算叫劉範等人下跪,沒成想,劉範一腳踢翻了香案,氣勢如虹地徑直朝他走來。張黃門看着越來越接近他的劉範都看呆了,還沒反應過來,只感覺手中一空,再一看,聖旨已經被劉範捏在手裡了。

劉範緩緩地把捆着聖旨的絲帶解開。這時候,張黃門意識到不好了,一句話也沒說,扭頭就要往後跑,但卻發現議事堂院子的門已經被關上,還有十幾個衛士平白冒了出來,把他和他的隨從都扭在地上。

劉範也不管他們,把聖旨打開後,看到的說辭果然是和賈詡的推測無二。原來,在聖旨上,劉宏真的以劉焉等人病重和欲加封劉範爲王爵以及驃騎將軍爲理由,召劉範速速入京。劉範看完這寫得筆走龍蛇的聖旨就笑了。

劉範笑,並非是因爲看破了朝廷的陰謀,而是笑朝廷對付軍閥無何良策。在原本的歷史上,朝廷洞察了董卓的野心,想把他給除掉,也是以給董卓升官爲由,召董卓進京。但董卓能成大事又不傻,況且身邊有李儒這樣的智者,很輕易的就看出了朝廷的小九九。董卓於是上書朝廷,以自己留戀家鄉(董卓是涼州人)爲由不願進京。朝廷對他這招沒轍,又沒有實力跨越三秦去翦滅董卓,於是只能對董卓放任自流。從此以後,董卓看出了朝廷的軟弱無力,行事越來越肆無忌憚,甚至把騎兵擴充到二十萬之衆,終成壓死大漢王朝這頭雄壯的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待劉範看完這聖旨,他又將這聖旨傳給屬下們觀看。不看也知道,朝廷這是使了一招引蛇出洞之計。至此,劉範終於可以肯定,朝廷接下來要做的是什麼了。

第六百三十三章 竊聽密語第一百八十五章 實兵對抗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泥出世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遇良才第七十九章 各自備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張讓倒戈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城書院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一百三十三章 梟雄臣服第八百九十四章 我心匪席第七十四章 四員名將第三百六十五章 決絕果斷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興二州第四百五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五百三十五章 敗報兩至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五百零四章 再次衝鋒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六十二章 又收二將第兩百零三章 老將出馬第七百九十六章 史阿成擒第三十章 盧植蒙冤第八百三十六章 三軍鏖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偷襲又敗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六百四十八章 闖陣擒將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八十七章 藥到病除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戰啓第三百三十七章 權衡利弊第七百六十九章 撲了個空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六百六十二章 忠臣直諫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五十二章 毒士入彀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反響第六百二十五章 伐涼同盟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三百七十九章 田豐論勢第六百六十七章 虛假瘟疫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四百六十章 出城鬥將第一百二十五章 先殺羌氐第五百一十六章 搦戰藍氏第七百零一章 凱旋慶典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第八百四十九章 反擊利器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六百七十章 木鹿鏖兵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九百章 宮變失敗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九百零七章 曹操之思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八百九十五章 桓帝託夢第二十七章 父子同謀第七百六十九章 撲了個空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三十二章 大賊屈服第二百二十八章 皇后有請第四百九十章 …西域守禦第四百三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五百一十九章 佯裝伏擊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諾千金第八百七十五章 宣室之談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七百二十四章 新政之行(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六百四十六章 包圍漸成第六百零二章 禍事又起第八百九十二章 密信傳遞(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敵人相見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困街亭第五百三十五章 敗報兩至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二百二十章 逼上絕路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後餘威第十二章 定策擊張寶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劍客史阿第四百二十八章 作說客乎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紹妙算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四百一十三章 南北無戰第六百一十章 備戰情況
第六百三十三章 竊聽密語第一百八十五章 實兵對抗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泥出世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遇良才第七十九章 各自備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張讓倒戈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城書院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一百三十三章 梟雄臣服第八百九十四章 我心匪席第七十四章 四員名將第三百六十五章 決絕果斷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興二州第四百五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五百三十五章 敗報兩至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五百零四章 再次衝鋒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六十二章 又收二將第兩百零三章 老將出馬第七百九十六章 史阿成擒第三十章 盧植蒙冤第八百三十六章 三軍鏖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偷襲又敗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六百四十八章 闖陣擒將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八十七章 藥到病除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戰啓第三百三十七章 權衡利弊第七百六十九章 撲了個空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六百六十二章 忠臣直諫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五十二章 毒士入彀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反響第六百二十五章 伐涼同盟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三百七十九章 田豐論勢第六百六十七章 虛假瘟疫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四百六十章 出城鬥將第一百二十五章 先殺羌氐第五百一十六章 搦戰藍氏第七百零一章 凱旋慶典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第八百四十九章 反擊利器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六百七十章 木鹿鏖兵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九百章 宮變失敗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九百零七章 曹操之思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八百九十五章 桓帝託夢第二十七章 父子同謀第七百六十九章 撲了個空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三十二章 大賊屈服第二百二十八章 皇后有請第四百九十章 …西域守禦第四百三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五百一十九章 佯裝伏擊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諾千金第八百七十五章 宣室之談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七百二十四章 新政之行(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六百四十六章 包圍漸成第六百零二章 禍事又起第八百九十二章 密信傳遞(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敵人相見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困街亭第五百三十五章 敗報兩至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二百二十章 逼上絕路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後餘威第十二章 定策擊張寶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劍客史阿第四百二十八章 作說客乎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紹妙算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四百一十三章 南北無戰第六百一十章 備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