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後代取名

就這樣,劉範成功地利用朝廷,對未來的敵人董卓,造成了十分嚴重的打擊。匈奴策的實施,讓董卓失去了匈奴人

優質的戰馬,也失去了提高幷州軍戰力的良機。董卓原本還想效仿劉範,保持超過十萬的騎兵;甚至超過十萬這個數字,達到二十萬騎兵。而因爲楊彪成功地實施了匈奴策,董卓的騎兵數量,只能無限期停頓在五萬騎上。

匈奴策削弱了董卓的軍事力量,而流民策更是對董卓的綜合實力造成了重創。幷州只有八十多萬百姓,遠不如擁有人口三百三十萬的劉範,更不要說擁有人口接近四千萬的朝廷。如果沒有流民進入幷州,董卓就不會強大起來。幷州牧,永遠只是個幷州牧。

雖然知道楊彪沒有實施刺史策,劉範心裡有點缺憾。但是,能讓董卓兩次實力大減,劉範還是很高興的。要知道,董卓在原有的歷史軌跡上,可沒有現在這般弱小。當時的董卓藉助鎮壓涼州的韓遂、北宮伯玉的叛亂,紮根在涼州。在屢次大戰中,董卓歷練出了一支天下強軍,西涼軍。西涼軍皆是騎兵,數量超過二十萬。而且多次和涼州叛軍、羌族人、氐族人、匈奴人交戰,西涼軍戰鬥經驗豐富,意志堅定,天下人無不恐懼殊甚。若非董卓放跑了鮑鴻、袁紹和曹操這三個俊傑,讓這三個人得以在山東組成酸棗聯盟,董卓或許可以很輕鬆地君臨天下,改朝換代。

不僅如此,在進京之後,董卓還縱容西涼軍四處燒殺搶掠,親自帶頭挖掘漢朝歷代皇帝、嬪妃、貴族的陵墓,致使天怒人怨。如果現在不狠狠地打擊董卓,坐視董卓一步步做大做強,那以後還不知道董卓會對天下造成多大的破壞。

但朝廷沒有對益州刺史賈龍採取措施。因爲益州離洛陽太過遙遠,而且賈龍還藉口棧道毀壞,封鎖了漢中。朝廷無法對處在秦嶺之後的益州互相聯絡,更不要說制裁賈龍了。而且,楊彪覺得劉範的太學策妙是妙,但實施難度很大。萬一賈龍在朝廷裡有棋子,消息透露出去的話,賈龍和朝廷之間就會出現明顯的裂痕。那樣的情況就相當於上次發生的洛陽之變,之所以劉範和朝廷反目成仇,甚至還得以全身而退,原因不外乎洛陽之變的消息透露到了劉範的耳朵。萬一太學策實施過程中出現什麼差錯,賈龍就會成第二個劉範。

而且賈龍現在也無法威脅到洛陽城,現在賈龍也沒有明確表示要在益州稱王稱霸,沒有那個必要去實施太學策。萬一貿然觸動了賈龍,讓本來還沒有生出反心的他造反。把賈龍逼上梁山,讓朝廷多一個敵人,這等罪責就不是楊彪能擔得起的了。賈龍若想起兵造反,首要的目標就是翻越秦嶺,佔領關中。但現在關中還有皇甫嵩,賈龍再怎麼厲害,也不是皇甫嵩的對手。另外,西涼還有劉範,朝廷或許還可以讓劉範和賈龍鷸蚌相爭。

劉範對此還是有些遺憾的。只要朝廷實施太學策,賈龍的兒子被朝廷所掌握,他的勢力就會被朝廷牽制住。這樣,朝廷和賈龍鷸蚌相爭,劉範就可以漁翁得利。

經過了幾天的跋涉,劉範才帶着劉焉等人回到涼州。同時,留在潼關上的趙雲,也帶着剩餘的西涼鐵騎徐徐退往涼州方向。一切都趨勢良好。直到劉焉等人被解救回涼州,黃氏和蔡琰才得知了洛陽之變的經過。她們雖然嚇了一跳,但是劉範已經救回了人質,兩人也並沒有過多的驚慌,只是有些後怕而已。當然,還是很埋怨劉範和劉誕沒有把消息告訴她們。她們也理解,劉範這麼做,也是爲了不要讓她們兩個太過於擔心,是爲了她們好。但是,她們還是生劉範的氣。對,女人就是這麼不講道理!

回來之後的頭等大事,就是儘早給劉家兩名新成員起名字。在黃氏舉家遷到涼州之前,任紅昌就給劉範生了個兒子,甄脫則生了個女兒。劉焉逃過一劫之後,又得知這等好消息,自然是喜不自勝。想了幾天以後,就給他的二孫子起名爲劉靖,給大孫女起名爲劉瓔。

這還是劉範給他起的主意。劉範知道,在劉表的兒子以前,中國人起名字沒有任何的順序和邏輯關係,甚至任意取名字,顯得很沒有文化。比如,霍去病名字的意思就是沒有疾病,身體健康;劉病已名字的意思是疾病已經好了,以後不生病;劉邦最早以前不叫劉邦,叫劉季,伯仲叔季,所以劉季的意思是排行第四,所以高祖劉邦也可以稱爲劉四兒;劉邦的老婆呂雉,雉的意思就是野雞,所以呂后應該叫呂野雞;晉文公名叫寤生,意思是難產。貴族都這麼起名字,那更別說那些個更加沒文化的黎民百姓了。

劉表給他的兒子起名爲劉琦和劉琮,“琦”和“琮”都是玉器,都是玉字旁,有一定的邏輯關係,顯得很有文化很高大上的樣子。所以,劉表在中國起名史上,起了開先河的作用。劉範也覺得,起名應該按照一定的邏輯關係,才更有文化。

劉範給劉焉建議,他的孫子女輩,也就是劉範的子侄輩,應該都同一個偏旁部首。因爲蔡琰給劉範生的長子名爲劉毅,所以次子的名字應該爲“立”字旁。因爲“殳”字旁太不吉利,如“歿”字就是死去的意思;“豕”字旁又顯得很沒有文化,豚就是豬;所以唯一可選的只有“立”字旁了。所以經過考慮之後,劉焉給劉範的次子取名爲“靖”。孫女輩則按照“玉”字旁取名,大孫女故而取名爲劉瓔。

這樣一來,劉範的三個後代就都有了名字。長子劉毅,次子劉靖,長女劉瓔。除了這三個已出世的孩子,另外馬雲鷺也懷孕了。這意味着,劉範的姬妾中,只有糜貞還沒有給劉家繁衍後代。

第六百四十六章 包圍漸成第四百二十八章 作說客乎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七百六十九章 撲了個空第六百七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四十六章 拜將封侯第八百四十八章 暫告段落第四百二十九章 賈龍惶惶第七百一十五章 虎子異志第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泥出世第五百七十一章 臨幸南門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八百七十五章 宣室之談第四百五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陽謀第七百五十八章 爭執不休第四百六十四章 十將之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醫東來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量價錢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心得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三百七十七章 賈詡破計第一百四十一章 佳人解憂第七百五十一章 袁曹對談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九十二章 捷報頻傳第七十四章 四員名將第三百一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二十四章 拜見劉焉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第一百零四章 喜事臨門第七百零八章 大怒未休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四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九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八百五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六百零二章 禍事又起第二百六十一章 恐怖箭雨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八十八章 勝利果實第四百一十六章 稱帝之爭第四百五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三百零二章 首輪舌戰第二百零五章 本初之妒第三百九十六章 昏君之由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第三百五十章 魚兒上鉤第四百七十三章 離間計成第四百五十八章 挽回威信第七章 鄴縣大捷第二百九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五十一章 拜訪毒士第十八章 城破前奏第六百九十八章 凱旋歸來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一百八十七章 雛鷹起飛第一百五十九章 擴軍十萬第四百零二章 表露心跡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力表演第四百五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七百三十七章 史阿之諾第三十二章 大賊屈服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三十三章 猛將投效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四百五十九章 堅守不出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六百五十四章 設計退敵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七百八十九章 國之重器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七百零四章 慶典結束第三百八十九章 纔多異人第七百六十八章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一百二十六章 捨命相救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貨幣之重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四百四十七章 盟軍潰敗第二百九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十二章 定策擊張寶第一百三十七章 羌氐改革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夷來訪第六百八十六章 爲愛求藥第九十二章 捷報頻傳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
第六百四十六章 包圍漸成第四百二十八章 作說客乎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七百六十九章 撲了個空第六百七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四十六章 拜將封侯第八百四十八章 暫告段落第四百二十九章 賈龍惶惶第七百一十五章 虎子異志第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泥出世第五百七十一章 臨幸南門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八百七十五章 宣室之談第四百五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陽謀第七百五十八章 爭執不休第四百六十四章 十將之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醫東來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量價錢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心得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三百七十七章 賈詡破計第一百四十一章 佳人解憂第七百五十一章 袁曹對談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九十二章 捷報頻傳第七十四章 四員名將第三百一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二十四章 拜見劉焉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第一百零四章 喜事臨門第七百零八章 大怒未休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四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九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八百五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六百零二章 禍事又起第二百六十一章 恐怖箭雨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八十八章 勝利果實第四百一十六章 稱帝之爭第四百五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三百零二章 首輪舌戰第二百零五章 本初之妒第三百九十六章 昏君之由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第三百五十章 魚兒上鉤第四百七十三章 離間計成第四百五十八章 挽回威信第七章 鄴縣大捷第二百九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五十一章 拜訪毒士第十八章 城破前奏第六百九十八章 凱旋歸來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一百八十七章 雛鷹起飛第一百五十九章 擴軍十萬第四百零二章 表露心跡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力表演第四百五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七百三十七章 史阿之諾第三十二章 大賊屈服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三十三章 猛將投效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四百五十九章 堅守不出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六百五十四章 設計退敵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七百八十九章 國之重器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七百零四章 慶典結束第三百八十九章 纔多異人第七百六十八章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一百二十六章 捨命相救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貨幣之重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四百四十七章 盟軍潰敗第二百九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十二章 定策擊張寶第一百三十七章 羌氐改革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夷來訪第六百八十六章 爲愛求藥第九十二章 捷報頻傳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