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

對於安置流民、開發天州和昆州而言,建立金城書院和講武堂不過是些小事。而安置流民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要在涼州、天州、昆州推行屯田制。只要屯田制首先在涼州試點推行順利,然後再順理成章地推行到天州和昆州,最後輔以以工代賑政策,安置流民就能從所有人,包括朝廷官僚和西涼臣屬們都認爲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變得輕而易舉。而推行屯田制的第一步,就是必須先要在涼州開始推行。

自劉範殺了韓遂,收服羌族和氐人後,涼州平定了兩三年。在此期間,遷徙入涼州的流民達到兩百五十多萬人。雖然還有近五十萬人還沒有得到完全地安頓,衣食還有問題,但也已經距離安定下來的目標不遠了。但問題在於,涼州之前推行的,是劉範根據後世天朝使用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而建立起來與之相差不大的田畝制度。唯一和責任制不同的是,天朝勝在不用上交農業稅。這也是因爲天朝的工商業產值太高,原本在中國兩千年最爲重要的農業產值,開始在時代的日新月異面前變得無足輕重。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負擔很小,加上劉範時不時的就免徵賦稅,這個制度自然對百姓最爲有利。如果推行比前者負擔更重的屯田制,或許會引起全涼州農民的反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盛世自然是最爲適合的農業制度,但現在不同,不遠的將來就是亂世,而亂世需用重典。在亂世中,屯田制能夠提供更多的軍糧,更能支撐長久的軍閥混戰,也更能最高限度地保障底層百姓的安全,使之不會因爲旱澇而造成饑荒。這實在是比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更爲優良得多了。從所有角度看,屯田制的推行是勢在必行,沒有得商量,沒有得退步。劉範這次沒有辦法,只能硬着頭皮頂着罵去推行了。

於是,在和幕僚們商量之後,醞釀了半個多月,到了漢靈帝中平三年,也就是公元一百八十六年的十一月上旬,涼州州牧府正式張榜公佈,原有的田畝制度,轉變爲屯田制。屯田制有軍屯和民屯兩種形勢,任由百姓選擇其中一種。百姓也有自由選擇不參加任何一種屯田形式,可以上交國有土地後從事其他職業。

屯田制度被傳遍整個涼州。涼州百姓第一次聽聞屯田制,不免都吃了一驚。但出於對劉範及整個涼州官府的信任,百姓沒有多少驚慌。在半個月的時間內,也就是到了十一月下旬,果然如盧植那般設想的,涼州百姓大多數都選擇了屯田,尤其是軍屯。涼州共有約兩百七十萬人、約五十四萬戶選擇參加屯田。其中,共有二十六萬多戶選擇參加了軍屯,也就是說,屯田軍的數量有二十六萬人。其餘的二十八萬戶則參加民屯,其中的二十一萬戶是西涼軍士兵的家庭,他們參加民屯,負擔會比普通人家輕一些。其餘的七萬戶人家之所以選擇民屯,其實也是有苦衷。因爲這七萬戶家中只有一個丁男(十六歲到六十歲),或者沒有多餘的勞動力。

而其他的二十六萬戶家中要麼是丁男的數量有兩人以上,要麼是家中的女眷數量有兩人以上。原本女人的身體孱弱,如果使用舊時的農具耕田,她們自當無法承擔。但劉範讓曲轅犁提前出現,使耕田的負擔大大下降。再加上官府提供官牛,耕耘不需再如從前那樣,大量浪費勞動力。

其餘沒有選擇參加屯田的,有約八十萬人口,十六萬戶。這些人口大多數從事手工業和商業,主要是商業人口居多。對於從事手工業和商業的這些人,劉範也沒有強求。因爲以後施行屯田制後,參加屯田的兩百七十萬人口不再納稅,而且官府還要投入不少錢去補貼他們上交的收成。屯田制雖然解決了劉範的兵源和軍糧問題,但同時也減少了納稅人的數量,使涼州的財政受到嚴重挑戰。

這十六萬戶,就成爲了涼州納稅的主體。以後的亂世,頻繁的軍閥混戰,軍費開支自然會成爲財政支出的主要部分。劉範還需要讓這些人口,爲自己籌措足夠的軍費。

在涼州推行屯田制,讓屯田制落到實處,讓涼州的各級官府熟悉掌握管理屯田的辦法,更要讓百姓們瞭解屯田制,又花費了劉範一個月的時間。直到十二月中旬,整個屯田制的推行才初步完成。接下來,就要迎接流民的到來。

但一個新的難題又擺在了劉範面前,現在已經是冬季十二月,大雪紛飛。流民進入涼州後,沒有足夠的衣物過冬,一定會大批的凍死。於是劉範就和朝廷通氣,希望朝廷在冬季先不要把流民趕進涼州境內。

但朝廷怎麼可能如此聽話?朝廷早就計劃,利用遷徙流民的良機,把農民起義的怒火都轉移到涼州去,實施一個龐大的禍水東引戰略。只要實施好這個宏偉的戰略,朝廷可就此得以新生,而反賊劉範即使再強大,也會深陷農民起義的泥潭裡難以動彈。說不定,那些流民還會把劉範推下臺去,不用朝廷一兵一卒,就能讓劉範身死族滅。這等穩賺不賠的買賣,朝廷豈會不做?

再說了,冬季寒冷,如果不把流民扔給劉範處理,難道要朝廷處理?朝廷承諾要遷徙流民,在冬季如果不提供過冬所需的糧食、冬衣和住所,那些流民肯定又要造朝廷的反。朝廷根本沒有理由,在寒冷的冬天還把流民留在自家地界上。雖然朝廷不可能一個冬天就能把五六百萬人都送進涼州,但能送走一個是一個,反正累贅的是涼州官府,而非朝廷。

朝廷嚴詞拒絕了劉範的要求,並假惺惺地要求劉範嚴格遵守盟約。任憑劉範給趙忠和蹇碩兩人賄賂多少,朝廷還是不依不饒,就連一向對趙忠和蹇碩信任有加的靈帝劉宏,也毫無鬆動的跡象。

事已至此,劉範只能硬着頭皮往上頂了。

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八十章 詐敗之計第一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七百二十八章 王越史阿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四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二十四章 蓋勳之意第一百六十八章 馴服烈馬第一百五十章 指南二寶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威逼第四百零二章 表露心跡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五百九十章 大亂禍根第六百二十八章 圍中相話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儲被俘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十章 大敗黃巾軍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七百八十九章 國之重器第四百四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三百一十五章 劉虞之子第四百六十二章 神射對決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劍客史阿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四百九十三章 坑殺降兵第七百四十四章 錦衣之敗第五百四十章 升爲軍師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大發明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七百零五章 慶功盛宴第三百零七章 人質交接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師東征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三百三十九章 反應過度第二百二十九章 劇情反轉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鄭大捷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中灰燼第六百零八章 玉門夜話第六百七十八章 阿帕麥亞第八百四十章 軍團裝備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七百九十九章 銀刀制敵第七十五章 規章制度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七百零六章 酩酊大醉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二百七十五章 烏孫陰謀第四百六十四章 十將之戰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匯聚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七十七章 訓練成果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四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七百一十八章 四處視察第六百一十四章 屠殺令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場爭辯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四百一十一章 除賊之策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六百五十五章 妙計敗露第四百九十六章 田豐定西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部署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鄭大捷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六百七十一章 木鹿城主第二十三章 殺蘇陵第六百六十三章 姐弟再見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四百一十一章 除賊之策第一百九十八章 貢品驚人第四百七十章 毒士毒計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六百七十七章 推算援軍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七百零六章 酩酊大醉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
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八十章 詐敗之計第一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七百二十八章 王越史阿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四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二十四章 蓋勳之意第一百六十八章 馴服烈馬第一百五十章 指南二寶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威逼第四百零二章 表露心跡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五百九十章 大亂禍根第六百二十八章 圍中相話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儲被俘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十章 大敗黃巾軍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七百八十九章 國之重器第四百四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三百一十五章 劉虞之子第四百六十二章 神射對決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劍客史阿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四百九十三章 坑殺降兵第七百四十四章 錦衣之敗第五百四十章 升爲軍師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大發明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七百零五章 慶功盛宴第三百零七章 人質交接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師東征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三百三十九章 反應過度第二百二十九章 劇情反轉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鄭大捷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中灰燼第六百零八章 玉門夜話第六百七十八章 阿帕麥亞第八百四十章 軍團裝備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七百九十九章 銀刀制敵第七十五章 規章制度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七百零六章 酩酊大醉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二百七十五章 烏孫陰謀第四百六十四章 十將之戰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匯聚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七十七章 訓練成果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四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七百一十八章 四處視察第六百一十四章 屠殺令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場爭辯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四百一十一章 除賊之策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六百五十五章 妙計敗露第四百九十六章 田豐定西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部署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鄭大捷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六百七十一章 木鹿城主第二十三章 殺蘇陵第六百六十三章 姐弟再見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四百一十一章 除賊之策第一百九十八章 貢品驚人第四百七十章 毒士毒計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六百七十七章 推算援軍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七百零六章 酩酊大醉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