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羌氐改革

辦完了涼州要緊的九件事,劉範又把眼光從涼州放到羌地上。其實,羌地指的就是羌人居住的地方,氐族後來崛起,與羌族一同生活在羌地。羌人和氐人主要居住在後世的青海省東北部,就在青海湖的湖畔的草原上,有的還居住在後世四川省的西北部和湟河流域。這些地區,大多數都是一望無際的草原,適合放牧,但耕種是天方夜譚。所以漢人並未向羌地擴張,還把羌地當做不毛之地,嗤之以鼻。

沒有擴張進羌地,所以漢人明知道那裡就是羌地,但卻不明白羌地內部的情況,天氣、地形、河流,一概不知,所以即使是漢人打敗了羌氐兩族,但都很難入侵羌地。羌氐兩族依靠羌地,逐漸在涼州站穩腳,併發揚光大,兩族雙雙成爲對涼州的致命威脅。羌地也不止只有羌氐兩族,還有很多人口很少的組羣,比如說小月氏,大概有不過五萬人。

如果能將羌地連同羌地上的所有遊牧民族全都囊括爲用,那正好可以利用羌地來飼養牲畜,以及用羌地上的衆個民族超過五十萬人來彌補涼州的人口缺憾,而且,羌地十分廣闊,正好可以讓大漢開疆擴土,增加涼州的戰略縱深。總而言之,奪取羌地,只有好處,沒有一點壞處。

事不宜遲,遲則生變。四月中旬,等涼州的豪強勢力基本被肅清,秩序開始恢復穩定,劉範便指派趙雲率領疾風營,帶着北宮伯玉和阿吉,以及他們的部下十幾個人,向神秘而蘊藏着無限可能的羌地進發。北宮伯玉一行人就是疾風營的引路人,有了北宮伯玉這些人的指引,趙雲果然找到了羌族以及氐族等部落,並清楚地標明瞭進入羌地的路線。

有北宮伯玉和阿吉等人勸降,羌人和氐人都沒有一絲反抗,羌氐兩族見疾風營能深入到這人跡罕至的羌地來,本就驚訝得合不上嘴;又見自己的首領都成爲漢人的俘虜了,更加誠惶誠恐了。趙雲順利地將羌氐兩族集中起來,點數了一下兩族的人口,有四十二萬多人。等羌氐兩族百姓默認了漢人入侵的事實,趙雲便押解

這四十二萬人回涼州。

當然,羌氐兩族能夠擁有這麼多人口,家底那也是很豐厚的,趙雲最終統計出來,兩族一共有牛二十八萬五千多頭,綿羊六十七萬四千多頭,山羊三十一萬頭,馬十二萬六千多匹,這對於涼州來說,簡直是大豐收!

劉範最爲高興!親自去府,迎接趙雲回來。人雖然回來了,但如何處理這烏泱泱的四十二萬人,還是個問題,但也不是難題。經過和田豐、賈詡兩人商議,劉範最終拍板了,留下三十萬羌氐兩族在涼州,把他們按照家庭,分成一個個個體,然後再將這三十萬人分散到涼州近一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安插進漢人的村莊,並命令各個郡縣必須教導漢民幫助羌氐兩族,教會他們如何耕耘。

其餘的十二萬人,則被遣回羌地,和留在涼州的羌氐兩族一樣,他們也被按照家庭單位所分割,之後一百戶組成一個個旗,每個旗選舉出一個旗長。爲此,劉範將羌地劃分爲西平郡、青海郡、湟源郡三個郡,並授予每戶各一百畝草地,每個旗各一萬畝草地,並在後世西寧市建立西平郡的郡府;於剛察縣建立青海郡的郡府;於化隆縣建立湟源郡郡府。

羌氐兩族留在涼州的三十萬人口,很快就被空曠的涼州所吞沒,治理起來,想必也不會太難;就是回到羌地的十二萬羌氐兩族有些難度,要是他們不服教化,又起兵造反,就夠劉範操心了。賈詡建議,治理青海郡、西平郡、湟源郡等,必須要任用一位羌氐兩族都信服的人,如此,羌氐兩族纔不會鬧騰。劉範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還讓誰去羌地三郡管理。田豐向劉範獻言,舉薦了一個人,劉範聽後,頓時覺得田豐知人善任!田豐說的就是馬騰。馬騰的母親和妻子都是羌人,他的身上,以及兒女馬超、馬岱,馬雲鷺身上,都流着羌人的血脈。羌人也知道他的祖先是大英雄,又知道他有羌人血統,所以十分尊敬馬騰,把馬騰看做是自己人。後來,馬超威震羌族,被羌人稱爲“神威天將軍,”估計也和馬超身上的羌人血統有關聯。

劉範便書信一封,請馬騰辭掉官軍校尉的職位,前來涼州,擔當護羌校尉,兼任羌地三郡太守,總攬羌氐兩族事務。馬騰得到了信件,激動不已!在馬超和馬岱成爲劉範的侍衛、馬雲鷺和劉範玩曖昧時,他就知道,他是離不開劉範了!而且劉範也很符合他的條件,所以馬騰早就盼望劉範將他納入麾下了。

而且,劉範開出的條件也是十分優渥,護羌校尉,主管羌人對大漢、大漢對羌人的一切大小事務,可謂位高權重;羌地三個郡的太守,可比馬騰現在的官職校尉要大得多了。馬騰出於前途,涼州是非去不可了;而且他也有意投靠劉範,不然他就不會心甘情願地把馬家三個子侄輩全都送給劉範做侍衛,要知道,侍衛的職業雖小,但勝在和領導親近,非領導親信者,不可爲侍衛。

於是,馬騰在接到劉範的信後的第二天,就主動把印綬還給上官,自己帶着馬家一家老小,全都去往西邊的涼州了。

敲定了羌地的話事人,這還不算完,因爲在劉範的規劃中,還有一件事是最最要緊的,也是最最核心的,這件事就是在羌地三郡以及涼州推行漢化。

後世人常常聽到一些漢粉聚集在一起議論,縱觀古今中外,漢人最強大的武器不是漢武帝手裡緊緊握着的尚方寶劍,而是萬世師表——孔子手上捧着的《論語》。以傳統儒家思想爲代表的漢學,又糅合了道家思想、釋家思想,共同組成漢文化的主體。五胡亂華時期,漢人差點就被五族滅絕,幸虧還有漢文化這一紐帶連接着所有漢人,所以漢人才得生生不息。後來,隋朝建立,漢文化遭受來自五胡文化的衝擊,又有前代的戰亂,所以衰退。隋文帝不僅保護了漢人的族羣,他還在天下安定之後,下令光復漢文化。因此,漢文化是世界上延續最久,也是唯一沒有斷絕的文化。

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五百八十九章 笑談兵機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五百七十八章 逐條妥協第二十六章 忽悠劉焉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燒貴山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夷來訪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二十八章 圍中相話第四百二十四章 蓋勳之意第八百一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七百七十章 大戰告停第八百八十九章 情報傳回第七百九十七章 俠客執照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城書院第四百六十三章 救援之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戰開啓第五百六十六章 喜上加喜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攬流民第二十四章 拜見劉焉第八百四十一章 補充兵力第四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四十一章 美麗邂逅第七百五十六章 惻隱之心第八百一十九章 戰局現狀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三十八章 秉燭夜談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八百六十四章 商議條約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四百六十二章 神射對決第五百六十八章 留之一命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四十四章 屠夫刁難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計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八百二十五章 秩序之爭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五百六十二章 徘徊不前第一百一十九章 叛軍三雄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賑第一百一十章 巾幗英雄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六百零五章 力排衆議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二百零九章 告一段落第七百五十六章 惻隱之心第五十一章 拜訪毒士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三十三章 猛將投效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七十九章 各自備戰第六百四十八章 闖陣擒將第一百三十八章 處置兩族第五百四十章 升爲軍師第二十五章 父子談話第三百七十五章 連環三計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六百九十三章 歸途所見第四百六十三章 救援之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八百九十五章 桓帝託夢第六十二章 又收二將第三章 初識盧植第六百二十四章 皇后之謀第五百四十章 升爲軍師第六十一章 黃忠歸心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匯聚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五十一章 拜訪毒士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四百一十章 大難將至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七百一十五章 虎子異志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七十五章 規章制度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七百七十一章 宣傳手段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
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五百八十九章 笑談兵機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五百七十八章 逐條妥協第二十六章 忽悠劉焉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五百二十二章 火燒貴山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夷來訪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二十八章 圍中相話第四百二十四章 蓋勳之意第八百一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七百七十章 大戰告停第八百八十九章 情報傳回第七百九十七章 俠客執照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城書院第四百六十三章 救援之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戰開啓第五百六十六章 喜上加喜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攬流民第二十四章 拜見劉焉第八百四十一章 補充兵力第四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四十一章 美麗邂逅第七百五十六章 惻隱之心第八百一十九章 戰局現狀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三十八章 秉燭夜談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八百六十四章 商議條約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四百六十二章 神射對決第五百六十八章 留之一命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四十四章 屠夫刁難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計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八百二十五章 秩序之爭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五百六十二章 徘徊不前第一百一十九章 叛軍三雄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賑第一百一十章 巾幗英雄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六百零五章 力排衆議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二百零九章 告一段落第七百五十六章 惻隱之心第五十一章 拜訪毒士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三十三章 猛將投效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七十九章 各自備戰第六百四十八章 闖陣擒將第一百三十八章 處置兩族第五百四十章 升爲軍師第二十五章 父子談話第三百七十五章 連環三計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六百九十三章 歸途所見第四百六十三章 救援之人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八百九十五章 桓帝託夢第六十二章 又收二將第三章 初識盧植第六百二十四章 皇后之謀第五百四十章 升爲軍師第六十一章 黃忠歸心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匯聚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五十一章 拜訪毒士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四百一十章 大難將至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七百一十五章 虎子異志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七十五章 規章制度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七百七十一章 宣傳手段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