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驚天危機

劉範聽完,困擾他多時的問題迎刃而解。劉範一直不確定他能否在此次大戰之中取勝,但郭嘉一語中的,言劉範之必勝,這讓劉範心安不少。劉範說道:“郭奉孝真乃鬼才,頃刻之間就爲我將時勢剖析盡。如今我之勝績可坐等矣。”

正在這時,典韋進入大帳,說道:“稟主公,情報已被傳回。”

劉範聞言,下意識動作就是與郭嘉對視一眼。劉範說道:“奉孝及諸將都隨我來!”隨着,劉範便第一個衝出了營帳,郭嘉和諸將也是趕緊跟從劉範,騎上戰馬。很快,劉範從大營返回到刺史府。準備進入刺史府時,又命人去通知賈詡和田豐兩人同來。議事堂內,只見劉誕一人正在焦急萬分地走來走去,手裡還拿着厚厚地一沓紙。

劉範快步走入議事堂,坐上位置。劉誕想立即稟報,讓劉範給攔下來了。賈詡和田豐不到,劉範一直不會心安。很快,賈詡和田豐也是氣喘吁吁地趕來了。劉範看到賈詡和田豐的到來後,說道:“休文,現在可以說了。到底是何情報?”

劉誕一臉凝重地說道:“兄長,據洛陽據點傳回來的情報來看,恐怕這次,我們西涼真的是凶多吉少,窮途末路了!”

劉範一聽這話,一顆剛剛被郭嘉所激勵起來的心,又瞬間沉入幽暗冰冷的深海里。而謀臣和武將們,一聽劉誕如此說,心情也是十分凝重警覺。劉範知道,若不是情況十分嚴重,劉誕也不會如此言重。劉範說道:“仔細講來,勿得漏掉。”

劉誕說道:“喏。果如兄長所猜測的一樣,正是曹操曹孟德那廝向朝廷建議的西征一事。原本皇帝懼怕洛陽之變重演,對此事十分猶豫不決,躊躇不前。在第一次廷議時,曹操被張讓斥出,西征一事隨之不了了之。但第二天,不知曹操用了何等計謀,或許是背後有高人相助,忽然皇帝對於西征一事之態度變得十分強硬,第二天就下令再次就西征之事進行朝議。在廷議時,曹操在朝廷中獻上了一計,朝廷百僚對此頗爲贊同,皇帝便下令施行此計,故而得以加官進爵。”

Www•тт kan•¢O

劉範憂心忡忡地說道:“我素來知道曹操此人,足智多謀,詭計多端。若是他爲朝廷設計攻伐我西涼之地,則必是一擊必殺之絕戶計。因爲他絕不會容忍西涼之獨立於漢之外。”

郭嘉畢竟是新附之人,還不瞭解劉範對曹操此人的警惕和防備,故而說道:“主公,曹操是何人?主公何以如此重視?”

劉範說道:“奉孝很快就會知道爲何我如此痛恨他。在此次西征中,奉孝一定會對曹操印象深刻。奉孝也要記下此人,因爲此人必將成爲你之後長期的對手,此人不得不防。”

郭嘉點點頭,知道劉範看人是從來不會錯的。郭嘉說道:“既然主公如此重視,嘉必當對此人另眼相看。”

劉誕說道:“兄長此言不錯。正是曹操此人爲朝廷獻計。曹孟德之計,堪稱千古未有之狠毒計策。比此計策更爲可怕的是曹操。曹操能想出如此毒計,未嘗不能再設下一毒計。”

劉範說道:“那曹操之計,又是何等計策?”

劉誕說道:“在解釋之前,請容小弟取出地圖。”說着,劉誕走到了劉範背後。劉範爲了鼓勵麾下的謀臣武將們不忘天下大業,特意把一張靜心繪製的天下地圖懸掛在他的背後。這樣,在劉範召開會議時,每人皆可清晰地看到天下形勢,知道敵我之間差距,知道山川之向,地理之表。

地圖上,繪着大漢以及周邊各國,最西有安息,最東至倭國。大漢的國土,在地圖上以紅色塗色。而劉範領下的三個州,則是以劉範最爲崇尚的黑色塗色。在地圖上,清晰可見的是劉範的三州三十二郡,在面積上已經快與關東十二州相接近了,這主要是因爲西域的面積很大。

劉誕拿起長長的棍子,指着西涼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說道:“兄長,我們四面八方俱是敵手。曹操之計,爲十軍會攻之計。曹操在西征之統籌上,不僅安排了東面之官軍,另外還安排了其他九路兵馬。一共十路兵馬,將從西涼的東西南北四面八方一同圍攻。在東方,朝廷依曹操之計,除安排有官軍外,另又下令讓烏桓、鮮卑、幷州出兵。烏桓因朝廷答應犒軍,故而答應;朝廷又遣使與鮮卑七部,邀之共討西涼,以報兄長昔日殺檀石槐之仇;董卓歷來仇恨兄長,又恐朝廷降罪,故亦聽命。屆時,東路之軍,將有官軍、烏桓軍、鮮卑軍和幷州軍,四軍之數,不下數十萬。”

劉範聽着劉誕的話,心情更爲緊張。曹操竟然會爲了剷除他,還動員起了如此之多的敵人。官軍本就讓劉範憂愁,如今又多了烏桓人、鮮卑人和董卓的襄助,更加是如虎添翼。郭嘉、賈詡、田豐三人也是眉頭一皺,他們也沒想到曹操竟然會如此難以對付,居然會想到拉攏烏桓、鮮卑和董卓等勢力,羣起而攻之,一起來攻擊勢單力薄的西涼。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想到的。眼下,曹操送給西涼的大禮,就是數十萬的精兵強將。縱使郭嘉、賈詡和田豐三人多麼智謀出衆,足智多謀,也不得不爲此憂慮不已。衆將更是緊張不已,數十萬大軍,遠遠超過劉範的二十四萬五千之衆。再好戰的諸將,也不得不對此萬分焦慮。

劉誕說道:“這還只是東路大軍而已。朝廷西征大軍之北路,就有匈奴和胡人二軍。朝廷將往日西涼低價購買匈奴牛馬之事透露給了匈奴單于羌渠與右賢王於夫羅。父子二人聞知後,又繼續親附朝廷,而準備停止與西涼之榷場。胡人久居西涼之北,雜於西涼與匈奴、幷州之間。朝廷遣使盧水胡首領伊健妓妾和治元我二人,策動其聯結其他胡人部落,一共攻擊涼州。朝廷還許諾,若胡人能攻入涼州,則隨意大索抄掠,所得財貨人口,胡人可全部帶走。由此,匈奴與胡人已決意聽命朝廷,南下西涼,攻擊涼州北境。且匈奴人與胡人,俱爲騎兵。東路大軍中,以官軍之步兵居多。且涼州北境,一馬平川,無險可守。由此觀之,北路大軍對涼州之威脅絲毫不比東路大軍小。”

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四百一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八百零二章 報中端倪第七百零七章 醉後之怒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一百三十四章 涼州光復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儲被俘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夷來訪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後安排第四百九十三章 坑殺降兵第五百二十八章 軍糧再斷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見第一章 一跌越千年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六百三十章 四王相見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一章 一跌越千年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征西域第六百七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四百七十七章 渭水之戰第八百三十三章 守營不出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三百零六章 洛陽之盟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四十八章 與狼共舞第六十七章 甄家買馬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匯聚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二百三十八章 家的溫馨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心得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二百三十八章 家的溫馨第三十三章 猛將投效第八百四十三章 虛假和約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量價錢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聞風語第一百八十七章 雛鷹起飛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七百七十章 大戰告停第六百六十一章 佳人投心第六百零八章 玉門夜話第六十七章 甄家買馬第三百四十八章 繼續忽悠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四百七十一章 驚天秘密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二百八十章 緊急會議第五百章 挑釁開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中生有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傳來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中生有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戰啓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興二州第六百三十章 四王相見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六百五十七章 酣戰敵將第八百二十章 建立互信第二百六十三章 撤軍回國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敗收場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陽謀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四十四章 屠夫刁難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一百九十三章 比賽結束第九百零八章 董卓上表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方皆險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七百五十一章 袁曹對談第二百零六章 本初猖獗第五十七章 昭姬評詩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三百四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政之行(還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敗報兩至第二百二十章 逼上絕路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一百二十八章 窮途末路第六百二十六章 親探虛實第五百一十章 開城投降第八百零四章 全面落敗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六十四章 深夜密謀第一百九十一章 重騎之弊
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四百一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八百零二章 報中端倪第七百零七章 醉後之怒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一百三十四章 涼州光復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儲被俘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夷來訪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後安排第四百九十三章 坑殺降兵第五百二十八章 軍糧再斷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見第一章 一跌越千年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六百三十章 四王相見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一章 一跌越千年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征西域第六百七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四百七十七章 渭水之戰第八百三十三章 守營不出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三百零六章 洛陽之盟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四十八章 與狼共舞第六十七章 甄家買馬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匯聚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二百三十八章 家的溫馨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心得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二百三十八章 家的溫馨第三十三章 猛將投效第八百四十三章 虛假和約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量價錢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聞風語第一百八十七章 雛鷹起飛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七百七十章 大戰告停第六百六十一章 佳人投心第六百零八章 玉門夜話第六十七章 甄家買馬第三百四十八章 繼續忽悠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四百七十一章 驚天秘密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二百八十章 緊急會議第五百章 挑釁開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中生有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傳來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中生有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戰啓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興二州第六百三十章 四王相見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六百五十七章 酣戰敵將第八百二十章 建立互信第二百六十三章 撤軍回國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敗收場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陽謀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四十四章 屠夫刁難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一百九十三章 比賽結束第九百零八章 董卓上表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方皆險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七百五十一章 袁曹對談第二百零六章 本初猖獗第五十七章 昭姬評詩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三百四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政之行(還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敗報兩至第二百二十章 逼上絕路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一百二十八章 窮途末路第六百二十六章 親探虛實第五百一十章 開城投降第八百零四章 全面落敗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六十四章 深夜密謀第一百九十一章 重騎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