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馬鐙和馬掌

黃氏得意地笑了笑,道:“知道就好~!”劉焉嘿嘿地笑了。

劉範道:“哦!對了!母親,不知現在已經運回來多少錢財了?”

黃氏歪着頭心裡計算了一番,然後道:“嗯,截止今日,應該已經運回金銀珠寶大約價值十八億兩千萬了。其中,錢大多是金餅和麟趾金,很方便運輸回來。珠寶、古董、古籍等已經全部都運回來了,價值大約有三億多錢,特別是那些古籍,很多都是早已失傳了的,一些還是在先秦時期焚書坑儒時僥倖殘存下來的,記載了諸子百家的學說,十分寶貴,簡直是價值連城!至於那四百三十二十多萬石的糧食,因爲體積太重了,所以母親還是決定先留下爲好。”黃氏出身世家大族,書香門第,從小就受過良好的教育,自然看不起那些金銀珠寶,眼裡只把古籍放在第一位。

劉範點點頭,道:“母親女中豪傑,孩兒所不能及也!那些古籍,母親可以自己留下閱讀,而且二弟劉誕也到了進學的年歲,母親可多教導他;而那些糧食也不必操之過急,反正還不曾腐爛。”劉誕在歷史上曾擔任過治書御史,也算是有些才能。

黃氏道:“誕兒也很聰慧,母親早已爲他找來了教師,他現在正在學呢!聽他老師說,誕兒悟性高,看起書來簡直是無師自通呢!”

劉範笑道:“父親和母親生的孩子,哪個沒有出息?”

黃氏聞言,欣慰地笑了笑,道:“我四個孩子裡,就屬你最會狡辯!唉!只可惜,爲娘只是一介女流之輩,你們父子正籌謀天下大事,而爲娘卻不能像你爹一樣,步入朝堂;也不能像你一樣,縱橫四海,只能在家裡,依靠着房門刺刺繡,做做女紅,虛度光陰罷了!”說着,黃氏極其頹廢地嘆了一口氣。

劉範笑道:“聖人有言: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成功的女人!母親雖然不能參與朝政,不能上陣殺敵,但父親和孩兒沒有母親在背後鼎力相助,又怎能成功呢?且母親在家相夫教子,將誕兒、瑁兒和璋兒培養成才,不也是一件挺偉大的事業麼?”

黃氏一聽劉範這話,立馬笑逐顏開,笑道:“範兒又胡說八道了!欺負母親沒讀過聖賢書麼?哪個聖人說過這些沒正經的話的?不過範兒說的也有理,爲娘心裡很高興!”

劉焉摸摸鬍鬚,欣慰地點點頭,道:“範兒這聰明腦子,隨我!呵呵!”

黃氏笑道:“範兒隨的是我!隨了你可就完了!”

“母親說的是!”劉範附和。

“範兒!說的這是什麼話?!”劉焉佯裝成不滿的樣子。

“好了好了!繼續說正事吧!老跟你這個老東西逗貧可不行!”

“母親,孩兒覺得,母親可以留下一些珠寶來給自己,還有您未過門的媳婦,其他的就拿去賣掉,換成糧食吧!”劉範道。

黃氏一聽這話,笑道:“範兒還真是有了媳婦忘了娘!這還沒過門呢,就先念着她琰兒了!這要是等琰兒過了門,那還得了?”

“母親!這孩兒母親只有一個,孩兒的妻妾可以有很多嘛!”劉範無奈不已。婆媳天生就是一對冤家,因爲她們都像把她們心中最愛的男人據爲己有。

“好了好了!你繼續說吧!”黃氏聽到劉範這麼說,心裡還是很高興的。

劉範道:“還有一件事,母親,孩兒想求您幫孩兒辦件事。”

“一家人還客氣!什麼毛病?!快說吧!”黃氏白劉範一眼,沒好氣地道。

“嘿嘿,喏!孩兒想請母親幫我多多收攬些會打鐵的工匠,孩兒將有大用!”劉範尷尬地撓了撓頭。

“工匠?你要那些卑微的工匠又有何用?”劉焉第一個就不理解。

劉範便從衣衽裡掏出一張紙來,這時候的紙叫做蔡侯紙,顧名思義,就是蔡倫改進的紙,但還是很渾厚很粗糙,而且產量很低,所以官府和世家大族等還是願意寫字寫在傳統的竹簡上,奢華一些的,就寫在絹上。劉範將那張紙展開,上面是兩個奇怪的圖案。劉焉和黃氏看了許久,還是看不出什麼門道來。對於劉範來說,這兩個圖案太熟悉了,他解釋道:“父親,母親請看,這個孩兒命名爲馬鐙,可以懸掛在馬鞍上,騎兵可以將腳搭在上面,從而可以讓騎兵和馬匹合二爲一,騎兵騎在馬背上更加穩固,就不用一手拉着馬鞍了,可以放開雙手拿着武器,甚至還可以放箭,打起仗來十分有利啊!”一邊說着,劉範又給馬鐙畫上一隻腳,給馬蹄鐵畫上一隻馬蹄。

劉焉和黃氏雖然對軍旅之事不太瞭解,但聽劉範的解說,也對馬鐙的作用有了初步瞭解。劉範又指着旁邊一個圖案道:“父親母親再看,這個孩兒命名爲馬蹄鐵,可以將此物用釘子固定在馬蹄之下,可以防止馬蹄因爲地面堅硬而磨損,因地面潮溼而發軟變質,馬匹跑起來也能更好地抓地,跑起地來更加安全快速。孩兒在當屯騎校尉時,就對騎兵感興趣,發現我大漢騎兵比起塞外的蠻夷來說,弊病良多,故而發明了這兩樣東西。孩兒自己親身試驗過,有了這兩樣東西,騎馬會變得更方便更安全。”

在劉範看來,在古代諸多兵種中,還是屬騎兵最厲害,在冷兵器時期,騎兵的多寡和在軍隊中的所佔比例,就直接反映軍事力量的強弱。騎兵機動性強、衝擊力強、威懾力強,在《六韜》中記載,一個騎兵的戰鬥力堪比三十個步兵;在宋朝兵書中記載,一個騎兵的戰鬥力堪比十個步兵!雖然兩種說法有些誇張,但毋庸置疑的是,騎兵真的很強。騎兵想要強大,就離不開馬鐙和馬蹄鐵的點綴,馬鞍現在已經有了,馬鐙在魏晉南北朝時才被髮明,不過並不是雙邊馬鐙,而是單邊馬鐙;馬蹄鐵,也叫馬掌,這種東西則是羅馬人的發明。

劉焉看了看馬鐙和馬蹄鐵的圖案,但:“那你是想招攬工匠,爲你打造這些東西?”

“父親說的不錯。工匠地位低賤,家境清寒,只要我們肯多出些工錢,他們肯定蜂擁而至。而且這兩樣東西樣式簡單,家裡的僕人都可以打造。難就難在,這兩樣東西都需要很多的鐵來打造。”

黃氏道:“範兒不必氣餒。我們家這些年儲存的鐵有的是,就不知道,你要打造多少馬鐙和馬蹄鐵了。”世家大族通常會儲存很多鐵,用來打造成兵器,發給家裡的私兵,用以防備不測之禍。這一點,黃家和劉家也不能例外。

劉範想了想,道:“依照漢律,鎮字級將軍的軍隊最多隻能擁有兩萬五千人馬。孩兒覺得,騎兵最爲厲害,所以孩兒想建立起一支全部都是騎兵的軍隊,全軍大概需要馬鐙五萬件,馬蹄鐵十萬件。孩兒不知,家裡的鐵能否打造得完?”

劉焉看向黃氏,一向都是黃氏打理家裡諸項事務。黃氏冥思苦想,最後道:“應該是可以的,如果不夠,那隻能用青銅來代替了,再不濟,我們還可以秘密購買一些回來,總之,母親會幫你完成的。”青銅也算貴重金屬了,鼎就是用青銅來鑄造的。

劉範道:“那就勞母親多爲孩兒費心了。”

黃氏點點頭,道:“看着天色也晚了,範兒還是回去睡了吧!爲娘已經爲琰兒另外安排住房,現在你們倆還沒有正式成婚,還不到時候,你半夜裡可別走錯房間啊!”

“孩兒知道了!孩兒告退!”劉範就出去了。

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中生有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五百一十六章 搦戰藍氏第二十四章 拜見劉焉第三百九十章 多路兵馬第五百九十章 大亂禍根第六百九十二章 新的領土第六百四十章 陣前誓師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三百五十八章 準備就緒第五百四十六章 突遭伏擊第四百六十三章 救援之人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二百零五章 本初之妒第六百零八章 玉門夜話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零六章 洛陽之盟第七百五十六章 惻隱之心第九十八章 劉家子弟第八百六十章 爭執又起第八百一十七章 兩軍匯合第三百六十五章 決絕果斷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七百四十四章 錦衣之敗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中灰燼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戰啓第五百七十二章 君臣相見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六百九十二章 新的領土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第三百零六章 洛陽之盟第六百章 赤霄臨世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八百九十章 無機可乘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長安第六百一十章 備戰情況第兩百零三章 老將出馬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神之戰第八百四十五章 破陣破陣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敗收場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紹妙算第二百四十七章 擴軍準備第二百六十九章 付出代價第五百六十二章 徘徊不前第三百四十八章 繼續忽悠第四十四章 屠夫刁難第九百零二章 遺詔矯詔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神之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竊聽密語第七百九十三章 師徒一戰第八百一十二 人性貪婪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一百二十八章 窮途末路第五百四十六章 突遭伏擊第三百四十八章 繼續忽悠第一百九十八章 貢品驚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四百六十章 出城鬥將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過一劫第七百三十章 對症下藥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後安排第一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方皆險第三十四章 長社首戰第三百零九章 劉範論策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五百二十章 一意孤行第七百六十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八百七十五章 宣室之談第七十八章 大戰將起第三十二章 大賊屈服第八百八十七章 禁足解除第一百三十四章 涼州光復第七百二十三章 新政之行(中)第三百三十三章 查缺補漏第三百五十四章 鍛甲不易第七十九章 各自備戰第三百零八章 成王敗寇第七十八章 大戰將起第三百四十章 牛馬數量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五十七章 昭姬評詩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
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中生有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五百一十六章 搦戰藍氏第二十四章 拜見劉焉第三百九十章 多路兵馬第五百九十章 大亂禍根第六百九十二章 新的領土第六百四十章 陣前誓師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三百五十八章 準備就緒第五百四十六章 突遭伏擊第四百六十三章 救援之人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二百零五章 本初之妒第六百零八章 玉門夜話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三百零六章 洛陽之盟第七百五十六章 惻隱之心第九十八章 劉家子弟第八百六十章 爭執又起第八百一十七章 兩軍匯合第三百六十五章 決絕果斷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七百四十四章 錦衣之敗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中灰燼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戰啓第五百七十二章 君臣相見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六百九十二章 新的領土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第三百零六章 洛陽之盟第六百章 赤霄臨世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八百九十章 無機可乘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長安第六百一十章 備戰情況第兩百零三章 老將出馬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神之戰第八百四十五章 破陣破陣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敗收場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紹妙算第二百四十七章 擴軍準備第二百六十九章 付出代價第五百六十二章 徘徊不前第三百四十八章 繼續忽悠第四十四章 屠夫刁難第九百零二章 遺詔矯詔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神之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竊聽密語第七百九十三章 師徒一戰第八百一十二 人性貪婪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一百二十八章 窮途末路第五百四十六章 突遭伏擊第三百四十八章 繼續忽悠第一百九十八章 貢品驚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四百六十章 出城鬥將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過一劫第七百三十章 對症下藥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後安排第一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方皆險第三十四章 長社首戰第三百零九章 劉範論策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五百二十章 一意孤行第七百六十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八百七十五章 宣室之談第七十八章 大戰將起第三十二章 大賊屈服第八百八十七章 禁足解除第一百三十四章 涼州光復第七百二十三章 新政之行(中)第三百三十三章 查缺補漏第三百五十四章 鍛甲不易第七十九章 各自備戰第三百零八章 成王敗寇第七十八章 大戰將起第三百四十章 牛馬數量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五十七章 昭姬評詩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