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

其中的甄家和糜家,更是全東漢最有實力的商人。他們兩家都是劉範的親家,自然劉範會更倚重他們。涼州商人大都是以貿易爲主要的創富手段,主要也是在絲綢之路上進行貿易,再輔以實業。還有一大部分商人,則通過興辦實業而致富。而甄家和糜家雖然也在進行貿易和實業,但最主要的商業手段,還是進行食鹽的售賣。鹽商,自古以來都是最有錢的商人。雖然他們只能拿到一分利,但只是一分利,也能讓他們兩家在涼州的地位屹立不倒。

除了水泥,劉範給商人們送來的大禮,還不止這些。劉範的西域開發計劃的第六點,是在西域修建總長度不下於八千里的各條官道。有了紅磚和水泥的劉範,當然不會在修建官道這件事上馬馬虎虎了。東漢的官道,秦朝的馳道,其實也不過是把土地平整夯實,使之更爲平坦一些而已。而劉範計劃,使用紅磚和水泥來修建這總長度長達八千里的官道。官道最主要的路線,就是從玉門關通往十六個郡的治所,以及連同西域向西的最重要的出口,平西關和定西關。當然,平西關和定西關也使用水泥和紅磚建築。

官道的使命,就是服務於絲綢之路。有了官道,外國的商旅就能更深入地進入西域進行貿易,涼州的商人也能從西域更快速地進入到絲綢之路的西方。

官道的工程量,超過了開發耕地和建設城池。所需的水泥和紅磚,更是不計其數,依靠官營工廠那幾萬人,不知道還要多久才能完工。所以,劉範沒有辦法,只好又把水泥和紅磚的製法出售給更多的商人,讓他們加速西域的開發。但很多商人開設的工廠中缺乏工人,劉範只好讓他們去招募流民爲工人。

要購買水泥和紅磚,劉範的府庫又迎來了最爲猛烈的大出血。但這還並不是州牧府府庫的最後一次大出血。第七點,官府還要帶領流民建立起自己的民居。這又是一大筆錢才能解決的事情。所需紅磚和水泥的量,僅次於西域二州內官道所需的量。另外,官府還要修建平西關和定西關,工程量也不會小。

涼州的商人們因此又迎來了一次擴展實力的良機,這一次西域開發,大興土木所帶來的利潤,遠遠要比之前劉范進行商業改革的利潤要高。但這還不是全部的全部。

因爲要進行進行大規模、有計劃的開墾耕地,還要運送大量的水泥和建築材料,就少不了衆多的勞動力。人力自然不夠,劉範更多的是畜力。劉範在這一方面上,終於不用像修建官道和城池上捉襟見肘。因爲劉範的地盤,到處都是適合放牧的草原,如羌地、山丹軍馬場、巴音布魯克草原和伊犁。這些草原,給劉範養育了約四十七萬匹馬、兩百三十萬頭牛、四百九十萬頭羊,另有駱駝七萬頭,驢十五萬頭。其中,有三十二萬匹馬,是可供軍用的戰馬。

這三十二萬匹戰馬,是劉範的心頭肉,是建立起西涼鐵騎的基礎,決不能有失。所以,除了這些戰馬,其他能用的畜力,劉範都將之用在西域開發上。那兩百三十萬牛,劉範只把三十萬頭留在涼州,其餘的兩百萬頭牛,七十萬頭付以開墾良田,另一百三十萬頭則用以運輸建築材料,如水泥和紅磚等。除此之外,劉範爲了激發流民們參加以工代賑的動力,還調動兩百萬頭羊到西域。宰殺羊肉,將羊肉分發給以工代賑中貢獻突出的人。

既然要開墾大量的耕地,又要進行屯田,所以劉範下令,讓官營工廠和各大商人制造出足夠數百萬人使用的農具和生活必需品。最爲重要的,就是曲轅犁、鐮刀等農具。涼州境內沒有大型的鐵礦,加之西涼軍的武器製造需要大量的鐵礦石,所以工業從事馬鈞手裡已經沒有多少鐵礦石了。

現在東漢大多數的鐵都產自山東(崤山以東,總是怕你們誤解爲山東省),主要集中在冀州邯鄲、青州、揚州、荊州、益州等地。這些地區還處於朝廷統治之下,而且自從漢武帝死後,漢朝實施嚴格的鹽鐵官營。

沒有辦法,劉範只能做好被朝廷宰一刀的思想準備了。果然,朝廷再接到劉範的信時,整個朝廷都爲之瘋狂了。所有公卿大臣都意識到,這是個發財的大好時機。鐵是重要的戰略資源,朝廷當然有理由出個高價了。劉範對此也並不吃驚。反正他在西域得到足夠的財富。

但朝廷這麼做,也是太過放肆。於是,劉範又傳信朝廷,聲明如果朝廷不把鐵礦石的價格降低到市價,那他就會把洛陽之盟上答應的兩萬匹良馬換成劣馬交給朝廷。朝廷見劉範竟然以戰馬爲要挾,而朝廷又缺乏戰馬,於是這才消停下來,鐵礦石的價格也下降到了略高於市價。

另外,流民要去往西域二州十六郡,就必然要經過安定下來了的涼州。因爲黑山軍、青州黃巾軍、中原黃巾軍等,都是由失地農民組成的。所以,流民的數量除了保守估計的五百萬,有了這些亂軍的加入,可能還會超越六百萬。萬一那些亂軍進入涼州時,看見涼州的繁花似錦,保不齊就會賊心不死。

流民過境,就會給剛剛安定下來的涼州帶來嚴重的治安隱患。這就相當於後世敘利亞難民偷渡歐洲時,其中也參雜着許多伊斯蘭國的****。進入歐洲的****只有那麼幾個,總不會超過上千人,攪不起風浪。但進入涼州的黃巾軍殘部,可能有幾十萬人。

爲了應對這個難民危機,劉範做了準備。劉範規定,流民只能走街亭直達玉門關的一條官道,沿途不準下官道,不準停留在官道旁的村莊,不準混進沿途的城池裡,更不準劫掠涼州百姓。有違者,就當做黃巾餘孽,格殺勿論。

除了禁令,劉範還調離各郡的警察,甚至還調來西涼軍三萬鐵騎,也少不了錦衣衛,專門盯着流民。如果流民中有人意圖不軌,他們都有權力先斬後奏。當然,流民大多數人還是可憐的良民。劉範下令,讓各郡在官道兩側建立臨時的居所,開設施粥鋪。

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顯崢嶸第八百零四章 全面落敗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全其美第六百一十七章 它乾問策第二十三章 殺蘇陵第五十八章 鳳欲求凰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第六百五十三章 西征安息第六百九十三章 歸途所見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五章 新得兩千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政之行(還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允智算第八百九十九章 計劃開展第七百二十章 募兵改制第二十七章 父子同謀第一百二十六章 捨命相救第四百零二章 表露心跡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二百四十七章 擴軍準備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七百七十八章 發現鐵礦第七百八十一章 安息內亂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問題第七百九十六章 史阿成擒第三百零七章 人質交接第七百章 入城儀式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八百二十五章 秩序之爭第二十二章 賊窩尋寶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約未竟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心得第五十章 宗親集團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七十九章 各自備戰第七百三十三章 望月懷遠第三百七十二章 足球馬球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六章 定計破鄴縣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五百零四章 再次衝鋒第五百七十八章 逐條妥協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三百四十章 牛馬數量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第五百四十五章 圍點打援第七百四十六章 貿易困局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重假象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八十四章 鎮北軍首戰第四十九章 交易達成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四百八十六章 巧毀箭樓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七百二十一章 稅改金改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潛行宮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價牛馬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質困境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七百零四章 慶典結束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六百四十章 陣前誓師第四百八十一章 攻關之難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九百一十二章 紹之謀算第五百一十章 開城投降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一百九十章 百步穿楊第四十五章 朝堂爭辯第五百九十九章 悉問策論第八百一十章 何後之謀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四百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約未竟第八百一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四百三十一章 曠世之戰
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顯崢嶸第八百零四章 全面落敗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全其美第六百一十七章 它乾問策第二十三章 殺蘇陵第五十八章 鳳欲求凰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第六百五十三章 西征安息第六百九十三章 歸途所見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五章 新得兩千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政之行(還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允智算第八百九十九章 計劃開展第七百二十章 募兵改制第二十七章 父子同謀第一百二十六章 捨命相救第四百零二章 表露心跡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二百四十七章 擴軍準備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七百七十八章 發現鐵礦第七百八十一章 安息內亂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問題第七百九十六章 史阿成擒第三百零七章 人質交接第七百章 入城儀式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八百二十五章 秩序之爭第二十二章 賊窩尋寶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約未竟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心得第五十章 宗親集團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七十九章 各自備戰第七百三十三章 望月懷遠第三百七十二章 足球馬球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六章 定計破鄴縣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五百零四章 再次衝鋒第五百七十八章 逐條妥協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三百四十章 牛馬數量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二百八十八章 穿鑿關中第五百四十五章 圍點打援第七百四十六章 貿易困局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重假象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八十四章 鎮北軍首戰第四十九章 交易達成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四百八十六章 巧毀箭樓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七百二十一章 稅改金改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潛行宮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價牛馬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質困境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七百零四章 慶典結束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六百四十章 陣前誓師第四百八十一章 攻關之難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九百一十二章 紹之謀算第五百一十章 開城投降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一百九十章 百步穿楊第四十五章 朝堂爭辯第五百九十九章 悉問策論第八百一十章 何後之謀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四百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約未竟第八百一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四百三十一章 曠世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