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是進是退

劉範便命令衛士們把這些宦官給除掉。反正現在已經是和朝廷撕破臉皮了,劉範也不會在乎多殺幾個代表着皇帝的欽使,這樣還可以爲民除害。

宦官們人頭落地後,劉範帶着衆人回到議事堂繼續開會。劉範環視底下的屬下們,沉重地說道:“看來,朝廷是真的要對我們下手了!你們都說說,在此情況下,我們應該如何救出他們?”

董扶第一個站出來,說道:“主公,屬下認爲,朝廷想要的,不過是讓主公對他們俯首稱臣。朝廷之所以如此大費周章,還是因爲發現了主公的財富比朝廷的多。因此,屬下建議主公,不如和朝廷議和,上表稱可以去掉爵位,並給朝廷進貢一些錢。不論朝廷要求多少錢,只要能把太公等人救出來,就值得了。”

趙匙聞言,也趕緊出班來,說道:“是啊!主公!如今是朝廷手裡握着太公等人爲把柄,我們處於下風。再說爵位,主公現在還年輕,可以以後依靠軍功慢慢恢復;錢我們還可以再積攢,但太公等人的性命卻是隻有一條啊!”

劉範聽了董扶和趙匙的話,覺得他們倆的話很有道理。劉範說道:“如果朝廷願意的話,不要說爵位降低,甚至所有的錢我都可以給他們!”

田豐一看主公心急犯糊塗了,立馬站出來,說道:“主公萬萬不可啊!兩位太守之言真真是腐儒之見,若主公採納他們的意見,太公等人的性命纔會被斷送啊!”

田豐歷來就是一個耿直不諱言的人,見董扶和趙匙給劉範出了餿主意,情急之下,便罵他們倆是腐儒,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他們倆也確實不負這個標籤。

董扶的趙匙聽了田豐的責罵,那能心裡好過嗎?當即眉頭一皺。劉範也是比較詫異,不知爲何田豐要極力阻攔董、趙二人的建議,況且這個建議是爲了他好的。

劉範於是就不解地問道:“元皓此話何意?”

田豐急地繃了臉,說道:“稟主公,屬下認爲,看剛纔皇帝送來的詔書便不難看出,朝廷不僅是想要索取主公手中的鉅款,而且還暗懷剷除主公的野心。而且主公已經將欽使殺了,這就會讓朝廷知道,主公您已經洞悉了他們的心思,無非就是要把您騙進京師,把您給殺掉。然後主公上書願意給朝廷讓步,那朝廷又會做何反應呢?”

劉範順着田豐的思路,頭腦就越來越清晰,他說道:“嗯,朝廷如果聰明一點的話,就會利用我急於營救我父親他們的心理,假裝答應我的請求,先把我的貢金一點點地騙來,一點一點地削弱我的力量。然後每一次朝廷都會失約,進而要求我做更爲損失的事,如果我稍有反抗,他們就會以人質爲要挾,逼迫我在向他們妥協的路上越走越遠。最後,我不得不一次次地妥協,直到我的力量一點一點地被朝廷抽空,而朝廷就會變得越來越強大!”

田豐聽了劉範的話,鬆了一口氣,心想還好主公沒有被董扶和趙匙的建議所迷惑,差點就釀成大錯了。田豐呼出一口氣,由衷地說了一句:“主公英明啊!”

說到這了,劉範就算再傻,也不會沒想到如果向朝廷妥協讓步的弊端了。有時候,爲人處世不能以退一步海闊天空來作爲準則,這還要看情況。如果情況十分緊急,就像今天這樣,向你的對手退步,就會讓你漸漸的無路可退。

而劉範想清楚後還想責怪董扶和趙匙,但他想起了一些事情,就沒有責罵他們倆。劉範想起來,董扶和趙匙本來是劉焉的臣子,是後來送給劉範驅使的,並非是先對他本人效忠。在董扶和趙匙眼裡,或許劉焉意味着更多。因此,劉範打消了責怪他們的念頭,畢竟他們也是救主心切,情有可原。況且現在是非常時期,再這麼做不利於團結。

而董扶和趙匙也都不是傻子,聽了田豐的話,也很快的意識到了自己因爲太心急了而差點導致的錯誤。但他們自尊心很強,不肯向田豐低頭,只對劉範抱歉地行了個禮。田豐也毫不在乎,他這個耿直犯衝的性格養成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所觸怒的人能從姑臧排隊到長安。也是因爲他這個不愛圓滑的性格,田豐纔會身懷大智而一直以來都是小官罷了。

由於田豐和董扶等人之間的爭執,議事堂陷入了一陣尷尬之中。這時,賈詡趕緊站出來救火。賈詡說道:“主公,屬下也贊同元皓的觀點。屬下愚見,主公當此時刻千萬不能向朝廷退步一絲一毫,否則,朝廷就會利用主公對太公等長輩的孝心得寸進尺。第一次朝廷讓主公削掉爵位,主公如果照辦了,那下一步朝廷就會逼迫主公把西域的錢糧全部進貢;如果主公又示弱了,乖乖地將一百多億錢雙手奉上,這並不代表着朝廷會因此良心發現,心滿意足,而把太公等人給送回涼州來。相反,朝廷會以爲主公已經是惶惶不可終日,就會繼續強迫主公繼續退步。對於主公而言,如果您退了第一步,也就不會再可惜退第二步,這樣一來,主公就越來越寄希望於朝廷會得到滿足,從而把太公送回來。最後,主公就會陷入朝廷的陷阱,任由朝廷利用人質來擺佈您。這時候,就算主公您還在西涼,也和在雒陽是一樣的了。”

劉範聽完賈詡的話,深深地覺得朝廷心思歹毒。劉範問道:“那我該怎麼辦?”

賈詡說道:“主公一步也不能退。相反,主公還要表現出咄咄逼人,毫不留情的態勢來,從朝廷手裡搶過主動權。”

一聽這話,王國站出來說道:“賈軍師此話何意?哪裡有人質在別人手上,而自己卻敢冒讓人質受害的風險行事的?如果逼迫朝廷,萬一朝廷發起怒來,那該如何是好?”

閻忠也說道:“是啊!現在保護太公等人的性命安全才是正經,怎麼能反其道而行之呢?這不是逼着朝廷架起屠刀嗎?”

其他的太守也紛紛表示反對。武將們看劉範坐在上面沒有什麼表示,也就不敢站出來說三道四的。其實劉範也在糾結,到底是賈詡說的對,還是王國等文官們說得對。

賈詡等這些文官們都說完了,便解釋道:“唉!衆位同僚忠心耿耿,救人心切,但是有一事你們有所不知啊!某爲主公建此議正是要保全太公等人的性命啊!”

董扶不解地說道:“哦?賈軍師何出此言?”

賈詡說道:“主公,和同僚們先聽我一言。我且問問諸位,如果朝廷有強大的實力,足以消滅或者重創擁有西涼和西域的主公,他們還會留着太公等人的性命作爲人質,以此來要挾主公嗎?”

劉範聽着賈詡的話,越想越覺得他很有意思,就沒有再說話。董扶認真地想了想,看了一眼一臉平靜的劉範,小心翼翼地說道:“說句忤逆的話,如果朝廷有那個能力的話,太公等人早就遇害了。”其他的文官們心中也是這麼想的,但是當着劉範的面,而且自己也不是像賈詡和田豐那樣受劉範恩寵,所以也就不敢把這句實話給說出來。

賈詡仗着自己有劉範的恩寵,說話也就比尋常屬下自由得多。賈詡說道:“對!在朝廷強大的情況下,他們沒有任何理由還留着太公等人。但是現在不一樣,朝廷沒有對人質下手,而是留着他們。換句話說,他們是不敢殺太公等人。再換句話說,他們是害怕主公的反擊。現在,話說到了這裡,諸位同僚都理解某的意思了吧!”

第九十四章 涼州之牧第八百一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八百四十七章 栽培新人第十二章 定策擊張寶第二百零七章第四百三十一章 曠世之戰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三百三十三章 查缺補漏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七百六十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聞風語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第四百九十五章 西域以西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震華夏第三十一章 董卓刁難第三百五十章 魚兒上鉤第六百五十七章 酣戰敵將第五百六十三章 取或不取第十八章 城破前奏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八百六十三章 大舉徵召第六百七十七章 推算援軍第一百零七章 必爭之地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一百章 正式成婚第一百六十九章 劉誕之思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二百九十一章 朝廷軍力第一百六十九章 劉誕之思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一百五十一章 艱鉅任務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武在世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人父母第八十章 詐敗之計第七百九十七章 俠客執照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威逼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八百一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戰開啓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糞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聞風語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三百五十章 魚兒上鉤第六百零八章 玉門夜話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八百零五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七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六十章 欲攬猛虎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翁之利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八百九十章 無機可乘第六百四十四章 箭雨之下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一百章 正式成婚第四百六十四章 十將之戰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次慘敗第八百九十五章 桓帝託夢第七十七章 訓練成果第八百八十二章 聞風而動第八百八十章 榻前遺計第七百五十四章 家之溫馨第三十二章 大賊屈服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二百四十六章 確認擴軍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七百一十三章 噩耗傳來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三百三十九章 反應過度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三百四十章 牛馬數量第三百章 主僕合謀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五百零九章 貴山之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吊人胃口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涼邸報第四百零一章 奉孝高見第九百一十六章 秘密審訊第三十二章 大賊屈服第六百八十六章 爲愛求藥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二百二十一章 勝券在握第四百六十四章 十將之戰第五百零五章 烏孫潰敗第一百二十章 殺機已起第一百三十六章 涼州改革續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八百三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二百九十章 倉皇失措
第九十四章 涼州之牧第八百一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八百四十七章 栽培新人第十二章 定策擊張寶第二百零七章第四百三十一章 曠世之戰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三百三十三章 查缺補漏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七百六十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聞風語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第四百九十五章 西域以西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震華夏第三十一章 董卓刁難第三百五十章 魚兒上鉤第六百五十七章 酣戰敵將第五百六十三章 取或不取第十八章 城破前奏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八百六十三章 大舉徵召第六百七十七章 推算援軍第一百零七章 必爭之地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一百章 正式成婚第一百六十九章 劉誕之思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二百九十一章 朝廷軍力第一百六十九章 劉誕之思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一百五十一章 艱鉅任務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武在世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人父母第八十章 詐敗之計第七百九十七章 俠客執照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威逼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八百一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戰開啓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糞第三百四十五章 風聞風語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三百五十章 魚兒上鉤第六百零八章 玉門夜話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八百零五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七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六十章 欲攬猛虎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翁之利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八百九十章 無機可乘第六百四十四章 箭雨之下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一百章 正式成婚第四百六十四章 十將之戰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次慘敗第八百九十五章 桓帝託夢第七十七章 訓練成果第八百八十二章 聞風而動第八百八十章 榻前遺計第七百五十四章 家之溫馨第三十二章 大賊屈服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二百四十六章 確認擴軍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七百一十三章 噩耗傳來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三百三十九章 反應過度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三百四十章 牛馬數量第三百章 主僕合謀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五百零九章 貴山之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吊人胃口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涼邸報第四百零一章 奉孝高見第九百一十六章 秘密審訊第三十二章 大賊屈服第六百八十六章 爲愛求藥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二百二十一章 勝券在握第四百六十四章 十將之戰第五百零五章 烏孫潰敗第一百二十章 殺機已起第一百三十六章 涼州改革續第七百八十二章 國無忠臣第八百三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二百九十章 倉皇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