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劉範本以爲袁紹這次的攻勢會更猛烈一些,但沒想到袁紹選擇的這個突破口,這個罪名不太好成立。劉宏一聽袁紹說劉範屠殺平民,不禁有些驚訝,因爲他一直以爲劉範是像當年的太傅陳蕃類似的人,出身士林,滿腹經綸,因而極好名聲。所以劉範即使是有能力禍害下層的“貧民”,但爲了羽毛着想,定然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而倒行逆施。再所以,劉範纔會花那麼大的力氣去幫扶在世族眼中不值一提的貧民們,爲的就是在天下人心中留下一個好印象,在史書中也能讚揚。

不僅僅是漢靈帝一個人這麼想,其實天下人都是這麼想的,流落於中原各州的流民,之所以甘願投身涼州,就是因爲認定劉範是好人;十常侍雖然常常爲劉範辦事,但精於計算的他們,早已看出劉範只不過是想要利用他們罷了,絕不是趨炎附勢之輩。這也是爲什麼十常侍從來沒有透露出拉攏劉範的跡象,因爲他們十個太監也有尊嚴,不想給劉範拒絕。

所以,袁紹說出劉範有屠殺良民的罪行時,全朝廷都驚訝了,唏噓聲四起。不少已經依附於劉焉等人的清流派朝臣,都不自覺地動搖起來,因爲他們之所以依附劉焉等人,大抵是因爲他們看重劉範在任上不貪污不擄掠,加上劉焉等人與十常侍並無聯繫。

劉範知道,他必須解釋清楚這個問題,不然清流派朝臣與他離心離德,那日後對抗何進黨就很難了。

劉範便怒道:“袁尚書簡直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某爲官一載,爲國爲民,問心無愧,絕無屠殺良民之舉!敢請陛下詳查,若果有此事,請斬臣首;若無此事,那就請陛下斬袁尚書頭!”

袁紹一聽,劉範這是要和他拼了!竟然用性命來做賭注!但袁紹對自己所準備的證據深信不疑,於是也迎頭直上,對劉宏道:“陛下,臣有證據,請許臣呈上!”

劉宏道:“呈上!”

袁紹瞟了一眼劉範,便得意地從袖口裡摸出一折紙,交給張讓。張讓粗略地看了看,不禁神情恍惚。張讓當堂唸了出來。劉範一聽便知,原來袁紹所謂的證據,就是去年他攻取涼州後,屠殺涼州豪族之事。屠殺一個州幾乎所有的豪族,這簡直是逆天而行啊!朝臣們都嚇壞了,都沒想到劉範真能下得去手!在其他朝臣震驚的同時,劉範卻張狂地露出來一個頗具玩味的笑容。不因爲別的,就因爲上殿朝會之前,賈詡早已爲劉範想到了這一點;並且在涼州時,劉範還專門派劉誕動用錦衣衛進行過相關調查取證,他是有備而來,有備無患。

一直到張讓唸完袁紹的證詞,劉範都是在笑的。袁紹見劉範如此輕鬆,不禁爲自己捏了一把汗,又推敲起自己的證詞有無漏洞。

劉宏皺着眉頭道:“屠殺近萬人,若果有此事,真非人哉!冠軍侯,你可承認袁卿所指證的濫殺無辜之罪?”

劉範大大咧咧地道:“陛下,臣完全否認袁尚書的證詞!他分明是有意中傷臣,請陛下勿要被他所迷惑!”

袁紹對此嗤之以鼻;劉宏道:“那冠軍侯如何證明?”

劉範道:“稟陛下,當時臣打敗叛軍、收復涼州之後,經過調查,發現叛軍的背後勢力,其實正是袁尚書口中的良民——涼州豪族!”

劉範說完,朝臣們紛紛震驚了,竟然是豪族在叛軍背後支持!這真是聞所未聞!在東漢的普世價值觀中,士族門閥是這個國家的頂樑柱,是社會的精英層,沒有士族的幫助,國家就不成國家。但劉範說涼州的豪族反叛,這就有些意思了。

相比於文臣們,武將們都對劉範所說沒多少驚訝。很多在京的武將,一大部分都曾在涼州與叛軍或羌人、氐人作戰過,因爲在涼州建立武功,才得以升官入朝。他們早就知道叛軍背後有涼州豪族的身影了,只是因爲朝廷被何進和十常侍搞得烏煙瘴氣,朝廷沒空理會他們罷了。總而言之,涼州豪族的秘密,在武將中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爲了大局穩定,武將們也都對此事三緘其口。

劉範道:“這一點,恐怕在座的各位將軍都深有體會吧!”

武將們聞言,紛紛不自覺地點點頭。一個將軍站了出來,劉範一看,竟是皇甫嵩。皇甫嵩現任衛將軍,在武將中分量很高,權力很大,現在的大漢軍事,除了皇帝,一共由四個人負責:大將軍何進、太尉楊彪、車騎將軍朱儁,還有就是衛將軍皇甫嵩。

朱儁、皇甫嵩和劉範曾經一同剿滅黃巾軍,劉範曾在長社城救過他們,後來還是劉範獻計給他們,這才大破中原地區的黃巾軍。故而皇甫嵩和朱儁對於劉範十分欣賞,後來分兵征討小股殘餘黃巾軍時,他們倆就有意偏袒劉範,派他去有黃巾軍比較多的樑國,爲的就是讓劉範積累更多的軍功。劉範知道,卻也不明說出來。

朱儁和皇甫嵩,早在何進只是國舅、沒有實權之前,就在大漢軍隊中享有最高的名譽,全國的校尉司馬,幾乎都是他們的老部下。所以他們倆比起後起之秀的何進和楊彪,對軍隊更有話語權。但他們不是何進那樣的人,不想集權於身,故而對何進和楊彪都敬而遠之,與世無爭。

而且不像朱儁和盧植亦或是楊彪、張溫,皇甫嵩與漢靈帝的君臣關係十分良好。一般西北的關中和涼州爆發羌人的騷亂,漢靈帝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指派皇甫嵩前去平定騷亂。在少數情況下靈帝纔派遣楊彪或張溫前去。但由於性格,楊彪雖忠君但圓滑,張溫耿直又喜歡在漢靈帝和同僚面前誇耀自己的軍功,所以這兩人不被漢靈帝所寵。

漢靈帝最寵信的將軍,還是皇甫嵩,皇甫嵩出生在關中,他家是關中有名的世家大族。年輕時,皇甫嵩以六郡良家子的身份,進入羽林軍中服役。後來慢慢升官做了將軍。有這樣的身份背景,皇甫嵩也是格外的忠君愛國。

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入敵營第四百九十三章 坑殺降兵第七百七十一章 宣傳手段第八百一十二 人性貪婪第三百一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條不紊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州昆州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五百七十八章 逐條妥協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四百七十九章 守關之重第四十八章 與狼共舞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允智算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二百七十六章 沆瀣一氣第三百六十五章 決絕果斷第八十章 詐敗之計第四百一十章 大難將至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四百三十一章 曠世之戰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過一劫第五百二十七章 西線告平第三百八十一章 貂蟬之子第三百九十章 多路兵馬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五十章 宗親集團第五百九十一章 爲長遠計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賑第六百七十八章 阿帕麥亞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五百零八章 擒賊擒王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軍對陣第二百八十章 緊急會議第兩百一十章 孟德登場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六百二十章 驚夢之助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三十七章 梟雄來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轉變態度第二百二十一章 勝券在握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七百四十四章 錦衣之敗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六百五十一章第八百一十章 何後之謀第四百六十章 出城鬥將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第三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計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二百八十六章 主意已定第八百四十六章 元老塞氏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全其美第二十三章 殺蘇陵第八百九十五章 桓帝託夢第九百零六章 演習結束第七十五章 規章制度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九百一十二章 紹之謀算第五百二十九章 真假軍糧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三百一十三章 善意警告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問題第九百零七章 曹操之思第一百二十九章 降或不降第四百八十五章 遁地之術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五百七十八章 逐條妥協第三百零二章 首輪舌戰第九十二章 捷報頻傳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梟雄臣服第七百九十三章 師徒一戰第六十一章 黃忠歸心第四百二十七章 舌戰蜀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七百七十九章 處置鐵礦第六十九章 檄文募兵第四百八十七章 斷糧之險第二百九十一章 朝廷軍力
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入敵營第四百九十三章 坑殺降兵第七百七十一章 宣傳手段第八百一十二 人性貪婪第三百一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條不紊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州昆州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五百七十八章 逐條妥協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四百七十九章 守關之重第四十八章 與狼共舞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允智算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二百七十六章 沆瀣一氣第三百六十五章 決絕果斷第八十章 詐敗之計第四百一十章 大難將至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四百三十一章 曠世之戰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過一劫第五百二十七章 西線告平第三百八十一章 貂蟬之子第三百九十章 多路兵馬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五十章 宗親集團第五百九十一章 爲長遠計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賑第六百七十八章 阿帕麥亞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五百零八章 擒賊擒王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軍對陣第二百八十章 緊急會議第兩百一十章 孟德登場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六百二十章 驚夢之助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三十七章 梟雄來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轉變態度第二百二十一章 勝券在握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七百四十四章 錦衣之敗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六百五十一章第八百一十章 何後之謀第四百六十章 出城鬥將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第三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計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二百八十六章 主意已定第八百四十六章 元老塞氏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全其美第二十三章 殺蘇陵第八百九十五章 桓帝託夢第九百零六章 演習結束第七十五章 規章制度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九百一十二章 紹之謀算第五百二十九章 真假軍糧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三百一十三章 善意警告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問題第九百零七章 曹操之思第一百二十九章 降或不降第四百八十五章 遁地之術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五百七十八章 逐條妥協第三百零二章 首輪舌戰第九十二章 捷報頻傳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梟雄臣服第七百九十三章 師徒一戰第六十一章 黃忠歸心第四百二十七章 舌戰蜀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四百三十九章 言語交鋒第七百七十九章 處置鐵礦第六十九章 檄文募兵第四百八十七章 斷糧之險第二百九十一章 朝廷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