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奉孝高見

劉範點點頭,說道:“先生所言,句句屬實。但朝廷未敢輕舉妄動,進逼西州,又對我之西遷戰略多有配合,是以何故?”

郭嘉未曾立即回答,而是先飲了一杯酒,說道:“此爲朝廷有心而無力之舉。朝廷內有大將軍與十常侍之爭,豈能凝心聚力,共討將軍?且朝廷政治黑暗,朝綱崩壞,賢者在下,庸者在上,又豈能以智計陰謀擾亂將軍?朝廷軍備廢馳,軍無戰心,步軍居多,馬軍缺乏,而糧餉不足,軍械不修,又豈能與將軍之西涼軍天下強軍一爭高下?”

郭嘉放下了酒杯,下一刻酒水又充滿了杯盞,再爲之一空。郭嘉說道:“朝廷之西遷五六百萬流民,則是有心所爲。洛陽之變,早爲世人所知。朝廷於洛陽之變中威嚴掃地,將其多年以來之頹勢徹底暴露在天下人面前。朝廷中人,亦深知其軍力衰弱,恐懼將軍西涼軍之西進。爲遏制將軍西進之勢頭,朝廷以故趁勢同意將軍之西遷要求,將天下流民之大半,皆拱手相讓,送於將軍處置。爲何?此乃朝廷禍水東引之策,欲借流民之衝擊,將將軍之三州毀於一旦。”

說到這裡,劉範剛剛失態之舉早已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正襟危坐,洗耳恭聽,無比的認真嚴謹。他聽着郭嘉的分析,越來越覺得郭嘉勢在必得,不能爲他人所得。郭嘉說道:“洛陽之變後,天下實際上已分爲關東與關西兩部。一部爲關東,潼關以西之三輔與潼關以東諸州郡,俱爲朝廷所統治;陳倉城以西三州,俱爲將軍所統領。表面上看,將軍仍是朝廷之官,皇帝之臣,然則實際上卻已經是獨立於大漢之外,儼然一國。朝廷治有關東,雖地廣人多,然則民生凋敝,貨殖蕭條,軍備不修,政治不明,實力較於西州,實爲弱小。而將軍之領下三州,雖眼下仍遠不如關東州郡,但假以時日,將軍勤加治理,必能超越東州。”

劉範說道:“那先生以爲,何時西州纔可超越東州呢?”

郭嘉說道:“等將軍將天州與昆州治理得如同涼州之時,三州人力物力財力處於鼎盛之時,東州自然就比西州衰敗。”

劉範又問道:“治理天州與昆州完備,又將花費多少年月?”

郭嘉說道:“在下以爲,短則三年,長則五年至十年。這全取決於將軍之才,及天下之變。若將軍誠可堅持不懈,矢志不渝,則只需三年;若天下有變,則不可預測。”

劉範說道:“先生經天緯地之才,尚不能預見天下之變乎?”

郭嘉知道,劉範這是在誇讚他。但郭嘉卻沒有過多的得意,而是繼續推杯換盞,誠懇地說道:“天下英雄,數不勝數。若豪傑與謀天下之事,而在下未察,又何以知之?”

劉範佩服地點點頭,覺得郭嘉爲人十分誠實。這纔是一個大才應有的風度,若是腹中莽莽,必然會居功自傲,盛氣凌人。而有才幹能力的人,則是深藏不露,爲人所不知。

劉範說道:“先生以爲,若天下安定,或者說關東安定,以我之才,應可在多少時日之間將天州和昆州治理好?”

郭嘉說道:“將軍憂心社稷百姓,誠爲天下幸事。但將軍久在中樞,更應知欲速則不達之道。西域二州,地廣人衆,又嘗爲戰火所毀,欲建設之,恐非一日之功,望將軍圖之。”

劉範點點頭,說道:“請先生繼續,無須停下,我洗耳恭聽。”

郭嘉說道:“謹命。自將軍收納流民以後,舉涼州全力,用於治理西域二州上,而必無力再西進,侵入關中,攻破潼關,進擊洛陽,而王天下。朝廷之羈縻將軍之策,已然實現。而朝廷知將軍之治理西域二州完備後,必將實力大漲,兵強馬壯。若放任將軍,與將軍休養生息,則朝廷危矣。故而,朝廷之中,必有人建議朝廷出征將軍。如今正是將軍手足無措之時,若朝廷之軍誠能趁機攻入涼州,則將軍必敗。”

劉範嘆了口氣,郭嘉正說到了他的痛處上。劉範說道:“真沒想到,先生未身在廟堂之上,而處於野下,竟能將時勢看得如此透徹明晰,真乃張良在世,蘇秦重生。”

郭嘉說道:“將軍過獎。在下只是對時事多有關注,從中看出將軍之險情。至於天下大勢,在下不敢言全然領會。”

劉範說道:“先生過謙。那先生以爲,朝廷之出兵西涼,趁人之危,將有多大的可能?換言之,朝廷是否會攻擊西涼?”

郭嘉說道:“朝廷衰敗久矣。然則百足大蟲雖死而未僵。將軍雖鷹揚關西,國富民強,然則朝廷仍是天下正統,關東人士未知將軍之愛民,恐仍將心向朝廷。尤其是將軍多次與士族反目成仇,必使士族凝心聚力,共抗將軍。士族出身者,必心向朝廷,策動朝廷出兵西犯。朝廷之中,大臣多爲士族,不恨將軍者又有多少人?故在下觀之,朝廷出兵必矣。”

劉範聞言,垂頭喪氣。關西在他的經營下,已經將士族的影響力全數抹平,關西早已沒有士族。但是,關東州郡,從來都是士族根深蒂固、枝繁葉茂之地。西漢時,漢武帝對士族多加殺戮,有效地抑制了士族的膨脹。但東漢的開國,是因爲光武帝劉秀本身就是士族出身,且助他起兵的力量就是南陽的士族,故而東漢從未抑制士族之勢力膨脹。時至今日,士族的膨脹已經歷經二百年。士族在關東的地位,已經不是朝廷能撼動的。而劉範卻走向了士族的對立面,傷害士族的切身利益,一定會使士族團結一起反抗他。

朝廷之中,士族買官者居多。而且,士人多是士族出身。寒士受到士族的排擠。士人作爲整個東漢的主要知識分子,上層精英,其中一定有人具備遏制他的能力,比如荀攸。曹操家因爲出身,所以還不能算士族。直到曹丕繼位,代表士族利益的陳羣勸他實行九品中正制,曹家才真正被士族所接納。不爲別的,只因中正制符合士族利益。

第八百三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四十八章 與狼共舞第五百六十八章 留之一命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允智算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政之行(又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佳人解憂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後準備第八十六章 大雕隕落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神之名第三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第五百一十六章 搦戰藍氏第八百五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第七百八十六章 郭嘉賭約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四百零六章 破除謠言第七百九十八章 危機再現第六百三十三章 竊聽密語第一百四十四章 商業改革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八百七十四章 使團進城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八百八十章 榻前遺計第二百零九章 告一段落第一百零八章 偶遇馬騰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夏陷落第六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四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二百四十五章 擴軍可否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四百零八章 天道所致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五百七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六百九十三章 歸途所見第十六章 強攻廣宗城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十八章 城破前奏第四百八十六章 巧毀箭樓第七百三十四章 師徒夜話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攏文良第六百四十八章 闖陣擒將第四百零五章 無可避免第四百四十一章 巧使離間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質困境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五百二十七章 西線告平第七百五十章 史阿入涼第二十一章 蘇陵泄密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涼邸報第七十七章 訓練成果第五百五十七章 妙計奪城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六百七十章 木鹿鏖兵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七百五十七章 告一段落第六百四十三章 好戲上演第三百八十二章 阿瞞之見第四百五十章 內訌初起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六百四十六章 包圍漸成第一百九十五章 名由天定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七百六十九章 撲了個空第二百七十八章 獄中之會第五百六十二章 徘徊不前第四百六十七章 生擒徐榮第一百五十一章 艱鉅任務第二百九十章 倉皇失措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問題第六百零六章 臨別之前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第一百五十七章 朝堂地震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心得第二百零四章 一個頂倆第一百五十一章 艱鉅任務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政之行(還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皇后有請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城又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問題第五章 新得兩千兵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人父母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五百一十二章 偶見火油
第八百三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四十八章 與狼共舞第五百六十八章 留之一命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允智算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政之行(又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佳人解憂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後準備第八十六章 大雕隕落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神之名第三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第五百一十六章 搦戰藍氏第八百五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第七百八十六章 郭嘉賭約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四百零六章 破除謠言第七百九十八章 危機再現第六百三十三章 竊聽密語第一百四十四章 商業改革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八百七十四章 使團進城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八百八十章 榻前遺計第二百零九章 告一段落第一百零八章 偶遇馬騰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夏陷落第六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四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二百四十五章 擴軍可否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四百零八章 天道所致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五百七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六百九十三章 歸途所見第十六章 強攻廣宗城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十八章 城破前奏第四百八十六章 巧毀箭樓第七百三十四章 師徒夜話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攏文良第六百四十八章 闖陣擒將第四百零五章 無可避免第四百四十一章 巧使離間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質困境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五百二十七章 西線告平第七百五十章 史阿入涼第二十一章 蘇陵泄密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涼邸報第七十七章 訓練成果第五百五十七章 妙計奪城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六百七十章 木鹿鏖兵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七百五十七章 告一段落第六百四十三章 好戲上演第三百八十二章 阿瞞之見第四百五十章 內訌初起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六百四十六章 包圍漸成第一百九十五章 名由天定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七百六十九章 撲了個空第二百七十八章 獄中之會第五百六十二章 徘徊不前第四百六十七章 生擒徐榮第一百五十一章 艱鉅任務第二百九十章 倉皇失措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問題第六百零六章 臨別之前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第一百五十七章 朝堂地震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心得第二百零四章 一個頂倆第一百五十一章 艱鉅任務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政之行(還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皇后有請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城又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問題第五章 新得兩千兵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人父母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五百一十二章 偶見火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