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屠夫刁難

劉範再用餘光瞧了瞧四周,除了幾個宮女宦官之外,還有兩旁的文武大臣。武將隊列裡跪坐在最前頭的是一個四十多歲的彪形大漢,他身上穿掛着劉範沒見過的鎧甲,看品級甚至比他見過的盧植中郎將品級的還要高。那員武將身高七尺五,圓頭圓腦的,眼睛瞪得像銅鈴似的,絡腮鬍圍着嘴脣成一個正方形,一副莽夫的模樣。劉範猜想,此人應該就是大將軍何進了。

劉範又瞟了右邊一眼,文臣隊列裡跪坐的最近的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此人長得瘦小枯乾,長眉入鬢,眼睛眯成一條線,顴骨高聳,鼻子挺直,鬍鬚花白,一看就不像什麼良善之人,周身上下籠罩着一股詭譎的氣息。劉範看他的座次,他應該是三公之一的司徒袁隗。袁隗是袁逢的弟弟,是袁紹和袁術的叔父,袁家四世三公,天下名家。

劉範看他們兩人模樣,就隱隱地感覺不好。正在劉範瞎想之時,御座上的劉宏發話了,他道:“朕聽說,卿是漢室宗親?”

劉範醒悟過來,回答道:“回稟陛下,臣是孝景帝玄孫,魯恭王之後,冀州刺史的長子。”

劉宏恍然大悟,然後欣喜若狂地道:“誒!對對對!你是君郎叔父的孩子,哎呀!你看看朕這記性,竟然連自家的弟弟都記不得了!”君郎,就是劉焉的字。

劉範違心地道:“陛下處理國事繁忙,心思全在治國理政上;臣的賤名何足掛齒,怎敢勞動陛下時時記得?”

劉宏毫無顧忌地哈哈大笑,雙手捧腹,身子也歪到在御座上,旒冕上的十二旒劇烈地晃動。袁隗見了,重重地咳嗽一聲,道:“陛下自重!接見外臣時,不可有損君上威儀。”

劉宏這才稍稍收斂了一些,他指着劉範,道:“誒呀,劉卿長得如此精緻,也真是個妙人兒啊!”

劉範心裡一萬頭草泥馬奔騰而過,口裡只能違心地道:“謝陛下誇獎!”

劉宏笑着道:“劉卿啊,朕聽這些個大臣說,是你接連斬下了張氏三賊的首級,又是你屢次出謀劃策,爲朝廷大軍大敗黃巾賊寇。劉卿,辛苦了啊!”

劉範朗聲答道:“回稟陛下,臣有一言,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臣劉範,忝爲北軍屯騎部校尉,更是高祖的後人,天下百姓遭受黃巾賊寇荼毒,山野匹夫且對天下之事有不可推卸之責,何況是臣?故臣怎敢不盡心盡力,助陛下平定叛亂?”

此言一出,本來安靜得掉下一粒灰塵都能聽見的朝堂上突然熱鬧起來了,文臣武將們,坐得近的紛紛交頭接耳,都看着正中央的劉範。劉範不懂怎麼回事,只得尷尬地站在原地。心想,我沒說錯話啊?怎麼人人都反應這麼大?

正當劉範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時,高高在上的劉宏興奮地鼓掌,他放聲大笑道:“哈哈哈!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說得好,說的好啊!劉卿啊劉卿,你不僅武功赫赫,還如此文采斐然,漢室得如此人,真乃是漢室之幸、天下之幸啊!”

劉範道:“陛下過獎,臣不過是……”劉範話還沒說完,只見何進緩緩走了出來,站在劉範前面,猖狂地笑道:“哈哈!劉校尉不必妄自菲薄,你文采如此之好,我等難以匹敵!你看啊,當今的陛下,自統治大漢以來,天下大安,萬民喜悅,真是一代賢君啊!陛下勞苦功高如此,宜應彰顯,曉與萬民及後世。這樣,不如你當着整個朝廷的面,給陛下作一篇賦來,讚揚我皇功績,使後人得而歌頌,如何啊?”

何進這句話一出口,朝堂上又有許多大臣竊竊私語,議論紛紛。劉範只得暗罵何進老狐狸。劉宏一拍手掌,道:“對啊!大將軍說的對啊!劉卿,你文采這麼好,不如給朕作一篇吧!如若作得好,朕,重重有賞!”劉宏興奮地指着劉範。

劉範無奈不已,心想,你一個著名的大昏君,還要我寫賦誇你英明神武?且不說我記不得什麼賦不賦的,本身你就不符合條件!

但劉範也知道,如今是不寫也得寫了,如果寫不出來或者寫得很爛,那靈帝肯定不高興;何進再一挑唆貶低他,靈帝發怒,那這次平定黃巾軍的功勞就白搭了。劉範想了想,道:“回稟陛下,臣不擅長於擬賦,恐怕擬賦,會有損陛下威嚴。但臣會作詩,請陛下准許,讓臣爲陛下作詩!”

劉宏遲疑不決,最後道:“作詩?好吧!那你給朕作吧!”

劉範便搜腸刮肚,終於想起來李白的一首詩,於是道:“回稟陛下,臣有一首詩,詩名爲‘聖天子’,特獻給陛下!”一聽這話,何進有些沉不住氣了,他看向劉範的眼神裡射出一絲慌亂,沒想到劉範一介武夫還真的會舞文弄墨。

劉宏一聽詩名就激動,道:“好好好!你快念!你快念!”

“漢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擊黃雲,三賊皆西來!”劉範唸完,只覺得心裡一百個對不起李白大大。

滿朝的人聽完這首詩,都頓時耳目一新,又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的,應該都是驚奇誇讚之語;站在劉範前面的何進整個人都不好了,有些吃驚和震怒地看着劉範。劉宏“啪”地一聲用手一砸桌案,興奮地站起來,拍掌,道:“好詩!好詩啊!劉卿文武雙全,真乃人才啊!”

劉範得意地看了黑着臉的何進一眼,微笑着道:“陛下過獎!”

劉宏點點頭,在高臺上揹着雙手徘徊着,摸索着他的下巴,喃喃自語道:“哎呀呀!如此少見的俊才,朕不封賞多少有點不像話啊!各位大臣,平日裡你們的意見可是最多了!那你們都給朕說說看,朕該給劉卿什麼樣的爵位和官職啊?”

劉範聞言,表面上古井無波,面無表情,但內心早已沸騰像一鍋熱油似的,他終於等來這一刻了!大臣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冥思苦想。劉範看了看袁隗,只見袁隗已經從剛剛的泰然自若變得十分警覺,他像一頭潛伏在草叢裡的狼一樣,眯着眼睛觀察着劉範這隻獵物。劉範被他看得後背都冒出雞皮疙瘩,立即別過頭去。

一個大臣從座位上站起身來,走到朝堂中央,對劉宏行了一禮,道:“稟告陛下,微臣認爲,這次黃巾賊寇叛亂,禍及八州之地,天下人無不恐懼震怖。值此危難之機,校尉劉範,身爲高祖後人,以身作則,主動請纓,後又定計攻下黃巾賊老巢廣宗城,斬殺張角賊子和張寶賊子,一時間寰宇澄清,九州萬民,無不振奮抖擻!後,官軍於中原大戰失利,只得退居長社,又是他,率領部曲千里奔襲,獻出火攻之計,一舉打敗中原黃巾賊,擒殺張樑!愚以爲,若沒有劉範出謀劃策、赴湯蹈火,則朝廷打敗黃巾賊只會更爲艱難,百姓也難得清平之樂也!”

第六百四十六章 包圍漸成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四百三十一章 曠世之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八百二十五章 秩序之爭第五百九十六章 試探而已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五百二十章 一意孤行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三百五十章 魚兒上鉤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六百四十二章 兩相交兵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兩百章 萬國衣冠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六百九十一章 臨別贈言第二百零五章 本初之妒第五十七章 昭姬評詩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四百三十章 益州退兵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二百五十八章 敵人相見第八百八十九章 情報傳回第三章 初識盧植第六百四十三章 好戲上演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彪上鉤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三章 初識盧植第六百三十三章 竊聽密語第四百零六章 破除謠言第六百六十二章 忠臣直諫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泥出世第一百六十一章 驚天消息第六百八十二章 捷報兩至第三百三十四章 華佗張機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問政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七百六十六章 頂級神射第四百六十一章 舉世之戰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八百九十四章 我心匪席第七百九十三章 師徒一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黃氏搬家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二十六章 忽悠劉焉第四百九十二章 深谷退兵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賑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換條件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零七章 必爭之地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攏文良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二百七十三章 撤軍回鄉第四章 第一次殺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何進論策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圍妙計第八百五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九百一十二章 紹之謀算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次慘敗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目成仇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二百四十七章 擴軍準備第五百零六章 首級誘惑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並進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五十章 指南二寶第四百一十一章 除賊之策第八章 張角來襲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二百八十三章 是進是退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六百六十一章 佳人投心第二百八十一章 揪出黑手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人父母第四百四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一百六十八章 馴服烈馬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七百二十四章 新政之行(下)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七百零三章 四番敬酒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問政第四百九十三章 坑殺降兵
第六百四十六章 包圍漸成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四百三十一章 曠世之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八百二十五章 秩序之爭第五百九十六章 試探而已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五百二十章 一意孤行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三百五十章 魚兒上鉤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六百四十二章 兩相交兵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兩百章 萬國衣冠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六百九十一章 臨別贈言第二百零五章 本初之妒第五十七章 昭姬評詩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四百三十章 益州退兵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二百五十八章 敵人相見第八百八十九章 情報傳回第三章 初識盧植第六百四十三章 好戲上演第一百零九章 馬氏子弟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彪上鉤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三章 初識盧植第六百三十三章 竊聽密語第四百零六章 破除謠言第六百六十二章 忠臣直諫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泥出世第一百六十一章 驚天消息第六百八十二章 捷報兩至第三百三十四章 華佗張機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問政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七百六十六章 頂級神射第四百六十一章 舉世之戰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八百九十四章 我心匪席第七百九十三章 師徒一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黃氏搬家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二十六章 忽悠劉焉第四百九十二章 深谷退兵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賑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五百七十五章 交換條件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零七章 必爭之地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攏文良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二百七十三章 撤軍回鄉第四章 第一次殺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何進論策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圍妙計第八百五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九百一十二章 紹之謀算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次慘敗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目成仇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二百四十七章 擴軍準備第五百零六章 首級誘惑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並進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五十章 指南二寶第四百一十一章 除賊之策第八章 張角來襲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二百八十三章 是進是退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六百六十一章 佳人投心第二百八十一章 揪出黑手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人父母第四百四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一百六十八章 馴服烈馬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七百二十四章 新政之行(下)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七百零三章 四番敬酒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問政第四百九十三章 坑殺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