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張角來襲

鉅鹿郡,廣宗縣城縣衙。張角正坐在首席,和黃巾軍各方渠帥和高級將領宴飲,觥籌交錯之間,好不熱鬧。張角長着一張國字臉,眉毛濃密,眼睛細長,鼻子平直,嘴脣寬厚,鬍鬚長直,身長八尺,身體健壯,穿着白色道袍,手持白色拂塵,頭戴青色頭冠,渾身上下透露着一種飄飄欲仙的氣質。

日前,中原方面給張角傳來了好消息:負責清掃中原三州:徐州、豫州和兗州的張樑,也就是他一母同胞的三弟,得知以朱儁和皇甫嵩爲首的官軍進犯之後,果斷出擊,派出渠帥波才,大勝官軍,官軍只好敗退到長社,汝南黃巾軍又打敗了太守趙謙;南陽方面也傳來了喜訊,張曼成攻破南陽郡治所宛城,在殺了南陽太守褚貢後,宣佈效忠於他;河北方面,廣陽黃巾軍攻略幽州,殺了幽州刺史郭勳和太守劉衛;青州方面,黃巾軍已經把州治臨淄城給重重包圍起來了。張角又派出二弟張寶接手下曲陽,準備攻擊常山郡,並和程遠志攻擊幽州。

喜訊連連,天下已經有二十八個郡,被黃巾軍佔領;而郡兵和世家的私兵被黃巾軍打得一退再退,一敗再敗,這些都讓張角慢慢變得飄忽起來。志得意滿、躊躇滿志的張角,從來沒想到官軍有如此不堪一擊,早知道這樣,他早就起兵造反了!甚至張角已經在考慮,不久後攻破雒陽、殺死漢皇、登基稱帝、分封羣臣時,該穿什麼樣的龍袍了。張角一高興,又喝了幾口酒,看着下面的蒲帥們猜拳,心裡樂開了花。

這時,一個步履匆忙的斥候闖將進來,頓時打破了宴會上熱鬧的氣氛。傳令兵一進來,馬上撲倒在地行禮,用哭腔說道:“稟告大賢良師、天公將軍,大事不好啦!”

張角的興致頓時消散了,皺着眉頭沉着地道:“到底怎麼了?敢如此失禮?”

傳令兵還是哭喪着臉,道:“兩日前,魏郡傳來消息,官軍打來了!”

張角聞言先是一驚,然後突然爆笑,笑道:“哈哈!本將軍還以爲官軍不敢來了!官軍來就來,怕他們作甚?”“就是!官軍不足爲慮,這天下十三州啊,遲早都會是大賢良師的!”幾個渠帥也紛紛附和。

傳令兵嚴肅地搖搖頭,道:“不是,官軍一員小將先是斬殺了董渠帥,然後又斬殺了趙渠帥,攻破了鄴縣!之後官軍又分兵攻下了魏郡其餘縣城。官軍正在魏郡整軍備戰,準備攻打鉅鹿郡!”

聽完這話,張角和渠帥們都驚呆了,下巴和酒樽掉了一地。張角反應過來,憤怒地兩手一把將桌子掀翻。桌子上的器皿“噼裡啪啦”地作響,渠帥將軍們嚇得說不出話來。張角滿臉黑線地站起來,怒吼道:“怎麼可能!我留給董平和趙宣將近兩萬大軍,駐防魏郡!鄴縣也是一座重鎮,怎麼可能兩天之內,他們全都敗了!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渠帥們馬上低下頭,不敢再看張角的臉。

伏在地上瑟瑟發抖的傳令兵,壯起膽子擡起頭來,吞了口口水,道:“天公將軍息怒,魏郡,是真的被官軍攻下了!”

張角只好壓下心頭之怒,語速很快地道:“好!那我問你,官軍的主將是誰?還有,那個殺了董平趙宣、攻克鄴縣的小將又是誰?”

傳令兵道:“官軍的主將是以前的議郎盧植,現在是北中郎將;那員小將名叫劉範,是冀州刺史劉焉的長子,任北軍屯騎校尉。”

張角沉吟不語,又道:“哼!他又是怎麼殺死董平和趙宣,又是怎麼攻克鄴縣的?”

傳令兵一五一十地告訴張角。張角聽完,憤憤不平地吼道:“哼!這個劉範,漢室的一條走狗,竟然敢殺我兩員渠帥,兩萬大軍!是可忍孰不可忍!來呀!”渠帥們和將軍們紛紛手腳麻利地站起來。

張角陰沉着臉,道:“點起黃巾雄軍十萬出征魏郡,留五萬留在廣宗大本營!本將軍要親親會會這個劉範,先殺了他,再攻破渤海南皮,殺他老子!”

“喏!”黃巾渠帥們和將軍們誠惶誠恐,紛紛下去佈置了。

……

一日後,張角率領十萬黃巾軍,詐稱二十萬,南下向鄴縣撲來,黃旗蔽空,隊伍逶迤千里,不見其尾。盧植得知消息後,連忙召回駐守各縣的官軍,準備據守鄴縣,憑藉鄴縣的堅固,打一場攻防戰,挫挫黃巾軍的銳氣。同時盧植又分出官軍一部,去堵住鄴水支流,避免張角使用劉範的計策攻進鄴縣。

又一日後,張角率領十萬黃巾軍兵臨鄴縣城下。張角一面吩咐黃巾軍就地紮營,一面領着兩萬黃巾軍,來到鄴縣城下北門搦戰。張角命人擂鼓,鼓聲震地,盧植立即帶着校尉們上到城門樓去。劉範往下俯視,一看,黃巾軍排列成整齊的防禦性方陣,鋪天蓋地,不見邊際,黃巾軍士兵頭上都裹着黃巾,黃色的軍旗遮天蔽日,使之看起來像一片土黃色的海洋。和十萬黃巾軍對比起來,高大雄偉的鄴縣城池,倒顯得渺小了!在後世,劉範在商業步行街,都能見到這樣的人山人海,但黃巾軍不同,他們多了幾分殺氣騰騰!劉範看久了,也都患上密集恐懼症了!而盧植往下一看,臉上也是一副沉思的表情;其他的校尉看了,也都吃了一驚。

張角躍馬出陣,用劍指着城牆上的盧植,怒喝道:“城上的官軍聽着:我乃太平道大賢良師、黃巾軍天公將軍,張角!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如今的漢帝,昏庸無道,聽信讒言,縱容羣小,倒行逆施!米麥無收而賦稅不減!百姓皆生在水深火熱之中,苦苦掙扎!漢室無仁,施行暴政,苛待百姓,何德何能,再爲天下共主?而我太平道,順應民心,順應天意,當取代漢室,兼濟天下,扶助萬民!此乃時也!此乃勢也!太平道取代漢室,這正是大勢所趨,天命所歸!你等漢室走狗,理應改邪歸正,束手就擒,歸降於我,如此一來,尚可保全性命!如若再恪守愚忠,頑固不化,據城堅守,負隅頑抗,等我黃巾二十萬大軍攻克鄴縣,悉皆斬之!”張角聲若洪鐘,渾厚的聲音迴盪在鄴縣北門下,彷彿撼動了厚厚的城牆,迴音繞着人們的耳根,久久沒有散去。等張角演講完畢,他麾下的十萬黃巾軍立即揚起手中的刀槍戈矛,齊聲大吼,氣勢洶洶,一番恫嚇,竟讓城上的一些官軍士兵瑟瑟發抖。

盧植八尺的身子因憤怒而劇烈地顫抖,對城下的張角怒目而視。盧植依着城牆,探出身子,朝着張角怒罵道:“呸!張角賊子,你不過一妖道耳,依仗太平邪教,妖言惑衆,號衆造反,犯上作亂,罪該萬死!想我漢室,自高祖出兵漢中,打敗楚霸王,定鼎天下,至今已有四百年!江山穩固,人心思漢!雄如秦皇,壯如霸王,奸如呂氏,詐如王莽,狠如赤眉,厲如綠林,其力量之大,滅我漢室之心,勝你千百倍!而今安在哉?今海內安泰,天下昇平,民享太平之樂,你犯上作亂,欲竊國器,實乃國之大賊也!待王師奮戰,滅你如同屠豚殺犬耳!黃巾賊兵,你等應速速撥亂反正,改正歸邪;否則,官軍戮力奮戰,你等皆成齏粉!”盧植聲量也不弱於張角;又居高臨下,擴音效果好;所以一番演講完勝張角,黃巾軍攝於威勢,被嚇得不輕,不少人雙腿發抖。但劉範覺得,盧植不過是粉飾太平、維護漢室那可憐的尊嚴而已。若是天下太平,又何來今日黃巾之亂呢?

張角聽了,氣急敗壞,也自知沒有理,也就說不過他。張角便按捺住尷尬,大喝道:“哼!盧植老頭,休要逞口舌之快,你有種的,派兵出城來與我一戰!”

盧植怒喝道:“好!張賊休走,老夫今日便教你識得我王師威武!”

第五十七章 昭姬評詩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八百四十九章 反擊利器第一百五十七章 朝堂地震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外諸國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七十二章 鮮卑單于第八百五十八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九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條不紊第六百五十一章第三百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泥出世第五百章 挑釁開戰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七百二十一章 稅改金改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七百五十一章 袁曹對談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計第二百九十六章 何進論策第八百四十八章 暫告段落第二百七十九章 心急如焚第三百九十八章 口乾舌燥第三百六十五章 決絕果斷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一百一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八百一十六章 尼城攻防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一百二十二章 看破一切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儲被俘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四百二十八章 作說客乎第一百四十八章 問政於野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賑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二十三章 殺蘇陵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陽謀第二十二章 賊窩尋寶第三百二十七章 講武堂立第四百九十七章 胡毗色伽第一百八十一章 喜從天降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興二州第四百九十一章 令明奇謀第四百一十六章 稱帝之爭第六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長安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忠救星第一百三十八章 處置兩族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一百三十八章 處置兩族第三百八十六章 曹袁恩仇第一百一十章 巾幗英雄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允智算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孫異動第五百一十章 開城投降第四百六十章 出城鬥將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翁之利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攏文良第一百一十九章 叛軍三雄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戰啓第六百八十九章 嶺西之戰第八百四十九章 反擊利器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七百五十章 史阿入涼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防之策第四百六十二章 神射對決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五百七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一百三十章 別無選擇第七百章 入城儀式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四百八十五章 遁地之術第三百零三章 贖金之爭第四百一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威逼
第五十七章 昭姬評詩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八百四十九章 反擊利器第一百五十七章 朝堂地震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外諸國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七十二章 鮮卑單于第八百五十八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九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條不紊第六百五十一章第三百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泥出世第五百章 挑釁開戰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七百二十一章 稅改金改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七百五十一章 袁曹對談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四百五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計第二百九十六章 何進論策第八百四十八章 暫告段落第二百七十九章 心急如焚第三百九十八章 口乾舌燥第三百六十五章 決絕果斷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一百一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八百一十六章 尼城攻防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一百二十二章 看破一切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儲被俘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四百二十八章 作說客乎第一百四十八章 問政於野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賑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二十三章 殺蘇陵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陽謀第二十二章 賊窩尋寶第三百二十七章 講武堂立第四百九十七章 胡毗色伽第一百八十一章 喜從天降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六百九十五章 又興二州第四百九十一章 令明奇謀第四百一十六章 稱帝之爭第六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五十八章 攻入長安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忠救星第一百三十八章 處置兩族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一百三十八章 處置兩族第三百八十六章 曹袁恩仇第一百一十章 巾幗英雄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允智算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孫異動第五百一十章 開城投降第四百六十章 出城鬥將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翁之利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攏文良第一百一十九章 叛軍三雄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戰啓第六百八十九章 嶺西之戰第八百四十九章 反擊利器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七百五十章 史阿入涼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防之策第四百六十二章 神射對決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五百七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一百三十章 別無選擇第七百章 入城儀式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四百八十五章 遁地之術第三百零三章 贖金之爭第四百一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威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