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

劉誕聽完,激動地點點頭。自從消息傳過來,劉誕就和劉範一個樣,從來沒睡過一個好覺,生怕挾持着劉焉等人的朝廷哪天抽了風,突然把劉焉等五個人秘密殺掉。並且,如果最壞的情形出現了,劉誕也無力迴天。因爲現在朝廷把劉焉等人置於天牢之中,而且外圍還駐紮着雒陽的南軍幾千兵。而雒陽又戒嚴和宵禁,錦衣衛已經翻不起波浪了。並且,如果錦衣衛輕舉妄動,刺激到了朝廷的神經,說不定朝廷會生出破罐子破摔的心思,把人質都給殺了。

現在賈詡和田豐分析出來,雖然挾持着人質的朝廷表面看起來氣勢洶洶,但其實朝廷還是很害怕西涼的造反的。既然朝廷對西涼仍然存有畏懼之心,那人質就相對安全了。

劉範和劉誕一樣,都鬆了一口氣,多日來積壓在心裡的恐懼和不安終於消散了不少。議事堂上的衆人也都鬆了口氣。劉範說道:“那文和,下一步,我們該怎麼辦?”

賈詡點點頭,自信滿滿地說道:“既然朝廷心中其實害怕我們,那我們就應該加重他們的恐懼,讓他們知道事情的嚴重性。我們要展現出我們的實力,甚至要刻意誇大我們的實力,讓朝廷上的袞袞諸公都看看主公您的西涼鐵騎,讓他們更爲直觀地感受到來自西北方向的威脅。這樣,朝廷對西涼,對主公,就更爲懼怕,人質也就更加安全。”

劉範點點頭,想了一會,說道:“文和說的有道理。誰對此有異議的,可提出自己的意見。”

話說完,底下的衆人面面相覷之後,也想不出比賈詡和田豐的計謀更爲可行的方法了,所以沒有人再出班。劉範點點頭,說道:“好,既然無人反對,那我們就來商量商量出兵開戰的問題。”

劉範雲淡風輕的話剛說完,底下的人這都炸開了。首先是文官和富商,他們不願意出兵和朝廷開戰;而武將這邊卻和文官富商截然相反,他們是剛剛戰完西域,殺戮的快感仍然盤旋在他們的腦海裡。

對於屬下們的心思,劉範自然是一清二楚。閻忠首先站出來,說道:“主公,萬萬不可出兵啊!”

劉範說道:“爲何不能?”

閻忠說道:“屬下認爲,主公若想震懾朝廷,此事易耳!主公只需去書一封,言明朝廷如若不放人的話,就出兵攻打長安,潼關,甚至雒陽,然後主公可命西涼軍在西涼和關中的交界處來一場軍事演習,或可命一上將領兵在關中盆地邊緣的城池時時遊弋,讓朝廷感受到大戰將至,壓力巨大,如此,屬下料定,朝廷不出五日必然會再與主公聯繫,言可放回太公等人,但要求主公從關中邊境退兵云云。不然,主公輕舉妄動,衝撞了朝廷,這會徹底激怒朝廷,反而讓朝廷集聚起與我西涼對抗的勇氣,如此一來,不說主公的霸業容易受阻,由於朝廷有了破釜沉舟,拼死一戰的勇氣,太公等人質就很危險了!事關重大,萬望主公三思啊!”

閻忠說完,王國、司馬直、姜迥、孔昱、龐羲、馬均、陳翔、張檢、傅變、糜竺、甄堯等太守和官商都出來,表示贊成閻忠的方案。

說實話,閻忠的方案確實十分可行和誘人,就連劉範都差點頭了。但劉範沒有。劉範琢磨出了這些人的心思。上述反對出兵刺激朝廷的太守,大多是涼州的本地人,他們之所以反對出兵作戰,其實是因爲害怕萬一朝廷突然生出膽子來了,和劉範一番大戰,到時候戰亂重來,又要波及剛剛得到一些生息的涼州百姓,害怕萬一,哪怕是萬一,朝廷的官兵攻進了涼州,又要對涼州課以重稅。雖然這種情形現在看起來十分不現實,但戰爭往往都是瞬息萬變的,說不得會生出什麼樣的禍端來。所以,生在涼州的太守們都不願意讓禍水再傷及涼州。

而其他的太守和官商,其實也都是些沒有遠見的士大夫,普遍對朝廷有些許的敬畏之心。這倒不是說是因爲他們害怕的朝廷的實力,是因爲那畢竟還是個朝廷,天下正朔。冒犯朝廷,在他們看來已經是挺過分,這要是和朝廷刀兵相見,豈不是意圖弒君,意圖謀反這樣大逆不道的罪過?!所以,在忠君愛國思想根深蒂固的他們看來,即使是朝廷威脅到了他們,他們也是不願意主動出手的。

而閻忠的方案正好在客觀上滿足了這些士大夫的幻想,首先,閻忠的方案很溫和,雖然也有軍事行爲,但也是很輕微的,還不至於刺激到朝廷的神經;其次,閻忠方案也是盡力保全了中央朝廷的威嚴,等事情結束後,可以就坡下驢的朝廷也不會過多的招惹西涼,也不會把矛頭對準他們,這些最注重清名的士大夫;最後,閻忠方案也適當有強硬的一部分,可以對朝廷形成一定的壓力,這樣,救回人質就有希望了。閻忠方案,對於士大夫來說是兩全其美,既能救人,又不會過多的損害自己的名聲。所以,士大夫競相同意。

劉範想清楚了這些,不免對士大夫官僚主義失望不已。士大夫在盛世或許能成爲治世能臣,但在亂世時,士大夫始終是妥協最快的一批人,也就是俗稱的漢奸。比如明朝,清兵入關後,明朝大部分的士大夫都投降了清朝統治者。 多麼深刻的儒家思想也沒有讓他們稍稍有些矜持和收斂。

反而是這些整天叫囂着要以身報國的僞君子,在多爾袞等人提出來,要明人全都削髮爲金錢鼠尾,以錢謙益爲首的江南士大夫首先同意,甚至錢謙益還說自己的頭皮其實已經癢了好久,早就想剃頭爽快爽快了。剃頭風潮很快就席捲文人士大夫的圈子,反而是那些個不如文人們有文化的平民百姓揭竿而起,爲自己的頭髮,敢於和當時亞洲最強大的軍隊——滿洲鐵騎相對抗。這還真是一個諷刺。即使是到了民國,士大夫還是這副尿性。如汪精衛、周佛海等知識分子,爲倭寇賣命時,根本就沒有一點猶疑。

如此看來,有太多的文化,反而也不是什麼好事。

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大發明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征西域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五百四十八章 詐取陽平關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兩百零三章 老將出馬第六百五十五章 妙計敗露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三百七十三章 陰謀始作第七百一十六章 商議對敵第七百章 入城儀式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八十四章 鎮北軍首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困街亭第三十八章 秉燭夜談第四百七十一章 驚天秘密第八百零五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一十一章 馴馬高手第八百八十九章 情報傳回第四百七十九章 守關之重第七百五十八章 爭執不休第二百零六章 本初猖獗第四百四十七章 盟軍潰敗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五百八十五章 白水條約第七百一十三章 噩耗傳來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六百六十七章 虛假瘟疫第一百二十五章 先殺羌氐第四百零二章 表露心跡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彪上鉤第八百六十四章 商議條約第二十章 張角身亡第四百八十五章 遁地之術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反制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外諸國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二十四章 拜見劉焉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五百五十一章 南鄭有伏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七百五十六章 惻隱之心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八百零七章 民心向背第八百零九章 大變將至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並進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六百一十六章 少女幻夢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儲被俘第五十二章 毒士入彀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一百三十八章 處置兩族第十八章 城破前奏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域在手第九十四章 涼州之牧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馬鎧甲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八十七章 戰後商議第七百四十五章 爭取之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三百四十章 牛馬數量第五百六十三章 取或不取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八百四十一章 補充兵力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中灰燼第九十七章 父子夜謀第七百零六章 酩酊大醉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夏陷落第六十五章 馬鐙和馬掌第二十章 張角身亡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一百九十章 百步穿楊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九百一十五章 密信又至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一百一十三章 歷史重演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泥出世第八百三十四章 攻營對策第一百九十五章 名由天定第八百五十章 戰象出擊第八百四十八章 暫告段落第七百三十七章 史阿之諾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三百三十四章 華佗張機
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大發明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征西域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五百四十八章 詐取陽平關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兩百零三章 老將出馬第六百五十五章 妙計敗露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三百七十三章 陰謀始作第七百一十六章 商議對敵第七百章 入城儀式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八十四章 鎮北軍首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困街亭第三十八章 秉燭夜談第四百七十一章 驚天秘密第八百零五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一十一章 馴馬高手第八百八十九章 情報傳回第四百七十九章 守關之重第七百五十八章 爭執不休第二百零六章 本初猖獗第四百四十七章 盟軍潰敗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五百八十五章 白水條約第七百一十三章 噩耗傳來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六百六十七章 虛假瘟疫第一百二十五章 先殺羌氐第四百零二章 表露心跡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彪上鉤第八百六十四章 商議條約第二十章 張角身亡第四百八十五章 遁地之術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反制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外諸國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二十四章 拜見劉焉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五百五十一章 南鄭有伏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七百五十六章 惻隱之心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八百零七章 民心向背第八百零九章 大變將至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並進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六百一十六章 少女幻夢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儲被俘第五十二章 毒士入彀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一百三十八章 處置兩族第十八章 城破前奏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域在手第九十四章 涼州之牧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馬鎧甲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八十七章 戰後商議第七百四十五章 爭取之心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三百四十章 牛馬數量第五百六十三章 取或不取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八百四十一章 補充兵力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中灰燼第九十七章 父子夜謀第七百零六章 酩酊大醉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夏陷落第六十五章 馬鐙和馬掌第二十章 張角身亡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一百九十章 百步穿楊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九百一十五章 密信又至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一百一十三章 歷史重演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泥出世第八百三十四章 攻營對策第一百九十五章 名由天定第八百五十章 戰象出擊第八百四十八章 暫告段落第七百三十七章 史阿之諾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三百三十四章 華佗張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