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

得到了全涼州的鼎力支持,劉範感動萬分。從古至今,哪裡有百姓如此尊奉其統治者的?涼州百姓其實並未將劉範視爲統治者,而是視之爲保護者,甚至是救命恩人。劉範發誓,將來打敗了十軍會攻,一定要厚賞全涼州的百姓。有了涼州百姓的毀家紓難,劉範又暫時平穩地渡過了斷糧的危機。但劉範知道,若是皇甫嵩繼續堅守不出,過了半個月,他還是會斷糧。劉範只能寄希望於盟軍出城來。

在西域,龐德部也沒了安寧。自從劉範正式稱王之後,朝廷也大舉出兵進攻西涼。五十八萬大軍舉世無雙,聲勢浩大。這一消息傳到了遙遠的西域,被朝廷的探子以訛傳訛,傳成了有足足一百萬的大軍,正在皇甫嵩的統領下,圍住街亭城猛攻。而劉範只能堅守街亭城,風雨飄搖,搖搖欲墜。這一消息傳來,西域二州境內皆是人心惶惶,心懷鬼胎的人,更是頗相煽動。這些人,無疑就是黑山軍的各個頭領,張角、李大目等人。這些人一進來西州境內,就被分配到天州和昆州去以工代賑,幹一些諸如開墾耕地、修建城池的活。這些活,讓新移民來幹,自然是順理成章,無所怨言。但張燕這些頭目不同。他們做了黑山軍的頭目,自然生活就奢靡了不少,不再像以前窮苦的日子那樣。已經過慣了奢靡的生活的張燕等人,再想讓他們穿着布衣,拿着農具,在田裡辛勤勞作,這就讓他們不自在多了。如果他們自始至終都是一介布衣,沒當上頭目,當然他們不會對以工代賑有什麼不滿。但既然他們已經做過了人上人,就絕不甘心再做人下人。這時,恰逢劉範被朝廷斥爲反賊,統大軍來攻擊弱小的西州,張燕等人看到了重新做回人上人的希望。

劉範把主要兵力佈置在東線,以防範皇甫嵩率領的四支大軍。而奉命抵禦大月氏和烏孫的田豐、趙雲和張郃的西征軍,還在跋涉的路上。天州和昆州,只有龐德部五千鐵騎,以及兩位州牧——劉虞和黃琬組建的幾萬屯田軍而已。屯田軍其實剛剛纔招攬到三五萬人,軍事訓練都沒有進行過,一點戰鬥經驗也沒有。可以說,整個天州和昆州方圓兩千裡的大地上,只有區區五千鐵騎是正規軍。龐德只有屈指可數的五千人馬,卻要守衛方圓兩千裡之地、保護數百萬的新移民,這看起來就讓人覺得很懸。

同樣覺得很懸的,不僅是龐德自己,還有張燕等人。張燕很快就又召集了和他一樣,不願以工代賑做苦力的黃巾軍頭目,商量發動叛變的事宜。所有投奔來的頭目都同意發動叛亂,但這時他們陷入了尷尬的境地。黑山軍原本有男女老少一百多萬人,除開被董卓擄去的四十二萬人,其他人都來了西域。當張燕暗中煽動之時,又在官府的大門上用石灰寫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反動標語,又派人聯絡以前的黑山軍部衆。但曾經的部衆,卻很少有人再願意追隨張燕。接到聯絡的消息後,還向官府告發。

這讓張燕十分氣餒。他如何也想不到,土地就是農民的根。黑山軍本來就是失地農民,劉範的西州許諾以屯田制授予他們耕種土地,這就令他們心滿意足。現在無論是從前的黑山軍,還是豫州和兗州的黃巾軍,還是青州軍,都一心只想着要儘快完成西域的開發,儘早開展屯田,他們也好能耕種土地。一心只想屯田的新移民,再也不想過上你死我活、刀光劍影而且還衣食無着的日子。

但不論如何,張燕等頭目還是有着對他們死忠的人,還有的從前的小頭目也是好吃懶做,紛紛投靠張燕。張燕在一個月之內,就聚攏了兩萬多亡命徒,聚集在昆州的精絕城下,斬木爲兵,揭竿爲旗,率衆很快攻克了精絕城,這座從前精絕國的都城,有了一個安身立命的根據地。張燕在集思廣益之後,決定以配合朝廷,剿殺劉範這個反賊爲藉口,恢復了從前漢靈帝劉宏賜予他的稱號“平難中郎將”,發動叛亂。張燕派斥候通告臨近的各個城池,投降於他。

張燕自號“平難中郎將”,再次舉起黑山軍的大旗,迅速使天州與昆州二州爲之震動。爲了掩飾其兵不過二萬的虛實,張燕還詐稱有三十萬大軍。張燕的意圖是,打着幫朝廷打擊反賊劉範的旗號,名正言順地趁劉範無力征討他,佔領整個天州和昆州。攻取了這兩個大州之後,張燕就可再攻下陽關和玉門關。萬一劉範回過神來征討他,也能將其擋在玉門關下。若是劉範沒有興兵殺來,他就趁勢兵進涼州。

張燕打的一手的好算盤。但這時問題又來了,擺在張燕面前的,是先率軍向東去攻打昆州的州治——樓蘭城,也就是在羅布泊畔的前樓蘭國都城,還是選擇向北去攻打龐德的駐地,也是之前的西域都護府所在——它乾城?它乾城,在龜茲郡境內,也在天山上,向東有延城和烏壘城,向西有姑墨石城和溫宿城。它乾城處於整個西域的正中央,歷來就是西域都護辦公之地。最後,張燕選擇攻擊它乾城。

張燕認爲,樓蘭城雖是昆州治所,看似很重要,其實沒有多少守兵,很容易就可以攻下。而它乾城不同。它乾城有西域唯一的西涼鐵騎五千人。不管張燕先攻打哪座城池,他要想拿下整個西域二州,就始終繞不開與龐德部西涼鐵騎打一仗定勝負。只要攻下了它乾城,殲滅了龐德率領的西涼鐵騎,那整個廣闊無垠的西域,就再也無力抵抗他的侵犯,他就可以隨心所欲,輕輕鬆鬆地拿下整個西域。而樓蘭城,在龐德部覆滅之後,自然會開城投降。打敗龐德部,就可一舉佔領整個西域。而不趁早打敗龐德部的話,萬一龐德又招兵買馬,擴充西涼軍,那張燕的人數優勢就會喪失掉。而西域的反軍不止張燕一支,其他的以前是黑山軍的頭目,定會在各地起兵。張燕若是首先攻打它乾城,就可在行軍途中,拉攏西域其他的反軍,匯聚到它乾城,它乾城可以一攻而下。

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結束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次慘敗第七百九十章 羅馬帝國第三百章 主僕合謀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一百四十四章 商業改革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二十二章 賊窩尋寶第七章 鄴縣大捷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城又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胡毗色伽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傳來第七百二十四章 新政之行(下)第八百二十章 建立互信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神之戰第八百九十章 無機可乘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八百四十章 軍團裝備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醫東來第一百八十三章 行刺後續第二百一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七十一章 萬里挑一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四百一十六章 稱帝之爭第七百九十六章 史阿成擒第八百零七章 民心向背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四百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反制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戰略第四十五章 朝堂爭辯第七百九十八章 危機再現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涼邸報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六百九十一章 臨別贈言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泥出世第三百零九章 劉範論策第六百五十九章 如夢如幻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意已決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約未竟第三百八十六章 曹袁恩仇第六百零一章 兒女雙全第三百七十七章 賈詡破計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結束第七百九十二章 糧食問題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六百五十九章 如夢如幻第六百二十八章 圍中相話第六百零二章 禍事又起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六十二章 又收二將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二百九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四百六十章 出城鬥將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六百零一章 兒女雙全第九百零一章 主謀自盡第四百四十一章 巧使離間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六百章 赤霄臨世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第十六章 強攻廣宗城第八十章 詐敗之計第三百二十一章 改制屯田第三百零二章 首輪舌戰第七百八十六章 郭嘉賭約第二百九十二章 交鋒開始第三百四十章 牛馬數量第五百五十一章 南鄭有伏第六百八十五章 無藥可救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六百六十二章 忠臣直諫第五百九十七章 主臣相認第二百七十三章 撤軍回鄉第四百七十七章 渭水之戰第五百一十二章 偶見火油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州醫院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八百二十三章 克里安德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八百四十二章 迷惑拖延第四百九十七章 胡毗色伽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
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結束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次慘敗第七百九十章 羅馬帝國第三百章 主僕合謀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一百四十四章 商業改革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二十二章 賊窩尋寶第七章 鄴縣大捷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城又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胡毗色伽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傳來第七百二十四章 新政之行(下)第八百二十章 建立互信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神之戰第八百九十章 無機可乘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八百四十章 軍團裝備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醫東來第一百八十三章 行刺後續第二百一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七十一章 萬里挑一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四百一十六章 稱帝之爭第七百九十六章 史阿成擒第八百零七章 民心向背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四百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反制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戰略第四十五章 朝堂爭辯第七百九十八章 危機再現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涼邸報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六百九十一章 臨別贈言第三百三十一章 水泥出世第三百零九章 劉範論策第六百五十九章 如夢如幻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意已決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約未竟第三百八十六章 曹袁恩仇第六百零一章 兒女雙全第三百七十七章 賈詡破計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結束第七百九十二章 糧食問題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六百五十九章 如夢如幻第六百二十八章 圍中相話第六百零二章 禍事又起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六十二章 又收二將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二百九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四百六十章 出城鬥將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六百零一章 兒女雙全第九百零一章 主謀自盡第四百四十一章 巧使離間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六百章 赤霄臨世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第十六章 強攻廣宗城第八十章 詐敗之計第三百二十一章 改制屯田第三百零二章 首輪舌戰第七百八十六章 郭嘉賭約第二百九十二章 交鋒開始第三百四十章 牛馬數量第五百五十一章 南鄭有伏第六百八十五章 無藥可救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六百六十二章 忠臣直諫第五百九十七章 主臣相認第二百七十三章 撤軍回鄉第四百七十七章 渭水之戰第五百一十二章 偶見火油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州醫院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八百二十三章 克里安德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八百四十二章 迷惑拖延第四百九十七章 胡毗色伽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