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秩序之爭

克里安德嘆了口氣,說:“自此以後,賽里斯與羅馬就斷開了聯繫。爲了尋求更大的貿易,我們羅馬人始終沒有放棄,終於在八十幾年前成功派出使者,跟隨商隊來到貴國的國都,一個叫洛陽城的雄偉城市。那時,貴國的皇帝叫劉肇,他隆重地接待了我國使者,賞賜了金印紫綬,聽說這是貴國高級執政官才享有的憑證。

第二次是在三十多年前,我國使者乘着海船從帝國出發,來到了貴國南部一個叫交州日南郡的地方。我國使者向當時的貴國皇帝劉志,贈送了象牙、玳瑁、瑪瑙等寶物。從此,貴國與我國才得以越來越頻繁地交通往來,相互瞭解。使者返回後,我們才知道在世界的另一頭,竟然還有一個與我羅馬帝國不相上下的強國存在。”

聽了克里安德的話,趙雲與張郃也不禁唏噓,羅馬帝國與漢帝國之間達成通使,真是不容易。

克里安德又道:“所以,兩位涼國將軍也知道,我們羅馬人與你們賽里斯人的意願是一致的。那就是相互溝通,使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更爲暢通,不受帕提亞野蠻人的影響。而帕提亞人卻千方百計地阻撓我們兩國之間的交流,阻止我們羅馬人獲得絲綢,這難道是能夠忍受的嗎?”

趙雲與張郃又不禁看了眼沃洛吉斯五世,因爲趙雲與張郃明白,一條暢通的絲綢之路,才符合涼國的利益。

克里安德又煽動道:“所以,涼國何必要與安息人結盟,一起抗擊我羅馬軍團的進攻?不如兩位將軍加入到我羅馬軍團這邊來,一起進攻安息帝國。再說動兩位將軍的君主,在東方發兵進攻安息帝國。羅馬帝國與涼國都是強大的國家,一同夾擊安息帝國,然後就可平分掉安息帝國,從此兩國之間的貿易就可以暢通無阻。我羅馬帝國有買絲綢的需求,涼國有賣絲綢的慾望。這難道不符合涼國的利益嗎?”

克里安德這一番勸說,循循善誘,十分誘人,就算是趙雲與張郃這樣的名將,聽了也不免心動。沃洛吉斯五世聽了後,也頗爲忌憚地看着趙雲與張郃。

沃洛吉斯五世心裡明白,現在安息帝國處在最爲虛弱的時期。而克里安德的設想卻極富有可行性,萬一涼國人真的倒戈了,趙雲與張郃率涼軍加入到羅馬軍團那邊,劉範又派涼軍來進攻安息帝國的東境,那麼安息帝國便有被滅國的風險!

但趙雲與張郃商量之後,還是認爲保持現狀,執行劉範、賈詡等人商定的“先東戰略”爲好。

趙雲嚴正地說:“也就是說,貴國之所以進攻安息帝國,是爲了掃除與我大涼通商貿易的障礙?”

克里安德點點頭,說:“絲綢之路需要秩序。”

趙雲道:“不錯,絲路確實需要秩序,但這秩序已經建立。”

克里安德道:“什麼意思?”

張郃解釋道:“貴國可能不知道,我大涼在打敗了安息帝國與大月支帝國之後,就與兩國商定了絲路之上自由貿易事宜。規定大涼、安息、大月支三國,以及臣屬於三國的小國之間,可以自由貿易。任何一國的商隊進入他國,他國必須保護,爲之負責;只需要入境後繳納一次稅,就不再繳稅,並且稅率維持在十五稅一的水平;國與國之間的關稅稅率,必須要由雙方一同商定。

也就是說,絲路之上的秩序,已經在嶺西之戰之後建立了,既公平又可互惠。貴國可以加入其中,與我大涼商定自由貿易事宜,並與大涼通使。同時,安息帝國已經同意與大涼自由貿易。足下所說的貿易障礙,早已不存在。”

克里安德聽了,不屑地笑了,說:“絲路之上的秩序,居然要由區區一個涼國來決定?”

見此,趙雲冷冷地說道:“大涼之所以能制定這一秩序,是因爲大涼有同時打敗安息帝國與大月支帝國兩個強國的實力。足下可能不知道的是,我大涼疆域比貴國更大一些,人口多達千萬,雄兵多達四十萬;百姓富裕,國家強盛。”

克里安德不屑地說:“涼國能同時戰勝安息帝國與大月支帝國,這確實令人驚歎。但涼國可還沒有戰勝我羅馬帝國。羅馬帝國與賽里斯帝國一樣,都是屹立兩百多年而不倒的歷史悠久的國家。而據我所知,涼國僅僅是賽里斯帝國的附庸國而已,涼國的國主甚至都還未稱王。一個新興的國家,在僥倖打敗安息帝國與大月支帝國之後,就以爲能夠強壓下我羅馬帝國。這是不是有些太不可思議了?”

見說着說着,涼國人又和羅馬人吵了起來,沃洛吉斯五世不禁暗自慶幸。涼國與羅馬帝國東西夾着安息帝國,若是兩國同氣連枝,那對於安息帝國而言可不是什麼好事。

張郃冷冷地說道:“貴國真的不願意答應我大涼的自由貿易原則嗎?”

克里安德也高傲地說:“以安息帝國之強,我羅馬帝國都不放在眼裡。何況是你們涼國?絲路之上必須要建立起一個新的秩序,而這個秩序必須要由我羅馬帝國來制定!”

趙雲道:“自由貿易原則,對於絲路之上所有國家都是公平的且互利互惠的。雖說是由我大涼提出,但卻也是由絲路之上所有國家所決定。羅馬帝國若是加入,自然也是公平的,希望足下好好考慮。”

克里安德不屑地說:“公平?在強者面前,沒有公平。羅馬帝國征服了諸多民族,高盧人、西班牙人、日耳曼人、不列顛蠻族、凱爾特人、猶太人都匍匐在羅馬人的腳下,帝國得以向他們收取高額的行省稅。同樣,我羅馬帝國也要讓你們像他們一樣,臣服在羅馬人的秩序之下。不僅安息如此,涼國的絲綢的價格與稅率,每年向羅馬帝國出口多少,也要由羅馬帝國說了算!”

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七百三十六章 關鍵工作第一百二十九章 降或不降第六百四十三章 好戲上演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一百一十三章 歷史重演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四百六十三章 救援之人第八百一十七章 兩軍匯合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城又下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五百零六章 首級誘惑第一百六十九章 劉誕之思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威逼第五百七十八章 逐條妥協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七十五章 連環三計第九十七章 父子夜謀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九章 迎戰妖兵第五百五十章 下陽平關第四百七十章 毒士毒計第六百零六章 臨別之前第一百三十三章 梟雄臣服第五百六十六章 喜上加喜第二百五百五十六章 狼狽爲奸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七百二十三章 新政之行(中)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八百零四章 全面落敗第三百七十三章 陰謀始作第七十五章 規章制度第二百九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六百九十三章 歸途所見第五百九十章 大亂禍根第三百二十七章 講武堂立第三百四十八章 繼續忽悠第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七百一十六章 商議對敵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三百五十四章 鍛甲不易第九十二章 捷報頻傳第四百零二章 表露心跡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五章 新得兩千兵第二百九十章 倉皇失措第一百八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邊箭雨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四百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陽謀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四百四十一章 巧使離間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問政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六百四十六章 包圍漸成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三百七十三章 陰謀始作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一百九十章 百步穿楊第四十九章 交易達成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八百一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四十四章 屠夫刁難第一百五十一章 艱鉅任務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八百四十章 軍團裝備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二百六十八章 帥帳策論第二百二十章 逼上絕路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九百零七章 曹操之思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第八十章 詐敗之計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三百六十一章 西遷之爭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三百七十一章 如火如荼第六百三十一章 互放狠話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軍對陣第六百六十一章 佳人投心第七百八十九章 國之重器第六百六十七章 虛假瘟疫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四百四十八章 悍不畏死
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七百三十六章 關鍵工作第一百二十九章 降或不降第六百四十三章 好戲上演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一百一十三章 歷史重演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四百六十三章 救援之人第八百一十七章 兩軍匯合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城又下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五百零六章 首級誘惑第一百六十九章 劉誕之思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威逼第五百七十八章 逐條妥協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七十五章 連環三計第九十七章 父子夜謀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九章 迎戰妖兵第五百五十章 下陽平關第四百七十章 毒士毒計第六百零六章 臨別之前第一百三十三章 梟雄臣服第五百六十六章 喜上加喜第二百五百五十六章 狼狽爲奸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七百二十三章 新政之行(中)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八百零四章 全面落敗第三百七十三章 陰謀始作第七十五章 規章制度第二百九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六百九十三章 歸途所見第五百九十章 大亂禍根第三百二十七章 講武堂立第三百四十八章 繼續忽悠第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七百一十六章 商議對敵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三百五十四章 鍛甲不易第九十二章 捷報頻傳第四百零二章 表露心跡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一百九十七章 決戰時刻第五章 新得兩千兵第二百九十章 倉皇失措第一百八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邊箭雨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四百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陽謀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四百四十一章 巧使離間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問政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六百四十六章 包圍漸成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三百七十三章 陰謀始作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一百九十章 百步穿楊第四十九章 交易達成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八百一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四十四章 屠夫刁難第一百五十一章 艱鉅任務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八百四十章 軍團裝備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二百六十八章 帥帳策論第二百二十章 逼上絕路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九百零七章 曹操之思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第八十章 詐敗之計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三百六十一章 西遷之爭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三百七十一章 如火如荼第六百三十一章 互放狠話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軍對陣第六百六十一章 佳人投心第七百八十九章 國之重器第六百六十七章 虛假瘟疫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四百四十八章 悍不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