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陽謀

皇甫嵩凝重地說道:“今日我軍又一次慘敗。一戰而損失了八萬之衆,其中三萬騎兵,五萬步兵。加上昨夜兩次大敗,我軍已經接連損失了十六萬之衆。現在我軍僅僅剩下了四十二萬之衆,其中騎兵十七萬,步兵二十五萬。而西涼軍之傷亡卻是微乎其微,我軍主力的數量,已經與西涼軍之間的差距拉小了。”

接連三次戰敗,而且每次都是慘敗,這讓衆將都是心有慼慼,恐懼殊甚。皇甫嵩說道:“現在我軍將士都是人心惶惶,軍無戰心。若是我軍還不能取勝的話,那遲早我軍會被西涼軍擊敗,西征大業即將付之東流。衆位都說說,將來我軍將如何?”

袁紹說道:“回稟大帥,西涼軍有那支重甲騎兵在,恐怕我軍難以取勝。而且其步兵的戰鬥力也是十分高,我軍最好還是蟄伏在連營之中不出,無論西涼軍如何挑釁,我軍只顧堅守連營不出,不與西涼軍交戰。待西涼軍久不能戰,戰心必泯。劉範也必無防備之心。到那時,我軍再突然殺出,定能殺敗西涼軍。”

皇甫嵩說道:“連營太過脆弱,不如城池堅固。若是固守連營,總有一日要被劉範率軍攻破,袁將軍此計不可行。”

袁紹嘆了口氣退下了。曹操卻想了想,豪情萬丈地說道:“大帥,我有一計,或許可扭轉目前我軍之頹勢,並可一舉攻入涼州。”

皇甫嵩素來知道曹操智謀出衆,立即說道:“孟德將軍有何計策?可快快講來!”

曹操說道:“回稟大帥,除了街亭這一條越過隴山的要地之外,街亭之東南還有大散關,也是進入涼州的重要門戶。不若派一支強軍去攻大散關,猛攻而下,劉範必敗。”

公孫瓚說道:“大散關乃天下險塞,劉範必有重兵駐守,強攻未必能下,徒徒消耗我軍將士之鮮血。”

曹操說道:“非也。劉範爲防止盟軍將他逐個擊破,定然不敢將太多兵力分到大散關之上。不然的話,西涼軍既要在街亭與盟軍交戰,又要在西域以西防備大月氏與烏孫之入侵,還要在大散關上駐守。三處作戰,對劉範頗爲不利。爲集中主力應付我軍,劉範必不可能分給大散關過多兵力。”

袁紹說道:“我軍若派兵去攻伐大散關,就必須派出步兵。若劉範得知後,率其西涼鐵騎來進擊盟軍之攻大散關之兵,則盟軍步卒暴露於外,必敗於西涼鐵騎之下。”

曹操說道:“這有何難?我軍可在西涼鐵騎來襲之要道上設下埋伏。若西涼鐵騎趕來,便可趁機掩殺過去,趁西涼鐵騎無備,則可以重創之。只要西涼鐵騎中了我軍埋伏,那我軍甚至不用再分兵去攻大散關,劉範損失慘重,一樣必敗。”

孫堅說道:“劉範此人,用兵如神,料敵如神。以他的謀略,必定能夠想出我軍攻大散關之兵會在要道上設置伏兵,必不會輕易引軍來襲。若他要是不中計,又將如何?”

曹操大笑道:“若他不來,則我軍繼續進擊大散關,然後繼續猛攻大散關便是。大散關一下,武都郡就暴露在了我軍的兵鋒之下,劉範的隴山防線自然瓦解,定會大敗。我軍可在攻破大散關之後,向西進攻下辨城,再進攻西涼重鎮枹罕城,再東下進軍街亭之後方隴縣,則劉範可擒矣!此乃堂堂正正之陽謀,就算劉範知道,但他也毫無還手之力,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我軍猛攻大散關,直到把大散關攻下,他也不敢有所作爲,最後眼睜睜地看着自己身死。如此豈不妙哉?”

衆人聽聞,均佩服曹操不已。原本嫌隙巨大的盟軍,又看到了戰勝劉範的希望,故而又團結了一些。皇甫嵩點點頭,說道:“妙哉!曹將軍真不愧是謀劃出十軍會攻之計的國士,如今此計更是老辣!既然如此,那老夫就用曹將軍之計!”

曹操說道:“大帥,我盟軍步卒不如西涼步卒強悍,又遠不如西涼鐵騎。過多的步卒留在街亭,恐怕也是於事無補,對戰勝劉範無所幫助。不如只留下部分步兵來堅守連營,然後將步卒主力全數撥到大散關。只要攻大散關之兵人數越多,攻下大散關的時間就縮短不少,劉範也將更早被王師所擒。其中,大帥最好選擇郡國兵去攻打大散關。郡國兵多對劉範有所仰慕,若留之在街亭,見西涼軍之雄壯軍容,早晚會不戰自敗,甚至會有人倒戈相向。若將郡國兵派到大散關下去,則遠離劉範,又常可擊敗西涼軍,必定不會生亂。”

皇甫嵩點點頭,說道:“此話在理,當可施行。”於是,皇甫嵩將剩餘的二十五萬步兵中的二十萬步兵派往大散關去,領兵主將爲袁紹。這二十萬步兵,大多數都是郡國兵,而留下的五萬步兵,則是朝廷直屬的洛陽駐軍和關中駐軍,對朝廷忠心耿耿,戰鬥力也很強,武器裝備也不錯。

而二十萬攻大散關之兵,雖然戰鬥力不強,但人數衆多,可以用數量優勢來攻克大散關。而此時,大散關上只有文聘率領一萬西涼步卒,正在準備各種守城之物,砍伐樹木以作爲滾木,挖鑿山石,以作爲滾石。除此之外,文聘還命步卒到各個臨近的城池收集糞便,以作爲金汁。文聘還命軍士們修葺大散關。大散關年久失修,因羌人多次進擊大散關。還在大散關前挖掘了數道深深的壕溝,用樹枝等掩蓋起來,再在最上面蓋上塵土,看起來與一般的土地毫無區別。壕溝之下,則是插着一根根被削得鋒利無比的竹子。若是有人墜入壕溝,就會被鋒利的竹子刺死。

而袁紹則是領二十萬之衆,向大散關進擊。爲了實踐曹操的陽謀,袁紹沿途選擇了一個山谷作爲埋伏之地。山谷中間寬,兩頭窄。若是劉範敢追擊袁紹之軍,一進入山谷,袁紹只要用巨石將兩個出入口封住,就能讓劉範插翅難逃,最終只有慘敗一條路。

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八百九十五章 桓帝託夢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一百五十三章 修路之意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九百一十章 大謀始作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四百一十六章 稱帝之爭第六百八十二章 捷報兩至第八百六十三章 大舉徵召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心得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五百一十九章 佯裝伏擊第二十二章 賊窩尋寶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三百三十四章 華佗張機第五百七十三章 戰後和談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第三百零三章 贖金之爭第二百八十三章 是進是退第八百一十七章 兩軍匯合第八百八十二章 聞風而動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四百六十一章 舉世之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聲驢叫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六百二十四章 皇后之謀第二百三十七章 童言無忌第五百章 挑釁開戰第七百五十八章 爭執不休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五百三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四百一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七百零四章 慶典結束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四百八十六章 巧毀箭樓第六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三百九十六章 昏君之由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八百六十四章 商議條約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六百二十一章 怨恨爲深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九百零六章 演習結束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彪上鉤第八百零二章 報中端倪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六百零九章 一盤大棋第四百八十八章 毀家紆難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七百三十七章 史阿之諾第四百七十七章 渭水之戰第二百二十章 逼上絕路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七百四十二章 土地之憂第一章 一跌越千年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過一劫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人父母第五百四十章 升爲軍師第三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力表演第九百一十六章 秘密審訊第七百三十章 對症下藥第八百六十四章 商議條約第二百九十二章 交鋒開始第一百二十六章 捨命相救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醫東來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州醫院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發展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四百三十一章 曠世之戰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七百二十九章 應對策略第六百九十三章 歸途所見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第七百九十六章 史阿成擒第三百四十九章 吊人胃口第八百零五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攏文良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第二十章 張角身亡第六百一十四章 屠殺令下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四百二十四章 蓋勳之意第三百九十章 多路兵馬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八百二十六章 騎兵出擊第三百四十章 牛馬數量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並進第八百零五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
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八百九十五章 桓帝託夢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一百五十三章 修路之意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九百一十章 大謀始作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四百一十六章 稱帝之爭第六百八十二章 捷報兩至第八百六十三章 大舉徵召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心得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五百一十九章 佯裝伏擊第二十二章 賊窩尋寶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三百三十四章 華佗張機第五百七十三章 戰後和談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第三百零三章 贖金之爭第二百八十三章 是進是退第八百一十七章 兩軍匯合第八百八十二章 聞風而動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四百六十一章 舉世之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聲驢叫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六百二十四章 皇后之謀第二百三十七章 童言無忌第五百章 挑釁開戰第七百五十八章 爭執不休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五百三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四百一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七百零四章 慶典結束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四百八十六章 巧毀箭樓第六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三百九十六章 昏君之由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八百六十四章 商議條約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六百二十一章 怨恨爲深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九百零六章 演習結束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彪上鉤第八百零二章 報中端倪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六百零九章 一盤大棋第四百八十八章 毀家紆難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七百三十七章 史阿之諾第四百七十七章 渭水之戰第二百二十章 逼上絕路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七百四十二章 土地之憂第一章 一跌越千年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過一劫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人父母第五百四十章 升爲軍師第三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力表演第九百一十六章 秘密審訊第七百三十章 對症下藥第八百六十四章 商議條約第二百九十二章 交鋒開始第一百二十六章 捨命相救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醫東來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州醫院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發展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四百三十一章 曠世之戰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七百二十九章 應對策略第六百九十三章 歸途所見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第七百九十六章 史阿成擒第三百四十九章 吊人胃口第八百零五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攏文良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第二十章 張角身亡第六百一十四章 屠殺令下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四百二十四章 蓋勳之意第三百九十章 多路兵馬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八百二十六章 騎兵出擊第三百四十章 牛馬數量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並進第八百零五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