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

攔下荀貞及其部曲的是何進派來的朝臣。

這朝臣倒是荀貞的熟人,卻是鍾繇。

荀貞聞之,乃出至軍前,與之相見。

鍾繇自前幾年被徵入朝中後,先入尚書檯爲尚書郎,任滿優異,外遷陽陵令,在職未久,以疾去,病好之後被三府徵辟,之後重新在朝中爲吏,被任爲廷尉正。

中平元年一別,荀貞與鍾繇至今已五年未見。

昔日於潁川分別時,鍾繇三十四歲,荀貞年方二十餘,而今於司隸道上重逢,鍾繇已年近四旬,而荀貞也已而立了。

歲月荏苒,時光如白駒過隙,怎不令人感慨。

“元常兄,你怎麼來了?”荀貞驚喜不已。

荀貞以爲鍾繇是奉何進、袁紹之令,特地來給他帶路,迎接他入京師的,然而鍾繇的回答卻出乎了他的意料。

鍾繇滿面風塵,一看就是連日趕路之故,他顧不上與荀貞寒暄,拿出何進的檄令,遞給荀貞,說道:“貞之,大將軍令你屯營轘轅關。”

“屯營轘轅關?”

“正是!”

“這、這……,這是爲何?”荀貞展開何進的檄令,一目十行,很快看完,確如鍾繇所言,何進命他止步轘轅關內,屯軍待召,無令不得出關入司隸地界。

荀貞疑惑重重,心道:“何進緣何突下此令,不許我出郡入關、進入河南尹地界?莫非?……莫非是京都生變?”瞧了對面的鐘繇一眼,又心道,“元常從京都來,必知京都形勢,我可先詢問一二,然後再做決定。”想至此時,傳下軍令,暫令三軍停止行軍,就地駐紮。

然後,他把何進的這道檄令轉給荀攸、程嘉等人看,招呼鍾繇入軍中敘話。

軍中簡陋,此時又非夜宿之時,沒有什麼可坐的地方,荀貞令典韋、趙雲帶着親衛在道邊的野地上清理出一片空地,扯來幾個席子,便就鋪在土上,與鍾繇席地而坐。

雖是與鍾繇多年未見,但如今京都政亂,荀貞、鍾繇二人卻是皆無敘舊的心思。

一坐下來,鍾繇就拍着大腿連連嘆氣。

“元常,京都可是發生了什麼變故?大將軍爲何令我不許出轘轅關?”

“大將軍不止傳了這樣的命令給你,還給了董將軍、橋東郡、丁都尉。”

“董將軍現在何處?”

“大將軍命諫議大夫種邵去給董將軍宣旨傳令,種公和我一起出的京,出京時,聞董侯剛至澠池。”

董卓是從河東郡帶兵而來的,河東郡在洛陽城的西北邊。

從河東郡來洛陽有兩條路,一條經東垣,沿黃河北岸,可直接進入河南尹地界,抵達洛陽,另一條經安邑南下,渡過黃河,入弘農郡界內,隨後轉往東行,經澠池、新安、函谷關,進入河南尹地界,到達洛陽。這兩條路,前一條因爲需要經過王屋山,所以不太好走,不如後一條便捷,董卓走得便是後一條路。

鍾繇出京時,董卓“剛至澠池”,也就是說,他剛出了河東郡,才過黃河,方入弘農郡內不久。澠池離洛陽比緱氏離洛陽爲遠,緱氏離洛陽不足百里,而澠池離洛陽足還有二百里之遠。

聽到這裡,荀貞略微放下了點心,乃有餘暇從容問道:“大將軍既召我等入京,緣何又分遣使者,令董將軍駐軍弘農,令我不許出轘轅關?”

鍾繇嘆氣不已,說道:“大將軍還遣了別的朝臣,分去阻止橋東郡、丁都尉入京,令橋東郡駐軍成皋,令丁都尉駐軍孟津。”說到丁原,鍾繇頓了頓,又補充了一句,“大將軍雖令丁都尉不許再率軍前行,然卻令他火燒孟津,孟津火燒之時,於夜中其光洛陽可見。”

孟津在洛陽的北邊,位處河內郡與河南尹的交界處,離洛陽很近,不到五十里。丁原在孟津燒火,火勢只要足夠大,夜晚的時候,洛陽的確是可以看到的。

荀貞問道:“緣何令丁都尉火燒孟津?”

“還不是爲了脅太后同意除宦!”

何進派去各個州郡招兵的心腹親信們,如鮑鴻、王匡、張遼、張揚等,他們剛出京不久,有的尚未到達招兵的地點,離回來還遠,所以現在抵達洛陽周邊的都是本有兵馬的“猛將”、“豪傑”們,計有四人:一個董卓,一個丁原,一個東郡太守橋瑁,一個荀貞。

荀貞出了潁陰後,一心想早點趕到洛陽,心裡邊想的只有董卓,壓根就沒有注意丁原和橋瑁,這時聞得鍾繇說,才知道丁原部已經到了孟津,而橋瑁居然已經率軍進至了成皋。

成皋屬河南尹,在洛陽的東北邊,也在緱氏的東北邊,離洛陽二百里,離緱氏一百五六十里,——之所以吃驚橋瑁居然已經到達了此處,卻是因爲橋瑁乃是從東郡率軍而來的,從東郡的郡治到成皋有好幾百裡地,遠比從潁陰到緱氏爲遠,荀貞一路率軍西北上,路上行軍的速度已經很快了,從出潁陰到抵達緱氏他只用了三天,而料來行軍速度絕不比上他的橋瑁卻竟然早已出了東郡,抵達了成皋,這隻能說明:橋瑁應是比荀貞更早接到了何進、袁紹的召令。

荀貞撿了一截枯枝,在地上畫了一個簡單的形勢圖:洛陽居中,西邊二百里是董卓,北邊五十里是丁原,東北邊二百里是橋瑁,東南邊不到百里是他自己。

四路兵馬中,離洛陽最近的是丁原,最遠的是董卓、橋瑁,如果把他自己的駐軍地點退到轘轅關內的話,那麼他離洛陽的距離其實與董卓、橋瑁相差得並不是很大。

——靜下心來想一想,從這四路兵馬離洛陽的距離遠近中似就能看出何進最信任的是誰,不信任或者不太信任的又是誰了。

荀貞低頭看形勢圖。

荀攸、程嘉等已經看完了何進的檄令。

荀攸問道:“鍾君,將軍剛纔問你,大將軍之所以令我等駐軍轘轅關內,可是京都出現了變故麼?緣何既召我等率軍入京,此時京都尚遠,又令我等停軍不前?”

鍾繇久在京都,他本是士人,與袁紹、曹操、何顒等常有來往,走得很近,因此對何進、袁紹謀誅諸宦之事,他非常清楚。

他說道:“公達,你前些時亦在京城,多與本初、大將軍見,你我也曾深談,你又豈會不知欲盡誅諸宦者,實爲袁本初也,大將軍本來對此就很遲疑,左右搖擺,既欲得名,又恐損權,故今雖有了召四方豪傑入京之舉,而究大將軍本意,對誅宦一事,他實際上仍是沒有下定決心的。前幾天,車騎復阻大將軍誅宦,又言之曰:‘我家當初從南陽來,因爲出身貧賤,是依靠了省內而才得以致富貴的,於私情來說,不宜除宦。於公事而言之,國家大事,又談何容易?覆水不收,事情一旦做出,將來即使後悔也是沒有用的。宜深思之,不如與省內和解’。”

所謂“省內”,即“禁中”,又叫“省中”,是皇宮裡皇帝休息居住的地方。

本朝的中央官吏分外朝官和宮省官,外朝官即辦公地點在宮外的官吏,宮省官即辦公地點在宮省內的官吏。宮省官又分爲宮內官、省內官,比如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這類職在宿衛侍從的官吏便是宮內官,而如中常侍這一類的宦官則就是省內官。故此,常以省內借指宦官。

如果說何進算半個“理想主義者”,他有點理想,有點追求,想以除宦來得到天下士人、吏民的讚許,想以除宦來名垂後世,那麼何苗就是個“現實主義者”。在何苗看來,什麼天下人的讚許、什麼名垂後世都是不切實際的,都是空中樓閣,你何進還是老老實實地認清形勢,想清楚,不管是從私誼出發,還是爲了你手裡的國家權柄,你都不要再去想除宦這個事兒了。

何進有“理想”不假,可除了理想,他也知道現實。

所以,在被何苗這麼一勸後,他又遲疑不決了。

前時令四方豪傑、猛將入京的檄文已先後發出,何進自己也知,橋瑁、荀貞、董卓、丁原等一旦統兵入京,那麼京都的形勢他可能就掌控不易了,誅不誅宦也許就不是他說了算了,因而,他便又令種邵、鍾繇等分別帶詔書前去各地,暫時阻止橋瑁、荀貞、董卓、丁原等入京。

荀貞聞之,轉顧荀攸、程嘉等人。

荀攸還好點,他“外怯內勇”,爲人謹慎,很少在外人面前發表不適宜讓外人聞之的言論,程嘉卻就不然了。

程嘉瞪大了眼睛,手握成拳,用力地擊打在席子上,大聲說道:“糊塗!”

鍾繇沒見過程嘉,剛纔初見時,只覺得此人身短貌醜,只是一因當時沒心情,二來也是恪於禮貌,故此纔沒有多打量程嘉,這會兒見他突然發怒,瞠目掀須,身雖短小、相貌雖醜,卻自有一股慷烈豪氣出來,不覺心中頗爲之驚奇,遂問道:“‘糊塗’二字,足下何意?”

35 褒貶由人23 大獲豐收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19 孟德殺囚明軍法(下)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75 曹純少貴氣吞虎40 鐵營22 鵠備分得勝負機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36 第三兄弟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12 敬事25 郡府迴文2 禮錢需得四百萬13 陳買盟結田與曹6 本初何如伯珪強1 謀北要在泰山郡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39 得二荀舉薦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8 遍觀諸郡(下)25 再勝98 戲忠建言攻山陽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8 守職歲滿乃爲真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7 計劃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58 曹子孝奉令趨行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9 書箋反覆修棧道35 鄉吏殘民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4 留錢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98 荀貞之虎膽包天91 兵臨西華(上)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46 恩威並施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6 東漢諸侯王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34 招攬樂進32 破敵(中)46 呂布撤圍南渡汝22 今有潁陰乳虎(下)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59 吾候諸君久矣71 初見一龍(上)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74 如何練兵18 未到輕身入京時66 子義樹戟喝虎狼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74 奮武遣以一軍阻50 祭祀族宴63 田邊斷案(下)14 性格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56 行若純儒實懷詭67 鮮卑復又寇幽並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70 相見恨晚堂上歡60 鎮東結與糜家婚52 圍魏救趙亂其陣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16 子長忿仇求爲應61 曹刺史安定濟北130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三)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16 五日九戰(上)65 邀得念舊仁厚名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15 命令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
35 褒貶由人23 大獲豐收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19 孟德殺囚明軍法(下)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75 曹純少貴氣吞虎40 鐵營22 鵠備分得勝負機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36 第三兄弟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12 敬事25 郡府迴文2 禮錢需得四百萬13 陳買盟結田與曹6 本初何如伯珪強1 謀北要在泰山郡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39 得二荀舉薦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8 遍觀諸郡(下)25 再勝98 戲忠建言攻山陽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8 守職歲滿乃爲真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7 計劃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58 曹子孝奉令趨行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9 書箋反覆修棧道35 鄉吏殘民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4 留錢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98 荀貞之虎膽包天91 兵臨西華(上)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46 恩威並施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6 東漢諸侯王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34 招攬樂進32 破敵(中)46 呂布撤圍南渡汝22 今有潁陰乳虎(下)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59 吾候諸君久矣71 初見一龍(上)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74 如何練兵18 未到輕身入京時66 子義樹戟喝虎狼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74 奮武遣以一軍阻50 祭祀族宴63 田邊斷案(下)14 性格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56 行若純儒實懷詭67 鮮卑復又寇幽並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70 相見恨晚堂上歡60 鎮東結與糜家婚52 圍魏救趙亂其陣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16 子長忿仇求爲應61 曹刺史安定濟北130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三)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16 五日九戰(上)65 邀得念舊仁厚名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15 命令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