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

荀貞召闢的諸人中,數張昭家離郯縣最近。

荀彧離郯縣境,數日便至彭城,進到縣中,先去彭城王府,拜見了現任的彭城王,替荀貞送上禮物。本朝的藩王空食租賦而已,既無治民之權,又無兵權,現今兵亂,除極少數的藩王,比如陳王劉寵之外,絕大多數的藩王更是無用於國家、地方,所以只需示以禮敬便可。

出了王府,荀彧繼而去國相府,求見薛禮。

來一趟彭城,不能只召闢張昭,當然得順道見見薛禮。

此前荀貞、陶謙相爭,薛禮坐視觀望,兩不欲助。直到荀貞打下下邳、兵進東海,樂進才趁勢奉令入彭城,強行借了他的兵馬出境,但在戰事結束後,因其兵馬中的部曲將校多是他的親信、鄉人,俱請歸彭城,故而不能留用,又還給了他。現下,徐州已平,泰山兵也已被荀貞分化,荀彧此次順道來求見薛禮,便是奉了荀貞的意思,要來當面看看他而今是何態度。

荀貞得佔徐州後,雖然把彭城兵還給了薛禮,但薛禮難免忐忑不安,深恐荀貞追究他早先的“兩不欲助”,聞得荀彧求見,急忙穿戴衣冠,親出到府門迎接。

荀彧是個溫潤如玉的人,倒沒有拿架子,對薛禮以禮相見。

薛禮請荀貞入堂中敘話。

荀彧遂入府中,到得堂上,兩人分賓主落座。

薛禮問荀彧的來意,問道:“可是方伯有公文傳示?”

荀彧笑道:“沒有公文傳示。我這次來彭城,是專門爲方伯聘請張公子布的。來了彭城,不能不拜謁明府,所以我剛纔去拜見過彭城王后便冒昧前來,拜謁明府。”

薛禮忙道:“君天下高士,今日過訪,禮求之不得,哪裡會有‘冒昧’之說呢?”

知道了荀彧是“專門”爲替荀貞招攬張昭而來的彭城,並非是因爲荀貞有公文命令傳下之後,

薛禮略微鬆了口氣,一時想不起來該如何從荀彧處打探荀貞現下對他的看法,遂便順着荀彧的話題說道:“張子布名滿州中。實不相瞞,我也召闢過他,可他回信拒絕,陶恭祖舉他爲茂才,他亦不應,甚至爲此身陷囹圄,亦不屈也。……君今爲方伯召請他,恐怕不會太容易。”

荀彧笑道:“事在人爲。張公固志氣高遠,而方伯亦殷殷心誠。”

“是,是。方伯素來待人誠厚,禮久聞之了。”

荀彧察言觀色,看出了薛禮有躊躇之態,似有話想說而又沒說,因便心道:“薛禮此必是憂吾兄會發兵擊他。早知今日,又何必當初‘坐觀’之舉?”見薛禮小心忐忑,無有傲慢不敬之容,又心道,“今見薛禮,觀其容色,狀極恭謹,看來至少近期是不會有何異動了。”

他笑對薛禮說道:“方伯待人的確誠厚,但傳言有時卻不足信。”

“君此話怎講?”

“我來彭城前,聞州府裡陶恭祖的故吏對我說:‘薛彭城驕狂,往日常欺上’。今至彭城,親眼見之,明府恭謹溫從,乃知傳言有時之不可信。”

薛禮汗流浹背,急切地說道:“此州中人惡我之言!君請千萬勿信!”

“我今天親眼見到了明府,當然不會信那些傳言了,等我回到州府,我也會告訴方伯,請他也不要相信那些傳言。”

薛禮千恩萬謝:“多謝君了,多謝君了!”

“我聽說明府的幼子從在郡府,少年之齡,正該首重學業,今州中賢士半集於州,多博學大儒,明府何不送子入州,請方伯擇名儒以教之?如此,既可使子成材,來日光耀公家門楣,以方伯之厚,也不會吝嗇職授,不使甘羅專美於前,兩全其美,豈不可哉?”

薛禮遲疑了下,說道:“君言甚是,我今天就送他去州府。”

叫薛禮把兒子送到州府裡去,這顯是在“索質”了。力不如人,又有“觀望”的前科在,薛禮現今只恐入駐下邳的許仲和屯兵彭城邊界的荀軍攻打他,對此雖不情願,也不敢拒絕。

荀彧來拜見薛禮,所爲者便是這兩件事,現在既然看過了薛禮的態度,又要來了薛禮的兒子入州府,遂也不再與薛禮多說,又敘談了幾句別的雜事,便告辭而出。

薛禮把他送出府門,回到後宅,先寫了一封給荀貞的信,然後叫出幼子薛茂,對他說道:“這封信你拿着,是我寫給荀徐州,懇請他給你擇一名師,教你學業的。你今天就去州府。到了州府後,萬事小心,不許亂言。”

薛茂今年才十五歲,不知道薛禮爲何突然要把他送去州府,但父命不可違,於是當天收拾好東西,拿了薛禮寫給荀貞的信,帶着幾個隨從便離開彭城,往去郯縣。到了郯縣,果如荀彧之言,荀貞不吝職授,只是薛茂年紀太小,不能授以州職,遂用之爲幕府舍人。

舍人,是將軍幕府的私吏,是將軍的親近左右,雖類門客,然有俸祿,共有十人之額。

離了郡府,荀彧問得張昭家所在,步行前至,叩門拜謁。

張昭適在後院指點兒子張承讀書,聽說荀彧在門外求見,笑對張承說道:“汝可告汝母,教她爲我整備行裝。”

張承問道:“父親要去哪裡?”

“荀文若今來,必是奉方伯之命,請我入州府。我當然是要去州府了。”

“此前薛相禮聘,父親不應,陶公舉父茂才,父親又不應。卻爲何荀君文若一至,連面都還沒見上,父親就要母親收拾行裝,準備去州府?”

“薛相性厲,務於貨利,陶公性高,侵辱州士,我縱應此二公之聘、舉,而我的進言也終不會被他們採用,是故我不應。可荀徐州則不然,荀君性寬,御下厚,有容人之量,足可納我諍言;且,荀徐州以軍功封侯,知兵善戰,今漢祚日微,諸侯並起,非善戰者不可安徐;又,荀文若者,荀徐州親族,股肱之臣,荀徐州使他來聘請我,足見其誠,所以,我願意輔助他。”

張承和薛茂年歲相同,今年也是十五歲,雖然聰慧,畢竟年少,在看人上沒法和他父親比,聽了張昭的解釋,他應道:“是。既然父親決定了,承這就去請阿母爲父親收拾行裝。”

張昭出見荀彧。

荀彧見禮畢,送上禮物,奉上荀貞的親筆書信。

張昭打開覽看。

見信中先是道了對他的久仰之意,繼而又說徐州方定,急需賢能的才士來安養百姓,希望張昭不要藏器於野,如果願意來州府,那麼治中之職,就是特意爲他留的。信末,又說:聞張昭子張承少年聰慧,請張昭可以帶着張承一起去州府,願意用張承爲幕府舍人。

——用張承爲幕府舍人,卻是與用薛茂爲幕府舍人的意味截然不同。用薛茂爲幕府舍人是要把薛茂當人質,而用張承爲幕府舍人卻是在對張昭示以恩寵。

張昭說道:“方伯美意,昭不敢辭。”

卻是痛痛快快地答應了荀貞的聘請。

荀彧大喜,說道:“徐州今得公,士心安矣!”

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94 願以區區當芹獻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1 光和六年(上)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62 田使君退還平原6 東漢諸侯王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3 誰人不知荀貞之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6 秦項建言取濟南(中)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75 欺上弄假國之賊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82 光陰似苒流如箭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68 三軍悄然各入屯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1 虎士84 誅趙家者在今日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7 會師(下)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19 惡奴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64 裨將軍新旅建組18 第一天(下)58 曹子孝奉令趨行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75 曹純少貴氣吞虎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19 二荀優劣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21 上任西鄉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13 荀君有召68 三軍悄然各入屯68 三軍悄然各入屯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22 今有潁陰乳虎(下)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48 正旦之日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26 貞之得隴苦不足32 許顯奉令提兵援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62 田使君退還平原4 牆下相托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46 室暖臨懷春情在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13 荀成善納奉孝策12 琴心劍膽93 夜夜磨我削葵刀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77 北邊健將固何多 南野雄士亦足衆90 從徵汝南(下)31 督郵一怒(上)34 飛蠅逐路廁之臭21 黃帝邢德有之乎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31 破敵(上)44 許仲程偃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81 捕拿張直(上)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20 名士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40 荀攸之志3 道左遇貴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
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94 願以區區當芹獻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1 光和六年(上)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62 田使君退還平原6 東漢諸侯王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3 誰人不知荀貞之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6 秦項建言取濟南(中)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75 欺上弄假國之賊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82 光陰似苒流如箭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68 三軍悄然各入屯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1 虎士84 誅趙家者在今日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7 會師(下)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19 惡奴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64 裨將軍新旅建組18 第一天(下)58 曹子孝奉令趨行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75 曹純少貴氣吞虎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19 二荀優劣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21 上任西鄉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13 荀君有召68 三軍悄然各入屯68 三軍悄然各入屯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22 今有潁陰乳虎(下)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48 正旦之日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26 貞之得隴苦不足32 許顯奉令提兵援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62 田使君退還平原4 牆下相托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46 室暖臨懷春情在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13 荀成善納奉孝策12 琴心劍膽93 夜夜磨我削葵刀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77 北邊健將固何多 南野雄士亦足衆90 從徵汝南(下)31 督郵一怒(上)34 飛蠅逐路廁之臭21 黃帝邢德有之乎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31 破敵(上)44 許仲程偃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81 捕拿張直(上)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20 名士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40 荀攸之志3 道左遇貴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