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得二荀舉薦

第二更。

——

荀攸、文聘諸人進入正院,見院中牆角種了一樹寒梅,荀攸問道:“此梅便是文若送你的那一樹麼?”荀貞答道:“是的。”

荀攸走上前去,玩賞了片刻,嗅着清香,說道:“也難爲你,又將它從繁陽亭移到這裡。”

荀貞笑道:“我也是喜此梅傲雪凌寒,所以前幾天特叫人將之繁陽亭移植了過來。”

荀攸點了點頭,意味深長地說道:“‘傲雪凌寒’。貞之,文若送你此梅,別有深意啊!”

荀貞接口笑道:“當是望我不墜族風,只可惜我才學淺薄,也無甚德操,每觀此梅時,常慚愧不已。”

荀攸哈哈一笑,說道:“你在我面前還謙虛什麼?當年你我同在我從父門下學經,從父可是沒稱讚你,說你少年老成,叫我多學學你呢。出任亭長以來,又施恩部中,擊賊鄰境,如今縣中,無論官吏士子,還是黔首小民,對你都是讚不絕口啊!”

在荀氏的晚輩之中,荀貞的才智只是平常,中人之姿,但卻因爲是穿越來的,所以在“十來歲”時就顯得心智成熟,像荀彧他們,因與他接觸得少,所以不太清楚他的這個“有異常人之處”,而荀攸是與他從小一起玩兒到大的,對此卻是非常清楚,常常“異之”,很贊成荀衢對他“少年老成”的評價,認爲他自小就沉靜安然,豁達有度,行事有方,不似孩童,將來必能成大事。——在荀貞的眼中,荀攸早慧聰敏;在荀攸的眼中,荀貞卻也非是常人。

荀貞口中慚愧“荀彧之望”,心裡更慚愧“荀攸之贊”,自嘲地想道,“所謂‘名不副實’,說的應該就是我這樣的人。”嘴角帶笑,謙虛了兩句,說道:“公達,你這是頭次來我寺中,——仲業上次雖來過,但也沒有怎麼細看,來,我帶你二人蔘觀一下寺、舍。”領着他二人看過前邊官寺,又去後邊舍中。

在舍中院裡,碰見了唐兒。她正蹲在井邊,給荀貞洗衣,見荀貞領着荀攸、文聘幾人來到,忙在蔽膝上擦了擦手,起來行禮。

文聘和她不熟悉,荀攸與她很熟悉,頓時笑了起來,調笑似的對荀貞說道:“貞之,我說怎麼最近很少見你回高陽裡了呢?原來是把你家的美婢接過來了!好呀,你這前寺栽梅,後舍賞美,真是過的好日子,難怪流連忘返,不肯歸家了。”他和荀貞自幼熟識,彼此不見外,說話肆無忌憚。文聘自覺這話不該他聽,帶着隨從們挪步走到一邊兒。

荀攸瞥了他一眼,說道:“文仲業年歲雖小,倒是老成,頗有你幼時之風啊,也無怪你才與他一見,就將之引薦到我從父門下。”問荀貞,“你何時將唐兒接來的?我怎不知?”

“便是前幾日,給你送信的那天。”

“噢!原來就是你給我寫信,邀我來你鄉中看看的那天啊。那天我剛去趟陽翟。”

“已聽送信人給我回報了。正要問你,這大冷天的,不在家待着,去陽翟作甚?是去看望六姊麼?”荀攸的親姑姑,荀貞的族姊嫁給了陽翟辛氏。前些時候,荀貞在荀彧家曾見過辛氏族中的一個子弟,“玉郎”辛璦。

“不是。”

“那是爲何而去?”

“咱們郡中的太守換了人,你知道麼?”

“有耳聞。”

“這次去陽翟,便是奉新任的郡守之召。不但我去了,文若昆仲、伯旗等人也去了,還有縣裡的劉家、長社鍾家、許縣陳家、定陵丁、杜、賈三家、陽城杜家、郟縣姚、藏二家、潁陽王、祭二家、以及陽翟郭氏、辛氏諸家的一些子弟。”——伯旗即荀祈,荀衢之子。

潁川郡的大姓、名門很多,荀攸說的這幾個都是其中的翹楚。

荀貞心道:“陰修接任何進,任職本郡,召見郡中著姓名家的俊彥子弟以和大族拉近關係、方便日後施政乃是情理之中,只是他才上任沒幾天怎麼就開始召見了?這也召見得太着急了點,而且還差不多把郡中的名家都一打盡了,幾無遺漏。”心中一動,又想道,“莫非真如那天給我報喜的那個小吏所猜,他這是想打算要大舉任用郡中的這些後起之秀麼?”

雖然他不在陰修的召見之列,不過他並沒有不滿、不樂,畢竟,比起荀彧兄弟、比起荀攸,他不管是家世,還是聲名都差得遠。

荀彧乃荀淑之孫,父輩八人號稱“八龍”,其父荀緄任過濟南相,兩千石的高官,幾個親叔伯也或任過太守,或當過縣令。荀攸的祖父荀曇是荀淑的兄子,曾任廣陵太守,從祖父荀翌名列“八俊”,乃當時黨人的領袖之一,也曾出任過沛國相、越巂太守,並參與過謀誅宦官這樣的大事。如今潁陰荀氏在士林中之所以能有偌大的名望,大部分都是因此兩支而來。而荀貞雖亦爲荀氏族人,但只是箇中家的出身,祖、父皆沒有任過官職,今雖在鄉中略有薄名,但也真的只是“薄”名而已,依然遠不能與他們相比。

說起陰修之召,荀攸倒是想起一事,說道:“府君在私舍中召見了我們,並賜酒肉,在與文若昆仲和我說話的時候,曾問起咱們族中還有何俊秀。你猜我和文若怎麼回答的?”

荀攸問這話時,臉上帶笑,一雙眼裡淨是笑意,荀貞略微猜出了幾分,問道:“怎麼答的?”

“我與文若異口同聲。文若說的是:‘我有族兄荀貞之,十年不鳴,一鳴驚人’。我說的是:‘在下族父荀貞之,少年沉敏,我所不及’。”

荀貞儘管猜出了幾分,但此時聽荀攸說出後,還是忍不住“砰砰”心跳,他雖志不在出仕,但如果能得到陰修的賞識,對他聚衆保命的大計卻也會很有幫助。好在他城府深沉,臉上的表情紋絲不動,笑道:“文若有王佐才,公達十三歲即能識人之奸。我學無所成,人無所長,怎當得起你二人的讚許?”

荀攸問過荀貞“猜他和文若怎麼回答的”後,眼睛連眨都不眨的,一直都在盯着荀貞的表情,見他毫無變化,不覺失笑,說道:“貞之,別的倒也罷了,但就你這沉靜晏然的態度,好像聽到什麼、看到什麼都不會驚奇,就算泰山崩了都不會變一下色似的,我真的是遠遠不如。”

“我這不是沉靜晏然,我這是反應遲鈍。”

荀攸哈哈大笑。

荀貞將文聘召過來,領着他們將後院也看過一遍,對荀攸說道:“寺舍簡陋,招待像我這樣的俗人尚可,招待如你這般的雅士便不成了。鄉中雖小,卻也有一兩處景觀可玩。離此二十里外,有一處竹林,溪水環繞,我聽佐史們說頗是清雅,早就想去看看,只是一直不得閒暇。公達,你若有意,今天我就沾沾你的光,咱們去賞玩一下如何?”

荀攸自無不可。

去遊玩不可無人伺候。唐兒想去,荀貞沒答應,說:“天冷風寒,你就不要去了,免得再凍出病來。”文聘帶的都是如董習這樣的壯士,荀貞雅不欲令其行奴僕之事,便去前院叫了兩個佐史,令備些果蔬,拿了好酒,又從後院的馬廄中牽出坐騎,與荀攸等前去竹林。

這一去林中,見了兩個人。一個是荀貞想見的,一個是荀貞不想見的。

8 勢先造成計乃行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23 豫兗羣豪三人最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160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五)30 朱陽第三27 敬老62 田使君退還平原48 惟是小人最難養3 誰人不知荀貞之70 孫曹通脫荀慎行15 陽城治吏(下)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26 鄉中四姓8 遍觀諸郡(下)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77 曹隱袁進皆貴宦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15 問世間誰主沉浮1 上任58 關張各有惆悵情8 推衣7 置彀在此請君入57 二月習射(上)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32 督郵一怒(中)4 冀州牧迎節以徵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98 戲忠建言攻山陽2 佳婦何人陳家女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2 光和六年(下)23 大獲豐收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1 風物迥異江南地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61 最令人懼是毒計5 且以盜賊付太守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80 擒賊先擒王(上)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18 府主簿拒降守名13 黃巾圍城3 先表北海刺青州29 盤點籌劃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5 江禽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13 黃巾圍城31 督郵一怒(上)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128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一)15 公路送糧惹呂怨62 賜字21 賞錢2 禮錢需得四百萬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12 郡兵曹椽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49 聖如仲尼也好名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26 貞之得隴苦不足10 督郵在此(下)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58 關張各有惆悵情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39 得二荀舉薦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51 動手前夜98 幸有螟蛉機變才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49 登門141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七)199 委昱諶西京以資81 擒賊先擒王(中)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
8 勢先造成計乃行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23 豫兗羣豪三人最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160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五)30 朱陽第三27 敬老62 田使君退還平原48 惟是小人最難養3 誰人不知荀貞之70 孫曹通脫荀慎行15 陽城治吏(下)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26 鄉中四姓8 遍觀諸郡(下)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77 曹隱袁進皆貴宦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15 問世間誰主沉浮1 上任58 關張各有惆悵情8 推衣7 置彀在此請君入57 二月習射(上)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32 督郵一怒(中)4 冀州牧迎節以徵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98 戲忠建言攻山陽2 佳婦何人陳家女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2 光和六年(下)23 大獲豐收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1 風物迥異江南地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61 最令人懼是毒計5 且以盜賊付太守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80 擒賊先擒王(上)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18 府主簿拒降守名13 黃巾圍城3 先表北海刺青州29 盤點籌劃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273 夏侯淵傳捷坎谷(上)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5 江禽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13 黃巾圍城31 督郵一怒(上)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128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一)15 公路送糧惹呂怨62 賜字21 賞錢2 禮錢需得四百萬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12 郡兵曹椽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49 聖如仲尼也好名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26 貞之得隴苦不足10 督郵在此(下)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58 關張各有惆悵情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39 得二荀舉薦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51 動手前夜98 幸有螟蛉機變才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49 登門141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七)199 委昱諶西京以資81 擒賊先擒王(中)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