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

“陳留王登基?”程嘉震驚非常。

“不錯。”

“怎麼、怎麼……,可是董卓?”

臧洪頷首稱是,他急着去縣內外的兵營傳令,沒空和程嘉多說,說道:“府君正在堂上與諸君商議此事,你回來的正是時候,快點去吧。”

程嘉點了點頭,簡單吩咐了隨行的衛士們幾句,叫他們且歸本隊,自與臧洪一揖而分,撩起衣袍,快步往府中堂上去。

九月天時已短,原本現下已該是郡府吏員的下值之時,府中本應是嘈雜熱鬧的,而今日此時,府中卻靜悄悄的,除了持矛、戟警衛的吏卒,幾乎不見一個人影,不用說,這定是郡府的吏員們也得知了這個消息,吃驚茫然之下,不知所從,故而守在各自的曹院等候荀貞的令文。

紅日的餘暉灑在郡府的建築上,給這沉穆肅然的廣陵太守府帶來了一點異樣的色彩。

程嘉一邊疾步往堂上去,一邊腦中不由自主地涌想出了很多東西、很多事情。

天子,不,應該說是“故天子”劉辯是先帝的嫡長子,今年四月登的基,到現在還不到五個月,在位期間朝中、州郡雖然紛亂不堪、戰火四起,可這並非是他的過錯,他其實並無失德之處,可現在卻被趕下了帝位,而由比他小五歲的陳留王劉協代替他成爲了漢家的天子。

程嘉早就從荀貞那兒知道了董卓有廢立天子之意,可在他想來,董卓縱有強兵在手,然他到底在洛陽根基太淺,面對朝中公卿必然會有的強烈反對,他要想行此無視漢室威權之事,怕也會是困難重重,卻怎麼也沒有想到,董卓卻真的把這件事給辦成了,而且還辦成得這麼快。

他心中想道:“董卓雖有雄兵在手,可他妄行此悖逆不道事,難道就不怕天下人羣起而討之麼?袁本初北逃冀州,傳信給府君,邀府君共起兵討董,董卓本就倚兵擅權,現又行此令天下譁然之逆舉,現下看來,這討董卻倒是名正言順了。……只是朝中袞袞諸公,卻怎麼就讓董卓把這事兒給辦成了?天子無失德,而卻被董卓粗暴廢黜,難道朝中諸公看不出來,自此之後,這漢家的威嚴恐將不復再存了麼?……陳留王只是個九歲的童子,立他爲帝?他懂得什麼?董卓本已恃兵自雄,現今又辦成了此等妄爲之事,憑藉‘擁立新帝’之功,洛陽朝廷恐將會從此入其手矣!朝中諸公又難道看不出這一點麼?可就算朝中諸公默然,袁本初又怎會答應?天下的忠臣志士又怎會答應?……袁本初和董卓的戰事一生,有了董卓擅廢天子的前鑑,說不得,恐又將會有許多懷不測之志的人趁機而起,一旦出現這個局面,這天下……?”

董卓如果不廢立天子,那麼袁紹將要發起的“討董”雖說也是無視了漢家的威嚴,可從某種程度來說,卻也可以算是隻存在於“臣子層面”的內鬥,上邊畢竟還有一個漢家的天子,即使這個天子的威嚴已經所存無幾,可畢竟是先帝的嫡長子,是漢家天下的正統繼承人,有大義和名分在,無論董卓獲勝、還是袁紹獲勝,漢室至少在形式上還是存在的,最多,朝中也就是再多一個如樑冀那樣把持朝權的“跋扈將軍”而已。

可現在董卓廢掉了劉辯,擅立了陳留王劉協爲天子,這就把漢室最後的一點威嚴給撕得粉碎了,陳留王年只九歲,又不是先帝的嫡長子,不是正統的繼承人,誰會把他放在眼裡?那麼戰亂一起,就必會有心懷異志的人趁勢也起,到了那時,就是兵強馬壯爲王了。

程嘉念想紛紛,最終想到因“董卓廢立天子,漢家最後的一點尊嚴也因此而墜落在地”之故,必然會有許多“懷不測之志”的英雄們趁“袁董之戰”而起,而到了那個時候,這天下的局面就將會徹底的難以收拾了,想到此時,他驀然想到了他剛纔在廣陵城外看到的那番景象。

他心道:“紅日西沉,雲氣西往,羣鳥歸巢……這是、這是……,這是在預兆着什麼?”

紅日西沉,莫非是在預兆漢室將亡?

雲氣起自廣陵,指向洛陽,莫非是在預兆廣陵有王氣?

雲氣外赤而內黃,赤淡而黃重,這又莫非是在預兆土德將要取代火德的漢家?

而羣鳥歸巢,又莫非是在預兆羣賢畢至、英雄集會?

自前漢董仲舒以來,儒家重天人感應,本朝之後,又盛行讖緯之學,最“玄妙”的是,偏偏在程嘉聞知劉辯被廢、劉協登基的今天傍晚,他提前看到了那一幕壯美的景象。

這不由得讓他心中一動。

事實上,劉協登基是好幾天前的事情了,如果上天真的有什麼預兆,也不該是在今天傍晚顯現,程嘉適才在城外看到的那幕景象,說到底只是一個尋常的天象罷了,其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可這前後兩件事連在一起,卻讓既信天人感應、又受讖緯之學影響頗深的程嘉不能不往“天有預兆”上去想。

程嘉雖是儒生,卻性好輕俠,人長得雖醜,可一直都有雄心壯志,說實話,通過對時局的瞭解,他早就知道這漢家的天下早晚會大亂起來,只不過因爲他自家出身的關係,同時也因爲他的“主公荀貞”雖是名族出身,可到底遠遠比不上袁紹之輩的“高貴”,所以以前他沒有往太高的地方去想,他所想的只是回報荀貞的賞識、重用,盡心盡力地輔佐荀貞在這即將到來的亂世中立下一番功勞,待將來視時勢之變換取一番富貴,可現下因了那番“玄妙”天象的緣故,他的心中卻不由自主地出現了點讓他爲之激動、顫慄的東西。

他仰頭望天,此時天空中的那道雲氣已然消失不見,他細細回想,又心道:“我記得那道雲氣外爲薄赤而內爲濃黃,徐州在國家之東,以五行而論,東方爲木,要說此地並非是土德之所在,可府君家在潁陰,那裡卻是中原腹地,正是土德所在,……木生火,火生土,這莫非是在預兆要想成就‘大事’,需得先匡扶一把漢家?……是了!府君這次欲響應袁本初,起兵討董,可不就是在‘匡扶’漢家?那也就是說,討董之後,‘王氣’就將勃發?……可不正是麼?按我方纔之預料,討董之後,無論孰勝孰敗,天下必將羣雄竟起,逐鹿中原,可不正就是該要‘王氣勃發’的時候了?”

因陳留王登基而帶來的震驚不翼而飛,程嘉只覺面頰發熱,因爲激動而雙手剋制不住的顫抖,行在地上的雙腿也發起軟來,就如走在棉花團上也似。

他兩眼發亮,望向前頭不遠的府中正堂,他心道:“這天下如真的、如真的……,府君如果能、如果能……,我、我……。”

儘管只是腦中所想,不是口中說出,可忽然而來的這股巨大的激動和隨之而生的患得患失,卻也讓他不敢再想下去,雖然沒有敢再想下去,可他卻知道他想的是什麼。

如果這天下真的換主,如果荀貞真的能代漢而立,以他從龍之功,二千石何足道哉!裂土分茅何足道哉!公侯不足論,他的家族、他的子孫後代如南陽鄧氏那樣“與漢同休慼”,從中興到現在,富貴綿延不斷也不是不可能。

在正堂門外,他停了下腳步,穩了穩心神,心道:“此事關係重大,事如果成固爲一步登天,然一步之錯便是萬劫不復,我今天所見到的,暫時卻不能對別人講,便是府君,我也不能說!”

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17 推功相讓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56 行若純儒實懷詭80 擒賊先擒王(上)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54 焉知生死麴義勇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56 買馬(下)76 請爲中尉討擊此賊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24 文聘(下)9 高子繡髡髮代首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59 慨嘆57 程仲德畫策狠辣18 第一天(下)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19 二荀優劣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55 買馬(上)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7 計劃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11 陳琳表令諸荀怒1 風物迥異江南地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76 貴顯何氏兩將軍37 會師(下)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19 辛璦(上)80 擒賊先擒王(上)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61 最令人懼是毒計20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一)46 可憐的胡/平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14 陽城治吏(上)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26 威震郡北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54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四)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2 獲名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47 張飛急襲葛陂西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10 計吏郭圖(下)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5 且以盜賊付太守34 一怒之威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12 仲仁迫凌去檄書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19 圍不赦以威生仁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95 會師城下(中)50 排場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
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17 推功相讓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56 行若純儒實懷詭80 擒賊先擒王(上)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54 焉知生死麴義勇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56 買馬(下)76 請爲中尉討擊此賊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24 文聘(下)9 高子繡髡髮代首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59 慨嘆57 程仲德畫策狠辣18 第一天(下)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19 二荀優劣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55 買馬(上)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7 計劃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11 陳琳表令諸荀怒1 風物迥異江南地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76 貴顯何氏兩將軍37 會師(下)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19 辛璦(上)80 擒賊先擒王(上)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61 最令人懼是毒計20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一)46 可憐的胡/平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14 陽城治吏(上)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26 威震郡北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54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四)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2 獲名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47 張飛急襲葛陂西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10 計吏郭圖(下)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5 且以盜賊付太守34 一怒之威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12 仲仁迫凌去檄書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19 圍不赦以威生仁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95 會師城下(中)50 排場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