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渡汝過澺沿途聞

李通如願棄郎陵的基業,他也不用猶豫至今了。

郎陵的地理位置不錯,交通便利,遠控荊襄,近依宛洛,地形也有利自守,其西部多山,東北則是曠野平原,與陽安、北宜春、慎陽各縣壤地相接牙錯,實堪稱形勝天成。

但李通不願棄的並非是這塊地盤,而是依附他的百姓。

依附他的百姓多是他的鄉人和郎陵週近人,如今雖是亂世,猶故土難離,他如果決定離開郎陵的話,這些百姓不一定會肯從他離鄉背井,如此一來,他的實力就將大打折扣。

李通雖然年輕,但對“人爲亂世之本”這一點卻是看得非常清楚。

沒有了這數千家從附他的百姓民衆,他就算是能帶走個千兒八百的部曲、徒附,又有何用?所謂“人多勢衆”,人少了,勢自然就小,勢一旦小,他也就難以得到別人的重視和重用。

因是,儘管荀愔的長者風使他不由心生親近,關係到自身的根本利益,他卻不能盲目。

荀愔在郎陵待了兩天,最終和李通約定:待做好了臨戰的準備,至遲四五天後,李通對呂布宣戰,宣戰之同時,由孫堅表他爲郎陵都尉,使他全權負責郎陵的軍事、民政。

李通擔憂在對呂布宣戰後,袁術可能會從南陽、江夏遣兵來攻,荀愔答應他: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徐州兵、豫州兵都肯定會援救他,絕不會坐視不管,畢竟郎陵如失,對汝南只有壞處。

定下協約,荀愔便即告辭。

因爲協約中有涉及豫州的內容,所以荀愔遣人快馬先把協約的內容給許仲送去,再由許仲遣騎轉送給孫策,他隨後而行。

荀愔雖是乘車,不是騎馬,一路上也行得不慢,兩天後到了安城,準備北渡汝水的時候,他聽到了一道消息:呂布從平輿撤圍,已渡澺水,正在繼續南下,似是要回師南陽。

荀愔急忙令侍騎入到安城縣內,找縣寺的人打探詳情。

不多時,侍騎從縣中出來,一個百石吏跟在其後,料是縣寺的吏員,觀其模樣,臉頰內陷、招風耳,狀貌醜陋。侍騎領着這個百石吏到得近前,回稟說道:“這位是縣中的主簿周君。”

聽了此吏之姓,再觀其尊容,荀愔心中一動,想道:“莫不是周彥祖之後?”

安城有一名族爲周氏,東周時的汝墳侯姬烈之後,前漢開國,興續周嗣,封姬烈的後人周仁仍爲汝墳侯,賜號正公,由從徙居安城,開了安城周氏這一支,自前漢至今,簪纓相繼,累代二千石,本朝和帝、安帝年間,其族中有一個叫周燮的,字彥祖,生得曲頷折額,醜狀駭人,險爲其母所棄,幸賴其父以爲“吾聞賢聖多有異貌”,這才被撫養長大,後乃有名。

——早年間,與李通不睦,被李通所殺的周直也是安城周氏之後,正是因了族中之勢,這個周直當時才能聚衆至二千餘家。

雖是懷疑這個周主簿是周燮之後,這種話卻不好當面問起,荀愔因也就只當沒有想起這回事兒,從車上下來,兩下見禮,問道:“適聞路人說:呂奉先撤圍平輿,已渡澺水?”

周主簿已從侍騎那裡得知了荀愔的身份,一來敬畏荀貞的聲名,二來許仲現駐軍所在的葛陂東雖屬鮦陽,卻正與安城交界,故此他對荀愔執禮甚恭,恭謹地回答說道:“是。”

“他是要回南陽郡,還是要做別的什麼?孫都尉可有檄文發到?貴縣對此可有所知?”

“昨日晚上,縣中剛接到了孫都尉、黃都尉和府君的傳檄,檄中言道:呂布小狡,此番回撤,其意未明,令鄙縣需當嚴守自御,以免遭侵。”

安城北與平輿接壤,兩座縣城相距只有百餘里,呂布已渡澺水,再渡過汝水,行不用太遠,就可達安城城下,所以孫策、黃蓋等傳檄安城縣,令他們嚴守自備。

荀愔點了點頭,又問道:“貴縣可有遣斥候打探?”

“遣了。”

“呂奉先部渡澺之後,是往貴縣來的,還是往陽安方向去的?”

安城在平輿的南邊,陽安在平輿的西南邊。陽安也在汝水南邊,亦與平輿接壤。

“目前尚不能探明。”

“橋蕤、張遼二部可有從呂奉先同撤?”

“沒有。”

荀愔心中想道:“呂奉先獨撤,而橋、張兩部未動?他這是爲了防止伯符與我軍追擊,還是別有意圖?”他對軍事不精通,不能由此猜出呂布的目的,卻隱約覺得有些蹊蹺。

那位姓周的主簿一直拱手彎腰,頭都不敢擡,從上午起,天就陰了下來,風甚寒冷,吹得他袍服捲動,鼻涕橫流。

荀愔看了他眼,沒別的什麼要問的了,便說道:“孫都尉既有傳檄,君與貴縣的縣君便按檄遵辦就是。呂奉先雖小狡且悍,有孫都尉與吾軍在,料他也不敢逞兇貴境,君不必多憂。”

周主簿諾諾。

荀愔問道:“貴縣的縣君呢?”

“鄙縣縣君已於去年告病還鄉,現下縣中的政務皆由在下暫理。”

卻竟是安城縣內已一年多沒有長吏了。

荀愔倒也能理解,李通盤踞在此,相繼與周直、陳郃等攻殺不已,上頭的汝南郡府不能制之,這個縣長吏必是當得不僅無味,而且處處憋屈,確是不如索性掛印自辭。

荀愔此次出使,爲保路上安全,隨行帶了七八個騎士,二三十甲士,此時,這些騎士、甲士環衛周邊,有餓得不行,受着凍出來挖野菜的百姓路過,看見這一幕,除少數膽大的,大多不敢近前,遠遠地避開繞走。荀愔觀望之,不覺嘆了口氣,對周主簿說道:“吾沿途所見,鄉里半空,早就入冬了,天氣越來越冷,百姓卻多衣不蔽體,竟有數日無食者!君今既主縣中政事,當勤職愛民,多方設法,以解民之困苦,否則,一場雪後,怕會餓殍、倒屍不少。”

周主簿心道:“縣中的那點糧,要麼被州府徵去了,要麼被李通搶去了,要麼在豪強大族手裡,借不出來,你們徐州派兵來助孫侯,軍士們的日常食用又是由鄰近的吾等數縣所出,雖知百姓困弊,縣中早被榨得乾淨,我又有什麼辦法?”此人長相雖是醜陋,倒是有愛民之心,雖然如此,縣中實際情況如是,他也是無可奈何,心中這麼想,他口上唯唯答道:“是,是。”

荀愔叫他回縣,上回車中,由從騎、甲士們護衛着,繼續北上。

渡過了汝水,行三十餘里,開始下起了雨夾雪,天愈冷冽,再渡過澺水,荀愔又聽到了一條消息:呂布已南下汝水,他沒有去安城,也沒有去陽安,從陽安、北宜春間穿過,直向郎陵去。

40 兵非無情不可掌52 受表揚威心感動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38 列得嚴陣詈以挑1 謀北要在泰山郡42 三見遲婢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16 虎狼之威(上)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88 從徵汝南(上)66 負此俸食慚愧極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24 文聘(下)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61 太守行春(上)32 陽平文謙侵如火 常山子龍穩似山54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四)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57 尺素飛傳相思意18 誅滅沈家(上)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17 無賴48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九)50 勵士出征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78 唯先順勢能造勢32 國家棟梁傅南容55 毀容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36 我所邀者仁民名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28 詐降5 大計20 牽掛者何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9 結交37 起行73 贈馬劉備關張喜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1 風物迥異江南地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59 吾候諸君久矣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18 誅滅沈家(上)15 玄德仁義愧獨生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33 督郵一怒(下)9 道人8 守職歲滿乃爲真18 第一天(下)33 偏師掠潁橋蕤橫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19 誅滅沈家(下)95 冀州北望氣如何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2 賭錢42 孫郎威震定潁外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71 擒得鄭相逃呂尉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29 許季18 第一天(下)70 劉玄德率部西攻5 大計30 朱陽第三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11 寇至8 遍觀諸郡(下)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12 敬事49 聖如仲尼也好名
40 兵非無情不可掌52 受表揚威心感動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38 列得嚴陣詈以挑1 謀北要在泰山郡42 三見遲婢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16 虎狼之威(上)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88 從徵汝南(上)66 負此俸食慚愧極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24 文聘(下)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61 太守行春(上)32 陽平文謙侵如火 常山子龍穩似山54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四)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57 尺素飛傳相思意18 誅滅沈家(上)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17 無賴48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九)50 勵士出征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78 唯先順勢能造勢32 國家棟梁傅南容55 毀容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36 我所邀者仁民名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28 詐降5 大計20 牽掛者何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9 結交37 起行73 贈馬劉備關張喜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1 風物迥異江南地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59 吾候諸君久矣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18 誅滅沈家(上)15 玄德仁義愧獨生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33 督郵一怒(下)9 道人8 守職歲滿乃爲真18 第一天(下)33 偏師掠潁橋蕤橫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19 誅滅沈家(下)95 冀州北望氣如何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2 賭錢42 孫郎威震定潁外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71 擒得鄭相逃呂尉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29 許季18 第一天(下)70 劉玄德率部西攻5 大計30 朱陽第三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11 寇至8 遍觀諸郡(下)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12 敬事49 聖如仲尼也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