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揭竿而起爲招安

啥也不說了,這個月更的太少,爭取到月底十五至二十更,看看能不能做到。

——

常山郡西,萬仞山中,一支萬餘人的兵馬在向東行軍。

穀道狹窄,崎嶇起伏,行軍的隊伍迤邐近五十里地。

兵馬的前部已經出了叢山,進入了山外的丘陵、平原,後部尚在山中沿着河谷前行,連接前部與後部的中軍則正通過一座建在山間的險要關卡。

這座關卡即是鼎鼎大名的井陘關。

陘,意爲山脈中斷的地方。

太行山延袤千里,百嶺連聳,險峻不可攀,從南到北,總共有八處貫穿東西的峽谷,名爲“太行八陘”,井陘是第五陘。此地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時屬趙,在那個時候,趙國就在這裡築建了關卡,乃是“天下九塞”之一。

這支從山中出來、通過關卡、正向東進入常山郡平原地帶的兵馬是褚飛燕的部隊。

他剛親率部衆,血戰兩日,攻下了此關。

此關一下,再往東去便一馬平川,再無阻礙了。

井陘關上,在百餘精甲執矛的虎賁之士的簇擁下,四五人往東望去。

“苦熬多半年,總算熬到皇甫公離任的時候了!”

說話的是個不到三十歲的健碩男子。

他就是褚飛燕。

褚飛燕年歲不大,但成名很早,他是常山真定人,早在加冠前在家鄉就頗以勇名了,後因失手打死了下鄉催稅的縣吏,乃帶着一幫唯他馬首是瞻的鄉野輕俠逃入了山中,落草爲寇。

太行山險峻深幽,一直是兩種人的奔逃之地。

一種是犯了案的亡命徒,一種是逃避重稅的百姓。

褚飛燕入山之前,常山郡境內的太行山谷裡就藏逃了不少這兩類人。他名聲大,勇武剽悍,又有智謀、手腕,入山不久便整合了好幾股團伙,不但很快就在山中站住了腳,而且勢力越來越大,從百餘人到千餘人到如今的萬餘人,常山郡西的山中,他早已是一支獨大。

甚至,常山北邊中山、南邊趙郡山中的寇賊也隱然以他爲尊。

勢力大了,難免會不安現狀。

今年初春,百萬黃巾起事,在張角的邀召下,他也揭竿而起、出山攻掠,頗是打下了些常山的城池,只是沒有想到,卻只半年之間,那麼大聲勢的黃巾起事竟然就被皇甫嵩鎮壓下去了。

他見機得早,趁皇甫嵩率漢兵主力圍攻張角兄弟的時候,當機立斷,捨棄了打下的那些城池,帶部退回山中,借太行之險,僥倖逃避掉了皇甫嵩的打擊,這纔沒有給張角兄弟陪葬。

饒是如此,這多半年來,他的日子也過得很是艱難。

皇甫嵩在剿滅了張角兄弟的黃巾主力之後,爲了免得朝中猜忌,痛快地接受了朝中的詔令,解散、遣還了大部分的部隊,帳下只留下了萬餘步騎,剛夠坐鎮冀州諸郡,固然是不足以大舉入山進剿,可冀州的州治就在常山,與褚飛燕藏身的山中同在一郡,這就好比是臥榻之側伏了一頭猛虎,褚飛燕日夜不安,這多半年來,他一步都不敢出山,幸虧在逃回山中前,他搶掠到了不少的糧谷,這才得以勉強度日,沒有活活餓死在山中。

——由此卻也可看出他的手段,在這等窘促不利的局面下,他手下的部衆居然沒有散亂,殊爲不易。

換一個心智不堅之輩,在這種情況下可能就會絕望。要知,連百萬黃巾都不敵皇甫嵩的一擊,何況區區萬餘走投無路、陷入絕境的人馬?可褚飛燕沒有。非但沒有,而且他還想死中求活。

何爲死中求活?

通過黃巾之敗亡,褚飛燕已經清醒地認識到了漢家兵將的勇悍,如今朝政雖亂、地方雖亂,可漢家的根基還在,還有皇甫嵩、朱儁、盧植等,尤其是皇甫嵩這樣用兵如神的名將在,還有荀貞、孫堅、傅燮等一大批“忠於漢室”的中堅將校在,黃巾尚且不敵,他更不是對手。

而今唯一的活路就是去掉“反賊”的身份,換一個漢家的官身。

怎麼換一個“漢家的官身”?

投降肯定是不行的。

張角兄弟都死了,皇甫嵩還鞭他們的屍,還砍掉他們的首級、送到京都呈給皇帝,可見朝中上下對險些傾覆了漢家天下的“黃巾反賊”的深惡痛絕,投降只能是倒持太阿、授人以柄,只能是自尋死路。

那麼不投降,又怎麼換來“官身”?

褚飛燕考慮了很久,最終想到了一個辦法:再造一次反。

黃巾起事雖然失敗了,可漢室也是大傷元氣。

首先,從經濟上來說,皇甫嵩、朱儁等平定黃巾雖然費時不久,只用了半年,可耗費的軍資爲數巨大,並且這場戰亂不是一地一郡的戰亂,而是波及到了整個的中原、北地,豫、冀、青、兗等膏腴富庶之地幾乎盡數毀於戰中。這對漢室是個重大的打擊。

其次,從軍事上來說,漢兵雖然勝了,可也傷亡甚衆,而黃巾道殘留的餘黨、餘部卻尚有很多,同時諸州各郡不斷有盜賊趁機嘯聚,漢兵已無力將之一一剿滅,情況嚴重的地方,甚至郡縣官寺已經把鄉野之地放棄,唯守城不失而已。

皇甫嵩爲什麼不挾大勝之威,入山進剿褚飛燕、黃髯、左須、王當等?還不就是因爲漢室已然元氣大傷,既缺錢糧,又缺足夠的兵卒?

在這麼個背景下,褚飛燕認爲:如果他再造一次反,然後主動請降,十有**是能得到朝廷的赦免以及賜官的。當然,爲了達到這個目的,他的這次“二度造反”必須要聲勢夠大。

聲勢如果不夠大,區區一縣、一郡之亂,定然難入“朝廷眼中”,得不到朝廷的重視就沒有足夠的籌碼,沒有足夠的籌碼就萬難得到赦免,更莫說賜官了。

所以,從去年下半年起,在做出了這個決定之後,他就不斷地與張牛角、王當、於毒等冀州各郡的豪強大俠、盜賊和黃巾餘部密切來往,與他們結盟、“共謀大事”。

也是天隨人願,去年底西北又起亂事,北宮伯玉、李文侯造反,今年春又起大疫,流民無數,漢家朝廷爲此焦頭爛額,再顧不上冀州,乃至調走了皇甫嵩,這是天賜造反的良機。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褚飛燕這多半年來,用各種不同的說辭,給出了各種不同的利益,已經說服了張牛角、王當、於毒等與他聯合起事,萬事俱備、東風又來,他馬上抓住了這個機會,在皇甫嵩離任尚不足一月之際毅然決然地舉旗再起。

他是常山本地人,久在山中,熟知山道,要說這次舉旗再起,本是不需要打下井陘關的。井陘是連通幷州與冀州的穀道,他又不是從幷州來冀州的,他是從山裡出來的,有很多的出山道路供他選擇,之所以他要先打下井陘關,就是爲了要“造聲勢”。

井陘在手,東可入冀州,西可入幷州,是扼兩州之咽喉,踞東西之要津。

打下此地,一可以向漢家朝廷、冀州郡縣表示他“其志不小”,引起他們的重視,二也可提高他在“聯軍”裡的名聲和地位,“聯軍”裡多是不識字的盜賊和黃巾餘部,他們可能不知道井陘的戰略地位,但他們知道井陘關上的守卒是皇甫嵩在任冀州牧時親自調派差遣的。

立在井陘關上,褚飛燕向東遙望山外,向西回顧迤邐山道數十里的步騎兵馬,迎山風之涼,瞻午陽之燦,心道:“我眼下兵馬少,只萬餘人,便是井陘在手,也不足以威脅兩州之地,但奪佔此關,卻足夠向漢家朝廷、向冀州郡縣宣示我的‘雄心壯志’了。”

普通的寇賊只恐會引來朝廷太多的注意,他卻唯恐得不到朝廷足夠的重視。

“我這次聯合諸郡的強豪、羣雄,十萬兵馬一時同起,雖然遠不及去年百萬黃巾的聲勢,卻也足以震動冀州,只等打下冀州半壁,便可向朝廷請降,得一官身,然後麾擁精兵良將,坐據黑山沿脈,若這天下越來越亂,不失爲一地諸侯,如果漢家命不該絕,亦可爲一二千石。”

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19 辛璦(上)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12 郡兵曹椽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77 北邊健將固何多 南野雄士亦足衆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13 荀君有召83 光陰似苒流如箭(下)38 陰入縣寺持短長18 孟德殺囚明軍法(上)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26 威震郡北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40 兵非無情不可掌24 張讓賓客55 孟德引兵還東郡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69 樂文謙領兵北上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4 冀州牧迎節以徵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24 太守驪馬從白駒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56 買馬(下)10 洛陽圖窮將匕見16 虎狼之威(上)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9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45 欺人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80 恨天失我傅南容19 二荀優劣6 秦項建言取濟南(中)59 吾候諸君久矣22 文高初見19 辛璦(上)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34 飛蠅逐路廁之臭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51 動手前夜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4 風雪夜刺(上)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12 琴心劍膽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17 無賴58 關張各有惆悵情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59 吾候諸君久矣5 尋賢不遇(上)91 兵臨西華(上)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18 捕人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81 了卻山中寇賊事(五)24 鐵官見聞55 孟德引兵還東郡48 雷霆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10 計吏郭圖(下)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30 臨大事從容不迫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47 辨旗察鼓24 鐵官見聞11 寇至67 二月風雷重又動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
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19 辛璦(上)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12 郡兵曹椽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77 北邊健將固何多 南野雄士亦足衆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13 荀君有召83 光陰似苒流如箭(下)38 陰入縣寺持短長18 孟德殺囚明軍法(上)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26 威震郡北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40 兵非無情不可掌24 張讓賓客55 孟德引兵還東郡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69 樂文謙領兵北上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4 冀州牧迎節以徵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24 太守驪馬從白駒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56 買馬(下)10 洛陽圖窮將匕見16 虎狼之威(上)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9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45 欺人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80 恨天失我傅南容19 二荀優劣6 秦項建言取濟南(中)59 吾候諸君久矣22 文高初見19 辛璦(上)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34 飛蠅逐路廁之臭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51 動手前夜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4 風雪夜刺(上)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12 琴心劍膽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17 無賴58 關張各有惆悵情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59 吾候諸君久矣5 尋賢不遇(上)91 兵臨西華(上)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18 捕人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81 了卻山中寇賊事(五)24 鐵官見聞55 孟德引兵還東郡48 雷霆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10 計吏郭圖(下)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30 臨大事從容不迫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47 辨旗察鼓24 鐵官見聞11 寇至67 二月風雷重又動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