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許君卿計敗張遼

張遼揮軍疾進,到了荀濮陣前。

兩人是老對手了,皆知對方戰力。

這次因爲時間充裕,較之初次與張遼戰時,荀濮不僅陣勢已成,而且擺放了輜重車在陣之四周,陣型也更堅固。

張遼觀望片刻,對左右笑道:“荀孟塗的部曲不到五百之數,陣勢再堅,又有何用?”令道,“留騎五十,步二百,監荀孟塗陣,餘衆隨我繞過其陣,直襲河灘。”卻是不打算與荀濮纏戰,更無意攻破其陣,而是決定繞過去,抓住許仲半渡的難得戰機,攻其主力。

遼部的軍吏接令,留下了五十個騎兵,二百個步卒,列成進攻陣型,監守在荀濮陣的側翼,只要荀濮敢撤陣追擊張遼,他們就發起攻擊。

荀濮在陣中看到了張遼的應對舉措,笑對從吏說道:“張文遠中許將軍計矣!”傳令部曲,安陣不動。

張遼率領餘衆經荀濮陣的東邊呼嘯馳奔而進,在與荀濮陣擦肩而過時,他轉頭注意了一下濮陣的動靜,發覺濮陣固守不動,沒有一點變換陣型、以求繼續阻擊己部的意思。

張遼心頭一跳,隱約覺得有些不對。

可因爲兵卒行進的速度很快,他沒有時間多想,也就罷了。過了荀濮陣,快到河邊時,聽得鼓聲大作,一支步卒攔於前邊,張遼觀其旗幟,上寫着:“下邳都尉何”。乃是何儀的部曲。

在荀貞帳下的各營中,何儀的部曲稱不上最爲精銳,然其部中的兵士俱是黃巾降卒,都是打老了仗的,戰鬥力也不併差。荀濮的部衆滿員時是五百人,他的部衆則有八百之多。

何儀的兵陣列開,前爲盾牌手、長矛手,長矛架在盾牌之上,從張遼這邊看去,就如一根根尖銳的蝟刺。盾牌、長矛手之後,是三百餘的弓弩手,——何儀部本是沒有這麼多的弓弩手,許仲爲使他能更好的阻擊遼部騎兵,特地把全軍的精銳弓弩手都暫調撥給了他。

弩矢齊放,雨射遼部。

張遼心道不好,聯繫剛纔荀濮安陣不動,坐視他經過的表現,知道大概是中了許仲的計策。

首先,荀濮如果真的是擔負截敵之責,以保證許仲主力安全渡河的話,他絕不可能坐視張遼部經過,必然會想方設法地變陣阻擊。

其次,許仲如果真的是渡河南下的話,他絕不可能會把荀濮、何儀這兩部兵馬都放出來阻截遼部的追擊,要知,濮、儀兩部兵馬合計千餘人,足足佔了許仲全軍的近三分之一。

遼部的騎兵衝在前邊,步卒在後,迎面箭雨射來,先是騎兵騷亂,勒騎躲避,繼而步卒舉盾,停下了前進的步伐。

張遼臨危不亂,心道:“許君卿連日不戰,今一出營,便就設計,讓我上當?卻是不可戀戰。”既然已經猜出或是中了敵計,他當機立斷,令步卒改前陣,騎兵押後,欲撤出戰場。

何儀哪裡肯放他走?

但見何儀陣中軍旗揮動,鼓聲再次響起,數十騎兵從其陣後馳出,繞擊遼部步卒的西邊側翼。

張遼深知,想要得兵士死力,就得先以情義付之,他不能丟下這些步卒不管,兼之又自恃本部騎兵較敵多,遂引騎迎擊敵騎。這數十許部騎兵見張遼引騎來戰,並不與之爭鋒,徐徐後退,可當張遼要退騎回撤時,他們又逼近上來,射弓弩以亂之。

如此,纏戰片刻,張遼等聞得從河灘處傳來喊殺聲響,他們擡頭望去,見又有數百敵騎衝來。卻是:趁着何儀和那數十騎兵纏住張遼的空兒,許仲已把餘下的騎兵組織完畢,縱之來援了。

南有何儀部的步卒列陣以截,西有數百許騎將要殺至,回看南邊,荀濮陣仍然保持着防守的陣型,只不過,現在不是阻張遼北去河灘,而是改爲阻他南遁了,三面皆敵。

就在這時,張遼的從騎中有人驚叫起來。

張遼怒道:“敵雖三面設圍,濮陣兵最少,吾集步騎各曲,併力進攻,自可破也。既破之,吾等便能還攻儀陣,縱難大勝,也可從容還營,緣何驚惶!”

那從騎指着西邊,驚惶得話都說不伶俐了,說道:“都、都尉,那、那邊,……營裡、營裡。”

張遼順其手指的方向看去,見風雪之下,西邊遠處一股黑煙冒起。

張遼心中咯噔一跳,暗叫“罷了”,從黑煙起處的方向、距離可以判斷出,那裡正是他的本營,知道這番真是中了許仲的“奸計”,不但於此時此地三面受圍,而且營壘也被許仲趁虛攻破了。這一下,非僅回營的選項沒有了,步騎兵士見營壘被燒,定然惶恐,軍心不穩、士無鬥意的情況下,想要再與許仲戰,攻破荀濮、何儀陣的打算也是勢難得行了。

無可奈何,張遼只得取選下策。

被他留監濮陣的那二百餘步騎,見變故驟起,忽然己軍從追擊的一方變成了被圍的一方,不知該是立刻進攻濮陣,還是回到張遼左近,帶兵的軍吏遣騎來到張遼這裡請示。

張遼下令,叫他們來與自己會合,又傳令各曲,步卒在後,騎兵在前,往東邊撤退。爲了掩護步卒,他親自帶着數十從騎精銳押陣,來回馳行在步卒陣的兩翼,助步卒抵禦敵騎的追趕。

河灘上,許仲在高處觀戰多時,見張遼終於東撤,平靜地對原盼說道:“汝留下安頓民夫。”令夏鳴、萬演等軍吏說道,“汝等從我橫擊張文遠。”

早前張遼部的斥候回報說,看到“澺水河邊兵卒、民夫甚多,人馬喧雜”,其實這些所謂的“兵卒”大多是民夫所扮,甲衣、兵械都是假的。

夏鳴、萬演等接令,迅速地集結本部完畢,跟從許仲沿河灘向東疾進。

張遼帶兵向東,邊戰邊撤,行數裡地,許騎、何儀部的步卒緊追不捨,後陣交戰正急,他驟聞得前邊馬嘶、人叫大起,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張遼橫矛立馬,舉目望之,看到打先鋒的騎兵有許多人仰馬翻,亂成一團。很快,前騎有人馳回來報:地上遍佈陷坑,馬不能行。

卻原來:許仲昨天明着遣人去岸邊蒐集船隻,暗中則遣了民夫、兵卒悄悄到這塊地域,挖了成片的小坑,挖好之後,用雪虛掩,因是,張遼部的騎兵馳行到此,遂紛紛斷折馬腿。

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2 光和六年(下)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70 相見恨晚堂上歡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31 程普諫止回師救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36 我所邀者仁民名10 洛陽圖窮將匕見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70 孫曹通脫荀慎行2 安南借重荀與張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51 動手前夜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33 再見遲婢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4 豫州乳虎第一威130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三)2 安南借重荀與張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15 陽城治吏(下)9 袁公路縱虎謀北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68 鳳集西鄉(下)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74 歸來有美迎於城3 誰人不知荀貞之2 佳婦何人陳家女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29 關雲長一身是膽 劉玄德暗猜玄機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94 願以區區當芹獻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8 士族93 夜夜磨我削葵刀36 第三兄弟1 風物迥異江南地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44 練軍方略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128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一)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18 孟德殺囚明軍法(上)60 酸棗十萬兵將散 洛陽勝軍氣恐驕17 第一天(中)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65 安之若素使人奇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41 謀重有利爲臣職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16 文遠克城震弘驚(上)46 可憐的胡/平8 遍觀諸郡(下)36 會師(上)22 枉費心機空費時35 大勝(下)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25 我公恩信結人深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31 督郵一怒(上)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42 君臣自古固多疑11 朋黨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47 武貴立功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3 光和七年
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2 光和六年(下)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70 相見恨晚堂上歡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31 程普諫止回師救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36 我所邀者仁民名10 洛陽圖窮將匕見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70 孫曹通脫荀慎行2 安南借重荀與張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51 動手前夜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33 再見遲婢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4 豫州乳虎第一威130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三)2 安南借重荀與張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15 陽城治吏(下)9 袁公路縱虎謀北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68 鳳集西鄉(下)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74 歸來有美迎於城3 誰人不知荀貞之2 佳婦何人陳家女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29 關雲長一身是膽 劉玄德暗猜玄機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94 願以區區當芹獻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8 士族93 夜夜磨我削葵刀36 第三兄弟1 風物迥異江南地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44 練軍方略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128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一)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18 孟德殺囚明軍法(上)60 酸棗十萬兵將散 洛陽勝軍氣恐驕17 第一天(中)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65 安之若素使人奇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41 謀重有利爲臣職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16 文遠克城震弘驚(上)46 可憐的胡/平8 遍觀諸郡(下)36 會師(上)22 枉費心機空費時35 大勝(下)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25 我公恩信結人深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31 督郵一怒(上)21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二)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42 君臣自古固多疑11 朋黨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47 武貴立功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3 光和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