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

“貞之,吳景、程普、韓當軍報,說華雄圍父城不攻,十分可疑。”

荀貞擡頭看去,見是孫堅匆匆從帳外進來。

“文臺,我剛接到一道軍報。”

“是什麼?”

“胡軫親統兵馬,已至魯陽。”

“胡軫統兵已至魯陽?”

“正是。”

孫堅正準備往坐席上坐,聽到荀貞這句話,呆了一呆,愕然地說道:“董卓匹夫,原來攻我潁川只是佯攻?”

“用一萬兵馬佯攻我潁川,也真是看得起你我。”

孫堅落座席上,稍微收拾了一下驚愕,忖思片刻,說道:“胡軫帶了多少兵馬?”

“不多,只有五千。”

“才只五千?”

“俱爲騎兵。”

“原來如此!難怪他能如此迅捷,又能如此隱秘,……他何時到的魯陽?”

“據軍報,應是昨日中午。”

“那魯陽現在情形如何?”

“胡軫不但瞞過了你我,也瞞過了袁將軍。軍報上說:胡軫兵到時,魯陽根本就沒有一點的準備,袁將軍正與諸將飲酒高會,猝不及防,被胡軫驅馬策軍,接連踏破了三處營壘。”

“然後呢?”

“張勳、橋蕤、陳蘭、雷簿諸將死戰,護得袁將軍入城。”

“城可有失?”

“那倒沒有。見袁將軍入城後,胡軫沒有攻城,而是繼續攻殺被留在城外的袁將軍部曲,直殺到入夜。”荀貞起身,來到孫堅座前,把手中的軍報遞給他看,說道,“你看看,上邊寫的:直殺了個血流成河,積屍如山。”

孫堅接住軍報,一邊看,一邊問道:“袁將軍部曲傷亡多少?”

“具體傷亡不知,但肯定損失不小。”

“胡軫現在何處?”

“軍報最後寫的有。”

孫堅性急,聽了荀貞此話,索性不再看軍報別的內容,直接把軍報展到最後,看到了兩個字,訝然念道:“‘已撤’?”

“進無聲息,退如風行,一擊即走,毫不拖泥帶水,涼州鐵騎,名不虛傳。”

董卓分兵兩路進攻潁川,荀貞、孫堅本以爲他這是在“聲東擊西”,一路虛、一路實,卻未料到,董卓的確是在“聲東擊西”,但“實”的一路卻不是在潁川,而是在魯陽。搞了半天,原來董卓進擊潁川的兩路兵馬全都是“虛”,是爲了騙過荀貞、孫堅和袁術。

最終的結果證明,董卓此計得售了。

孫堅忽然想到一事,丟掉軍報,一躍而起,拿出吳景等遣快馬送來的上報,急聲說道:“擊我潁川是虛,奔襲魯陽是實,看來這就是華雄爲何圍城不擊的原因了!貞之,胡軫即已帶兵撤退,那華雄想來也該撤軍了,你我卻不可就這麼放他離境啊!”

“文臺有何高見?”

“我欲立即令吳景、程普、韓當進擊,然後親率兵馬,追而擊之!”

“董卓既定下了此計,虛擊我潁川、實奔襲魯陽,以我料之,就必會有後手,斷然不會坐視你我追擊華雄。”

“那就這麼眼睜睜看着他走?說來就來,說去就去,當我潁川是什麼地方?把你我當成了什麼?”

“文臺,萬不可因怒興兵啊!”

“……,話是這麼說,但貞之,你就能嚥下這口氣?”

荀貞舉目帳外,沉思着說道:“董卓斷不會只奔襲魯陽。”

“你的意思是?”

“記得此前咱們商議軍情,說到董卓出兵,極有可能會是分兵兩道,一擊袁將軍,一擊袁車騎麼?”

“魯陽好攻,只要騙過你我和袁公路即可,河內那邊,可是與洛陽隔着河呢!滔滔大河,豈可易渡?便是董卓有攻河內之意,怕也難以得手。”

“董卓如果真的有進攻河內的話,爲不使袁車騎早有戒備,想來應是在進攻魯陽在同一時間前後,用不了兩天,就會有消息傳來了。且等消息傳來,便知他有無得手。”

“管他有無得手!現在說的是華雄,還有轘轅關的那五千出關董軍,貞之,不能就這麼看着他們撤走啊。”

荀貞收回望向帳外的視線,目光落在孫堅的臉上,說道:“文臺,你有沒有想過……。”

“想過什麼?”

“袁將軍受襲大敗,傷亡慘重,如袁車騎再獲敗,……這討董之事?”

“怎樣?”

“恐怕會更沒有人敢出兵進擊了啊。”

“你是說?”

“當務之急,不是華雄和那出關的五千轘轅關董軍,而是你我該想一想,下邊該怎麼辦了。”

孫堅怫然不樂,說道:“便是二袁將軍皆敗,無人敢出兵進擊,只剩下你我兩路,貞之,這討董我也是要打到底的!怎麼?你有了退意?”

“忠烈之士,天下豈只有卿?文臺,你我相交多年,你還不知道我的爲人麼?董卓倒行逆施,挾持天子,禍亂海內,我與他不共戴天,怎可能會有退意?”

“那你是何意?”

“我是說,當此之際,你我切不可草率行事,萬一董卓還留有後手,你我追擊華雄或轘轅關的那五千董軍不成,反而不慎墜入他的埋伏,輕則也大敗一場,重則傷筋動骨、壞了元氣?……你我兵敗事小,將來二次討董事大啊!”

“可我就不甘這麼看着他們撤走。”

孫堅自從軍以來,幾乎敗績,雖有過險死在戰場上的經歷,可最終那場仗還是打勝了,像現下這一仗這樣,被董卓耍個團團轉,吃個啞巴虧的事兒,他以前從未有過,難免咽不下氣。

“小不忍則亂大謀。”

“……,也罷,就聽你的。”

“卿可傳令吳景、程普、韓當,華雄如撤,不可追擊,遙送之出境便是;我也傳令仲仁、文謙,轘轅關出關的那五千董軍如撤,一樣也是不可追擊,遙送出境。”

荀貞、孫堅的軍令還沒送走,荀成、吳景的最新軍報就相繼送來。

兩人的軍報幾乎一模一樣,都是在說:董軍後撤。

只有一點不同,荀成在軍報中提到:轘轅關董軍在後撤時,旗靡轍亂,看似軍紀不整,但他和樂進都認爲,這只是假象,應是轘轅關董軍的誘敵之計,所以他和樂進決定不做追擊。

荀貞回覆軍報,批寫道:“卿與文謙決策甚當,轘轅關董軍入境以內,與我並無一戰,今其撤退,何來‘旗靡轍亂’?此必誘敵之計也。卿二人無需追擊,送之出境即可。”

戲志才、荀攸、程嘉等人知道了魯陽遭襲、華雄和轘轅關董軍撤退之事,紛紛來到荀貞帳中。

程嘉嘆道:“我聞董卓昔從故太尉張溫擊邊章、韓遂時,諸路皆敗,甚有部曲折損十之七八者,而唯他以計得歸,獨全部曲,又聞他初入京時,兵少,乃令其部夜晚出城,白晝入城,如是再三,遂使京都士民皆以爲他兵衆。‘兵者,詭道也’,他可謂諳熟此技。”

戲志纔有點懊惱,說道:“董卓此聲東擊西之計,本該早能看出,卻竟被他哄過!”

荀貞說道:“不但哄過你了,把咱們全都給哄了。志才,勝負兵家常事,沒有百戰百勝的將軍,被董卓騙過一局並不丟人,下次咱們和他再對陣時,也騙他一次就是了。”

正說話間,帳幕被人掀開,一陣衣香傳入,諸人不用看,也知這定是荀彧來了。

荀貞擡眼看去,果是荀彧。

此時臨暮,夕陽的光輝從掀開的帳幕外灑入,正落在荀彧的肩、後背上,諸人觀之,見他黑衣高冠,帶劍配囊,眉目清雅,長身玉立,從夕照中安然步入,只覺恍如神仙中人。

帳中諸人裡,程嘉的地位最低,坐的位置離帳幕最近,他看到荀彧如此風範,雖是正處在議事中,按說不該有分心的,可卻也頓有自慚形穢之感,不覺身子往後挪了一點,以可離荀彧稍微遠些,免得自己被襯得“更醜”,心中想道:“君侯族中真俊士濟濟,初見君侯、公達、仲仁,一英武、一智秀,一敦文,已覺是人間罕見,不意來至潁川,復又見仲豫、文若、休若、友若諸君,或飽學德高,或善辯能言,或嫺於理事,竟亦各天下傑才,並俱各姿容美偉。”

一來潁陰荀氏的基因不錯,二來滿腹詩書氣自華,所以荀家的子弟們雖不能說全部都是一等一的美男子,可整體來看,卻正如程嘉所想,確實都稱得上“美姿容”三字,而在這其中,又數荀彧最爲溫雅,最合乎“君子如玉”四個字,換言之,最能引起別人的好感。

荀彧入到帳中,從容行禮,取出一個密封的信箋,對荀貞說道:“阿兄,我剛在帳外,正碰上來送軍情的斥候,順便幫他拿了進來。”說着,來到荀貞案前,將信箋呈上。

荀貞一面打開信封,一面示意荀彧入座,笑道:“我聽說你又去找奉孝了?”

荀彧坐入戲志纔對面、荀攸上首的席上,答道:“奉孝年歲雖輕,然實奇才。他在家學裡時,我就常與他對談議論,經學文章,他不如我,可如論及奇謀高才,我不如他。兄真有識人之明。”

這最後一句,“兄真有識人之明”,說的卻是荀貞一直對郭嘉青眼有加。

荀貞笑了一笑,覽信讀之,看不兩行,笑容頓收,一目十行地把這道軍報看完,將之放在一邊,環顧帳內,喟嘆一聲,說道:“果如我所料!”

!!

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84 誅趙家者在今日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19 惡奴91 忽然聞得故人到37 起行6 何爲乳虎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1 飛書問君何所欲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41 效果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4 以退爲進郎陵說30 回家60 文直96 會師城下(下)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47 山雨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76 演武薦賢(上)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0 今有潁陰乳虎(上)31 督郵一怒(上)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13 黃巾圍城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5 風雪夜刺(下)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98 戲忠建言攻山陽33 破敵(下)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130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三)66 延攬勇士(下)43 焉可自棄學陳項72 初見一龍(下)89 從徵汝南(中)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61 丈夫生當爲二千石76 請爲中尉討擊此賊14 臧霸風從元直言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95 徐榮單騎入太谷 膽勇兼備得雄關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雷電災害啊,晚點更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2 光和六年(下)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48 雷霆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93 兵臨西華(下)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21 賞錢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10 邊文禮攘臂不齒75 許縣陳氏1 風物迥異江南地38 初步3 先表北海刺青州63 叕兒乃有大志乎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53 送糧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66 延攬勇士(下)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17 第一天(中)77 曹隱袁進皆貴宦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15 公路送糧惹呂怨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21 今有潁陰乳虎(中)70 今才知君是誰人72 初見一龍(下)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
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84 誅趙家者在今日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19 惡奴91 忽然聞得故人到37 起行6 何爲乳虎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1 飛書問君何所欲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41 效果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4 以退爲進郎陵說30 回家60 文直96 會師城下(下)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47 山雨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76 演武薦賢(上)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0 今有潁陰乳虎(上)31 督郵一怒(上)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13 黃巾圍城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5 風雪夜刺(下)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98 戲忠建言攻山陽33 破敵(下)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130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三)66 延攬勇士(下)43 焉可自棄學陳項72 初見一龍(下)89 從徵汝南(中)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61 丈夫生當爲二千石76 請爲中尉討擊此賊14 臧霸風從元直言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95 徐榮單騎入太谷 膽勇兼備得雄關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雷電災害啊,晚點更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2 光和六年(下)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48 雷霆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93 兵臨西華(下)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21 賞錢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10 邊文禮攘臂不齒75 許縣陳氏1 風物迥異江南地38 初步3 先表北海刺青州63 叕兒乃有大志乎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53 送糧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66 延攬勇士(下)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17 第一天(中)77 曹隱袁進皆貴宦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15 公路送糧惹呂怨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21 今有潁陰乳虎(中)70 今才知君是誰人72 初見一龍(下)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