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三見遲婢

第一更。

——

第三氏打算收*寺裡的小吏,以此來打探荀貞的動靜。對此,荀貞自不知曉。竹林雖好,到了申時前後,也就是下午兩三點,正午的暖意下去,穿林的風越來越冷,幾個人坐不下去了,加上荀攸、文聘兩個還要趕回縣中,諸人便起身,準備離開。

荀貞吩咐那兩個佐史,叫去招呼鄰近的鄉民過來,把案、榻、帳幕、屏風,以及沒有吃飲完的果蔬、酒水都給主人家送回去,並拿了一些錢讓交給他們,算是表示感謝。這些瑣事沒有必要留下等,交代完後,荀貞自與荀攸、文聘、董習諸人出了竹林。

他們的車、馬都在林外,有專人看管。當下,騎馬的上馬,乘車的上車。一行六七人往寺中行去。這片竹林坐落在田野中,面向鄉路,背靠丘陵。鄉路不寬,只能容一車獨行。路也崎嶇不平,騎馬還好,坐在車上顛簸震動。荀攸索性遵行古禮,也不坐了,扶軾而立,隨行在荀貞的馬後。——他是荀貞的子侄輩,是以雖與荀貞交情極好,但在禮節上還是不能逾越。

文聘親帶了一個隨從在前開道,董習與另外幾個隨從扈從在後。馬蹄的的、車輪轔轔。鄉路的兩畔種有樹木,衆人行在連綿的樹冠下,遠近田野蔥蔥,漸離竹林遠去。

荀攸深深地呼吸了口寒涼的空氣,迎着冷風,嘴裡呵着白氣,笑道:“貞之,這鄉下雖然簡陋,一有竹林清幽,二則田野怡人,卻是反比縣裡要強得多了。”

荀貞騎在馬上,回首說道:“你若喜歡,便多住幾天?”

“我倒是想,只是快到正旦了,族裡依例要祭祀祖先,有很多事情要忙,又不像你,在外邊爲吏,家裡也沒什麼人,可以清閒。”荀攸說到這裡,提醒荀貞,“再過幾天就是正旦,你可要早點回去,不要耽誤了祭祀、家宴。”

正旦是新年之始。前漢武帝前,依承秦制,“以十月爲歲首”,每年的十月初一是正旦,從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開始,改以每年的正月初一爲歲首。

每到正旦這一天,舉國上下都要進行隆重的慶賀。朝廷要舉行大型的朝會,公、卿、將、大夫、百官、蠻夷使節、各郡國的上計吏都要朝賀。二千石以上上殿進覲,其餘則上陛(臺階)進覲,分別向皇帝進獻禮物。從光武皇帝開始,朝賀後還要進行祭陵。

皇帝祭祀祖先,民間的百姓在這一天也要祭祀祖先,祭祀完後,再舉行豐盛的家宴。案几便設立在祖先的神位前,全家不論尊卑大小,依次而坐,按照“年少者爲先”的順序,依次向家長敬酒祝壽。這個正旦祭祖的儀式和家宴,有些是各家分別單做,有些是全族聚在一起。荀氏是書香門第、簪纓世家,且聚族而居,大多都住在高陽裡,因此是聚族同祭、同慶的。

——諸荀百餘口,各支各脈幾十家,雖同居一里,平時各忙各的,關係疏遠一點的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這每年一次的祭祖、族宴也是族中少年、晚輩們彼此相識、聯絡感情的一個機會。

荀貞應道:“不會晚的。正旦那天,等我拜見完縣君後,就立刻趕回家裡。”他扭着頭說話,看見後頭趕上來了一輛輜車,車後隨着兩個步行的小奴。

荀攸乘坐的是軺車,只有一個車蓋,四面都是敞開的。後頭趕來的這輛輜車四面皆有帷幕,拉車的是兩匹馬,馬嚼子的兩端懸有鸞鈴,隨着行進,鈴聲悅耳。荀攸聽到了鈴鐺聲,也扭過頭去看:“唉喲,後邊有車。”

他的軺車是牛拉的,沒輜車走得快,但道路狹窄,卻也避讓不成,又往前走了一段路,見路邊有個小坡,他將車趕上去,給後頭的輜車讓路。文聘、荀貞、董習諸人亦皆驅馬下地,避讓道旁。

輜車的軾前站了個御者,看打扮是個賓客、徒附的身份。“小禮動,中禮軾,大禮下”。賓客、徒附雖非奴僕、近似奴僕,荀貞一身官袍,荀攸高冠長劍,士子打扮,文聘雖沒加冠,也是鮮衣怒馬,這個駕車的御者不敢無禮,收起馬鞭,扶住車軾,躬身低頭,眼睛看着前頭的馬尾,以示敬意。

荀攸奇道:“貞之,你這鄉野之中,卻也有知禮之人啊!”

大約是聽到了荀攸的說話聲,輜車車屏上的小窗被拉開了一角,露出了個女子的臉,彎眉美目,面頰潮紅,櫻桃小嘴,卻是個熟人,——遲婢。隨即,小窗全被拉開大,又露出了一個男子的臉,胖乎乎的,膚色有些黑。這男子能與遲婢同車而坐,想來只能是他的丈夫費通。

遲婢看見了荀貞,怔了一怔,露出個笑容,看樣子似是已將上次的誤會忘記了。疑似費通的這人拍了拍車廂,叫車子停下,打開車門下來,行禮說道:“在下費通,足下可是新任的本鄉有秩荀君麼?”他個子不高,挺胖的,從車上下來幾步路,就有點氣喘吁吁的。

荀貞從馬上下來,回禮說道:“正是在下。”

費通擠出笑臉,問道:“不知這位是?”

“這是在下的族侄荀公達。”

“久仰、久仰。”

可能是因爲見文聘還是個未加冠的少年,費通只問了荀攸,沒問文聘。荀攸也從車上下來,兩人見禮。費通說道:“早就聽說荀君來上任了,一直無緣得見,今日路遇,幸甚至哉。不知荀君這是要去哪裡?”

“剛從竹林出來,現在回官寺去。”

“竹林?噢!荀君真是個雅人。”費通也不等荀貞詢問,主動把自己要去的地方說出,“也許荀貞已知,在下的大兄現在郡中爲吏,任職督郵。這不是快到正旦了麼?家兄比較忙,怕是沒空回來,所以在下攜婦前去陽翟與他相聚。”

當提起他大兄是郡督郵時,他的神色間頗是自豪驕傲。他也的確有自豪驕傲的資本,督郵可不是隻管郵傳的,作爲郡中的顯赫右職,並有循行郡中,監察諸縣之責,“督郵、功曹,郡之極位”,可謂任重權大。荀貞這個鄉有秩與之相比,提鞋都不配。

荀貞心道:“都說費通慳吝,本以爲是個銅臭燻人的可鄙之人,今日一見,雖稱不上文雅,但卻也算有禮了。……,耳聞不如眼見。”笑道,“那挺好的。剛纔我也正和公達說起正旦,說得巧不如趕得巧,我也久聞費君之名了,今日傾蓋相逢,便先祝你新年安康,長樂未央了!”

“多謝,多謝。也祝兩位荀君能早日紆朱懷金,苴茅分虎。”費通長揖說畢,告辭,“此去陽翟,路途甚遠,再晚點兒恐怕就不能在宵禁前趕到縣中的郵置了。——雖有家兄開的傳信,夜行也無妨,但能不犯法紀還是不犯法紀的好。在下就先告辭了。”

荀貞、荀攸回禮,目送他上車。遲婢一直都坐在車內窗邊,等費通上車、關上車門後,她又抿嘴兒對荀貞笑了笑,小嘴兒撅得紅嘟嘟的。荀貞纔看完她丈夫,又看到她此般媚態,心頭砰地一跳,目光在她的嘴上打了個轉兒,想道:“這輜車封閉得甚嚴,便在車上做些什麼,外邊也不知曉。”遲婢拉上窗,前頭的御者打響馬鞭,車子重粼粼前行。

文聘今年十四五,正是討厭別人把他當小孩兒,喜歡別人拿他當大人的年齡,對費通剛纔對他的忽視很不滿,嗤笑說道:“不過去趟陽翟,也好意思在郡裡開個傳信?他明明是私事,聽他意思,他的兄長卻是給他開了一個辦公務的傳信。‘趕去縣裡郵置’?是仗着他兄長的權,以私事而入住郵置麼?”傳信通常是過關所用,有公有私,爲私事而開的傳信也就是一個通關文牒,類同後世的“護照”;爲公事而開的可以免費入住郵置。並且,通常來說,這傳信本該是由鄉薔夫或縣令開的,很少有直接從郡裡開的。

這費通看似有禮,但實際上處處都表現出了一種高人一等的“自豪感”。不但文聘看出來,荀貞、荀攸也看出來了。他兩人雖也覺得可笑,但卻都不肯自跌身價,與其一般見識。

荀攸笑道:“貞之,你這鄉中不但有知禮之人,還有悅目的美人。”搗了搗荀貞的腰,“美人已去兮,君猶翹足而望。要不要我提醒你一下,子曰:‘非禮勿視’。”

荀貞把視線從遠去的輜車上收回,自覺方纔的那個想法有點齷齪,自家也很奇怪,想道:“真是奇哉怪了,也不是沒見過女子,爲何一見這遲婢就忍不住綺思連連呢?不過話說回來,她雖已爲人婦,但卻也正因爲已是人婦,才能這般輕熟嫵媚,與爛漫的少女不同,別有風韻,仿如唐兒,令人情難自抑也。”從容淡然地笑了笑,說道:“你們今兒還要回縣裡,咱們也別耽誤了,上車、上馬,走罷。”

衆人復回路上。

荀攸說道:“貞之,現在沒有外人,你正好給我說說,你打算怎麼應付剛纔竹林外的那個惡客?”

“惡客?”

“第三氏。”

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16 五日九戰(上)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80 擒賊先擒王(上)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4 將近臨湘桃花盛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34 招攬樂進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73 贈馬劉備關張喜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2 雙喜臨門(下)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66 急擊則負緩則勝37 無禮賠罪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1 光和六年(上)85 威震陽翟(下)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2 賭錢1 張長詈罵府門外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77 布植黨羽養虎豹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48 惟是小人最難養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20 名士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65 奉孝高臥懷棲逸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75 許縣陳氏21 徐羊各獻破敵策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199 委昱諶西京以資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2 佳婦何人陳家女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48 雷霆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 夜宴當以軍法行9 計吏郭圖(上)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45 渡汝過澺沿途聞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9 結交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47 武貴立功44 而今本爲多事秋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82 擒賊先擒王(下)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56 行若純儒實懷詭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54 膽大妄爲豫州兒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57 無信不立丈夫舉 圍而不擊事可疑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11 雪夜攻莊66 負此俸食慚愧極28 原師9 太守長史兩不負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29 鍾繇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22 今有潁陰乳虎(下)69 英雄志氣袁本初199 委昱諶西京以資
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16 五日九戰(上)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80 擒賊先擒王(上)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4 將近臨湘桃花盛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34 招攬樂進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73 贈馬劉備關張喜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2 雙喜臨門(下)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66 急擊則負緩則勝37 無禮賠罪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1 光和六年(上)85 威震陽翟(下)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2 賭錢1 張長詈罵府門外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77 布植黨羽養虎豹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48 惟是小人最難養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20 名士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65 奉孝高臥懷棲逸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75 許縣陳氏21 徐羊各獻破敵策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199 委昱諶西京以資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2 佳婦何人陳家女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48 雷霆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 夜宴當以軍法行9 計吏郭圖(上)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45 渡汝過澺沿途聞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9 結交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47 武貴立功44 而今本爲多事秋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82 擒賊先擒王(下)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56 行若純儒實懷詭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54 膽大妄爲豫州兒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57 無信不立丈夫舉 圍而不擊事可疑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11 雪夜攻莊66 負此俸食慚愧極28 原師9 太守長史兩不負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29 鍾繇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22 今有潁陰乳虎(下)69 英雄志氣袁本初199 委昱諶西京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