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

荀貞要親自提兵入魯,荀彧堅決反對。

他說道:“明公方臨徐州,民未盡附,下邳、東海強豪頗有據塢壁而自堅者,又西有彭城,東有泰山諸營,皆名爲奉令,形如自立,兩地兵合計萬餘,行榷鹽之政,復有沿海鹽豪作亂之虞,倘有變,彭城發於西,泰山響於東,下邳、東海應於內,鹽豪起於邊,州將亂矣!當此之秋,州中實不可無明公威撫。魯國黃巾雖十餘萬衆,計其可戰之卒,精銳者不過萬數,以我五千精銳步騎,遣一別將統之,足可擊破。明公何必親往?”

荀貞說道:“州中形勢,我豈不知?所以欲親提兵入魯者,非因憚魯國黃巾,而是爲取兗郡。”

“郯縣距魯,三百里而已,明公可於州中遙控,無需親至。”

“昌邑所在之山陽與任城、東平接壤,我軍一旦兵入任城、東平,劉兗州會有何反應殊難預料。劉兗州德望高重,兗士拱從,如因此故,以致他與我刀兵相見,實非我願。是以,取兗郡之事,需得臨機置宜,郯縣距魯國雖近,快馬往返亦需三日,只在州中遙控,恐不足也。”

昌邑是兗州的州治,其所在山陽郡在任城和東平的西邊,與此兩郡皆接壤,且因爲兗州境內的郡國都不大,所以從昌邑到任城國的國都任城縣的距離與從東海西邊的昌慮、合鄉到任城縣的距離差不多,都是隻有百餘里。

這麼近的距離,如果荀貞的兵馬進入任城或者東平,劉岱會有什麼反應,確是可以預料,需要臨機制變。

荀彧堅持己見,說道:“即便如此,也不必明公親赴。志才、公達,俱明智之士,許將軍、趙將軍,皆敢斷之才,擇其一二,任以主戰,劉兗州固意思難測,他們卻亦足可應變。”

荀貞沉吟半晌,問荀攸和戲志才:“卿二人以爲呢?”

戲志才答道:“文若言之甚是。明公一州之主,不可輕動。至若謀兗之事,忠請領此任。”頓了頓,接着又道,“明公如是仍不放心,等擊走魯國黃巾,將要入兗時,明公可再至前線不遲。”

“公達,你說呢?”

荀攸答道:“戲君如去,明公可以無憂。”

前期只是逐走魯國黃巾的話,確是不需要荀貞親至,等到該入兗的時候,再視情況而定,如需要親自去前線指揮的話,再去也不晚,荀貞因而想了想,說道:“那好吧,此次擊魯謀兗,就請志才領軍師之任,先去魯國。”

戲志才說道:“必不負明公所授。”

荀攸問道:“敢問明公此次欲擇誰人爲將?”

“君卿何如?”

剛纔荀彧列舉可主兵的將領名字,沒有說荀成和徐榮,是因爲後者二人分在琅琊、廣陵,離魯國稍遠,調動起來不方便,且荀成還有震懾泰山兵和鹽豪之重任,更是不可離境,所以他只說了許仲和趙雲,此二人一在下邳,一在東海,離魯國都近。

荀貞認同荀彧的這個判斷和選擇,於許、趙二人中,他又選了許仲。

荀攸說道:“許將軍督下邳、彭城二郡兵,趙將軍只督東海一郡兵,明公坐撫東海,卻不調趙將軍,而調許將軍,是因爲亦想調彭城兵與臧霸入魯麼?”

“正是,子龍當方面之任的資歷略淺,秩僅中郎將,如任他主兵,藏宣高與彭城兵或會不服。”

戲志才說道:“文謙文武兼資,明公又特許他養郡卒千五百人,有他守下邳,君卿縱是率部稍離,下邳、彭城短日內亦必無恙。”問荀貞道,“明公適才說此次只用五千精卒,不知打算從彭城和臧霸處各調多少?”

“我意以宣高爲君卿副,檄他出兵千人,彭城亦出千人。”

不能命令臧霸和彭城薛禮派出全部的兵馬,一則,他們定會不願,二來,也不能放心,所以令他倆各出千人,再任臧霸爲副,這樣,既用其兵,又擢其主,想來至少應是能使臧霸不致太過心生不滿,至於薛禮,他是彭城相,彭城是他的地盤,便是任他爲副,料他因懼荀貞可能會“調虎離山”、趁勢奪了他的彭城之故,必也不願意出郡,故而,索性也就不提此事。

戲志才點了點頭,說道:“以我三千精銳爲主,以彭城、臧霸各千人爲輔,再以君卿鎮領之,足可與強敵戰於野了,擊彼黃巾,定然不在話下。”

“黃巾中的精銳多是中平元年以來的積年老卒,轉戰數州,熟於兵陣,雖虜寇,亦不可小覷。”

戲志才應諾。

荀攸問道:“這三千入魯的甲卒,不知明公是打算從東海派出一部分,還是全由君卿從本部選用?”

“調驍騎與前軍兩校尉部從戰即足矣。”

驍騎校尉張飛、前軍校尉江鵠,各掌騎兵八百、步卒二千一百,分屯在下邳的良成和徐縣兩地,現皆歸屬許仲統帶,他們這兩部人馬就將近三千步騎,確是不需要再從東海調兵了。

屬於許仲統帶的除了張飛、江鵠部,還有現入屯東城的闕宣部、入駐高山縣的別部司馬陶升部、駐在淮陵的下邳都尉何儀部以及駐在彭城武原的彭城都尉甘寧部。

闕宣等幾部的部曲總計有三千四百餘,再加上樂進的一千五百郡兵,——這一千五百郡兵在戰時也是要歸許仲節制的,共達五千之數,而彭城的郡兵現共有步騎不到四千,調出去一千從戰,還剩下不足三千,猶不及留鎮下邳、彭城的荀軍人馬之數,便即是闕宣部的部曲並不精良,自御尚可,野戰不行,又再給薛禮加上下邳境內各縣的豪強塢壁武裝,此五千留守兵馬亦足守境,故而戲志才說有樂進守在下邳,短日內彭城、下邳必是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戲志才說道:“君昌既已歸來,豫州請明公助擊魯國黃巾的傳文想來三兩日內應便會送達府中,良成接壤東海,騎兵亦快,不需提早調動,徐縣到東海,日行六十里的話,單隻路上需要四天,再加上整軍拔營的時間,至少也得五天到六天,不知明公打算何時調江鵠出發?”

“等發過夏衣,就調他北上。”荀貞說道,“調兵不必太急,總得等役夫徵集完畢,兵馬才能入魯,倒是有一件要務,現在就得去辦。”

“可是遣間入魯麼?”

間,就是間諜。

對魯國黃巾的情況,荀貞雖然一直都很關注,較爲了解,對其中的渠帥、猛將俱大略知曉,可現下要具體用兵了,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貽”,之前的那些瞭解就有些不夠了,需得再多遣一些細作潛入,對魯國黃巾的虛實內情再做進一步的瞭解,同時,也要把細作布到兗州的任城等郡,乃至兗州的州治昌邑,一個是爲下步謀取兗郡做軍事情報方面的收集工作,再一個也是希望可以及時獲知劉岱的一些言行、動向,從而可以用爲在取兗郡時的政治參考。

荀貞說道:“不錯,不但要遣間入魯,還要遣間入兗,任城、昌邑都要派人去。”對戲志才說道,“既然卿主動請纓,願先入魯,那麼遣間之事就交由卿來總責。”

戲志才應諾。

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4 飛檄琅琊御冀方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35 褒貶由人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51 得領汝南意不足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9 袁公路縱虎謀北22 枉費心機空費時57 尺素飛傳相思意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35 鄉吏殘民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71 擒得鄭相逃呂尉17 推功相讓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2 雙喜臨門(下)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26 招人16 原盼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42 孫郎威震定潁外10 查封53 送糧84 捕拿張直(下)13 黃巾圍城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29 盤點籌劃14 賊困屋中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25 孟德智略真天授12 敬事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6 聞寇24 太守驪馬從白駒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18 第一天(下)15 原盼勸賊94 願以區區當芹獻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1 上任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14 性格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80 恨天失我傅南容16 虎狼之威(上)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36 什伍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32 督郵一怒(中)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9 結交49 選編死士4 冀州牧迎節以徵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34 馮家43 爲今之計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24 鐵官見聞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32 君爲虎士31 除惡務盡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17 推功相讓59 荀君爲政(上)29 樂進歸來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
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4 飛檄琅琊御冀方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35 褒貶由人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51 得領汝南意不足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9 袁公路縱虎謀北22 枉費心機空費時57 尺素飛傳相思意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35 鄉吏殘民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71 擒得鄭相逃呂尉17 推功相讓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2 雙喜臨門(下)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26 招人16 原盼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42 孫郎威震定潁外10 查封53 送糧84 捕拿張直(下)13 黃巾圍城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29 盤點籌劃14 賊困屋中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25 孟德智略真天授12 敬事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6 聞寇24 太守驪馬從白駒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18 第一天(下)15 原盼勸賊94 願以區區當芹獻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12 自以爲得逼負荊 小計略施迫人窮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1 上任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14 性格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80 恨天失我傅南容16 虎狼之威(上)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36 什伍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32 督郵一怒(中)61 一朝食盡分別去 令使英雄氣填膺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9 結交49 選編死士4 冀州牧迎節以徵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34 馮家43 爲今之計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24 鐵官見聞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32 君爲虎士31 除惡務盡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17 推功相讓59 荀君爲政(上)29 樂進歸來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21 甲兵四千向神都(上)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