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

程嘉、簡雍兩人離了郯縣後,先至廣陵與盧廣會和,隨之西行入豫。

豫州的州治譙縣在沛國,離徐州不遠,但孫堅現未在譙,而是在汝南的郡治平輿。

因而,程嘉三人出了徐州境後一路西行,過沛國,入汝南,行六百餘里,到了平輿城中,進府拜見孫堅。

孫堅聞是荀貞的使者來到,召來堂上相見,見是程嘉,頗覺喜悅。

荀貞和孫堅當年併力討董,共駐潁川,各自帳下的文武屬臣彼此多都見過。因而,孫堅與程嘉很熟,程嘉雖個矮貌醜,然豪氣沖天,甚對孫堅脾胃,兩人的私交不錯。

孫堅笑道:“君昌因何而來?”

“奉我家主上之命,特來問候將軍。”

“我有什麼可問候的?貞之安好?”

“幸賴將軍相助,我家主上晏然得徐,爲答謝將軍,我家主上特備下了些許徐方特產,令嘉奉給將軍。”程嘉示意盧廣、簡雍兩人叫從吏把荀貞給孫堅準備的徐州特產等禮物拿到堂中。

孫堅笑道:“只不過讓孫河、韓當換了個駐地,又未曾有一兵一卒助貞之殺兒曹,值得什麼?”

“話雖如此,然虎雖臥棲,狗彘自驚。”

孫堅哈哈大笑,指着程嘉,顧對堂上左右說道:“此荀侯帳下之利舌校尉也。”又笑對盧廣、簡雍說道,“亦久未與二君見矣,快與君昌請入坐席。”

程嘉見堂上坐了許多孫堅帳下的文武股肱,知在自己等人來前,孫堅必是正與他們商議重要的軍政事宜,心道:“現非說話之時,我當先辭,等明日再來說孫侯與公孫結盟。”因而辭謝說道,“將軍與諸君定有要務商討,嘉等卻不能做不識趣之人,且待明日再來拜謁明將軍。”

孫堅戲笑道:“卿如此善解人意,如還‘不識趣’,那真就沒有‘識趣’之人了。我確是正在與他們商議軍事。這樣吧,卿等遠道而來,路上辛苦,今天可先安歇,好好休息休息,等到明日,我設宴與卿等歡飲。”

程嘉應諾,卻沒有立刻就告辭,而是喚從吏又捧了一個匣子上來,接過來,呈給孫堅,說道:“這是我家主上送給將軍兩位令郎的。”

“噢?匣中何物?”

“一冊《孫子》,內有我家主上親筆做的註釋;一冊《春秋》,內有文若親筆所注。我家主上吩咐,《孫子》送與將軍長子,《春秋》送與將軍次子。”

孫堅甚喜歡,忙叫人把匣子拿過來,親手打開,取出這兩套書來,說道:“貞之極精兵法,文若本州名儒,二犬子竟能得賜此二書,可爲我傳家寶也!”命左右給孫策和孫權拿去。

荀貞昔在長沙時,孫策、孫權算是拜在了他的門下,所以這次遣程嘉來見孫堅,不但給孫堅備了禮物,也給孫策和孫權備了禮物,亦因孫策、孫權可算是荀貞的弟子,故而孫堅說“賜”。

程嘉告辭下堂,府中的吏員帶他與盧廣、簡雍等去到客舍,安置歇下。

等府吏走後,程嘉沒有和盧廣、簡雍一起休息,而是出了客舍,去找孔德。

孔德本是孔伷的屬吏,因爲看到荀貞和孫堅聯兵勢盛,自忖孔伷必難保住豫州,所以暗中向荀貞和孫堅輸款送誠,後來荀貞去了徐州,孫堅得了豫州,雖然和荀貞一樣,孫堅也不喜歡這個出賣舊主的小人,但看在他畢竟有點功勞,最重要的是,此人好歹也算是豫州一名士,在急需得到豫州士人支持的情況下,便也就仍闢了他當府中從事,只是向未曾給以重用。

雖說程嘉此次來豫州,有十足的把握可以說服孫堅與荀貞一起同公孫瓚結盟,可該做的功課還是要做的,所以他沒有在客舍歇息,而是去尋孔德,所爲者,便是希望可以從孔德這裡獲知一些豫州的近況,從而不但能夠使自己更有十分的把握說動孫堅,更可以遣人回徐州將獲悉的內容稟報給荀貞。

孔德住在郡府的吏舍裡,程嘉沒費多大功夫就找到了他。

孔德看到程嘉,又驚又喜,忙把他讓到舍中。憑程嘉的口才,寒暄過後,三言兩語即勾出了孔德的話頭,不多時就盡知了豫州近期的一些主要軍政大事。

臨暮時分,程嘉心滿意足地告辭,返回客舍。

郡府給程嘉等人分別安排了住舍,從吏或兩人一間,或三四人一間,程嘉三個主、副使則是一人一間。程嘉沒有去給他安排的屋舍,而是大步來到盧廣的住舍門外,叫了他出來,然後一起到簡雍的住舍門外敲門。這一路來豫州,路上幾未停歇,多數時都是在輜車上睡的,簡雍着實累壞了,程嘉敲門時,他正在倒頭大睡,聽到聲響,勉強起來,蓬頭敞懷地打開了門。

簡雍一向不重儀表,看他這副模樣,程嘉和盧廣也不介意。

放了程、盧二人進屋,簡雍邊打哈欠邊問道:“什麼事?可是府裡備好飯了麼?我不吃了,你們吃去。”

“吃什麼飯!現下有個立大功的機會在眼前!”

盧廣、簡雍莫名其妙,不知程嘉在說些什麼,問道:“君此話何意?”

程嘉叫盧廣站到門口,觀察外邊有沒有人路過,吩咐他說道:“如有人經過時,提醒我知。”以防被人偷聽去了他將要說的話。

安排妥當了,他插着腰站在屋中,這才昂着臉對盧廣和簡雍說道:“君二人高枕酣眠之際,我去見了孔德。”

盧廣問道:“孔德何人?”

“你什麼記性!原孔伷府中的從事,你也是見過的。”

程嘉是因邯鄲榮的舉薦,而才得以被荀貞闢用,而盧廣是邯鄲榮的妻弟,兩人很熟,所以說話不見外。

盧廣想了一想,記起了此人,說道:“你剛纔去見他了?”

“不錯!君二人可知:公孫瓚已陳兵冀界,將要攻袁本初了!”

簡雍和盧廣面面相覷。

盧廣說道:“公孫瓚將要攻冀?是孔德告訴你的?那你我三人豈不是白來了豫州一趟?”

他三人來豫州,是想說孫堅一起同公孫瓚結盟,從而希望可以藉此鼓動公孫瓚南下攻冀,以使袁紹不能奪豫,卻未曾想,還沒對孫堅說出來意,公孫瓚竟已兵臨冀州了,公孫瓚既已南下,那這盟約顯然也就不需再與他定了,從這個意義上講,他三人確是白跑一趟。

程嘉說道:“怎會是白跑一趟?正是因此,纔有了你我三人立功的機會!”

“是何機會?”

“我還從孔德那裡得知:孫侯有意攻陳、樑二國!今日我等三人見孫侯時,堂上列坐了諸多孫侯軍中的文武重臣,料來在我等到前,孫侯便必正是在與他們商議攻陳、樑之事!”

“……,這又與我等立功有何關係?”

“君二人亦從主上久矣,難道還不知主上之志麼?”

盧廣和簡雍越聽越糊塗,不知程嘉到底想說些什麼。

簡雍說道:“主上志在安平天下,此我等自然皆知,……可這與孫侯攻陳、樑又有何干?”

“孫侯雖主豫州,而豫人實不服孫侯,唯潁川因主上之故,沛國因其國相袁忠無爭強心故,孫侯才得以控此兩郡,餘如陳、樑、汝南、魯四地者,魯有黃巾,汝南勾通二袁,陳、樑接壤陳留,與張邈暗通,是以,孫侯纔會親自坐鎮汝南,而又欲攻陳、樑。”

“這又如何?”

“孫侯欲攻陳、樑而卻未動兵者,其因在袁本初,乃是因懼周昂南下,故而一直引而未發,如今公孫瓚臨冀,周昂必不能再南下,孫侯固可由此而定下攻陳、樑之心,然以我度之,卻必尚懷夷猶之念,何哉?豫州南臨袁術,北有魯國黃巾之故也!”

“君此言甚是。”

“既然如此,你我三人何不就藉此良機,以辭說動孫侯,使主上可以用兵進魯?”

“君是想借此機會,以助孫侯剿滅魯國黃巾爲藉口,讓主上可以兵入魯國?”

“然也!”

“……可是,主上與孫侯交情莫逆,便是說動了孫侯,可以讓主上兵入魯國,但在剿滅了魯國黃巾後,主上定也不可能會佔魯爲己有的,空自白費了兵力而一無所得,這怎麼能是你我三人爲主上立功呢?”

“魯國固不可得,可魯國西邊的任城、東平、濟北三郡卻可得也!”

盧廣、簡雍至此才恍然大悟,明白了程嘉的意思。

兩人對視一眼,一時俱無話說。

程嘉舉首顧盼,看他兩人,說道:“我之意,二君已知,二君可願與我共立此功?”

簡雍的睏意早就不翼而飛,他猶豫地說道:“主上到底有沒有入兗之意,你我三人皆不知,適才君之所言,只是猜測之語,如是猜錯,我等說動了孫侯,可主上卻實無入兗之心,這豈不是弄巧成拙,非但未立功勞,反落主上責備?”

程嘉怒道:“主上雖未嘗對我等說過有意青兗,然以主上之雄才武略,必有取青兗之念!倘若真是我猜錯了,如受責,嘉一人擔之!良機在此,稍縱即逝!焉可患得患失?君二人速決!”

盧廣雖因自恃名門,又宗名師,性頗驕恣,但畢竟是盧植的門生,深受盧植剛毅堅強、敢作敢爲性格的影響,亦一堅毅之士,慨然說道:“此議如能成,立功事小,使主上能開疆拓土事大!君昌,我願與你共舉此事,如落責,與君共擔!”

簡雍下了決心,說道:“吾與君二人同來出使,豈可不福禍共之?君昌,你說吧,我等該怎麼說服孫侯?”

程嘉大喜,說道:“好!你我三人齊心,此事必能成也。至於該如何說服孫侯,便用君適才之話,可對孫侯言之:知孫侯有攻陳、樑之意,是以我等願爲孫侯請主上進兵魯國,爲孫侯解了州北之憂,以報孫侯助主上取徐之情。”

當下,三人議定。

次日,程嘉帶頭,盧廣、簡雍從後,復拜見孫堅。

見了孫堅當面,程嘉便對他說道:“嘉等今奉使來豫,是尊了主上鈞命,特來問候將軍起居,並無它事,本待明日便辭別將軍歸徐,只是昨天卻聽說將軍似有攻陳、樑之意?”

孫堅也不瞞他,說道:“昨日君等來時,我便正是在與臣屬商討此事。”

“陳、樑與陳留勾連,張邈又是袁本初一黨,不卒除之,確將早晚會成豫州內患。敢問將軍,預備何時發兵?”

孫堅躊躇地說道:“發兵之日尚未定下。”

“嘉敢言之:將軍所以尚未定發兵之日者,必是因爲四憂。”

“卿可講來聽聽,我有哪四憂?”

“樑、陳接壤,南北呼應,攻陳則樑救,攻樑則陳救,此將軍之一憂也。”

孫堅笑道:“二憂呢?”

“樑國倒也罷了。陳國頗有精卒,陳王寵善弩能戰,陳相駱俊爲國民所敬,此將軍之二憂也。”

孫堅笑道:“三憂爲何?”

“當將軍發兵之際,陳留或會馳援。”

孫堅笑意稍斂,問道:“四憂爲何?”

“汝南潛通二袁,豫南袁術狼顧;豫北黃巾在魯。”

孫堅笑意收起,嘆道:“卿所言之前二憂,不爲憂,第三憂雖稍有麻煩,亦不足慮,唯卿所言之第四憂,實爲我所憂者。”

陳國、樑國和陳留三郡便是合兵一處,孫堅也不在乎,唯獨汝南暗通袁氏,魯國又有黃巾犯境,這兩個南北外患纔是孫堅所憂。

“嘉有二策,可解將軍第四憂。”

“噢?何策也,快快請說。”

“袁公路與劉景升爭荊,將軍可遣使一人,見劉景升,與之立盟,如此,可制袁公路,此一策也;嘉回到徐州後,願爲將軍請我家主上發兵攻魯國黃巾,爲將軍解豫北之憂,此二策也。”

孫堅大喜,旋又遲疑,說道:“卿此二策固善,不瞞卿,我已遣人去見劉景升了,使雖還未歸,然料以定盟之事必是可成。只是,貞之方定徐州,我聽說彭城與泰山兵尚未盡服,可有餘力助我剿滅魯國黃巾麼?”

“嘉素聞之:我家主上與將軍生死之交。當將軍相助我家主上攻徐時,難道豫州境內就都已盡服將軍了麼?明將軍既可不顧內憂,助我家主上,我家主上當然也會一樣做。”

“卿言甚是,我與貞之,貴在心交,卻是我說錯話了。便待貞之入魯,便是我攻陳、樑之日!”

三言兩語,程嘉說動了孫堅,爲荀貞要來了出兵魯國的藉由。

事不宜遲,程嘉等人當日便辭別孫堅,出城返豫。

他們出了平輿城,行未及遠,迎面碰上了邯鄲吉一行。

卻是邯鄲吉自離郯縣,雖日夜行二百里,只用了四天即到平輿,卻仍是來晚一步。

兩下碰面,程嘉聞其來意,聽得是有荀貞的手書送來,即要過來,展開細看,看罷,示給簡雍和盧廣,笑問道:“如何?”

盧廣和簡雍俱皆心服。

最快更新閱讀,請訪問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想看本書最新章節的書友們,》

|

|

|

|

|

|

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35 鄉吏殘民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80 恨天失我傅南容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23 豫兗羣豪三人最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69 英雄志氣袁本初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37 生來無計避徵徭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62 賜字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28 詐降67 鮮卑復又寇幽並35 鄉吏殘民14 守城初戰4 豫州乳虎第一威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20 拜徐州用計離亂74 奮武遣以一軍阻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21 上任西鄉49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41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二)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9 督郵在此(上)72 初見一龍(下)19 圍不赦以威生仁45 虎膽奸雄61 太守行春(上)31 名重徐州陳元龍40 荀攸之志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21 賞錢49 登門44 而今本爲多事秋69 躋身才俊(上)37 起行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95 冀州北望氣如何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63 田邊斷案(上)54 焉知生死麴義勇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72 凌霄鴻鵠潁陰侯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65 歸來解甲抵足眠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9 道人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45 虎膽奸雄76 貴顯何氏兩將軍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5 言而有信荀貞之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77 演武薦賢(下)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31 程普諫止回師救97 孫文臺單騎陷陣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62 田使君退還平原89 風捲雷動誅鄴趙(五)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41 一諾從來許殺身5 言而有信荀貞之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38 列得嚴陣詈以挑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28 辰彼碩女97 趙子龍進克歷城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56 買馬(下)25 郡府迴文39 開練
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35 鄉吏殘民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80 恨天失我傅南容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23 豫兗羣豪三人最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69 英雄志氣袁本初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37 生來無計避徵徭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62 賜字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28 詐降67 鮮卑復又寇幽並35 鄉吏殘民14 守城初戰4 豫州乳虎第一威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20 拜徐州用計離亂74 奮武遣以一軍阻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21 上任西鄉49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41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二)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9 督郵在此(上)72 初見一龍(下)19 圍不赦以威生仁45 虎膽奸雄61 太守行春(上)31 名重徐州陳元龍40 荀攸之志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21 賞錢49 登門44 而今本爲多事秋69 躋身才俊(上)37 起行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95 冀州北望氣如何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63 田邊斷案(上)54 焉知生死麴義勇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72 凌霄鴻鵠潁陰侯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65 歸來解甲抵足眠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9 道人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45 虎膽奸雄76 貴顯何氏兩將軍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5 言而有信荀貞之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77 演武薦賢(下)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31 程普諫止回師救97 孫文臺單騎陷陣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62 田使君退還平原89 風捲雷動誅鄴趙(五)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41 一諾從來許殺身5 言而有信荀貞之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38 列得嚴陣詈以挑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28 辰彼碩女97 趙子龍進克歷城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56 買馬(下)25 郡府迴文39 開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