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

此戰開始不久,徐、兗雙方爭奪的焦點就落在了任城縣,這就使得濟北戰場既無兗州兵的參與,因樂進行軍秘密之故,濟北的黃巾又無多大的防備,所以,從泰山悄然進入濟北之後,樂進攻戰順利,真可以奔擊如雷霆來形容。他先是佯攻濟北的郡治盧縣,逼迫散佈在盧縣以南鄉野間的黃巾各部紛紛回援,繼而主力南下,直撲肥城地區,一戰即克,成功地拔取襲據。

攻佔肥城地區,這是用兵濟北的第一個步驟。

肥城在濟北的腹地,佔取了此地,便可將北部盧、荏平兩縣與南部蛇丘、剛、成三縣的黃巾軍隔絕分開,——濟北國總共只轄五縣,便是盧、荏平、蛇丘、剛與成,肥城地區正處其間,佔領了這一塊區域,荀軍就能夠從此而掌握住戰場的主動權了。

下一步,可以視黃巾軍的動向而做出應對。

有三種應對。

第一種是:南部三縣的黃巾軍有可能會與北部兩縣的黃巾軍南北呼應,共擊肥城,那麼樂進的應對就是在肥城固壘堅守,然後由荀成作爲配合,遣少部兵,佯裝主力,急襲蛇丘等縣。

在這種情況下,南部三縣赴援北上的黃巾軍爲免三縣丟失,必會不得不放棄與北部黃巾圍攻肥城的打算,只能轉師南歸,如此,樂進在留部分兵馬阻擊北部黃巾之同時,再與荀成“正奇相輔”,分兵尾追,兩路夾攻,即可尋機會把南部三縣的黃巾軍在追擊、野戰中殲滅之。

消滅或者擊敗了南部黃巾後,挾獲勝之威,繼以攻略北部。

第二種是:南部或北部的黃巾軍,只有一部來攻肥城,另一部沒有動,這樣的話,依舊如第一種應對,樂進堅守,荀成佯攻,隨後兩路夾擊,取得勝利,接着再攻略黃巾的另一部。

第三種是:南部、北部的黃巾軍都沒有動,只管自守,不敢出戰,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樂進的應對就簡單了,那便是擇一城而攻之,如能誘得別城的黃巾來援,即打援之,如不能,就一座城、一座城的打下去。這種情況的應對簡單是簡單,卻最麻煩,也最損兵。

不過,以荀貞等人的預料,第一種和第二種情況出現的機率應是最大,第三種情況出現的機率應是最小,因爲隨便一個稍微知兵的人,都不會坐視敵軍插入己家的心腹卻不理會之的。

太史慈乃是新投荀貞,被荀貞派在琅琊後,立是立了些功勞,歷戰十餘,無有敗績,但都是小規模的戰鬥,敵人最多數百、千餘,相比潘璋、何儀等校、尉,甚至較與蘇則、蘇正、馮鞏等軍官,他的這點戰功都不算什麼,經過短暫的過渡,荀貞一下就擢表他爲武猛都尉,竟與潘璋、何儀比肩,說實話,他兩人固是不敢腹誹荀貞,但對太史慈,卻是頗爲看不上的。

因此之故,自到了樂進軍中,太史慈雖是與潘璋、何儀皆爲比二千石,秩俸相同,潘、何對他卻不甚禮敬。

何儀還好點,他是黃巾降將,在出身上有“污點”,倒是沒有做得太過分,潘璋是一個好大奢侈、威貴自重的人,他少年時家貧,沒讀過什麼書,性猶粗猛,對太史慈的輕視就常常不加掩飾地流露於外。

太史慈卻是能忍,一直沒與潘璋、何儀發生衝突,可這不代表他性格軟弱,從他二十出頭就敢做“斫毀州章”的事兒便可看出,其膽實雄,他心中着實憋了一口氣。

於是,入了濟北郡以來,每次與黃巾作戰,他都請求先擊,不但先擊,而且不管出戰的敵人有多少,他一個兵也不問樂進要,只帶本部三百人,而無論敵人多寡,就憑此三百卒,最重要的是,憑其本人的騎射勇武,他每戰皆勝,次次身先士卒,遠以弓射、近則戟取,馳馬所向,萬軍披靡,掣旗潰陣,無堅不摧,真如猛虎也似,只與濟北黃巾打了兩仗,就斬獲了黃巾小帥、猛士十餘,聲威大震,到最後,對敵的黃巾兵看見他的旗號就跑,根本不敢與戰了。

樂進在軍報中這樣寫道:子義旗至,黃巾辟易,營中諸校壁上觀者色動,功勞冠軍。

樂進沒有寫出來的是,潘璋、何儀再也不小看太史慈了,非只如此,私下裡,更是佩服荀貞的識人之明。

荀貞拔擢部曲,從來只以軍功爲依據,他帳下的軍官們,凡軍功欠缺之人,除了爲利於安鎮泰山,王融得拜騎都尉、公孫犢得任慕義都尉外,其餘的,比如周泰、蔣欽,等等,包括諸荀子弟、西鄉故舊在內,至今高者不過司馬、假尉而已,最多也就是纔到了千石,唯獨太史慈,升遷最快,太史慈以他的戰功證明了荀貞沒有看錯他,證明了他的這個都尉得之無愧。

荀貞看完樂進的軍報,對樂進快速、順利的進展感到高興,對太史慈的表現亦覺欣慰。

看罷軍報,荀貞打開曹操的檄文,略略一看,不覺失笑,顧對在座的荀攸、戲志才、張昭等人說道:“孟德以義責我,說我目無王室,不惜生民,就差直斥吾爲賊也。……你們看看。”

侍吏把曹操的檄文接過,送遞給荀攸等人傳看。

等諸人看過,荀貞沉吟問道:“孟德此書,吾不可置之不理。君等以爲我該如何回覆?”

戲志才輕笑一聲,說道:“曹東郡此檄,可用四字形容。”

“噢?哪四字?”

“強詞奪理。”

“此話怎講?”

“徐、兗雖分州,皆漢家土也,徐、兗百姓皆漢家民也,黃巾者,國家之賊,曹東郡不能安濟北、任城,明公因爲濟北百姓和任城相的請求而遣兵往之,曹東郡不思感謝,反發兵攻我劉、陳部,道理何在?豈不正是強詞奪理,無理取鬧!”

所謂“任城相的請求”,劉備、陳褒攻鄭遂、呂虔,雖叫呂虔給逃掉了,但抓住了鄭遂,有鄭遂在手,任城郡守的章印俱全,炮製一道“任城相請求徐州派兵援助,以御黃巾”的公文自是再容易不過的了。荀貞從來是重視大義二字的,當然不會使自己落話柄於人手。

荀攸、張昭等聽了戲志才的話,都笑了起來。

要說強詞奪理,戲志才的這話纔是強詞奪理。

荀貞從善如流,採用了戲志才的說法,以作迴應,叫陳儀寫了,回書兗州。

回覆曹操的檄文只是小事,處理完後,荀貞說道:“與此檄文一起送來的,還有道軍報,說是孟德分李幹援助山陽,自將兵出定陶,往亢父方向去,看樣子,他是要親臨前線,指揮攻任城縣了。遣益德佯攻山陽之計,算是成了小半,關於孟德此舉,君等各有何高見?”

戲志才說道:“佯攻山陽計雖未竟成,但分了李幹部,又牽制住了山陽郡兵,成效也還不錯。曹東郡此舉,以忠看來,要不在任城縣,而是在東平國。”

荀貞“噢”了聲,問道:“君此話何意?”

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53 送糧21 辛璦(下)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63 叕兒乃有大志乎34 飛蠅逐路廁之臭42 三見遲婢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32 國家棟梁傅南容85 威震陽翟(下)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76 貴顯何氏兩將軍5 大計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22 文高初見18 西鄉薔夫41 虛虛實實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41 謀重有利爲臣職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9 吾候諸君久矣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53 滅族(上)10 查封4 風雪夜刺(上)23 文聘(中)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42 鮑信燭下勸離洛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25 備寇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69 躋身才俊(上)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12 仲仁迫凌去檄書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93 驚聞曹操豫州亡 從來英雄重英雄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7 生死之恩何以報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24 杜買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53 滅族(上)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61 丈夫生當爲二千石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3 光和七年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28 孫文臺發豫州兵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4 張讓賓客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1 光和六年(上)6 尋賢不遇(下)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28 幾事不密則成害128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一)3 誰人不知荀貞之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84 捕拿張直(下)81 捕拿張直(上)41 謀重有利爲臣職91 忽然聞得故人到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46 室暖臨懷春情在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19 二荀優劣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34 馮家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12 郡兵曹椽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4 留錢66 急擊則負緩則勝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33 程偃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92 虛席問賊進退意5 大計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75 曹純少貴氣吞虎61 仲業
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53 送糧21 辛璦(下)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63 叕兒乃有大志乎34 飛蠅逐路廁之臭42 三見遲婢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32 國家棟梁傅南容85 威震陽翟(下)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76 貴顯何氏兩將軍5 大計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22 文高初見18 西鄉薔夫41 虛虛實實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41 謀重有利爲臣職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9 吾候諸君久矣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53 滅族(上)10 查封4 風雪夜刺(上)23 文聘(中)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42 鮑信燭下勸離洛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25 備寇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69 躋身才俊(上)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12 仲仁迫凌去檄書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93 驚聞曹操豫州亡 從來英雄重英雄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7 生死之恩何以報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24 杜買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53 滅族(上)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61 丈夫生當爲二千石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3 光和七年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14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六)28 孫文臺發豫州兵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4 張讓賓客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1 光和六年(上)6 尋賢不遇(下)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28 幾事不密則成害128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一)3 誰人不知荀貞之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84 捕拿張直(下)81 捕拿張直(上)41 謀重有利爲臣職91 忽然聞得故人到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46 室暖臨懷春情在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19 二荀優劣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34 馮家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12 郡兵曹椽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4 留錢66 急擊則負緩則勝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33 程偃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92 虛席問賊進退意5 大計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75 曹純少貴氣吞虎61 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