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謀北要在泰山郡

自古創業艱難,劉邦有漢中之困,劉秀嘗侷促在冀,如無堅如磐石的信念,兩漢帝業皆難成,求學尚需百折不撓,逐鹿天下更要勇往直前,不可心生怯意,當得迎難而上。

觀今天下之勢,已得徐州,並取九江、阜陵,揚州無有強敵,江東易與,大可徐徐圖之,青、兗、冀、幽固然雄豪衆多,然亦正因雄豪衆,方需及早規謀,否則就是資敵,荀貞決定:在保證江東、荊州不會出現一強獨大的局面之同時,接下來他要積極謀圖青、兗。

之前,荀貞落子任城、東平,這只是小打小鬧,現今既然定下了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戰略規劃,要以青、兗爲重點了,那麼也就需要正式地制定一個攻取青、兗的步驟。

正如戲志才所說的:青兗之要,唯在泰山。

青州、兗州,包括徐州淮泗以北的地區,多是平原、丘陵,地形最高、也最險的是泰山,此乃形勝之地,佔據了此處,既把樑甫之險攏入手中,進一步增強了徐州的防禦,退足可守,且佔據了制高點,也增強了徐州的進攻能力,俯瞰周邊,由此四出,掃定三齊實爲高屋建瓴之勢。兼且,泰山亦出精兵地,得了此郡,也有利於充實部隊。

所以,第一個步驟就是攻取泰山郡。

攻佔了泰山郡之後,第二步可視情況而再定。

有兩個選擇。

一則,由泰山北上,再攻取濟南郡。

濟南的歷城即古之歷下,此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地的西部大門,諸侯相爭,多在歷下,凡歷下多事,則齊境必危,秦兵次歷下,而王建爲亡虜,田廣罷歷下戰守備,而韓信得以收齊,一直到本朝亦然,耿弇攻佔了緊鄰歷下的祝阿後,光武帝對他說:“昔韓信破歷下以開基,將軍攻祝阿而發跡祝”,由此可見,歷下對齊地的重要性。

放在當下來說,歷城還有另外兩個重要性。

首先,歷城與現有公孫瓚駐兵的平原郡接壤,由歷城向西,不過二三十里便是平原郡的郡界,歷城臨濟水,在濟水南岸,佔據了這裡,可以屯駐重兵,從而把公孫瓚、袁紹的相爭隔絕於外,不致使在規謀青、兗時,被公孫瓚或袁紹橫插一槓。

其次,濟南以東的樂安、齊、北海、東萊諸郡北邊、東邊都是海,南邊是泰山郡和徐州,打下了濟南後,就等若是將此四郡關進了泰山、徐州的包圍圈中。外在的勢力難以侵入,它們這四郡也難以突圍出,如此一來,就可以從容次第擊取。

這是一種選擇。

二來,如果形勢的發展出現變化,比如兗州內部出現變局,那麼就先不取濟南郡,而取兗州。

畢竟,首先,荀貞已在兗州落了任城、東平二子,其次,和揚州類似,青州也無強敵,既然是要迎難而上,乾脆就先收拾最難對付的,全力擠壓曹操的生存空間,把他徹底從兗州趕出去,再次,如打下兗州的話,對荀貞還有一個大的好處,那便是徐、兗、豫三州可由此而連爲一體,而此三州一旦連爲一體,那麼荀貞、孫堅的同盟就可再由此而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兩人聯手,北可取青州,西可入司隸,南下則可撕毀與袁術的盟約,攻略南陽,以圖全荊。

歷經數次軍議討論,荀貞又結合後世所知,深入思考多時,至此,定下了向青兗發展之方略。

方略既定,荀貞素來雷厲風行,便即着手實施。

頭一件要務,先要把揚州的事情安排好。

雖然決定不以揚州爲目前攻取之首要對象了,但九江、阜陵這兩個釘子卻需要釘牢了,這可是以後攻略揚州的基礎所在,重要之程度不言而喻。

劉曄以“方今天下豪傑並起,州郡兼併,英雄無不以命世自居,而唯智者乃可保身。九江太守荀公是鎮東將軍的族兄,今挾百戰士萬餘渡淮而至,北邊有徐州爲倚,江東有吳郡爲援,雖然是陳揚州亦不能相抗,鄭寶、張多、許幹,各擁部曲,屯聚巢湖,處地肥饒,阜陵、廬江間輕狡多依就之,阜陵國處在九江和巢湖之間,地不過五縣,明公自料可得守境乎?不能,可得存乎?若掛印,尚不失來日之復起,如不肯,命將亡矣”的說辭,說動了阜陵相掛印自辭,因爲此事是秘密進行的,所以猛然之間,揚州刺史陳溫等都尚未反應過來,沒有做出相應的舉措,荀貞抓住這個時機,在和現任的州從事祭酒張紘細談過之後,于軍議之次日上表朝廷,表張紘爲阜陵相,又表忠正校尉臧洪爲阜陵都尉,給兵千人,使護張紘南下之郡。

張紘、臧洪都是廣陵人,在荀貞守廣陵時就跟從荀貞了。

早年荀爽被朝廷拜爲司空時,荀爽曾闢張紘爲門下掾,張紘雖沒有應,但與荀氏的關係也算是很親近了。臧洪的年歲比荀貞稍長,較之趙昱、王朗等略微年輕些,但名氣卻與他們不相上下,其父臧旻於熹平年間出任過揚州刺史,平定了會稽人許昭之亂,臧洪因其父之功,年十五被拜爲童子郎,知名太學,二十多歲時,又被舉孝廉,選爲郎,乃是郎官中最上品的孝廉郎,朝廷選三署郎以補縣長,他與趙昱、王朗、劉繇等一起被選,出爲即丘長,後黃巾起事,他辭官歸家,被時爲廣陵太守的張超選爲功曹,荀貞到任,張超特地把臧洪等幹吏託付給荀貞,希望荀貞能對他們加以重用,荀貞遂仍以臧洪爲郡功曹,察其果爲能吏,再遷忠正校尉,使參與軍機政事,今又轉任他爲阜陵都尉,把這個新得之郡的軍事權力盡付與之。

之所以荀貞會選擇張紘、臧洪這兩個廣陵人出任阜陵,乃是因爲廣陵離阜陵不遠,他兩人知曉當地的人物風土,同時,他兩人的名聲在阜陵也很大,並且他兩人與阜陵的不少士人交好,再一個,臧旻任揚州刺史也只是二十來年前的事,他在任三年,剿平叛亂,擢舉賢士,在揚州留下了很好的名聲,也留下了一些的人脈,把臧洪任在阜陵,可以使他承繼其父在揚州的遺澤,加上劉曄一族在阜陵的名望,近則將會有利張紘更輕鬆、也更快速地把阜陵徹底掌控,遠則與荀諶聯合,對擴大荀貞在揚州的勢力也將會很有好處。

44 以退爲進郎陵說30 朱陽第三59 荀君爲政(上)90 揭竿而起爲招安18 誅滅沈家(上)40 兵非無情不可掌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63 下邳相舊習難除59 慨嘆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14 唯恨之流年悄逝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50 排場64 欲得鐵馬先得人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48 惟是小人最難養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51 得領汝南意不足7 生死之恩何以報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8 守職歲滿乃爲真29 伯符進獻渡河略70 相見恨晚堂上歡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上架感言38 列得嚴陣詈以挑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3 誰人不知荀貞之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5 大計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84 威震陽翟(中)45 虎膽奸雄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5 冀董幽田兩名俊1 虎士104 殊死鏖戰破敵營(下)36 會師(上)36 天下之中洛之陽40 鐵營76 請爲中尉討擊此賊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29 許季19 孟德殺囚明軍法(下)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149 沙丘臺上舊時月(四)12 一檄引得泰山驚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14 賊困屋中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2 賭錢35 集合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62 其猶穿窬之盜也50 勵士出征7 清洗潁陰(上)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26 鄉中四姓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199 委昱諶西京以資37 生來無計避徵徭23 甲光向日來者誰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65 安之若素使人奇24 張讓賓客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53 送糧33 程偃68 三軍悄然各入屯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22 鵠備分得勝負機98 荀貞之虎膽包天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67 鳳集西鄉(上)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56 買馬(下)50 孰謂盜跖不知義
44 以退爲進郎陵說30 朱陽第三59 荀君爲政(上)90 揭竿而起爲招安18 誅滅沈家(上)40 兵非無情不可掌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63 下邳相舊習難除59 慨嘆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14 唯恨之流年悄逝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50 排場64 欲得鐵馬先得人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48 惟是小人最難養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51 得領汝南意不足7 生死之恩何以報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8 守職歲滿乃爲真29 伯符進獻渡河略70 相見恨晚堂上歡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上架感言38 列得嚴陣詈以挑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3 誰人不知荀貞之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5 大計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84 威震陽翟(中)45 虎膽奸雄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5 冀董幽田兩名俊1 虎士104 殊死鏖戰破敵營(下)36 會師(上)36 天下之中洛之陽40 鐵營76 請爲中尉討擊此賊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29 許季19 孟德殺囚明軍法(下)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149 沙丘臺上舊時月(四)12 一檄引得泰山驚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14 賊困屋中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2 賭錢35 集合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62 其猶穿窬之盜也50 勵士出征7 清洗潁陰(上)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26 鄉中四姓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199 委昱諶西京以資37 生來無計避徵徭23 甲光向日來者誰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65 安之若素使人奇24 張讓賓客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53 送糧33 程偃68 三軍悄然各入屯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22 鵠備分得勝負機98 荀貞之虎膽包天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213 簡盧從程計說孫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67 鳳集西鄉(上)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56 買馬(下)50 孰謂盜跖不知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