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夕陽

傍晚的時候,派出去的探馬絡繹歸來了。

荀貞從兵庫裡領來了軍械,把剛編伍完成的鐵官徒、奴們集合了起來,正在城東門外給他們分發,一個小吏騎馬奔來:“荀椽,府君召你進見。”

“爲了何事?”

“探騎回來了。”

這是大事兒,不能不去。

荀貞往身邊看了看,戲志才、荀攸、許仲、江禽、高素、文聘等人都在,他略想了一下,對許仲、江禽、高素、文聘等人說道:“你們留下,接着分發兵械。志才、公達,你二人隨我同去太守府。”

探馬歸來,必帶回有黃巾軍及郡中各縣的情報,戲志才、荀攸智謀出衆,這個時候就需要他倆的分析能力了。

許仲、江禽、高素、文聘等人被荀貞委任爲“曲長”,雖不是出自朝廷的任命,但各自也有了二百人的手下。漢家最重軍功,可以想象,只要黃巾還沒有覆滅,有了這二百人在手裡,他們早晚能立下更大的軍功,早晚能博得一個正式的官職。

因而,除了許仲蒙着面巾,看不清表情之外,江禽衆人正高興的時候。

特別是文聘,他雖較之同齡人成熟,然而到底還是個少年人,儘管已經強自剋制了,臉蛋依舊興奮得通紅,搶着答道:“荀君,你放心去罷!分發兵械的章程你已經定下了,吾等必能按照你的章程,把它辦好。”

……

所謂“章程”,其實也很簡單。

兩漢的部隊主要分爲四個兵種,步、騎、車、水。

具體到潁川郡來說,因爲潁川既不臨海,又不在邊疆,且郡中亦無歸屬朝廷直接管轄的“將屯兵”,只有一些負責地方治安的郡卒,因此既無水軍,也無成建制的騎兵。

至於車兵,早在前漢武帝后就已被迅速發展起來的騎兵所代替,時至如今,雖然建制還在,平時大多用於禮儀,充當儀仗隊,在戰時,也通常只是被用於運輸輜重或結營防禦。潁川亦無車兵編制,雖有些輕車,數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計。

也就是說,潁川現有的兵種大多是步卒。

兩漢的步卒分爲三種:不着鎧甲的輕步兵、披甲執銳的“甲士”和使用強弓勁弩的弓弩兵。

其中,弓弩兵雖屬於步卒範疇,但平時基本上單獨編制和管理,平時單獨訓練,戰時配合其它步卒或單獨執行作戰任務。

荀貞“分發兵械的章程”即是按此制定的。說白了,他這個“章程”依據的還是漢軍的慣例。

他從兵庫領來的軍械有刀、有矛、有甲,也有強弩。

強弩乃是殺人利器,此前曾有人諫言禁民間買賣此物,雖沒有獲得執行,但由此也可見朝廷對其之重視,郡中儲存的也不多,他只領出來了兩百件。爲了能更好地發揮弓弩的作用,他決定依照漢軍之慣例,從“鐵營”這一千二百人中選出兩百個力大能開強弩的人,單獨編成一個曲。

這兩百個人已經選好了。百人一屯,兩個屯的長官也已經定下,一個是高丙,一個是蘇則。

高丙擅使強弩,其同產兄高甲擅使長戟,兄弟二人在鄉中並有勇名,鄉人稱之:“大戟強弩不能當”。蘇則雖不擅強弩,但擅射。他兩人輕俠出身,各有勇武,投靠荀貞的時間也早,忠誠度不在話下,由他兩人來分別出任兩屯的長官最合適不過。

弓弩是遠射武器,不管是在戰爭中還是在平時,殺傷力均勝過普通的步卒。兩百個弓弩兵放在一起,殺傷力更大,必須要交給最信任的人。荀貞門下這麼多賓客,他最信用的自然是許仲、陳褒、樂進、劉鄧等人,陳褒、樂進等不屬於輕俠這個山頭,劉鄧資歷淺,這一曲的“曲長”就由許仲擔任。

既然弓弩兵單獨編制,分發兵器自也就要單獨分發。荀貞所謂的“章程”即是如此。

……

荀貞點了點頭,對許仲說道:“君卿,編給你的這二百人,雖皆爲驍悍力大之輩,但大多沒有開過弩。分發完弩後,你要馬上開始着手訓練他們。波才賊兵雖已潰退,然其主力尚存。此賊一日不死,我郡中便一日不得安寧。如今探騎已然歸來,必帶回了他的消息,也許還有更艱苦的戰鬥在等着我們。這兩百弓弩兵將是我部日後殺賊的利器,你萬不可懈怠!”

“諾。”

交代完畢,荀貞、戲志才、荀攸三人騎上馬,同那小吏齊去太守府。

正晚飯的時候,經過幾天的激戰,波才終於帶兵退卻,百姓暫時放下了心,家家戶戶炊煙裊裊。若在此時於城中催馬疾馳,或會給百姓帶來不必要的驚擾。因此之故,雖然急着知道波才的動向,更心憂潁陰,想知道家裡的情況,但荀貞還是保持了鎮定,控繮攬轡,緩緩前行。

波才的麾下都是烏合之衆,雖然算上精壯、連帶婦孺號稱十萬之衆,圍城亦長達六日,但畢竟不是正規軍,缺少大型的攻城器械,對城內的民居並沒有造成什麼損害。

現在他兵馬已退,行走在城中,除了街上比較髒亂,時不時有巡邏的郡卒經過,並及偶爾會碰上幾個負了輕傷的郡卒、民夫閒走之外,大眼看去,竟已與往日並無太大的不同了。

不管戰爭多麼激烈,戰爭總有離開的那一天。

已是二月中旬,不知覺間,天氣漸漸轉暖。落日餘暉灑照街上,閃耀人眼。

荀貞策馬徐行,迎對細細的晚風,聽着馬蹄得得之響,聞着道旁里巷中傳來的黍米之香,感受着這難得的戰後平靜。

荀攸、戲志才兩人似乎與他頗有同感,隨行在他的馬後,一路上亦無一言說出,直到了太守府門外,荀攸方纔開口說道:“這歸來的探騎也不知是否帶來了潁陰的消息?”

波才主力尚存,只要給他一些時間,他肯定能把潰散的部衆重新收攏,這是郡朝諸人的共識。不管探馬帶回情報是什麼,有一點不會改變,那就是荀貞方纔所說的:“此賊一日不死,我郡中便一日不得安寧”。換而言之,至少短期內,在朝廷的援軍到來前,潁川的戰亂絕無平息的可能。

公家的事既已不須多想,那麼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荀氏全族都在潁陰,擔憂家中情況的不止荀貞,荀攸也很擔憂。

戲志才家在陽翟,不必憂心家中,他更擔憂的是整個帝國的局勢:“太平道信衆遍佈天下,作亂者定非僅我潁川一郡,也不知探騎有沒有帶回三河、汝南、南陽、陳留、陳國諸郡國之消息。”

三河:河內、河南、河東,屬司隸校尉部,乃是京畿,或與潁川接壤,或距潁川不遠。汝南、南陽等諸郡國則皆與潁川接壤。

如果在它們的境內也像潁川一樣,動輒數萬人造反作亂,那麼朝廷平叛的大軍就算及時出動,怕也難以迅速挽回局面。

儘管戲志纔此前從未出仕過,蟄居陽翟一隅,只是一個白衣寒士,但並非只會尋章雕句的腐儒,亦非足不出戶、不知天下事的庸儒,他交往的朋友多是名門子弟,常於遠行訪友的途中觀望地方民生,經常與友人議論朝政,對而今閹宦當權、民不聊生的局面還是很清楚的。

一旦朝廷不能迅速撲滅太平道的叛亂,那麼朝中說不定就會有野心之輩趁機而起。

太平道信徒雖衆,皆爲烏合,或會得志於一時,遲早會被朝廷撲滅,此爲癬疥之疾,而倘若真有握有兵權的野心之徒趁此機會生事,那就是心腹大患了。這漢家的天下,從此怕要危矣。

通紅的夕陽漸落於城下,暮色蒼茫。

戲志纔對未來的擔憂只是出於推測,不同於他,荀貞對大漢的未來心知肚明。他知道,昔日強盛無比的大漢如今已是日薄西山,無論是誰,都將難挽它的頹勢了。

荀攸和戲志才一憂家,一憂天下。兩個人的話語入耳,荀貞喟然嘆息。

這亂的將是大漢的天下,受苦的將是萬千黎民。

荀氏天下名族,即使沒有荀貞這個“穿越者”,即使沒有荀貞手下初具規模的士卒,亦能在日後的亂中保住元氣,可那些普通的百姓呢?在這場已拉開序幕的大亂中,又將會有多少黎民百姓家破人亡,有將會有多少人苟活它鄉?有將會有多少人無聲無息地身死消亡?

在門口戟士的沉默注視中,荀貞等人步入太守府中。

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36 天下之中洛之陽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2 雙喜臨門(下)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45 天寒遙寄冬衣去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10 邊文禮攘臂不齒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21 上任西鄉52 市義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4 風雪夜刺(上)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13 黃巾圍城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199 委昱諶西京以資68 鳳集西鄉(下)33 破敵(下)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28 原師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8 朱門酒肉路邊骨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54 滅族(下)197 周幼平如熊舉將(下)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73 忠孝勇武32 荀衢79 毋要臨渴而掘井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18 誅滅沈家(上)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130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三)40 荀攸之志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30 歸家諸事7 每思內戰常齧指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15 命令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24 太守驪馬從白駒45 欺人36 第三兄弟66 急擊則負緩則勝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5 言而有信荀貞之38 列得嚴陣詈以挑31 除惡務盡45 虎膽奸雄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56 熔鑄24 鐵官見聞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5 風雪夜刺(下)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15 玄德仁義愧獨生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5 言而有信荀貞之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42 三見遲婢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5 冀董幽田兩名俊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33 偏師掠潁橋蕤橫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
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36 天下之中洛之陽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2 雙喜臨門(下)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45 天寒遙寄冬衣去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10 邊文禮攘臂不齒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21 上任西鄉52 市義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207 丈夫豈可受人輕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4 風雪夜刺(上)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13 黃巾圍城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199 委昱諶西京以資68 鳳集西鄉(下)33 破敵(下)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28 原師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8 朱門酒肉路邊骨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54 滅族(下)197 周幼平如熊舉將(下)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73 忠孝勇武32 荀衢79 毋要臨渴而掘井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18 誅滅沈家(上)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130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三)40 荀攸之志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30 歸家諸事7 每思內戰常齧指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15 命令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24 太守驪馬從白駒45 欺人36 第三兄弟66 急擊則負緩則勝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123 三戰盡復東郡地(八)5 言而有信荀貞之38 列得嚴陣詈以挑31 除惡務盡45 虎膽奸雄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56 熔鑄24 鐵官見聞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5 風雪夜刺(下)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15 玄德仁義愧獨生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5 言而有信荀貞之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42 三見遲婢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5 冀董幽田兩名俊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33 偏師掠潁橋蕤橫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